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唐 > 第八百八十五章:建宁王之死

第八百八十五章:建宁王之死

作品:乱唐 作者:五味酒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

    经过了两次谋刺的插曲之后,神武军反而彻底在洛阳站稳了脚跟,绝大多数人预计的北伐并没有立即展开,而此前风传的秦大夫将要亲赴河东一事似乎也是捕风捉影的谣言。预想中的大清洗也没有出现,除了个别涉案的高级将领以外,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被处死,至多只是被发往了苦力营做苦力,更没有波及到他们的家人和子弟。

    随着人心渐渐安定下来,一切又好似回到了战乱以前的太平年景。不管这两年经历了多少战火,洛阳城都极其幸运的躲过了战火的蹂躏,而城中的百姓们似乎也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就算战火曾经距离他们极其之近,一旦事态平息,又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往日的心态。

    若说神武军进城以后,对城中百姓影响比较大的举措就只有关闭西市和北市这一举措了。因为关闭这两市,腾出来空地要驻扎更多的神武军,以随时随地维系城局面的安稳。这也是自两次行刺事件后,秦晋主动打破了神武军不进城的规矩,洛阳毕竟有其特殊性,不能与以往所克复的城池一概而论。除此以外,东市和南市则没有被强行关闭,其繁华程度则更胜以往。

    按照规划,禁城的举措也应该在市面平息以后逐步开放,从这一天开始秦晋亲自下令,有限度的开放安喜门和长夏门。这一南一北两座城门的开放,立即又为洛阳城注入了一股活力,被困在城内的商贾终于可以出城,而被挡在外面的行商也谢天谢地的进城。

    城禁的开放也为维持城内治安稳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毕竟伪燕政权统治这座都城也有数年的时间,虽然安庆绪等人狼狈败逃北上,可城内也一定留下了不少奸细和一些心怀鬼胎的人。

    杨行本又例行的到秦晋这里抱怨:

    “现在开放城禁还是过于仓促,密探每日里总能抓住不少奸细,这些人的身份背景又很复杂,万一……”

    他的这套说辞秦晋早就听得耳朵起了茧子,但总不能怕卡刺就不吃鱼吧?城禁维持的越久,因为物资的匮乏和人心的躁动反而会对稳定市面人心起到反作用。现在逐步开放门禁,正可以为百姓们连日以来积攒的高压情绪提供了一个缓解的渠道。

    “没有外地压境的情况下,城禁不可能持久,否则人心必乱。”

    杨行本耸了耸肩,他当然也知道秦晋的说法没有错,但总觉得可以多拖延几日为好。

    这段例行的对话过后,秦晋又忧心忡忡的说道:

    “掐算日子,派往长安的特使也应该到了,这几日必会分出结果!”

    神武军之所以到现在还按兵不动,迟迟没有北上乘胜推进的意思,是因为秦晋必须摆平朝廷内部的麻烦,才能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出兵。否则,一旦神武军在前面打的生死难分,朝廷上有人再从背后捅一刀,立时就有灭罢,李倓抽出了随身携带的短剑,寒光一闪而过,鲜血立时四溅。这一剑不偏不倚正割断了他的喉管与血管,血柱竟直接喷溅到了天花板上。随着暗红色血液的喷涌而出,李倓的身体就像在瞬间被抽空了所有的精力一般,直直向后仰躺倒地。

    剧烈的声响惊动了外面的随从,当他们壮着胆子,冒着被训斥的危险拉开门,绕过屏风,却都被眼前惨烈的一幕惊呆了,以至于良久才发出了凄厉的呼救之声。

    “快救人哪,主君自尽了……”

    与此同时,太子李豫手中正捏着秦晋的那封亲笔书信,虽然只是薄薄的几张纸,可捏在手里却有千钧之重,又烫人至极。

    信中所言建宁王主使谋刺云云,他都一无所知,而看秦晋愤怒的语气和决绝的遣词用句,似乎已经被逼到了翻脸的边缘。这对李豫而言可当真是人在家中做,祸从天上来。

    李豫虽然意识到了秦晋和神武军的坐大或许会危及皇权,但也只是打算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加以限制,至于这种手段极端的刺杀却是从来都没想过。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越看就越是胆战心惊,以至于他竟没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