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 > 变熊市思维为牛市思维

变熊市思维为牛市思维

作品: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 作者:程超泽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第一,将投资思维不失时机地从熊市矫正到“中国投资荣景即将到来”上来。中国证券市场经过2005~2007年底的历史性转折,其长期繁荣才刚刚开始。上一轮大牛市只是因为被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危机撞了一下腰才停住了脚步。如前文分析的那样,中国经济的前景并没有也不可能因为世界金融危机而有任何改变,即便改变,也只是暂时的。

    第二,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美国股市,还是中国股市,幸运的是,金融危机从历史长河来看相对较为短暂。在大多数情况下,世界总是不断进步的,经济增长高潮迭起,股市也总体呈现向上的走势。我们可以发现,K线尽管跌宕起伏,但总体来说是向上的。

    就像市场会走上极端一样,个股价格也会走上极端,公司也会不断经历着价值低估与价值高估交替往复的周期。价值型投资者就是在这种不断交替的周期里,利用股市情绪波动创造的投资机会。他们耐心等待着,当股票市值低于内在价值时买进,到市值高于内在价值时再转手卖出。2008年中国A股市场和世界股市一样,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调整和震荡,目前正在迎来在内在价值以下价位购入股票的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

    第三,中国未来投资荣景反映的是中国未来经济的四大现象:其一是中国经济多重新增长点的最终生成;其二是人民币处在长期升值的通道里;其三是国际国内流动性泛滥,中国将处在流动性大爆炸的旋涡中;其四是中国崛起的价值重估。在下一波增长和投资荣景的长周期中,这四条将逐一兑现的主线条现在尚处在萌芽阶段,正因为其不明朗,才给中国投资市场以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四条主线中只要任何一条得以兑现,都可能在中国股市引发投资冲击波,更遑论四条主线交织在一起产生的合力共振。

    第四,在“长周期投资荣景”的思维模式下,坚决摒弃因为惧怕短期损失而轻率放弃投资的错误决策,因为以什么样的视野和高度去看待中国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大牛市,甚至可能是你一生中唯一一次长牛市,将决定你今后财富的多少和生活的幸福程度。在大牛市和巨额财富面前,任何裹足不前和优柔寡断,都只会使你错失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遇。针对大牛市获利机会显著增加的特点,操作策略上要学会“贪”,要敢于追逐五成、翻倍、翻番,甚至翻10倍的获利机会,也就是说要从熊市的只追求一二成甚至更少的获利目标大胆提高到大牛市的五成甚至一倍,乃至数倍的赢利目标。

    但可惜的是,中国股市的太多散户以及投资者信赖的那些基金经理们,即便买到好股票,最多也只是赚两三成,甚至赚一成就卖了,入“宝山”仅捡“芝麻”而回。究其原因,关键还是熊市思路作祟:其一,怕亏的思想仍很严重,以至于有一点利润就十分满足,总是患得患失,特别怕纸上利润化为乌有,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抛出,结果往往错失大牛市带来的获利良机。其二就是“想不到”它会涨得这么厉害。想不到,当然也就不可能在行动上真正把握机会。基于中国股市在未来将有明显的长牛市特征,我们建议投资者从上证综指2700点起,在操作策略上作出重大改变:以捕捉和长牛市相对应的中长期热点主题作为投资的主要目标,切忌一天到晚想着逃顶。对后市的巨大升幅,一定要有想象力,要敢于超乎想象。熊市最大的特征就是上升时间很短,很快就重归“慢慢熊途”。正因为如此,大凡熊市过来的人时刻想的都是如何逃顶,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忙于止损。殊不知,在长牛市里,股市上升的持续性远远超过熊市。因此,在未来长牛市中,要坚决放弃熊市中的逃顶思维和操作策略,对长牛市的巨大上升空间要有充分的想象力,要敢于持股。唯有如此,投资者才有可能赚到大牛市带来的丰厚利润。

