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汶川地震后方救灾指南 > 9 心理援助

9 心理援助

作品:汶川地震后方救灾指南 作者:萧秋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灾民遭受到巨大的灾难,灾后心理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可以对家人在灾区的身边的朋友、或通过网络支持等途径对经历过灾害的人进行心理援助,以下提供了华老师灾后心理支持志愿者行动指南和两个心理援助的范例。

    9.1 华老师灾后心理支持志愿者行动指南

    1、华老师项目简介 你可以参考这里:

    致华老师全体志愿者朋友们

    网址为:

    2、提交报名信息 如果你还没来得及报名,登记自己的联系信息,请通过以下网址填写你的联系信息:

    登记之后,志愿者联络人会及时与大家联系以及分派工作。

    3、采取实际行动: 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参与华老师志愿者项目。

    1) 翻译、编写、印刷与分发心理自助手册。 在你投入灾后心理支持志愿者翻译项目之前,请重点阅读这两篇文章:

    想要认领工作的志愿者请注意:工作说明与任务认领说明

    网址为:

    如何使用yeeyan为为灾区做心理重建工作(原文提交篇)

    网址为:

    2)奔赴现场。 不少志愿者朋友都非常热情地,希望奔赴现场,对于这部分朋友,目前有以下途径:

    如果你在北京,有相关心理学资质,可以参考:关于招募赴四川灾区心理志愿服务队的通知

    如果你在四川、重庆当地,可以联系重庆的周丹,他将与媒体一块奔赴现场,手机是:13372608666.

    3)MSN机器人咨询。 你可以通过登记报名表,成为华老师咨询师,面向来访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报名表地址如下:

    4)转发、分发、打印并复印心理自助手册。 我们相信,心理学越早介入,将对人们的心理安慰越明显。大量的国内外灾后心理干预的经验表明,心理手册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与身边的朋友的情绪及异常心理行为。

    在近期,我们的第一期正式的心理自助手册即将编辑、印刷完善,也非常希望有条件的四川、陕西、河南等当地朋友,帮助我们,将手册分发下去。我们恳求大家,尤其是在四川现场的朋友,尽自己的可能,将这些手册打印出来,然后分发给你身边的群众。

    1. 2008年5月13号上传:四川地震义工心理自助手册,下载地址:

    2. 2008年5月14号上传: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雷雳:应对灾害和创伤事件后的情绪问题,下载地址:

    3. 2008年5月15号上传:中国心理学会:四川地震心理自助手册,下载地址:

    4. 2008年5月15号上传:中国心理学会:救援人员心理自助手册,下载地址:

    5)将华老师告诉更多的人。 你可以转发以下信息:

    =============================================================

    华老师,灾后心理支持

    灾后心理支持MSN机器人:<a href="mailto:hualaoshi@msn.com">hualaoshi@msn.com</a>

    请转发给你的朋友,帮助需要帮助的朋友

    =============================================================

    4、更多疑问 如有更多疑问,请阅读网站的相关文章,尤其是博客栏目,我们会实时更新最新内容与行动指南。

    网址为:

    5、志愿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如有更多问题,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交流:

    google论坛:

    msn群:<a href="mailto:group226379@msnzone.cn">group226379@msnzone.cn</a>

    qq群:54129735

    最后,欢迎大家主动联系我。我的Email是:<a href="mailto:ouyangzhiping@arcp.cn">ouyangzhiping@arcp.cn</a>

    让我们齐心协力,尽到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9.2 为亲人朋友或者陌生人提供心灵辅导

    网友丫头老了提供 和菜头(

    所摘来自于台湾的“921灾后心理辅导与谘商信息 ”,让我感动的是此网站已经在首页显示如下文字:

    谨对四川强震造成的伤亡献上我们最诚挚的关怀与哀悼之意,我们经历过921大地震, 我们感同身受-我们愿意提供网站的相关信息以供大陆的心理卫生专业同道非营利用途之引用,以应用于救灾与灾后心理复健工作,引用时请尊重本站与文章作者的 著作权并注明出处即可,不需再另行征求我们的书面或口头同意,请多保重,我们会在台湾虔诚的为所有受灾的四川民众祷告!!

