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隋唐君子演义 > 第114章 待时机,以诏天下……(求收藏,求推荐)

第114章 待时机,以诏天下……(求收藏,求推荐)

作品:隋唐君子演义 作者:晴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chap_r();    第114章    “臣杨谦,参见陛下……”杨谦趋步于前,向着正前方满脸欣赏打量着自己的杨广施礼。    杨广满脸欣赏之『色』地抬手虚扶道。    “平身,想不到居然会在这江南之地,重阳时节,再遇小杨卿。”    “陛下还能记得臣,臣惶恐。”杨谦恭敬地答道。    杨广起走来到了木箱前,由着宦官将那六个沉重的木箱都掀开了盖子。    随手取出了一本翻看了一番,果然还是与之前的一模一样。    “陛下,三千卷《天子诗赋集》皆已在此。”韩世谔向杨广恭敬地一礼之后,这才退开。    拍了拍手中的做工精良,纸质、封面、缝线无一不精美的《天子诗赋集》。    杨广很满意,越发地觉得杨谦又多顺眼了几分。    “小杨卿,你且告诉朕,汝父是怎么想到这雕板印刷术的?”    “陛下,其实这缘于臣过于顽皮,小时候,就喜欢拿着家父的私印在宣纸上戳着玩。”    “前些日子,家父回家省亲,酒至酣处,提及此事,突然就有了灵感,就开始在家中设计……”    杨谦很是生动地将自己父亲是如何注意到了印章与宣纸的关系。    转而开始研究的过程简练地描述了一遍。    杨广听罢,不禁摇了摇头。    “汝父之才,的确少有,之前,朕听工部上奏。有一曲辕犁,亦是汝父所献。”    “准备待明春试之,看其效用如何。这还没出成果,倒又多了这雕板印刷术……”    杨谦眉梢微挑,恭敬地道。    “那也是因为陛下知人善用,将家父置于工部,这才能够让家父如鱼得水。”    “家父感念陛下简拔之恩,焉敢不尽心力,以报陛下。    不论是这可让天下书价至少降上一半的雕板印刷术,还是那可节约一半人力畜力的曲辕犁。”    “皆是因为陛下慧眼识珠,使家父不至明珠蒙尘,蹉跎岁月。”    杨广抚着浓须,听着杨谦的顺耳之言,脸上的笑容越发地显得洋溢。    这么年轻的少年才俊,语气是那样的真挚,目光是那样的谦逊。    与这样丰神俊逸,妙语如珠的少年才俊相处,着实让人如沐春风。    目光扫过那些人手一本刚刚分发到手的《天子诗赋集》臣工们坐在席间窃窃私语。    那一张张满是皱纹,满眼算计,目光游离的老官油子,让杨广心中不禁一阵腻歪。    #####    回到了御案前,杨广负手而立,目光扫过在场文武大臣。心领神会的宦官当即厉声让百官肃静。    杨广手抚着精美的《天子诗赋集》,一脸的感慨万千。    “诸卿可知,我华夏至先秦以来,不论是著书立说,又或者是载史于册。    皆依靠刀笔,录于简牍与帛纸之上,以供后人瞻读……”    “至今,已逾三千载。然,今日我大隋工部工部司郎中杨宁,研出一法。”    “只须工匠十数人,便可将这等需人力数日方能抄录成册的书卷,拓印出成千上万卷……”    “此法,在我大隋显现于世,日后,万千士子,不再为家世贫苦,看到中意书籍而囊中羞涩。”    “那些无数至古流传而来的残卷孤本,亦可借此法,远播天下……”

    <script>show(pc_middle);</script><strong>auzw.com</strong>    杨广的嗓音宏亮而又激昂,这位激情四『射』的大隋天子,大隋王朝的主宰者。    他的声音,他传递的信息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一位位的官员拜倒在地。    声嘶力竭地大声赞诵天子的英明神武,赞诵大隋王朝的繁荣昌盛,万世永存。    无数顶盔贯甲的大隋禁军也都纷纷拜倒于地,    同样也已经拜倒在地,嘴里边不停歌功颂德的杨谦内心则是唏嘘不已。    谁能够想得到,短短数载之后。    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大隋王朝,将会断崖似的崩分瓦解掉。    被新兴的大唐王朝,埋没进历史的尘埃之中……    许久之后,杨广这才平静了下来,又询问了一些关于雕板印刷术的情况。    这才留意杨谦提及的郑善愿。    杨广打量着趋步于前,恭敬行礼的郑善愿,微微颔首道。    “汝父便是当年编掇《乐府声调》的郑译?”    “正是先父。”郑善愿点了点头。“没想到陛下还能记得先父。”    “你父亲不错,才情过人,参与了我大隋律的制定,又校正了我大隋音律。    有功于国,朕自然记得住。”    “你能够辅佐小杨卿,做出这等事情来,朕心甚慰。”    杨广的手指轻轻地敲击在御案上,良久,杨广才开口言道。    “工部工部司郎中杨宁,有功于社稷,朕会着有司商议封赏事宜。    待时机,将雕版印刷术、曲辕犁以诏天下。”    #####    “诏天下……”这四个字从杨广的嘴里边吐出,便直接让在场的一干文武百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诏不是随随便便就下达的。真正的圣旨分为:诏、敕、制三个样式,一般是不敢用诏。    诏就是昭告天下的意思,皇帝的命令文书称诏书。    蔡琶《独断》:“诏书者,诏告也。”    汉以后,一般只有册封太子、皇帝驾崩、对外宣战这等大事布告臣民者,才会用诏,概称诏书。    而现如今,雕版印刷术、曲辕犁,都居然被天子提及了以诏令的形式昭告天下,这是何等的荣耀。    不少的臣工瞬间眼睛都有发红的趋势,不是感动的,而是特么的愤怒。    自己为大隋王朝拚死拚活一辈子,居然还抵不上这些破玩意。    只是,没有谁有那个胆子敢跳出来反对,就算是心中冷笑连连,深得帝宠的宇文述也不敢。    “赏杨谦,金千斤,绢帛千匹,良马一匹,田千亩……”    “赏郑善愿,金五百,绢帛五百,田五百亩……”    “来人,给杨卿与郑卿赐席。”    杨谦向天子杨广谢恩之后,与郑善愿随着宦官地引领,来到了最下首新添的席案后坐下。    郑善愿堂堂县公之爵,的确有资格往前挪。    但是他更愿意与杨谦呆在一起,特别是听了天子的这番言语之后。    荥阳郑氏,已经完完全全与杨谦这位荥阳才俊完全地被捆绑在了一起。    ps:感谢书友有爱天地间、迪在cmfu的打赏支持,还有诸位书友的推荐与收藏,晴了都铭刻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