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 > 三、和谐是斗争出来的

三、和谐是斗争出来的

作品: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 作者:米晓海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从商以来,董明珠信奉斗争哲学,这并非是她天性好斗,而是觉得斗争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她调侃说,自己与人斗,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然而,到珠海格力总部,才是她与世俗势力斗争的开始。

    2001年春天,南国海 滨花海人潮,董明珠出任珠海经济特区第一大企业——有6000名职工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临阵受命,任重道远,作为中国第一大空调企业的主帅,在这一空调销售旺季里,全国市场本应是她纵横驰骋的活动大舞台,可是,万万没想到,就在她全身心投入到稍纵即逝的市场的黄金时刻,却被迫卷入到淮地格力销售公司“哗变”事件里去。《格力惊爆内讧——淮地格力停业可能蔓延全国》《淮地格力哗变内幕》《格力内讧:“董姐”当家会下什么棋?》……

    从5月开始,全国大小媒体以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纷纷报道“准地哗变”事件,并冠以“靠渠道优势起家的格力空调这回在渠道上遇上了大麻烦”等副标题来蛊惑人心。“格力淮地内讧”的事实真相是:鉴于淮地格力电器销售公司高管梁君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损害格力在准地市场发展的行为,为维护用户的权益,保护经销商的利益,我以淮地格力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的身份,宣布将其免职,并对淮地格力具体事务进行一系列处理。而此刻董明珠深知,对准地事件处理的过程,不仅引起广泛的舆论关注,也是全国格力经销商所关心的。尤其是淮地的广大经销商,他们为格力做出了很多贡献,突然出现这样的情况,特别关心谁能保护他们的利益;而同行业竞争对手更为关注,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希望看到不同的结果。淮地格力销售公司成立于1999年秋天,是格力较早成立的销售公司之一。未成立销售公司之前,准地有五个空调销售大户共同经销格力在淮地的市常当时“窜货”很严重,淮南的空调可以窜到淮北,淮北的也可以窜到淮南。这种做法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异地价格混乱,从而使其他经销商对产品失去信心,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窜货”带来的更大危害,是对在当地的一大批格力忠诚的经销商的伤害,他们很可能会被这种恶性的“窜货”行为而毁掉。淮地事件一度陷入了极其复杂的局面,董明珠又和销售公司的高管下了几步棋,从召开新闻发布会散布假消息,通过其他途径诋毁董明珠,甚至向董明珠发出了恐吓信,经过三个月的较量,都被董明珠一一化解了,她秉承的信念只有一个:我已不知道什么叫做害怕,如果用我这条命来换经销商的利益,就是牺牲了也是值得的!在格力电器总部12年来,性格刚烈的董明珠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博弈和斗争,她与出尔反尔的经销商斗,与公司里有背景的“母夜叉”斗,与假公济私的公司副总经理斗,甚至还要被迫与自己的亲人做斗争。正是一系列毫不妥协的斗争,让董明珠赢得了“走过的路都不长草”的恶名。这当然都是那些与格力公司有利益冲突的人对她的评价。董明珠也曾说过,我在格力真诚地为企业服务,赢得了广泛的爱戴和关心,只是认真的工作不可避免地要触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自然会招致他们的嫉恨和敌意,爱和恨都是生命对于我的赐予,与他们的较量使我更清楚地懂得如何做人。我的人缘很好,其实这世界上99%都是好人,但是也有个别非常不负责任的人。像这种不负责任的人,如果你不对他严厉制裁的话,这本身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我有时候讲,和谐是斗出来的。喜欢斗争,说明一个人对待事情的认真程度和态度问题,很多人对一些无关自己利益的事情,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或者干脆视而不见。但是董明珠不会这样做,任何事情,只要触犯了格力公司的利益,哪怕是天王老子,或者是自己至亲的家人,她都不会留丝毫情面。讲求原则,是她有别于其他成功人士的根本之处。也许,正是由于她对工作的极度认真和对企业的奉献精神,才造就了今天格力对于产品质量的严谨态度,也正因为如此,董明珠赢得了人们加倍的爱戴。不过,董明珠的霸道,更多的是对事,而非对人。在她霸道的背后,隐藏着女性天生具有的柔情。有一个女员工因违反制度规定被罚了100元。这个女员工的丈夫跑售后服务常年在外,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夫妻俩收入都不高,100元对她来讲是个不小的数字。可是,制度不能破,这是董明珠的原则。第二天晚上,董明珠悄悄找到这位女员工,塞给她100元钱。“这是我私人的钱,给你补上。记住,明天一定要把罚款交上去,以后工作不要再马马虎虎了。”董明珠一番话语重心长,令这位女员工激动不安。