    九二一心灵辅导示范

    【林博医师/原载健康天地电子报】

    灾难心理后遗症,不用捐钱,你帮得上忙……

    连日来,大家一直注意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却料不到,心理上的创伤也随着电视、收音机、报纸、因特网、开始打击非灾区的每一个人。

    ##灾难心理后遗症

    四大警讯出现,立即求医:

    最近因为余震不断发生而恐慌地震,但尚可正常起居饮食、工作。

    怕到整天精神彷佛,失去判断力,有危险也不会逃避,过马路也不看车。

    最近偶尔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身体处于警戒状态。

    紧张到天天无法睡眠,有吃不下饭,体力一直衰退。

    赶快求助精神科医生,他会给你一些适量的药物,短暂使用,但因人人体质不同,假如你觉得食药后过度嗜睡,可以立即复诊,医生稍作调整,便会成为最适合你的剂量,既可入睡又不会失去逃生警觉性。

    注:安眠药使用不超过两周及在细心的医生指导下,成瘾的危险性不高。

    地震后不久偶尔会想到那些可怕的画面会很难过,但不看见的时候,心情便好一,胃口较差但还吃下,只有一两晚睡不着。

    立即求医:天天一直做恶梦及痛苦的回忆起那些恐怖的场面,不开电视也挥之不去,搞到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

    你有需要求助精神科医生宣泄心中的恐慌,症状自然减轻,当然这需要一点点时间,每次说一点,慢慢进行。

    想到地震中死去的人十分难过,但不妨碍生活工作。

    立即求医:有家人在地震中罹难而出现强烈的自我责备罪恶感,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赶快打电话给最好的朋友,请他陪伴你去看精神科急诊,因为你随时有可能做出自己无法控制的行为。请记住!即使你的家人在地震中罹难,他们在天之灵,也不愿意你这样做,而根据精神卫生法中的强制住院条例,有强烈自杀意念者,各医院必须立即优先处理,假如你强烈坚持不去精神科,你最少可以去看别科医生,或最少请一个最好的朋友陪伴你度过这危险时刻,再由朋友介绍去看一个口碑不错,愿意花时间聆听病患的医生。

    每一所教学医院都有24小时精神科医生值班急诊室

    请记住,&lt;span style=&quot;color:Red&quot;&gt;看精神科不代表你是神经病,精神科医生除了熟悉药物学外,也是正常人压力解除的专家。可帮助你有效地脱离痛苦,所以不必担心。

    假如你的朋友或家人有恐惧而未到以上立即求医的状况者,那即使是非专业人员的你,你的关怀接纳对他们来说十分有效,但必须具备以下的态度:

    ##温水、面纸、陪伴、大耳朵小嘴巴、说停就停

    1.无言的陪伴 (Pres**e)

    是恐惧者最重要的药方,&lt;span style=&quot;color:Red&quot;&gt;很多人以为帮助别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以使他觉得好一点,但根据心理大师所说,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减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而然,无言的陪伴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

    2.一杯温水 (arm )

    心理治疗大师面对个案叙述痛苦时候,曾说&lt;span style=&quot;color:Red&quot;&gt;一杯温水胜于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3.一张面纸 (Care)

    &lt;span style=&quot;color:Red&quot;&gt;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这只是你害怕别人哭泣为自己说的话,假如你能够按住自己内心的恐惧,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刺痛便得疏解。

    4.大耳朵少嘴巴 (Listening)

    &lt;span style=&quot;color:Red&quot;&gt;打开你的耳朵,闭起你的嘴巴,聆听他说故事罢!这就是目前风行世界的心理治疗派别 (Narrative述事派) 的作法。

    5.说停就停 (Respect)

