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徐州大会战·1938 > 3、给矶谷选个对手

3、给矶谷选个对手

作品:徐州大会战·1938 作者:龚晓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守点打援的关键是守点。也就是说守点的这支部队,能否在台儿庄、运河这一线阻止住矶谷师团强大的攻击,把台儿庄的阵地给守住,把日军主力拖住、缠死,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再来谈打援的事。

    这个战法是有风险的,像是一场赌博。一旦守点部队被矶谷打垮,敌人便会占领台儿庄、运河一线,不仅直逼徐州,更严重的问题是,在临沂一线防守的张自忠、庞炳勋两支部队,以及进入峄县以东地带的汤恩伯军团,都将处在日军前后夹击之中,整个鲁南防守作战计划将全部流产。

    谁来守点?汤恩伯还是孙连仲?或者张自忠?李宗仁拿不定主意,他把战区能使用的将领,在脑子里全都过滤了一遍。张自忠不可能,他在临沂正打得艰苦,一旦把他抽下来,临沂防守马上土崩瓦解。临沂垮了,还谈什么台儿庄大战呢?这个不行。汤恩伯他是不会受命的,蒋介石的精锐,他不会进到台儿庄,蹲在里面受挨打的气的,这些龟孙子是宠儿宝贝,他们受不了这份苦,但可以放在外围打援。

    李宗仁盯上了孙连仲。孙连仲能行吗?他在自己的脑子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集团军名义上虽辖有两个军(第30军田镇南,第42军冯安邦),但因曾参加山西娘子关的保卫战,损失甚大。42军所剩无几,只等于一个空番号。孙连仲虽曾屡请补充,均因战事吃紧,而未获准休息训练。故该集团军实际上可参加战斗的只有3个师(第27师黄樵松,第30师张金照,第31师池峰城)。

    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方方面面的安排布置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会导致全盘皆输。他同参谋人员反复权衡,决定选择第2集团军的孙连仲。

    就他了,李宗仁下定决心地说,我看只有孙连仲,才能抵挡住矶谷廉介,可以说是棋逢对手。

    (第2集团)军属于原西北军旧部,总司令孙连仲是河北雄县人,1893年出生,时年45岁。保定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成为冯玉祥的部下,因为头脑机灵,作战勇敢,受到冯玉祥的赏识,之后不断得到提拔升迁,成为冯玉祥部队里的一员虎将,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后,冯玉祥集团瓦解,孙连仲的部队被蒋介石改编为第2集团军,孙连仲仍任总司令。

    李宗仁对他身边的参谋人员滔滔不绝地说起孙连仲来,这个孙连仲最擅长打防守战,可以说是防守将军。还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他就打过几次出色的防御战役。李宗仁掰着手指头数着,像南田之战、西安宋城之战,都是他们打的。抗战这两年,又打了喜峰口、罗文谷防御战,在太原会战的娘子关保卫战中,他负责扼守娘子关正面,日军又是飞机、大炮又是坦克什么的,硬是没能从他手下通过。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越说越兴奋,立即召见了孙连仲,让他抓紧时间在徐州北部的台儿庄阵地进行布防。李宗仁、白崇禧反复要求孙连仲在台儿庄摆出一个袋形的防御阵地,尽最大可能地吸引日军的攻势。两位长官把台儿庄作战计划向孙连仲讲得十分详细。当日军第10师团在台儿庄受到阻止之后,再由汤恩伯的第20军团在外围进行运动,实施外线包围,攻击日军的侧背,以内外夹攻的方式围歼日军。

    孙连仲理解了第五战区制定的作战计划后,便按照此计划在台儿庄设了一个口袋形的阵地。他以第31师池峰城的部队防守台儿庄主阵地,第30师和从汤恩伯军团抽调来的第110师放在台儿庄以西,第27师与独立第44旅摆在台儿庄以东,并且分别构筑了工事阵地。这样矶谷师团一旦进攻,便立即陷入孙连仲的口袋阵地中。

