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湘西大会战·1945 > 1、湘西人民付出巨大牺牲

1、湘西人民付出巨大牺牲

作品:湘西大会战·1945 作者:龚晓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中国的抗日战争,实际上就是一场人民战争。中国共产党从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号召实行全国人民总动员,实行千百万人民群众一致抗日的全民战争。实践证明,只有实行这一条路线,才能引导中国抗战取得最后的胜利。毛泽东同志精辟地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全面抗战和片面抗战两条路线的斗争。全面抗战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实行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带领千百万人民大众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蒋介石不主张这一点,他害怕共产党利用抗战之名,发展壮大自身力量,而损害国民党的利益,所以一直强调抗战是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事情,极力主张片面抗战的路线方针。

    抗日战争中无论战役大小,实际上没有哪一次是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全国各个战场都是如此。光有军队打不了胜仗,但是战争离不开军队,军队是战争的主要力量。这个主要力量在战争中离不开人民大众这个坚强后盾,没有人民大众这个坚强后盾作支撑,任何军队都无法把战争坚持下去。所以说,兵民是胜利的根本,两者缺一不可。

    蒋介石就不能辩证地认识这个问题,所以在实践中就无法处理好军队和人民大众的关系,无水养鱼如痴人说梦。按说蒋介石作为一个杰出人物,是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的,没有军队是保护不了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同样,军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是注定要打败仗的。比如像国民党同共产党在抗战后的三年决战中,国民党军队武装到牙齿,打起仗来却变成了瞎子、聋子和瘸子,看不见听不到还走不动,最终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被平时不起眼的小虾、小鱼给吞嚼。这对各朝各代的执政者来说,都是历史的教训。

    湘西会战自始至终都得到全国民众的大力支持和关心,特别是湖南湘西、贵州黔东、四川川东的人民更是踊跃。他们奔赴前线,为国民党军队运送枪支弹药、粮食,救助安置伤员、烧水做饭,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湘西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家园,为中国军队带路,构筑工事,组织民众破坏道路、桥梁、袭扰日军,并组织各乡村抗日武装,参加对日战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悲壮故事。

    湘西顾名思义,湖南省西部地区。这里世世代代聚居着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兄弟。湘西境内的雪峰山脉纵贯南北,从贵州发源的阮江、资江、辰水、资水、舞水、酉水遍布全境。北面与湖北、重庆接壤,西面同贵州铜仁、黔东南相连,南面与广西相通。从地貌上讲,它是云贵高原与长江平原的过渡带,境内大山、丘陵、盆地交错相生。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湘西的物产十分丰富,可以说是个鱼米之乡。

    日本人没有入侵之前,湘西地区一派祥和,苗族同胞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自己的盛大节日“四月八”。侗族同胞也在准备着自己的喜庆节日赶坳节。“四月八”是苗族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苗族首领亚宜,领导苗民反抗压迫,举行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作战勇敢,一直打到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在四月初八这天,亚宜不幸战死在贵州贵阳。苗族人民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缅怀亚宜的业绩,弘扬民族精神,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八,苗族同胞都要举行一系列盛大隆重的纪念活动。

    这一天是苗族百姓最欢乐的一天。他们披戴银饰,穿着苗绣新衣,成千上万的姑娘小伙朝活动场地聚集,开始表演傩戏、傩技、上刀山、下火海、狮子舞、打花鼓、赛歌、吹唢呐、打秋千、武术、茶灯。

    特别是苗族男女青年之间的对山歌,那可是斗智斗勇的事情,姑娘就从对歌中,挑选自己的如意郎君。苗族是中国最开化的民族,一个女孩钟情于一个男孩的时候,他们也许会发生性关系,但女孩子并不一定就嫁给他。嫁人毕竟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性行为只不过是一时的爱慕和冲动而已。苗族人都是歌手,从小就开始接受歌的熏陶。唱歌可以带来快乐,带来生命,带来疯狂。他们渴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然而,苗族同胞的美好节日,被日本野兽的坦克、大炮击碎了。昔日美好的家园,转眼间化为灰烬,郁郁葱葱的森林,成了光秃秃的荒山野岭。日军恶魔在湘西疯狂地烧杀抢掠,制造出一村一乡的无人区,成百上千的良家妇女惨遭施暴,湘西一片焦土,狼藉一片。

    苗族、侗族、土家族和汉人被逼得走投无路,他们奋起反抗,用刀枪、长矛、弓弩把自己武装起来,同日本侵略者这群恶狼斗争。就连湘西山区十几路土匪也高举正义之旗,舍生忘死同日军进行搏斗。

    广大民众投入抗日战场,他们为中国军队做向导,穿梭在崇山峻岭之中。他们为部队运送弹药、食品,组织担架队、救护队、侦察敌情,凡是中国军队需要的,他们都积极去做。如像扩修芷江机场,湘西就动员民工40000多人,仅溆浦县就有5000余人。在中国军队向日军大反攻时,溆浦县又组织担架队、送输队民工两万多人。湘西人民发扬了湖南人民的光荣传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

    特别要强调的是湘西良好的自然生态,被日军摧毁殆尽,直到几十年后才得到修复。侵略者在湘西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数万个家庭家破人亡,数万无辜的平民百姓死于战火。

    湘西人民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创伤。在60多年后的今天,湘西人民在芷江举办了国际和平文化节,铸造了世界和平钟,修建了世界和平园,当然也少不了历史的追忆,深切缅怀在湘西会战中英勇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祈求和平永驻,让英雄的英灵在这块血染的土地上得到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