    不要逼他说,他不想说就让他停在那里,受苦的人承受不起别人的推逼 (pushing) 他。

    以下的示范,可供参考:

    受惊者:我很害怕,我不要回去,房子倒下来,死了很多人……

    陪伴者:(坐在他旁边)没关系,这里很安全,我在这里陪你……

    受惊者:真的太可怕,昨天开车经过新庄,看到全都压成一堆,我不要这样死 掉,回来到处都在震,也不知要逃那里去……

    陪伴者:(安静地)没关系你慢慢说,我在这里听你说……

    受惊者:太可怕,我已经三天没睡觉,一闭起眼看到房子会倒下,活活压死我, 我不敢睡!!我很怕……(哭泣)

    陪伴者:(安静地、慢慢地拿出面纸,交与受惊者手上……) 不发一语陪伴在旁

    受惊者:哭泣了十分钟,情绪慢慢要缓和……

    陪伴者:(安静地拿着一杯温水)想不想喝一点水

    受惊者:(点点头接着水,慢慢开始喝起来,喝了约五分钟) 真的很可怕,我很痛苦……

    陪伴者:(又安静地陪伴聆听着约20分钟)

    受惊者:(已经十分疲倦)

    陪伴者:小文,我认识一个很好医生,我陪你去看他好不好,暂时吃一点点药, 只是一点点不用担心,让你可以好睡觉,不然看到你那么辛苦,我也很难过……

    受惊者:点点头……

    陪伴者:你先休息一下,我去招出租车……

    以上所提的方法,其实十分简单,但是对受惊者,却有如炼狱中收到天使的甘泉,他们会永远铭记于心,是金钱所不能做到的!

    Posted by sun on 05月 14th, 2008

    仁济疗养院 心理卫生科主任 张维扬

    「以前觉得天好遥远,没想到才一下子他就到天边了…」这是美玲谈论有关先生的第一句话,面无表情,平静得令人担心。

    「结婚、生子、赚钱、购屋,为的是找份安定,生活才稍有改善,(停顿一会)对不起,我太会抱怨了。」终于,美玲打破沉默说出第二句话,而我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真诚、关怀的态度,扮演陪伴和倾听的角色,未发一言。看得出她很努力的控制,或者应该说压抑与隔离自己的情绪,美玲的目光和我的一接触,立即跑掉,她想让自己表现得镇定和坚强。

    美玲努力的从嘴角挤出微笑,但仍无目光接触。她想转变原来的话题,我想她内心是不平静的。

    这是我进入治疗过程的第一句话,尽量以开放式的对答,不限制她的想法或强迫她表达感受。深深吸一口气后,美玲继续看着桌子说话…「立夫和我喜欢大自然,只要有空我们就会带小宝到郊区走走,有时候…」轻松的主题有助于她自己缓和情绪,但此时的回忆应该是痛苦远大于甜蜜的,她真的很勇敢。「我们曾经…,那时候的气候宜人,而且…」这 次她谈到更多细腻的回忆,眼眶泛红,嘴角却不时挤出不合宜的短暂微笑,她内心极力的要求自己要注意礼貌和保持冷静,我想她的确花了不少心思帮自己快点回复 生活步调,但大多的精力是耗费在外显行为的打理上,至于其内心感受可能还没有去碰触。我一直没有改变对她处置内在感受所采用的是压抑和隔绝的看法,不过由 其努力为自己打理所花的活力来看,她的忧郁程度不如神情上看的那么严重,反倒是悲伤、哀恸、焦虑、生气等其他的情绪反应被她禁锢了,不晓得她会用什么方式 引发出来?我仍在等适当的时机,协助她完成这个步骤。

    「立夫脚程比较快,总是笑我和小宝走得慢,我…我…」说到这里美玲突然打住,无助的眼神停留在我的目光上,我以关怀的态度,点头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美玲哽咽了,她的目光不再逃避,我再一次点头示意,「可是,现在我们是怎么也追不到他了,呜…」情绪释放了,握着拳头放声哭,巨大的情绪能量藉由大哭一瞬间冲破心防,有如万马奔腾般的震撼。我倒杯温开水给她,并且在她身旁放一盒面纸。