    1995年,市场上格力空调的货源特别紧张,一个经销商找到董明珠的哥哥,想通过他的关系进3000多万元的货,并答应给2%的提成。董明珠哥哥于是从南京千里迢迢赶到珠海,不料却被妹妹无情地拒之门外,还因此与这个经销商彻底断了业务往来。为此,兄妹间反目成仇,十多年没来往,家里人也指责她六亲不认。对此,董明珠表示很遗憾,但是并不后悔。

    1994年底,有一次董明珠因摔伤住进医院,同事们一起去医院看望她,董明珠很受感动。可出院的第一天,她照样不讲情面地对违反纪律者进行批评和罚款。她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流程,使经营部内部的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透明化和流程化,比如,明确规定了业务员不许无款提货,更无权调拨产品、超额发货,等等。当然,这对于懒散和放任惯了的同事们来说,都是不可理解的。董明珠可不是一个瞻前顾后的人,不管大家对此怎么看,她只有一个想法,既然身为经营部部长,她就要为整个格力公司负责,而不是为讨得某些人的欢心。她在查账中发现,很多地区比如说南宁、重庆……

    都出现了一些很蹊跷的账目,更为严重的是,业务员所反映的空调库存量怎么也对不上号,公司总部说货发出去了,而经销商却说没收到。董明珠也是做业务员过来的,她知道各地仓库大多都是由业务员在进行管理,他们可以自由处理手中的产品库存,甚至可以私设账号,将销售空调的钱款直接打到个人账上。格力公司在刚起步时,给了业务员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常年在外,工作完全靠自觉,至于具体干什么,公司总部也不过多干涉。其实,不单是格力公司,这也是很多管理不规范的企业所共有的现象。这种现象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业务员由于失去了必要的约束,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就会做出一些投机倒把和损公肥私的事情,甚至会借助手头的资源和渠道“兼卖”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不但损害了格力公司的经济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公司销售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必须予以大力整治。经过一些必要的调查和走访之后,董明珠对这些情况了然于胸了,她下了一道命令:清理、关闭全国各地格力电器库房,所有账务对清,业务员手中的所有欠款也必须限期追回。董明珠在刚刚被提升为营销部负责人时,曾做了两件非常大胆的事情,一是将一个违反格力销售政策,但是每年可以销售掉1.5亿元产品的经销商开除出格力的营销网络;一是开口向老板要财权。这些事情都是一般下属不会做的,是所谓的“职场大忌”,而董明珠对此这样解释道:所谓“职场大忌”,是因为很多人在争权夺利的时候首先从个人利益得失的角度出发,害怕伤害到别人的利益而给自己造成麻烦。我做决定的时候,永远是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只要是有利于企业运作的,就应该去争龋一个好的领导者,首先应该解放的,就是自己。

    2001年,多年的管理积弊让格力公司表现出严重的惰性,销售额连续数月徘徊不前,与此同时,大量员工再也不能容忍部分领导的腐败和待遇分配不公,准备联合起来罢工抗议。在这个关键时刻,董明珠又是临危受命。这一年,她升任为总经理,上任后她迅速撤换了一批不合格的中高层干部,这自然招致一些人的极度不满和打击报复。于是,一场“大决战”彻底爆发了。一段时间内,上级部门接连不断地收到对朱江洪和董明珠所谓“贪污腐败问题”的举报信,表情严肃的调查组也开始不断在格力公司内进进出出。最终,朱江洪和董明珠罪名洗清,没被查出任何问题,策划匿名举报的一位高层干部却因贪污被送进了监狱。就任5年来,低调沉稳的朱江洪甘于寂寞,像老黄牛一样没日没夜地泡在车间造“好空调”,使格力电器技术水平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而且多次打破日美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即使与国际同行相比也毫不逊色;而董明珠一年到头风尘仆仆,像个男人一样走南闯北,脚不沾地,为了格力的市场营销大计多次累倒住进医院。但是,即便这样的两位领导,仍然会在工作中受到那么大的挑战,足见内耗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危害之大。但是,他们最终都挺了过来,依靠共同的使命感和强烈的斗争精神,并在斗争中磨炼得更加坚强,意志更为坚定。董明珠通过刮骨诊疗式的管理,使格力公司走出了停滞不前的局面,管理也由此走向了科学和规范。在众多空调生产企业纷纷落马的时候,本来缺乏体制优势的格力电器,反而越走越坚定,越走越从容,并最终顽强地成为了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