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徐州大会战·1938 > 5、英勇抗敌的31师

5、英勇抗敌的31师

作品:徐州大会战·1938 作者:龚晓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台儿庄位于山东省峰县东南,与江苏省峄县相连。运河绕城而过,城墙以砖石砌成,远远眺望是一座不错的县城,因附近有煤矿,城外又有几处炼焦厂,所以商业较为繁盛。城内住有千户左右居民,又因当地石头多,居民不仅用来铺路,还喜欢叠石围墙,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不宽,可容马车通过。

    正如李宗仁在回忆录上所说的,千户石垒民房,再加上第2集团军修筑的70余座碉堡,便成为守军的工事阵地。但是,在台儿庄这块弹丸之地上,无论你怎样构筑工事,都难以抵挡日军重炮和飞机的轰击。

    事实确实如此。3月27日黄昏,日军开始进攻。在台儿庄外前沿阵地上的守军同敌人交火,不一会儿,便退到台儿庄主阵地上来了。顿时,台儿庄便遭到日军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顷刻间码头、商铺一片火海,残垣断瓦把街道堵塞,守军伤亡惨重。

    矶谷第10师团的进攻异常猛烈,他们改变了在滕县的作战方法,全部采取大规模的集团式的冲锋。当大炮停止时,步兵五六千人在几十辆坦克的率领下,一窝蜂地涌入台儿庄。那架势让人看见就全身发抖。

    日军首先攻击的是台儿庄的正面主阵地。防守在台儿庄车站正面的是池峰城的第31师。池峰城的第31师在整个台儿庄大战中,充当了主要角色。在台儿庄大战开始前,池峰城率本师的第93旅对盘踞在峰县的日军据点实施佯攻诱敌,在向峄县敌军进行佯攻路上不时同日军发生冲突,好几支分队同敌人打得十分惨烈。佯攻诱敌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他们把日军主力吸引过来了。

    现在日军正大举向主阵地猛烈进攻,池峰城师长命令全师官兵奋起反击。但是毕竟敌人火力强势,他们在坦克战车的掩护下,冲进庄内占据了一片民房。台儿庄的民房大多是石头砌成,守军没有平射炮,对石头房屋没有有效的攻击办法。冲进来的日军步兵以石头房子当碉堡,逐步扩大地盘。

    第31师是很善于防守的,他们挖出许多宽大的壕沟,让敌人的坦克跨不过去。敌人步兵没有坦克战车的掩护,进攻相对来说要慢得多。这样他们就同进庄来的敌人短兵相接,逐屋逐院进行争夺。

    在日军强大的炮火压制下,正面主阵地有多处被敌人突破。中国军队在庄内一退再退,有时为一座屋一座院落,争抢好几个来回。善于总结战斗经验的中国军人在肉搏争夺战中发现日军的飞机、大炮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倒是自己手里的大刀起了作用。

    全师官兵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敌人开展近战、夜战,想尽一切办法,用各种手段打击敌人。白天尽最大努力抵抗住敌人的进攻,夜晚以小分队的方式主动出击。在台儿庄形成白天敌人占领大片地盘,晚上又被守军收复回来的拉锯局面。

    日军最害怕夜战,中国守军专门在半夜三更出动,摸黑夜袭,每次都有不大不小的胜利,一夜间,敌我双方几进几出,双方伤亡都不小。第2集团军参谋处长何章海回忆说:

    在台儿庄大战中,中国军队的大刀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有一名大刀队员,砍杀敌兵九人,也有砍杀五人的,参战的大刀队,平均每把大刀砍死敌人一个半。

    第31师的官兵,用手榴弹和大刀同敌人血战了五天五夜。

    大刀始终敌不过敌人的飞机、大炮和坦克,池峰城师长的官兵伤亡巨大,他的部队整班、整排、整连地轮番填了进去。进攻的日军每天都有增援,进攻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凶狠,而守卫在台儿庄的部队只有靠减少伤亡来保存有生力量,得不到丝毫的增援。

