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湘西大会战·1945 > 2、“疯子”在战斗

2、“疯子”在战斗

作品:湘西大会战·1945 作者:龚晓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第116师团的快速推进,使进攻的其他两路大军不得不加快攻击的步伐。日军第58旅团为策应第116师团的进攻,关根久太郎旅团长决定旅团主力向瓦屋塘,另一部向武冈城,形成钳击之势,从西面和南面构成包围圈。

    独立步兵第117大队的大队长,叫永里堰彦,这人性格鲁莽,刚愎自用,打仗勇猛异常。他已有半个月没有刮胡子了,满脸的络腮胡子像水浒梁山泊上的黑旋风李逵。中国军队的士兵叫他“毛疯子”。

    永里堰彦是第58旅团的战将,执行任务从不含糊,他奉命率部队向武冈西南地区进发。进入蔡家塘北面地区后,派出去的尖兵回来报告,武冈城墙坚固,四周设有碉堡,防守部队有一个师的兵力,而且全是美械装备,据说很有战斗力。

    永里堰彦把左手按在指挥刀上,他听尖兵报告,心里大喜。永里堰彦作战最讲究对手,对手是软蛋,他就感到脸上无光,即使胜了都不敢向外炫耀,所以他每次打仗都要打听对手的情况。

    中国守城军队是第74军58师,师长叫蔡仁杰,他的前任师长是现在的副军长张灵甫。永里堰彦知道张灵甫,淞沪会战时也只是一个团长,不久升为旅长。第二次长沙会战时听说当了58师师长,他的这支军队是好样的。

    永里堰彦大队长来了兴趣,他说:“现在就看我的了!”日军第117大队善于攻坚战,对手越硬他越敢碰。他命令各中队准备好攻城器械,扎好绳梯,同时请求关根久太郎旅团长,为他派坦克战车协助攻城。

    武冈城在资水上游西北岸,在西汉时为都梁侯国,三国东吴改为武冈县,因城北的武冈山而得名。在湘西会战开始前,第74军军长施中诚就交待师长蔡仁杰,武冈城防坚固,护城河深阔,但日军必然对此争夺,需派一支能守敢打的部队驻防武冈,切不可掉以轻心。

    蔡师长经过考虑,把防守武冈的任务交给第172团1营,这是一个加强营,实力雄厚,打防守颇有经验,营长高崇仁头脑冷静,处事果断,一定会不负重望的。

    高营长接受任务后,在武冈城内外构筑三道防线,均以黄泥、细沙、石灰混合筑成,最里线阵地工事,是武冈百姓用糯米熬成粥掺和三合土构筑的工事,坚固无比。日军大队长永里堰彦,举起指挥刀命令部队分三路攻打城池,东门、西门、南门同时响起枪炮声。

    永里堰彦看见自己火炮、坦克的猛烈攻势,大笑着说,攻下武冈城再刮胡子。他有志在必得的信心。一发发炮弹落在城墙上,崩起满天的砖头石块,几处的城门楼子倒塌了,但用麻袋垒起的机枪工事还在。机枪喷射出一条条火龙,朝攻城的日本兵扫射。

    日军的坦克、装甲战车突破外围防线,高营长命令士兵利用汽油弹,专打坦克的后油箱,把十几辆坦克烧毁在城垣下,然后轻重机关枪集中火力射杀战车后面的步兵。就这样反反复复几十次,日军没有得手。

    攻城一连持续三天,永里堰彦请求旅团再次支援。旅团长又向他调来十几辆战车,还为他补充一个中队。这次第117大队更是疯狂,他们集中力量打北门,先用大炮轰击。城门早被沙袋堵死,日军就轰击城墙拐角,塌出一个口子,又接着轰,中国士兵在武冈群众的帮助下,就用沙袋堵,城墙垮了,沙袋墙又垒起来了。

    守城战士打红了眼,把身上捆满手榴弹或炸药包,从城墙上跳到日军坦克上,又有10辆坦克毁在城下。双方伤亡都很大。永里堰彦傻眼了,他从没有遇到这样的中国军队,也没碰到过如此惨烈的硬仗,双方真是棋逢对手。在他的心目中,中国军队一碰到硬骨头就会趴下,以往都是不堪一击,今天这是咋的啦?

