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湘西大会战·1945 > 5、山门丢了没有

5、山门丢了没有

作品:湘西大会战·1945 作者:龚晓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湘西会战双方开战以来,身居重庆山城的蒋介石无时无刻不在关注那里的一举一动。军令部长徐永昌更是一天一汇报,三天一小结,把前线的敌我态势向委员长讲述一遍,并对后两天的战况作预测,让委员长对湘西战场的总体情况了如指掌。

    蒋介石盼望打胜仗,中国军队也该打一次大胜仗了。美国赫尔利大使常来通报欧洲战场的情报,全是盟军连连打胜仗的消息,把蒋介石的脸说的红一块青一块的。听到别人打胜仗的消息,蒋介石心里就难受,就尴尬,觉得自己无能。

    徐永昌部长看出委员长的心情,所以在介绍前线战况时,很委婉地说不利形势,多谈有利情况。这天,徐永昌不得不汇报点真实的情况,由于防御战线长,许多战略要点被日军攻破,特别是一个叫山门的要点,也被敌人占领。但徐永昌没有说,他知道蒋介石没到过湘西一带,却知道山门是交通口隘,每次看地图时,他都用手比划一下山门的位置。徐永昌说,激战一天,敌人不断增兵,现窜至山门东南。蒋介石趴在地图上正看着,他转头问:“山门丢了没有?”徐永昌不敢正面回答。蒋介石有些生气,又大声问一句,“山门丢了没有?”

    徐永昌说丢了,但正在组织反攻。他觉得那里的形势不容乐观,请委员长明鉴。蒋介石让他打电话给何应钦,让18军的防务移交给王敬久兵团,把18军调上去,尽快归建,交第四方面军王耀武。

    山门是雪峰山东侧的一个小集镇,从那里有一条狭长隘路,曲折地通向山脊。顾名思义,山门就是雪峰山东麓的一个门户。如果日军占领,可以阻止中国军队进出山地。如果中国军队占领,则可以截断邵阳到芷江的公路交通,威胁日军的侧背。因此,山门在湘西战役中是必争之地。

    日军第116师团速度快,他们早就瞄着山门这个要点了,不惜重兵同中国军队进行争夺,反复拉锯,终于被日军占领。坚守在山门一线的是第19师的56团,刘光宇部扎营地点选择不当,遭日军一个联队的攻击,特别是日军的突击队采取偷袭的手法,抄了刘光宇团长他们的后路,不得不丢掉山门朝后退。

    山门镇是个要命的据点。王耀武接到何应钦的电话,把18军的防区移交给王敬久的第10集团军,让18军归建,真正发挥其机动兵团的作用。王耀武的担心一下子被解除了。第四方面军是正面战场的主力军,但防线200公里,驱车跑一圈就要两天时间,兵力本身就安排不过来。

    原定18军为一线机动部队,却一直机动不起来,变成了警戒部队,在驻地区域不敢挪动,生怕芷江有变故。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日军进攻猛烈,推进速度快,基本上不用引诱他们,他们自己都会急嗷嗷地扑进来,使会战一开发始就变成了阻击战,而且阻击规模越来越大,一个师不行,往往派上两个师协同作战。

    王耀武立即驱车去18军,他要同18军军长胡琏谈谈战场情况,听听他的想法,看看这个军3个师如何在两百公里的战线上更灵活、更有效地机动作战。

    胡琏于1907年出生在陕西华县,1925年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1926年10月毕业,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编入陈诚的第11师,任连长。从此胡琏便长期在陈诚部下任职,受到陈诚的赏识和重用。抗日战争爆发时,他率第66团随11师参加淞沪会战,10月份升任旅长。后又参加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在1940年升任第11师副师长,1942年鄂西会战后,任第11师师长。1943年鄂西第三次会战中,在石牌地区立下战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提升为18军副军长,仍然兼任11师师长。直到1944年8月,他才升任18军中将军长。