    静静在旁陪伴,而美玲在抽搐哭泣中仍极力的说出:「天啊!我…我真…真…真的好…想他!」 治 疗过程的描述到此必须告一个段落,美玲原本的情绪处置是不去感觉,如此,可以断绝失落的痛苦。在经过治疗者的关系建立和倾听后,美玲决定不再逃避,(大 多数的个案在安全的治疗环境和治疗关系中,会知道是不是可以去碰触心中的痛,这会与治疗者的人格特质、关心、尊重及专业有关)她目前仍在〝经验悲伤〞的阶 段,这是必须的历程,需要支持与鼓励,才能在未来将情绪活力注入希望,重新适应新环境。让我们祝福她和小宝。

    后记:本文中个案皆非采本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谈话内容也稍作修饰,值得一提的是美玲这么说:「一定有很多和我一样遭遇的人吧,不知道他们打算怎么熬过去?有时间的话你应该帮助需要的人,如果也用得上我的话…」因 为这段话,引起我写此篇治疗心路历程的动机,希望能鼓励需要协助的人勇敢的求助,也藉此再一次叮咛助人工作者多付出、多关怀、多倾听、不批评、不争辩、不 企图改变,我们都知道这并不容易,但让我们共同努力。美玲阅读此篇文章后,愿意藉由刊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治疗历程的感受,最后仍引用美玲的话:

    「如果自己走不出来,就让专业人员帮你吧!」

    郝洪:救灾后方的人们有哪些事不该去做

    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正不惜任何代价、千方百计赶赴震中灾区;我们的救援人员正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我们的政府正全力以赴应对灾难。

    此时此刻,我们除了心疼和尊敬,还能为汶川做些什么?

    很多感人的场景,在我们中间出现了——许多人加入献血队伍,让鲜血直接救援灾区伤员;许多人加入各系统组建的救援队,开赴灾区救死扶伤;更多的人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甚至计划为灾区的孤儿和民众奉献更长久的精神及物质支持……

    事实上,我们哪怕只是默默地注视和支持,就好。不过,我们还得警惕着不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有的人乐于制造和传播那些耸人听闻的谣言。现在,任何与灾区相关的信息都会被迅速传递、放大。不负责任的预测和谎言,只能制造无端的恐慌,给灾民增添心理压力。我们能做的,是对此类无聊信息不传播、不轻信,把祝福和问候,送给黑暗中坚持的幸存者,坚守生命的希望。

    有的人喜欢在网上留下空洞的谩骂和指责。每一场天灾,都需要深刻的反思,但反思是基于准确的数据和事实。在抢险救人是第一需要时,轻率的判断、片面的结论、情绪化的讨伐,只能煽动绝望不安,加深灾民的苦痛。我们能不能先学会信任和关注,相信党和政府的智慧和群众的力量,终将穿透灾难的铁幔。

    我们不能亲手搬开压在幸存者身上的瓦砾,不能亲自运送和护理伤者,不能给悲伤的人一个默默的拥抱。但我们可以少往灾区拨打一次电话,取消通往灾区和灾区附近的行程,把交通、通讯资源节约出来,留给最需要它们的人。我们还可以为抗震救灾提出积极建议,比如,是否尽快将地震孤儿转移到东部城市,避免让他们受到更多的惨痛刺激;可以为逝去的人点燃一支蜡烛,默默祈祷“天堂里没有地震”;可以为灾区孤儿准备一本书、一个书包、一个收音机,给予他们在将来抚养教育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关爱……

    天灾面前,让我们把分歧和争议暂且放下,少谈些阔论,多做些实事;多一份理解,添一份力量。让善良的心灵引导你的言行吧!一如有网友所言,“&lt;span style=&quot;color:DarkOrange&quot;&gt;只要我们每个人点亮一盏心灯,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黑暗与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