    永里堰彦疯狂了,你们用肉体炸弹打坦克,我就用人体炸弹炸城墙。

    他组织起自己的特攻队,每个特攻队员身上绑上炸药,能绑多少尽量绑。

    特攻队员是光荣的,他们头上缠着太阳旗的白布条,为天皇陛下效忠的时刻到了。

    特攻队后面是端着刺刀枪的步兵,炸开城墙同中国军队肉搏。坦克、大炮一起开火,轰击西门城墙上的中国守军,然后特攻队员冲刺到城墙根下,拉响身上一捆又一捆炸药包。

    日军特攻队员的炸药包威力大,西门一处城墙坍塌了,里面的几挺重机枪哒哒哒吼叫了起来,把坍塌出来的口子封锁住,随后几百个麻袋沙包又把口子封上。

    永里大队长哇啦直叫唤,连城内的中国士兵都能听见了。特攻队的杀手锏不奏效,那么再来一手,仍然是特攻队用绳梯爬城,让人体炸弹在空中发挥作用。高崇仁营长在城墙上沉着指挥,用一个班的兵力,等待日军爬到中途,拿冲锋枪扫射。

    日本鬼子也是亡命之徒,当他们遭到城上的冲锋枪扫射的时候,也拉响了身上的炸药包,爆炸的气浪把城墙上的中国士兵掀到城墙下面。这样又反复冲锋十几次,城墙外的护城河里,浮的全是尸体,河水被血染得鲜红。日军伤亡过半,中国守军第一营也伤亡过半。战斗持续了5天,十多处城墙被炸塌,但是中国军队的旗帜仍然飘扬在城墙的上空。

    永里堰彦的第117大队不能前进一步。

    在日军第58旅团进攻武冈地区时,国民党军队及指挥员的注意力放在了正在激烈交战的战场上,从新宁县悄悄过来一支日军联队,那是驻扎在广西桂林的第11军派出的,他们在夺取衡阳,攻占桂林、柳州、南宁后,一直在这里补充休整。横山勇司令官见武冈一线正打得如火如荼,便命令驻扎在新宁的第27联队,快速奔袭武冈后方,直捣洪江。

    日军的这一手十分狠毒,然而野兽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当日军联队快速进发走到梅口的时候,便被汤恩伯27集团军的44师发现了。师长蒋修仁火速赶到前线,登高远望,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日军正密集地向河滩渡口靠拢。

    先头部队的小林多谷大队长想,只要攻上巫水西岸,就能将中国军队拦腰截断,然后同联队主力包抄夹击,定能将中国守军全部歼灭。这是小林多谷大队长的如意算盘。他不知道,中国军队的第44师已开始行动了。

    蒋修仁师长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当机立断,命令131团向青溪出击,牵制日军。132团困守梅口正面主阵地,打阻击。130团火速增援正面,掩护左翼。正面主阵地吸引敌人,两翼部队对日军作反包围进攻。

    战斗首先由132团打响了,他们将日军先头部队放过河,等后头大批人马行至河滩急流处,便对过河之敌猛烈打击。枪弹打得巫水河水柱冲天,日军在河中丢盔弃甲,转头朝后岸跑。

    小林多谷立即组织反击,用小钢炮、重机枪压制中国守军阵地,在夜幕降临时发起冲锋。第132团打得非常顽强,但伤亡不少人。日军一个大队不过千人,中国军队一个团是敌不过的。

    对中国军队正面阵地的情况,小林多谷是看清楚了的,但他忽视了他的侧翼。在拂晓他再次发起冲锋时,中国军队的130团在左翼向他也发起了突袭。132团副团长荣英魁抓住战机,抓起一挺机枪,配合突袭进攻的130团,向日军展开反击。两相夹击,把小林多谷打得狼狈逃窜。

    这一仗第44师缴获颇丰,并且堵住了日本奔袭芷江之路。

    联队长林清次大佐见此路不通,便率所部向珠玉山方向攻击前进。防守在珠玉山的第58师174团,在日军217联队轮番冲锋中退败下去,珠玉山失守。半夜,174团突然反击,又把珠玉山夺了回来。迫使日军联队转向武阳。