    在国民党部队中,第18军有着辉煌的历史,是陈诚军事集团的基本队伍。所以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第18军改编为整编第11师,胡琏任师长,成为蒋介石五大主力部队之一。在淮海战役中,黄维任12兵团司令,他任副司令,率12兵团突围,结果全军覆没,黄维被俘,而他在登坦克车时,背部中弹,死里逃生。1949年10月胡琏坚守金门,再次同人民解放军作战,使人民解放军先头登陆部队的3个团,7000多人遭到重大牺牲。胡琏在台湾名声大振,成为神话,晋升为一级上将。这些全是以后的事。

    胡琏很尊重王耀武,面临紧迫的战争形势,第18军愿听从司令官的调遣,担负最艰巨的任务。王耀武把湘西地面上的态势对胡琏作了介绍,分析了当前的敌我双方的情况:别看日军来势凶猛,他们的后续兵力及物资没有保障,跟不上来,这得感谢美国空军,特别是陈纳德将军的支持。

    “现在当务之急是山门,委员长听说第19师把山门给丢了,坐立不安,这对整个战局十分不利。18军过来了,我们就放心了,一定要把山门给夺回来。你看派哪个师来完成这个任务?”王耀武很谦和地问胡琏。

    胡琏说:“把第11师调上去,杨伯涛是湘西芷江人,对那一带地形较为熟悉。这个师是主力师,装备全是美式,在整训中又多次得到嘉奖。我看没问题。”

    杨伯涛于1909年生在芷江一个农民家庭。16岁就从军当兵,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七期,1930年任连长,是同期毕业生中第一个提升为连长的黄埔学生。1937年任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领185师第553团和1个工兵连,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两个多月的敌后游击战,充分显示出杨伯涛的智慧和勇敢。

    当杨伯涛接到胡琏军长命令,攻打山门,夺取山门重镇时,高兴得不停搓揉双手。全师官兵听说师长是芷江人,这次战斗是为保卫芷江而战,一下子士气高涨,群情激昂。有士兵在队伍里宣传说,杨师长的家乡有危险,我们一定要把这一战打好,不许在师长的家乡丢11师的脸。战士们嗷嗷叫,豁着命也要把山门夺回来,把日本鬼子打趴下。

    王耀武司令、胡琏军长来检阅出征部队时,看见第11师官兵的激昂情绪,清一色的全新装备,还有震天价响的战斗口号,王耀武司令借用胡琏军长的一句话说,“我看没问题!”

    第11师3个团,分别从三个方向朝山门进攻。第32团翻越雪峰山,朝山门搜索前进,前卫营首先同日军接上火,全营展开向正面的日军进攻。

    日军在这个小高地上构筑了工事,机枪、重机枪的火力扫射挡不住32团的进攻,前卫营长牛镇江亲率第一连,死冲硬拼,一鼓作气冲上高地,同日军拼肉搏,2连、3连蜂拥而上,把日军打垮。

    日军中队长丢下50多具尸体撤退了,负重伤的牛营长命令追击,前卫营以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封锁日军退路,打死日军100多人,日军残余窜入一栋民屋内,依托土墙和木栅栏,固守待援,同前卫营对峙在山腰。

    团长张涤瑕命令前卫营要坚决拔掉这颗钉子,否则11师主力就无法顺利前进。营长躺在担架上,天已近黄昏,如果不采取措施,恐怕日军要趁夜逃跑。于是他们采取火攻。民房多为草木屋,大火熊熊燃烧。小部分日军朝外冲,被猛烈的机枪撂倒,他们又折返回去,最后全葬身火海,连武器也被大火烧毁。

    32团第一战,就消灭日军两个小队,旗开得胜,对全师鼓舞很大。张团长在占领这个小高地后,分析了日军在这一带把守的情况,认为日军在我师进攻的路上,层层设防,逐次阻击,即使把他们消灭,也不一定能攻进山门。于是他决定放弃这些小阵地,留给后续的主力。全团应快速前进,打一场偷袭战。