    台儿庄正面阵地的守军处在最艰难的关头,日军组织数百人的敢死队,在炮火猛烈轰击之后,呼啦啦一下子占领了台儿庄的西北角,切断了师部与阵地的联系。守卫在西北角的王祖献营长阵亡,全部官兵伤亡殆尽。城西门是城内守军与城外联军的通道,西门丢失,城内主阵地上的总指挥王寇五便发生了动摇,产生弃城撤退的念头。当晚,他向池峰城喊话,请师长下令放弃台儿庄,守城官兵伤亡过半,无法再坚持了。

    池峰城也知道本师伤亡严重,这都五六天了。汤恩伯说只要坚守3天,怎么到现在还不来增援啊?日军攻势有增无减,而城内守军疲惫不堪,难以支撑。再这样打下去,全师都得赔进去。一向顽强坚毅的将领,这时头脑中也产生了撤退的想法。池峰城马上要通孙连仲的电话,报告总司令,部队伤亡实在太大了,请将部队撤退到运河南岸,让我们喘喘气吧。

    说来也巧,这天围绕着守与撤的电话有好几个,最先是蒋介石从武汉打过来,请侍从室主任林蔚转达李宗仁的。蒋介石十分关注台儿庄方面的战况,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战况电文飞到他手里,日军进攻台儿庄的意志,以及中国守军的状况让他很担心。于是,他打电话说,台儿庄是徐州、淮海的屏障,关系第二期作战,故以第2集团军全力保守,即有一兵一卒,亦须本牺牲精神努力死拼,如果失守,不仅该军全体官兵重惩,李长官、白副长官、林次长亦有处分。

    李宗仁刚接到谕旨,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就打来电话。李宗仁回忆说,孙总司令说得如此哀婉。他说第2集团军已伤亡7\/10,敌人火力太强,攻势过猛,但是我们把敌人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可否请长官答应暂时撤退到运河南岸,好让第2集团军留点种子,也是长官的大恩大德!李宗仁不能心软,他接到蒋介石的死命令了。他咬了咬牙说,敌我在台儿庄已血战一周,胜负之数决定于最后五分钟,务必守到明天拂晓。如违抗命令,当军法从事。

    孙连仲刚同李宗仁通完电话,池峰城师长就把电话打到孙连仲那里。

    孙总司令一肚子的气正好没地方发,他对着电话大声吼道,士兵打完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进去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撤退过运河,杀无赦!

    池峰城见退兵无望,便命令炸毁运河上的浮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他立即组织敢死队,竟有数百战士举手报名参加。

    他们挑选有武艺的、有力气的57名队员,穿日军军服,头戴钢盔,腰间挂满手榴弹,手持短枪、大刀,趁着夜色插入敌人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敌阵。敌人阵地上喊杀声四起,爆炸声轰鸣,敢死队员在敌人的掩体、房屋内与敌拼杀,即使自己受伤倒地,也要用尽最后的力量拉响身上的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

    为了支持主阵地上的第31师,东面的第27师开始向日军守备的村寨发动进攻。第79旅将裴庄攻下,又击溃刘桥之敌;第80旅将日军占领的4个据点收复;第27师全线出击,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战斗一直持续到夜晚,师长黄樵松亲自到阵地督战,士兵们气势激昂,战斗激烈。

    孙连仲总司令发狠了,他命令部队官兵,为保持本军过去的历史,牺牲到最后一滴血,也要奋斗到底。各军长、师长、旅长全部下到一线,对退缩不前的依法惩办,对作战出力的重奖。