    李宗仁对孙连仲的布置非常满意,他坚信自己为矶谷廉介挑选的这个对手没有错。为了鼓舞士气,李宗仁在第五战区司令部亲自接见了防守部队的指挥员,以极大的热诚,高度赞扬了第2集团军辉煌的战史,并阐述了第2集团军负担此次任务的重大意义。

    参谋部还专门对池峰城师长布置作战任务,特别交代池师长,在第20军团汤恩伯部攻击敌人侧背之时,要协助其部队,全力把敌人压迫在运河北岸、微山湖畔一带,聚而歼之。李宗仁考虑了一下说,为了协同方便,你师暂归第20军团汤恩伯指挥。

    在大战来临之前,汤恩伯军团长和第52军军长关麟征,还专门会见了池峰城师长,特别强调他们务必努力堵击敌人南进,只要你师能在台儿庄一线坚守3日,即算完成任务。

    池峰城师长不敢怠慢,他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更知道肩上扛着的那颗脑袋有几斤几两。于是,他按照战区司令官李宗仁、集团军总指挥孙连仲和临时直接领导汤恩伯的指示精神,对部队进行了部署,康法如旅长守卫台儿庄及运河一线,乜子彬旅向峄县方面担负搜索警戒任务。

    第五战区对台儿庄的防御很重视,多次召开会议,找各级指挥官谈话,反复交待任务。在大战来临之际,白崇禧副总参谋长还亲自到台儿庄进行视察,严格检查防卫部队的一切准备工作。白崇禧特别关注池峰城,这师的战斗力如何?装备怎样?战士的精神状态、生活情况怎样?他都一一察看。池峰城的第31师是台儿庄的焦点,他们负担着台儿庄的正面防守任务,闹不好被日军矶谷师团击穿,直接进入台儿庄和运河岸,那情况就糟糕了,想补救可能都难了。

    白崇禧听池峰城师长汇报说他们急需大炮支援,便立即在前线与徐州李宗仁和开封程潜通了电话,李宗仁、程潜都答应马上调大炮、坦克等重武器来台儿庄。不久,汤恩伯炮团归第五战区司令部使用,放置在运河岸。虽说炮火力量不大,但总比没有强。这些炮火在当时算是国民政府军队中最为先进的了。像第10团的第1、2营,重炮第1连,坦克防御炮第1连,坦克第3中队,能调到台儿庄来的,都调来了。为了这场战斗,长官们尽力了。

    炮兵两营装备的是沈阳仿造的克虏伯野炮,炮弹口径为76毫米,最大射程13公里,每营配备此炮8门。重炮连装备的是德国造莱茵式重榴炮,炮弹口径为150毫米,最大射程为15公里,炮连配备此炮3门。这种炮是当时国民党军队中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野战重炮。坦克防御炮是由重庆五零兵工厂仿瑞士苏罗通坦克防御炮制造而成,炮弹口径为37毫米,最大射程3000米,每分钟可连续发射炮弹20发,此炮发射的穿甲弹,穿透能力强,对坦克很有威慑力,而发射的爆炸弹则可造成大量的杀伤。此炮属于30年代的新式产品,装备于新近由装甲兵团扩编的第200师。配属于第2集团军的是200师炮兵第52团第8连,该连装备此炮6门。以上这些重兵器,虽数量有限,但大大地增强了第2集团军的作战实力。炮兵和铁甲车队于3月25日即抵达台儿庄参加战斗。战防炮也于3月26日夜间运至台儿庄南站。

    李宗仁为日军第10师团的矶谷廉介选好了一个非常适合的对手。他左思右想,看还有什么被遗漏了,他怕忙中出乱。李宗仁独自一人坐在沙发里,把整个部署情况梳理了一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想。

    谁是东风?他激灵了一下,无疑是担负机动歼敌任务的汤恩伯部队了。李宗仁想到汤恩伯就头痛,需要进一步做好汤恩伯的工作,把关系进一步理顺,凝聚人心。但愿汤恩伯别像在滕县保卫战的表现。李宗仁无奈,只有朝天祈求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