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商战·电商时代 > 从先驱到先烈:8848的教训

从先驱到先烈:8848的教训

作品:商战·电商时代 作者:吴晓波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王峻涛,网名“老榕”,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十多年来,他一直是互联网上的活跃人物,他现在平均每二三十分钟就会发一次微博,不论昼夜,以至于很多微博粉丝怀疑他每天都不睡觉。

    王峻涛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是因为,1999年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在线销售软件、图书的B2C网站“8848”。

    王峻涛是个不折不扣的互联网迷,自从中国有了网络就成天在网络上混。久而久之,他发现,低调含蓄地在论坛上告诉别人,自己企业里的It产品很好,若有需要欢迎洽谈,果真有客户积极响应。后来,王峻涛与连邦软件合作,建立了一个名为“软件港”的网上软件销售试点网站。软件是正版,价格实惠,又有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等新鲜招数,一时间“软件港”顾客盈门。恰是因为“软件港”的活力,让8848的投资者连邦软件见识到了电子商务的魅力,并有了后来风靡一时的8848。

    以珠穆朗玛这座山峰的高度取名,显示了王峻涛试图在电子商务领域雄霸天下的雄心,“亚马逊要做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我就要做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所以取名8848”。

    但是,2000年冬天,在王峻涛创办8848的一年之后,8848这个还没有成为高峰的山峰轰然倒下。王峻涛这个中国电子商务的先驱成为了先烈。

    8848这个具有王者气质的电子商务,为何在短时间内由盛转衰?很多人包括王峻涛本人,更多倾向于认为是投资者急于上市导致一系列短视行为,以及创业者、空降兵与投资者之间的一系列矛盾造成了8848的失败。或许,从当年恩怨纠葛中剥丝抽茧,能找到一些不同的端倪。

    8848上市前夕恰逢网络泡沫破裂,为迎合资本市场的需求,董事会(非王峻涛本意)决定剥离主业务B2C,并决定转向B2B。当时王峻涛以8848的“B2C”占据市场50%以上份额说服投资者,但投资者不为所动。可以推测,当时电子商务本身的市场盘子就不大,即使看起来很诱人的50%以上的份额,也不足以让投资者改变主意。

    随后,8848开始拆分大地震,拆出去的B2C由深圳市万泉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购买。按照王峻涛的说法,MY8848的盈利单长势喜人,但万泉河却出尔反尔拖延后期付款,并不看好B2C,所以有人提出质疑,或许王峻涛的说法也添加了水分。

    B2C屡屡被视作弃儿,可见,中国当时的电子商务环境以及人们对B2C的商业潜力认同感远未成熟。人们对B2C盈利模式的怀疑以及B2C的前途未卜,恰恰成为投资者游移不定的理由。8848商业模式很好,但过于新潮了,以当时的市场环境很难支撑王峻涛以及投资者急于做强做大的抱负与野心。王峻涛本人也坦诚,“对于我们经营者来说,我们是在中国第一次做这个电子商务。我们本来就是在冒险,进入了一片无人区,我们当时也的确看不清方向。”

    如果说成功者如贝索斯当日的叛逆是今日电子商务的养料,那么失败的先烈如8848,同样也是后来者的养料。他们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遭遇的挫折,恰恰为后来者标出了哪些是黑洞,哪些是漩涡。正如学者荆林波所言,在中国电子商务历史长河里面,老榕这样的人有很多,如果没有人去踏了这些雷的话,其他这些人是不可能直接踏过去的,总有一批人要先倒下去。

    怀揣伟大梦想,希望成就举世无双高度的8848倒下了,而一个小个子却在中国电子商务贫瘠的土地上站了起来,他就是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