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商战·电商时代 > 得物流者得天下

得物流者得天下

作品:商战·电商时代 作者:吴晓波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电子商务不能有任何一块短板,哪怕“最后一公里”的缺失,也是用户体验缺失的一万公里。只有那些看得清大趋势与新变化的人,才有机会抓住未来。

    电商疯狂追求生死时速的战争,催促着物流行业走向“没有最快,只有更快”的极致,不但原来的快递大佬席卷其中,电商大佬们亦加快物流布局。

    2006年,为配合网络卖家对邮费的承受度,阿里巴巴集团和中国邮政联合推出一款EMS的经济版产品——e邮宝。这款产品,因为取消了航运,采用全程陆运,价格和民营物流公司相差无几。通过与中国邮政合作,支付宝可以深入中国农村地区。

    2008年开始,京东商城开始搭建配送团队,因为他们的货第三方快递公司不爱送。京东商城靠3C产品起家,一个订单动辄几千元,而付给快递公司的费用每单大概四五块钱。京东的管理层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这里面的风险就出来了。如果快递员带着货跑了,这个损失对快递公司来说太大了,他们不愿意赔付。另外,图书、服装不怕摔,但3C产品怕摔,这又给快递公司添了麻烦。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自建物流这一条路。”

    就在刘强东开始物流远征之前一年,凡客诚品的CEO陈年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把负责物流仓储的李红义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去做个快递公司吧。”然后,他给了李红义10万块钱。2008年4月,如风达无声无息地成立了,凡客自己做快递就是为能更好地服务他们的客户。

    2010年,平台电商竞争更为激烈。除了淘宝、京东之外,当当、亚马逊、易迅网、1号店这些玩家也开始发力。仅靠价格战不够了,大家都差不多,要在服务上做文章了。于是配货速度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各大电商加大了物流建设的力度。

    2011年,马云曾告诉台下的物流合作伙伴们,阿里将用100亿资金撬动200到300亿金融资本,建设一个全国性的立体式仓储网络体系。阿里巴巴将主要针对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七大区域选择中心位置进行仓储设施投资,分别建设总面积100万平米的仓库。这个数字相当于32个鸟巢的面积。马云承诺,这些仓库将向所有物流公司、淘宝和天猫卖家开放。

    同时,京东也在快马加鞭。2013年5月,京东推出“极速达”。每单快递费49元,从用户下订单到收货在3小时内送达,这相比“211限时达”的速度又提高了两倍。

    对于苏宁来说,电子商务逆袭是决定未来命运的一战。2011年,公司董事长张近东自掏腰包35亿元,总共募资55亿元投入苏宁易购的网站和物流建设。苏宁同样把竞争的重心放在物流上。苏宁提出,到2015年,要在现有8个大型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建52个基地,使基地总数达到60个。

    电商“物流竞赛”的火药味愈发浓厚。就在京东刚刚宣布推出“一日四送”服务和3小时送达服务之后。易迅网高调回应,强调“一日三送”无需加价的特点(京东的3小时送达需额外付费49元)。

    “速度之战”日益惨烈,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我们也会反思,短时间内迅猛发展起来的速度战是否是“梦想照进现实”。

    正如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的质疑:“其实是恶性竞争的结果,是为了提高竞争的门槛。如果你做不到自建物流,市场份额会减少,那么大家把竞争的门槛进一步提高,提高速度。在美国一般是三到四天送到,那么很快的,第二天送到,但要付费。我们是人为地把送货速度提快了,电商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冲动型消费,避免其在消费中改变自己的消费意向,尽快把东西送到消费者手里,这样就不容易退货了。对速度的过度追求,会造成排污、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也会造成很多社会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