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香港电影夜与雾 > 第六十一章 明星书写第一人

第六十一章 明星书写第一人

作品:香港电影夜与雾 作者:汤祯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是的,我认为林奕华的《等待香港——娱乐篇》是本地重要的明星书写代表作。所谓明星书写,大抵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指由明星执笔撰写的作品,这方面香港一向发展得差强人意,我们能够看到的大多只不过是明星某一阶段的自传式忆述(如前几年书展大受欢迎的杜汶泽翻身经历及吴君如的减肥血泪史),而甚少有明星对个人专业及艺术上的分享心得(最有条件下笔的当然是黄秋生)。所以每当我拿起玛莲娜·迪特里茜(Marlene DietricV》,所以《刘小姐》中推许她可以当导演自然事出有因。

    只是我想点明林奕华笔下的魔法,最大的成就是发扬港式的明星书写至另一高峰——那是指由写作人针对明星而发的阅读和分析。过去《号外》一众新文化人,全都是这方面的优秀先行者,你看胡冠文用英雄结构写陈惠敏,以心理分析写朱江(《爱恨香港》);又或是邓小宇写苏凤与葛兰(《偏见与傲慢》);甚或如陈冠中偶尔表演越界示范的尤敏传奇(《半唐番城市笔记》)——都毫不含糊地展露出前辈的功力。不过他们都是心有旁骛的穿花蝴蝶,只有林奕华可以收心养性长年累月为我们提供别出心裁的明星书写笔记,我说的“第一人”意思正好由此而来。

    事实上,林奕华对明星书写的声名早已人尽皆知,过去在《到处睡的男人》中,小试牛刀的《ho Afraid of 郑裕玲?》已经令人眼前一亮,何况今次更以《美人头》及《以前的月亮》来再斩入骨,特别针对郑裕玲的脸孔来为我们溯本清源,你又怎能不拍案叫绝。一直以来,由写作人出发的明星书写一向有两大路向:一是以与明星交往的亲身经历来入文,林冰大姐当然是此道中的翘楚;二是用文化角度去解读明星,上文提及的一众《号外》新文化人自属其中的表表者。但林奕华自有融汇两端的能耐,这一点与邓小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为两人都曾属影像媒体里的一分子,所以自有增添了现场在地感的笔调触觉。你看《张看、看张》中轻描淡写提及与哥哥的交往,由中学时期亲口对哥哥说他是“世上的罗密欧”,以及敢在餐厅中走上前说“我已经替你付账了”,到最后回到金马奖对《春光乍泄》的评审风波作结——外行人只好慨叹百分百被KO,完全没有插嘴的份儿。但这绝非林奕华的终极杀手锏,我最感激的是他不厌其烦按代逐章去寻找不同角度论述明星——由余丽珍到张柏芝,你还可有什么话说?尤其是在一众明星书写的健笔都逐渐停留在个人记忆中的黄金年代,而不愿再飞入寻常巷陌去谱写新章,你不看《等待香港——娱乐篇》,还有什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