    第五,既然认定下一波增长浪潮带来的必然是大牛市,还是一波长牛市,就要用平常心态来看待长牛市过程中的涨涨跌跌。经过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我们将迎来世界历史上最大也是周期最长的一次经济繁荣。我预期,2011年作为起点,如果没有内外性灾变因素或力量,中国超级大牛市的格局可望延续5~7年时间。由于市场投资机构和投资个人的心理各异,其合力作用有可能因超级大牛市的巨大财富效应不时兑现而造成股市震荡,甚至大震荡,但震荡不但能使市场短期风险得以释放,更重要的是,它是保证长牛市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类似的震荡和下跌回调将与中国下一波长牛市相伴左右。但不管市场短期如何调整,是小调整还是大调整,从为期5~7年的长牛市趋势看,从现在开始,每一次调整都将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每一次调整都将是逢低买入的极佳机会。通常,市场上的大部分投资者关注的只是某个波段,他们总是静态地看企业价值是否被高估。实际上,投资者应更关注那些能够持续高速成长10年、20年甚至几十年的企业。假如说未来10~15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能达到与美国同等的水平,中国中产阶层人数能达到其现在13亿总人口的30%甚至更大比例,富裕人口与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总人口数量旗鼓相当,那么,作为新兴市场,我们就不能仅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理应给予中国这个增长潜力巨大的经济体一个较高甚至超高的溢价估值。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无论怎样看好中国下一波长牛市都不为过。

    第六,一旦认定中国股市的长牛市格局,就要坚决做一个中国价值投资的守望者,虽然守望是孤独的,有时甚至十分折磨人。用巴菲特的投资眼光和选股原则精选长牛市的蓝筹股。选择蓝筹股,看中的不仅是它们未来的价值增加,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安全边际,然后在价格被相对低估或大调整市里不失时机地买进或增持。从长期来看,优秀企业的股价一定会将企业的内在价值反映出来。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低劣企业的敌人。作为市场投资者,他们所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却又必不可少,那就是在不同行业寻找能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里一直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并有较高成功确定性的企业。一旦拥有这些企业的部分股权,投资者的财富将会随着这些优秀企业年复一年的高速成长而增加。因此,投资者唯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优秀上市公司标的的甄别和精选,用怀疑一切的眼光看待这些企业的报表和公告,在确认成长企业的情况真实可靠后,进一步了解其管理层对该行业的看法以及对企业的规划,了解管理层是否团结,是否正直诚实,是不是可以长期信赖的投资标的。在中国,真正优秀的上市公司需要具备以下一些要素:

    (1)每年能增长15%左右甚至更高。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2011~2015年可达8%~9%,2016~2020年可达7%~8%,2021~2030年可达5%~6%,国内很多行业的增长速度可能远远高于这一水平,例如,乳制品行业每年可能增长30%,商业零售业可能增长20%之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幅度可能更加惊人。

    (2)除了历史业绩,优秀公司还应有良好的管理层,足够长的成长周期,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管理、品牌、营销以及成本控制等因素),所处行业的需求稳定增长,而不是暴涨暴跌,有良好的业绩和分红记录,估值水平过低。

    (3)在中国,具价值投资潜力的公司应该是这样的: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相呼应的,并受益于“十二五”规划的;受益于政策倾斜的;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其资本、人力、产品价值都会因此得到提升的;受益于重大题材和实质性资产重组等带来的投资机会的。

    收集齐定性资料后,投资者还需要依靠国际通用的价值评估体系计算出企业的内在价值。他们还需要将企业的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加以比较,市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比如只有内在价值的一半或者更低,会考虑投资,否则投资者不宜轻易作出投资决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个真正理想的市场价格出现。宁可错失,也绝不冒失。

    在资本市场中,“活下来”应当成为投资者永远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珍惜本金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因此,可以说控制风险是一切投资的灵魂。从风险控制这个角度,价值投资者理应喜欢大牛市里的调整,大调整更好,因为只有在低迷、震荡的调整市里,投资者才能从容不迫地享受低价买入的快感,只有足够低的价格才是抵御一切风险的利器。当然,价值投资者也同样会为不断攀升的牛市行情感到欢欣鼓舞,因为他们将充分享受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由价值回归带来的丰厚收益,直到价值完全透支为止。

    第七,一旦买入,就要长久地照看好集中持有的那几只股票。只要中国经济不发生结构性恶化,坚持持有,直到下一轮大牛市结束。同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始终不被短期股价的波动所左右。这是在中国震荡的股市中需要提倡的一种投资心理,这种心理体现的是一种睿智,一种淡定,一种勇气,一种远见,是一份坚毅的耐心。

    在大牛市里,投资者追求的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他们不预测价格,不猜测结果,不担惊受怕于各种事件的发生,当然也包括突然而至的市场调整,甚至深度调整,因为他们坚信,一切坏的事情都会结束,大牛市的趋势不会改变。世界历史表明,即便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重大的事件,最终也没有阻遏道琼斯指数上扬的步伐。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坚信自己遵循的是价值投资理念。正是对价值投资那份始终不渝的坚持,多少年后,投资者回头再看这段历史时,他们一定会发现,正是当年自己坚信中国正处在一轮超级大牛市的心理,使其把握住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投资机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