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徐州大会战·1938 > 1、神来之笔

1、神来之笔

作品:徐州大会战·1938 作者:龚晓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台儿庄大战和后来取得彻底胜利的台儿庄大捷,无疑是徐州会战中的神来之笔。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构思徐州会战这部经典巨着时,怎么都不会想到台儿庄大战以及后来的台儿庄大捷这些精彩纷呈的篇章。

    更让李宗仁意想不到的是,台儿庄大捷成就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美好时光。台儿庄大捷的光环笼罩着他的后半生,或者说,他在这道光环的照耀下,走完了后半生。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一个人的一生有这么美好、这么壮丽的闪亮片段,让人回味一辈子,让人遐想一辈子,足够了。

    台儿庄大战是个意外之物,它是由无数个偶然事件的发生而促成的,也就是说,台儿庄之战根本不在第五战区作战计划之中。国民党最高统帅部组建第五战区,本意是中国军队如果在淞沪战败,南京失守后,利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线两侧的有利地形,阻挡日军3个月,以便获得充足的时间保证中国军队在武汉所作的军事部署,建立以武汉为中心的战略防线。

    于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根据统帅部的意图,结合本战区当时的敌情、地形及任务,拟定了作战计划。其方针为:

    第一时期(阻止敌人侵入)

    一、守备黄河南岸的第一线兵团,直接守备黄河两岸,置重点于济南及其以西地区,分置有力的预备队于济南、泰安附近,并于黄河固守河岸,不得已时应确保后各个要点,勿使敌扩大区域或威胁我主力之侧背。

    二、守备海岸的第一线兵团,连接守备海岸各要点,阻止敌人登陆,并置有力的预备队于诸城、日照、东海间地区,以机动策应海岸直接守备部队,挫败敌登陆企图。敌已登陆时,亦须固守既设工事线,竭力阻止敌之发展。

    三、第二线兵团位于徐州附近,添筑徐州附近国防工事,并准备利用津浦、陇海两线,应援第一线兵团的作战。

    第二时期(兖州附近的会战)

    一、黄河守备兵团,如受敌由长清及其以东正面压迫时,可向莱芜、泰安、肥城及新泰、大汶口地区逐次撤退,占领要点;并在该地区以北留置多数小部队,施行游击,迟滞敌之南进。前节的目的业已达成,或敌由长清西北侧面压迫时,则平阴、东阿方面应竭力支持,掩护该兵团主力向南阳湖以北运河之线撤退,整顿态势,置重点于济宁附近,准备会战,同时对寿张、范县方面应予警戒。

    二、济南以东之一部,不及向津浦路以西撤退者,可逐次向博山、泰安及新泰、泗水南北一带山地撤退,协助主力之会战,并向敌侧击。

    三、日军主力于海岸上陆,或黄河守备兵团向泰安以南撤退时,海岸守备兵团的主力应逐次向日照、莒县、沂水之线撤退,左翼与新泰、泗水附近的友军联系,掩护战区右翼。其一部,当面如无敌情,仍固守东海附近海岸。

    四、第一线兵团后撤时,第二线兵团即应以有力部队推进至邹县附近,间接支援黄河守备兵团的退却,直接阻止敌沿津浦线南下。余部仍控制于徐州附近。

    五、兖州附近之会战,以邹县、济宁两兵团及泗水、新泰附近之游击部队相互策应,以外线态势,保持重点于左,对南进之敌施以猛力反攻。

    第三时期(徐州附近之会战)

    兖州附近之会战,万一不利,敌由运河之线突入南阳湖以西平地时,或敌由海岸向西强压、越赣榆之线西进时,或敌由运河以西地区渡过黄河时,本战区所属各兵团应按如下行动:

    一、运河沿线兵团,一部退至商丘固守,掩护战区之左翼;主力集结于微山湖西侧地区,准备向西南进击;

    二、津浦路正面兵团,退至徐州西南萧县与津浦路间地区,准备向西北及东北进击;

    三、第二十二集团军为预备队,位于苏、豫、鲁边区,以备策应。

    第一战区的第68军位于豫东商丘、兰考、开封一带,防守陇海路并与第五战区鲁西南的第3集团军部队协同担任黄河以南之防守。

    从当时的战局来看,该计划既符合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也周密可行,如能照此执行,中国军队完全可能达到战役目标。但黄河守备队第五战区副司令韩复榘的公然违抗军令,不战而退,完全打乱了预定计划,造成第五战区极大被动,使徐州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韩复榘公然违抗军令,大摇大摆地率军大撤退,让日军轻易穿过山东全境,直至第五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徐州,使得第五战区原定作战计划顷刻间变为一片废纸,这对李宗仁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李宗仁面对严酷的现实,在以后制定的作战计划中,全是以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而计划的: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之右翼阻挡在山东嘉祥地区,以此来确保徐州的安全。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万万没有想到,滕县经浴血奋战,失守了,而他摆放在滕县一带的第22集团军,被南下的日军第10师团打垮了。打垮川军第22集团军的日军中将矶谷廉介,竟然不等从南向北进攻的日军友邻部队,也不等右翼的第5师团把临沂突破,就独自南下,孤军深入,杀气腾腾地朝台儿庄开来。这完全出乎李宗仁的预料。时间紧迫,只有短短的三四天,第五战区不得不抢在矶谷师团的前头,临时在台儿庄布防。从这个角度看,是滕县万余先烈成全了台儿庄大战,是矶谷廉介的骄横和贪功冒进成全了台儿庄大捷。

    偶然中包含着必然,任何偶然的事件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台儿庄大战是这样,李宗仁台儿庄大捷的神来之笔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