    最危险的是日军第217联队同日军第58旅团会合在一起了。虽说这支日本军队不到1万人马,但战斗力特强,几乎能敌过中国军队两个师的战斗力。

    坂西一郎得知关根久太郎旅团的情况,立即指示第58旅团:

    我军决定把敌军主力消灭在军用公路以北、沅江以东地区。

    你支队应立刻沿瓦屋塘至水口,再由两路口进军洪江地区,与第116师团相策,在切断敌主力退路的同时,攻击敌军的侧背。

    王耀武认为坂西一郎这一手的确老辣。湘西会战之初,王耀武就担心武阳一线,一旦武阳落陷,日军进攻势头又无法遏制,必然会对第四方面军右翼构成巨大威胁。战局的发展果然不出所料,这个地方真还出事情了。

    王耀武亲自跑到前线,经实地视察,发现许多致命的要点都被日军占领了,锋芒所向,直指洪江。洪江隔芷江只不过几十里路。形势严峻呀。

    王耀武司令同驻守在贵州天柱的汤恩伯司令协商后,拟定了武阳作战方案:第5师集结于绥宁地区,向梅口、武阳之敌搜索攻击,第94军指挥所向靖县推进。王耀武十分谨慎,他动用了1个军,3个师的兵力,参加这次战役的作战。

    关根久太郎对坂西的指示坚决执行,他立即命令独立步兵第117大队,停止攻击武冈,向武阳东北地区前进。永里堰彦问他的胡子不是刮不成了吗?关根久太郎知道他的意思,还想把武冈的敌人打垮不可,武冈得到第74军的支援,根本不可能攻占,你的胡子还是留着下一仗吧。现在旅团和第27联队要执行第20军的特殊任务,要向洪江方向进发。

    第94军第5师,搜索前进到第二天才与关根久太郎相遇。日军前进部队被第5师挡拄,不能向前突进。为抓紧时间,关根久太郎少将改变计划,转到白家坊,然后顺着白家坊到茶山,从水口大道迂回到第5师的背后去。

    关根久太郎旅团长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他的先遣队被第5师堵在烟龙山。这支日军是一个大队,由小笠原率领的115大队,与前来协助作战的永里堰彦失去了联系,所以才上了烟龙山高地,想在这里固守待援。

    烟龙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第5师激战三昼夜都没有攻上去。师长李则芬在傅家坳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商讨对策。他请副师长邱行湘谈谈意见。李则芬知道邱行湘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常常遇到作战难题,李师长都要把他请出来。

    邱行湘长得高大魁梧,作战勇猛果敢,在国民党军队中有两邱,一是邱清泉“邱疯子”,另一个就是邱行湘“邱老虎”,他为人有点侠义心肠,性格是个大炮筒子,最看不惯像牟廷芳军长那类人。所以牟廷芳常常踩挤他,使他这个战功赫赫的黄埔五期学生,至今还停留在副师长的职位上,让他想想都来气。

    1928年春,邱行湘就跟着陈诚,先后任连长、少校副官、特务营长、随从参谋。1933年任第5师3营营长。抗战爆发参加淞沪抗战,任团长、副旅长,直到1941年才任第5师副师长。这次随94军来湘西,王耀武说了,你这个大英雄,在保卫石埤要塞战斗中,同日军打了七天七夜,全师伤亡800,把日军给打趴下了。这次湘西是你行鸿运的地方,好好干吧!

    邱行湘也在想,难道真要应验八字先生算的命,他将在湖南走运吗?