    日军已占领台儿庄2/3的地方,第31师官兵据守在南关一隅,拼死不退。池峰城师长提出的口号是,以精神胜物质,以肉弹胜炮弹。就是全师打光,也要挡住敌人。

    台儿庄早已面目全非,石头砌的城墙被日军大炮轰塌,石头块儿堆得像个小山坡,敌人的坦克便从一座座斜坡上翻越过来。庄内的房屋完全坍塌了,遍地都是尸体。战斗的头两天,交战双方还清醒着,把尸体抬到一旁,现在不行了,战斗人员没有力气了,尸体同石头、砖块交织在一起,一层又一层地叠在地上。庄内的伤员也没地方安置,断墙残垣到处倚靠着只剩一口气的伤兵。

    日本军人也疲惫不堪了,他们也是肉身啊,十多个日日夜夜,再是铁军也难支撑。敌人的进攻也放慢了许多,庄内到处堆积着建筑物,坦克战车很难行进。只有大炮还在对南关进行不停地轰击,还有那天上该死的飞机。守军士兵在断墙上掏出射击孔,用破枪呼呼地把冲到当面的敌人消灭掉。再就是手榴弹。扔不远了,投弹的力气都快用完了。

    但是,池峰城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天天组织夜袭队。夜袭队、敢死队半夜冲进敌人占领的阵地里,日本兵躺在地上睡大觉,他们还没爬起来,就被敢死队的大刀劈成两半了。被敌人占领的阵地大片大片地被收复回来,白天又被敌人夺回去。

    守在被占领阵地上的日本兵老是想不明白,中国守军哪来那么多力气,白天打了一天了,晚上照样能打,难道他们是铁铸的吗?所以,每天晚上只要夜袭队、敢死队上来,日本兵拔腿就跑,他们的武士道被大刀砍得早不见影子了。

    在台儿庄打得最为艰难的时候,战士们的体能早已超出常人的极限,也许再相持一天半天,可能就爬不起来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宗仁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汤恩伯第20军团来了,全线反攻的时候到了。孙连仲听到这个消息,差点站不住了,全神贯注、神经紧绷的孙总司令,心里刚松弛一下,便感觉全身无力。他拿着电话,屁股还没坐下来,就听到电话里李宗仁命令他组织敢死队,把当前的敌人压下去,以利于明天拂晓的总攻。

    孙连仲急哭了。我的李长官哟,这个时候哪还有什么人呀?要组织几百人的敢死队不容易呀,这我办不到。孙总司令一个劲儿地叫苦。李宗仁说不组织不行,明天的反攻需要内外夹击,一鼓作气。今晚必须把敌人压下去,这样可以打乱敌人明早的进攻。孙连仲还是不答应。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是这样说这件事的:

    孙连仲说,他的预备队已全部用完,夜袭甚为不易。我说,我现在悬赏十万元,你将后方凡可拿枪的士兵、担架兵、炊事兵与前线士兵一起集合起来,组织一支敢死队,实行夜袭。这十万块钱将来按人平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好自为之,胜负之数,在此一举。

    我所以要他组织敢死队的原因,便是根据我的判断,第二集团军的伤亡虽已逾全军十分之七,但是从火线上因抬运负伤官兵而退下的士兵一定不少,他们因为战火太猛没有回到火线上去。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要利用这一点最后的力量,作孤注一掷。

    台儿庄的守城部队听说明天拂晓要全线反攻,汤恩伯的第20军团要到了,日军第10师团和第5师团的坂本支队就要完蛋了,他们高兴,他们激动,战士们的脸上挂满了泪水。眼泪在满是尘土的脸上爬出弯弯曲曲的沟壑。

    伤员们从地上爬起来,把肚子外的肠子朝里塞,包扎好自己的伤口。

    他们拄着大刀、断枪,坚强地站起来。他们庆幸自己还活着,还能看见最后胜利的一幕。伤员们虽说跑不动,甚至走不了,但是他们还有一只断手,还有一只瞎眼,就是用嘴咬,也得参加大反攻的复仇行动。

    中国守军部队摩拳擦掌,把背上锯齿一般的大刀在石块上霍霍磨着。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反攻的一天来到了,胜利的一天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