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 温州商团——有财大家发,有难大家扛

温州商团——有财大家发,有难大家扛

作品: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作者:周德文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温州商会遍布全国各地,使每个商人走到哪里都可利用商会的关系,为自己的发展道路奠定一定的基础。

    2010年6月,由22名温州企业家组成的温州商团携带50亿元资金进军台湾银行业,这是大陆民间资本首次提出要进军台湾金融业。最近在台湾关于进行两岸经济合作构架的协议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如果此协议获得通过的话,两岸的金融业可以无障碍的往来,使台湾迎来了温州商团的投资热潮。

    温商这次“抄底”台湾金融业,资金已经锁定了台湾三信商业银行和大众银行两个目标银行。三信与大众银行在台湾虽然都属于中小型银行,但是背景甚深,三信商业银行是有95年历史的老企业,由台中信用第三信合社改制而成。大众银行在台湾则是最活跃商业机构之一,2007年引进了国际知名的私募基金凯雷集团后,由著名的美国凯雷集团控股。引资后实力大增,增资215亿元新台币。

    这次,温州组团考察台湾的银行业,如果进展顺利,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一方面,2009年温州的民间资金进一步壮大,据统计,在这一年从全世界各地汇入温州的资金有22.6万亿元,从温州汇出去的也达到22.2万亿元,而在温州本地还有4000亿——6000亿元闲置民间资本,在房市观望情绪浓厚的背景下,巨大的滞留资金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另一方面,台湾银行业近几年存款的利率非常低,年利率才1.1%左右,基准利率也只有2.25%。所以台湾方面也非常期待温商能注入资金,为疲软的银行业增添新的活力。

    目前在外经商的温州人大概有150万,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经走出了国门,而商会是温州人在各地征战的利器。在全国各地、全世界只要有温州人的地方,都有一个相应的团体组织出现,比如,商会,行业协会等。他们通常以血缘,乡情为纽带,以互助互利为宗旨。便于各个温商之间实现资源贡献,互通有无,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

    温商商会非常的有特色,不仅有地域之分,还有行业之分,几乎每个行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团体。因此温商协会在当地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有人说在温州,政府是最没有权力的政府,很多商业上的事情行业协会就自行处理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现出了商会力量的重要性。

    温商商会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关系,20世纪80年代,温州企业大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市场的过度自由化,因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相互之间恶性竞争,一时间假货横行,温州瞬间成了假货的代名词。而当时的政府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商人们强烈感觉到需要一个中介组织来约束,来规范行业。于是,一个个类似于家族会议的组织——商会就应运而生。商会最初的作用就是用来约束,监督,如果哪家企业不守规矩,商会就可以开会讨伐他。这对温州商人的内在约束力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商会的力量,一些行业屡禁不绝的仿冒成风、杀价竞争现象就得到了遏制,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个体企业已经无法应对市场上的变化,规模偏小的民营企业难免需要借助一个外部力量,一方面可以推动自身在市场上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其正当权益得到维护。这一时期,商会的力量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

    温州商会在温商中间承担着“形象大使”,“外间部长”的职责。比如说,温州鞋业的协会,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低价的恶性竞争,温州的皮鞋在国内消费者的眼里变得极不光彩,很多大商场拒绝温州服装进入。“中国鞋都”温州可没有这样的好名声,那时候全国老百姓都认为温州货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温州的鞋子常因质量低劣被火烧、被拒之门外。这时,鞋业协会就必须出面澄清事实,产品不得不改头换面。今天温州作为“中国鞋都”已经实至名归。品质超群、名牌如林,这些成绩与鞋业商会在倡导诚信经济、建立行业规范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开的。

    抱团做生意是国际竞争的需要

    温州各个行业商会的成立,是当今温州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温州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去,而温州的企业分散经营大大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所以必须向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过渡。

    温州商人的成功源于抱团

    温商商会的出现是一种合作精神的体现,温州人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相互之间的合作,,讲究团队协作。比如,一项巨额的投资,单靠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可能没有实力去承担,这时,就会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站出来共同面对。

    ◎抱团经商就是不分你我——散落在各地的温商,虽然在商会的感召下抱团行动,受当地温商商会的惠泽较多。但是各个会员某种程度上还是以独立存在的,商会并不会干涉成员的经营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