    张涤瑕团长的考虑是对的,驻守在山门镇的日军想,山门外围的小据点,够中国军队打一阵子的,等把外围扫除干净,前来增援山门的日军大队就会赶到山门。张团长仍然让一个连走原路,以便迷惑敌人。全团主力翻山走捷径,没有路开路。

    第32团翻山越岭,穿过人迹罕至的丛林,他们要打日军一个出其不意。中午他们就到达指定位置,全团同时发起冲锋,趁敌不备,以摧枯拉朽之势扑向山门。日军根本没有想到中国军队这么快就到跟前了。他们突然遭到猛烈的袭击,惊慌失措地朝山门以南高地溃退。

    张团长强调一鼓作气,他决不给日军喘息的机会,全团跟踪追击,冲锋枪和六零追击炮是好武器呀,比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好用多了。中国军队的枪不仅是连发自动步枪,而且出枪快,中国士兵第一次用这些新武器上战场,感觉就是不一样。

    把日军赶进丛林,在丛林作战,这可是第11师的优势。在丛林中,最适合冲锋枪发挥威力,一片草丛只需一梭子,一扫一大片。他们追剿残敌,打死很多日本兵,还俘获了20多人,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300多匹。

    第11师主力围绕山门,清剿小高地和小股日军30多处,几乎把山门四周打扫干净。王耀武听说11师杨伯涛收复了山门,很有些意外,这才几天时间呀。他命令杨伯涛师构筑工事,警惕日军的报复和争夺,一定要把山门给守住。

    收复山门不仅仅是王耀武感到意外,就连芷江的中美空军混合大队都蒙在鼓里。他们同杨伯涛的第32团还发生了一场误会,幸好没有人员伤亡。就在第32团攻占山门主阵地后,空军出动飞机,对32团指挥部进行了轰炸。说来也巧,32团缴获的300多匹战马,全部拴在指挥部所在地的庙宇四周,空军看见目标,这么多马匹在房子周围,便俯冲下来,又是扫射,又是轰炸,把32团指挥部的官兵弄得灰头垢面。可惜炸死的百十匹战马,那都是好马哟。

    张团长一怒之下,把电报发到杨伯涛师长那里,杨师长又转给王司令。王耀武急忙向芷江汇报,何应钦才知道山门回到自己的手里了。他急忙向重庆蒋介石报告,山门镇收复了。蒋介石说:“好,对第11师给予嘉奖。”

    山门要塞的收复,不仅空军同陆军发生了误会,就是第11师自己下面的连营之间也不断发生着误会。由于各团各营进攻速度太快,大家都不甘落后,一直往前冲,大山的阻隔,导致电台通讯不畅通,有时连信号都没有,谁在哪个位置,相互之间都难以沟通。

    王元直参谋长率领一个工兵排在山沟里行军,突然遭到左侧步枪、机枪的扫射。王元直立即趴下,全排奋力抵抗,双方打了十多分钟,王元直突然明白,对方是自己人,没有一支日军三八式步枪的枪响,隐隐约约穿梭在树林里的人,也不像日军的服装,于是他开始朝对方大声喊话,才查明对方是31团的一个小分队。

    当发生这场误会时,跟在工兵排后面的后勤分队,向张涤瑕团长报告,说是工兵排被日军包围。张团长立即抽调兵力赶来增援,差点又发生误会。杨伯涛师长听说此事,立马命令各团营开通电台,互通情报,说明自己的具体位置,这样才把情况搞清楚。山门的日军大部已向东退去,仅有一部分约两百多人的日本兵,被围困在深山里的一个小村庄里。

    11师指挥所命令32团给予彻底歼灭,这时31团的彭海秋营长也赶到此地,所以他们就将敌人四面包围。按照作战计划,他们将在拂晓发起进攻。但日军很狡猾,他们趁半夜人困马乏之际,钻出包围圈逃走了。

    湘西会战中,第11师荣获武功状一轴,表彰其山门阻击战的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