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唐 > 第三百四十章:监军施诡计

第三百四十章:监军施诡计

作品:乱唐 作者:五味酒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场面在卢杞踢翻了几案以后骤然变得尴尬与紧张,严伦的表现则与以往的唯唯诺诺迥异不同,也站了起来一挺脖子。

    “将军莫要动怒,字字句句都是严某肺腑之言啊!”

    卢杞死死追问:

    “何为前车之鉴?你究竟是何居心?难道要使君他……”

    话到一半,卢杞突然卡了壳,后面的话绝对不能宣之于口,否则才是落了人的口实。他也是一时激动气氛,才险些口出大祸。

    岂料卢杞未出口的话,却被严伦接上了头。

    “何为前车之鉴,将军明知故问。难道哥舒老相公遇害的消息,将军未曾听说?严某今日冒死谏言秦使君,天子中使不日即到,如果不早做筹谋,只怕下场会一如哥舒老相公。”

    “严伦住口!”

    卢杞暴喝一声,他并非不相信严伦所说的话,而是不相信严伦这个人。万一严伦今日一反常态乃是另有所图,他们不警惕一点,岂非要落入他人彀中了?

    偏偏严伦并不住口,绕过了面前的几案,来到正中朝默然不语的秦晋一揖到地。

    “请使君明鉴,卑下一言一行都是出自肺腑,绝没有半分歹意。”

    良久之后,秦晋才缓缓问道:“严长史,你可是听到了风声?还是有了切实的证据?”

    严伦摇了摇头,又上前一步,面色转而有些急切。

    “自崔使君伏法之后,卑下一心辅佐秦使君,绝无二心,今日所言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但以卑下的判断,却绝不会错的,卑下愿以项上首级担保!”

    这番话说的有些重,着了刻意为之的痕迹,但秦晋仍然点了调头。

    “严长史在郡守府的功绩,都是有目共睹的,秦某也从未质疑过。只是今日所言实在有些过于危言耸听,也不能怪卢将军激动失态……”

    秦晋罕有的和稀泥了,他一方面肯定严伦这段时间以来的成绩,一方面又替撕破脸的卢杞开脱。严伦最善揣度人心,当即表态:“卑下与卢将军不过是意见之争,就算争的面红耳赤也再寻常不过,请使君放心,断不会因此而坏了公事。”

    严伦果的表态不出秦晋所料。

    卢杞却被气的面色发青,他如此做作发难,其实是要逼得严伦现原形,孰料秦使君居然有意为他们两人闹僵的关系进行弥合,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哼了一句:

    “严伦说的没错,意见之争而已!”

    秦晋又扭头对严伦道:“严长史且先回去,秦某会仔细斟酌你先前的建议!”

    严伦本以为秦晋会接受他的建言,可哪里想得到这才一转脸的功夫,居然还是不相信,不采纳。他酝酿这一刻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就是等着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取得秦晋的信任。而今次,就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他一咬牙,原地不动。

    “使君不听卑下所言,只怕会立遭池鱼之殃啊!”

    所谓池鱼之殃说的有些轻描淡写,实际上这其中有很深的根源,严伦不便当众指出而已。

    实际上,卢杞也在严伦的提醒以后,意识到天子既然能对哥舒翰产生了杀意进而痛下狠手,难保就不会对秦晋也借口惩处。

    不过,在严伦离去之前,他却不会做任何表态,只静静的看着秦晋如何应对处置。也是他一时间摸不清楚秦晋究竟作何打算,以他所知,以秦晋之能绝不会意识不到天子可能会有不轨的企图。

    只见秦晋淡然一笑。

    “池鱼之殃不会有,灭完之后,就等着秦晋和卢杞声色大变,但结果却是两个人非但面不改色,反而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这种气氛让景佑很是迷糊,但他也顾不得其他,只重重的拍了一下大腿。

    “使君难道不知其中厉害?据,据说,天子中使有很大可能,带,带来的不是好……”

    “监军放心,秦某不会有事……”

    对景佑而言,秦晋则比严伦要信任的多了,与此人结识虽然也是由于私人恩怨,但在兵变中的表现,则使秦晋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天子让景佑这种颇为忠厚的老实人到神武军中做监军,绝不是没有原因的。放眼天子所选的其他监军,都与边令诚一般,俱是奸猾之徒,不会被一军主将所镇服。

    说到底,天子对神武军是忌惮的,连在监军的人选上都甚为谨慎,又怎么可能鲁莽的仅仅派出一位中使,就要了他秦晋的性命呢?如果真有此心,又何必等到冯翊在下手,人在长安时下手岂非更为方便?

    这些人,从严伦到卢杞再到景佑,都被天子杀死哥舒翰的雷霆手段吓怕了。正是因为李隆基处死了哥舒翰,才使秦晋确信,李隆基在短时间内不会对自己动手。此时就算资质一般的人坐在天子的位置上,也绝不会同时杀掉两个一军之主将。

    卢杞和景佑都认为,即便秦晋的推断有道理,也必须做未雨绸缪。秦晋实在被逼的没了说辞,只好肃容反问道:

    “我若做了对策,你们留在长安的族人又当何以自处?”

    这一则反问让卢杞和景佑同时住了口。

    他们劝秦晋有所准备,便等于劝秦晋阴谋造反一般,区别只在实施与谋划而已。

    “使君,有紧急军报!”

    外面忽然传来的郡守府中甲士的声音。

    “边令诚以修筑关城为由,劫走了河工营所需的三万逃民,还,还带走了押运过去以供吃食的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