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唐 > 第一百四十三章:波澜复起伏

第一百四十三章:波澜复起伏

作品:乱唐 作者:五味酒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景佑失魂落魄,心乱如麻,不知道该如何取舍。郑显礼只静静的坐着,也不催促,等着他做出决定。

    过了至少有一刻钟的功夫,景佑这才咬着牙关道:“此事可成,却须先放了舍弟。”

    郑显礼嘿嘿一笑:“未曾听过,有未付款,先交货的例子。这样,只要你应下来,七天之内,我必说服中郎将放人!”

    景佑寻思了一阵才将信将疑道:“当真?”

    郑显礼对景佑的质疑很是不满,“大丈夫和说和,谁料这厮也来哭号诉苦。

    “圣人救命!”

    杨国忠突兀的一句话,将李隆基吓了一跳。

    “甚?杨卿说甚?”

    虽然杨国忠被罢相,但长安毕竟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公然谋害卸任宰相!

    杨国忠哭哭啼啼的回答道:“圣人,有人不杀掉罪臣,便不会甘心!”

    “谁敢杀你?朕先杀了他!”

    李隆基很生气,也说了句狠话!

    “哥舒翰!”

    当杨国忠咬牙切齿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李隆基仿佛被狠狠敲了三闷棍。他先是震惊,然后又充满了狐疑的看着杨国忠。

    杨国忠自然知道天子在怀疑他如此说的初衷和目的,便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声泪俱下。

    “罪臣所言句句属实,罪臣在潼关的耳目,今日刚刚送回来的消息。哥舒翰曾与部下商议,‘清君侧,杀杨国忠’,说,说安禄山是臣逼反的,杀了臣,安禄山没了造反的口实,就不攻自破了……”

    与此同时,杨国忠又搬出了当年的七国之乱,与汉景帝迫于压力诛杀晁错的例子,来为自己辩解。

    李隆基毕竟不是昏聩到了极点,冷冷问道:“与晁错自比,羞也不羞!晁错凭借真才实干,力主削藩,殃及性命。你靠的甚?贵妃裙带?”

    说话罕有刻薄之语的李隆基此刻莫名愤怒,他愤怒的不是哥舒翰要清君侧,而是杨国忠居然拿他当三岁小儿那般糊弄。

    “朕知道了,你可以走了!”

    李隆基的声音冷若冰霜,杨国忠的哭泣声顿时止住,惊讶的抬起头来,望着正襟危坐的天子。

    “圣人,罪臣……”

    “还要朕再重复一遍吗?”

    “罪臣不敢,不敢!”

    杨国忠悻悻退了出去。

    直到殿内只剩李隆基一人时,他便全身瘫软的躺倒在了软榻上,片刻后,又猛的起身,将御案上那封刚刚看过一遍的密报又重新浏览了一遍。

    这封密报正是来自潼关,其中详细记述了哥舒翰与王思礼的内室密谈。

    王思礼劝哥舒翰提兵反攻长安,清君侧,杀掉杨国忠,而哥舒翰却犹豫不决,怕成为安禄山第二。

    最终,哥舒翰还是选择了做一个忠顺臣子。但是,这在大唐天子李隆基看来,无疑是个极为危险的信号。

    这说明,大**中已经在弥漫着一种蠢蠢欲动的,不安分的气息,一旦被某些心怀叵测之人加以利用,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隆基将手中的密报狠狠掷于地上,呆坐在软榻上久久没有一丝动作。

    他太老了,体力和精力都不济事,却又不得强打起精神来,应对身边的汹涌暗流。思量了许久,这位老迈的天子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

    “去将高力士唤来!”

    一直候在外殿的内侍宦官应了声诺便匆匆而去。小半个时辰后,高力士再内侍宦官的引领下来到李隆基的面前。

    “圣人保重龙体,外间琐碎杂事,交给宰相们去处理就好了,何必事必躬亲?”

    李隆基的声音很疲惫,指着地上的密报说道:“你自看去,这等事,岂能由宰相处置?”

    高力士面露不解的将地上的密报拾起,才看了三五行,脸色就已经煞白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