    陈诚对他说的直白,打好湘西这一仗,5师师长的位置非你莫属。他和陈诚私交很深,又是他很敬重的上司,有陈诚的举荐,还怕他牟廷芳不成。

    师长李则芬是尊敬邱行湘的,他把邱行湘推出来,邱行湘是乐意的。

    王耀武、汤恩伯都对李则芬说过,打仗的事还是多问问邱老虎,他不仅勇猛,还很有些办法,苏州人就是机警聪明。

    邱行湘看着地图,时间紧迫他不啰嗦,单刀直入地讲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仗不能这样打,死打硬拼,我们5师消耗不起!我看不如派支部队插到日军背后去,打它个措手不及。”

    邱行湘的这个办法大家都同意。于是李师长让邱行湘带一个团为挺进队,迂回攻击曾家湾、万福桥的敌人,以协助师主力的战斗。正面攻击部队不变,继续牵制敌人。第14团从左侧包围,攻敌侧背。

    挺进队千余名战士整装待发,邱行湘作了动员,他说:“这次行动要求秘密、迅速,出其不意在敌背后猛打。这90华里的大迂回,要做到不让制高点上的日军发现,必须把枪、水壶这类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包扎好,电台关闭,发光的物件要用泥巴涂抹上,一定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借助夜色,这支挺进队出发了,他们的方向是万福桥、烟龙山方向。

    战士们的衣服被汗水和露水给湿透了,但没有一个叫苦的。1000多人的队伍,竟然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迂回90里地,没有让日军发现。

    把守在烟龙山上的日军115大队,布防在烟龙山高地,大队部设在山上一座破败的山神庙里。小笠原让通讯兵不停地用电台联系第117大队,他们必须同永里堰彦取得联系。由于山高林密,相互之间很难联系上。

    而第117大队的永里堰彦是个很有个性的人,纪律性、时间观念都很差,他们在接应第115大队的路上,意外地发现了中国军队的一个军火库,他们舍不得放弃或毁掉,便四处去抓民夫,把这些武器弹药全部带走。这样便同第115大队失去了联系。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邱行湘率领的挺进队,终于来到了烟龙山东北面的山神庙后山下。黎明前的天色很黑暗,大雾遮天什么都看不见,从军事地图上看,这儿的制高点上应该有一座大庙,但根据常识判断,日军一定有重兵把守。

    不管怎样,天亮前必须从主山峰背后攀上去。邱行湘下了决心,事不宜迟,否则一切都会前功尽弃。眼前山高林密,怪石狰狞,无路可走。邱行湘身先士卒,他顾不得这些了,爬吧。荆棘划破他们的手和脸,有许多战士手指被攀岩的石头磨出血。挺进队咬紧牙关往上爬。

    爬上山顶,天色已亮,大雾没有散尽,仍是他们的保护色。邱行湘带十几个尖兵,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匍匐前进。前方露出一座庙宇的轮廓,从庙宇的破屋里传出嘟嘟嘟的电台发报声。

    邱行湘凭着作战的经验,断定是日军的指挥部,他掏出枪把子弹顶上瞠,庙宇前面有几只大鹅嘎嘎嘎地叫了起来。小笠原是很精明的人,他知道这些鹅有时比狗还灵敏,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发出响亮的叫声。

    山庙里的小笠原惊了一下,他听到门外鹅群的报警声,意识到有人偷袭,当即在庙里抓过一挺机枪。邱行湘听到鹅叫,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举枪朝山庙的破窗户射击。俄顷,山顶上枪声大作,小小的山地上,手榴弹的爆炸声,机枪的吼叫声,挺进队的喊杀声响成一片。

    邱行湘的挺进队一打响,第5师的主力在两翼也开了火,并喊着叫着冲上山来。小笠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大股中国军队从背后上来,他原来只是防范小股部队的偷袭。而现在全乱了套,不可能把部队收拢了,只有边打边退,向大股日军阵地方向走。

    小笠原的第115大队被从山神庙里赶了出来,日军边走边抵抗。清晨的枪炮声格外震耳,在第115大队周围的日军判定是小笠原,于是便朝枪声响起的地方扑来。永里堰彦也听到了枪炮声,这下可找到小笠原大队了,他率队伍朝激战的地方实施增援。

    永里堰彦大队遭到阻击,伤亡很大。但他们拼死冲击,凭着自己有一个山炮中队,用大炮开道,硬是冲进了茅柴岭、烟龙山一带。这一带是第5师的口袋,这个口袋外围只有第5师,他们很难吃掉日军两个大队的兵力。

    但是,中国军队第5师的包围态势已形成,目前处在对峙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