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领主 > 第114章:我为前锋!

第114章:我为前锋!

作品:春秋大领主 作者:荣誉与忠诚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这事要是智罃干的,或是他的建议,吕武不会感到丝毫的奇怪。

    关键问题,还真是韩厥自己的干的事情,没有其他人给予意见。

    在晋国,韩厥有着老好人的名声,尤其是重信诺这一点被广泛认可。

    他宁愿一再让韩氏吃亏,也要扶持赵氏,已经成为晋国贵族间的美谈。

    事实上,哪一名贵族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倒霉,肯定希望能遇上有恩必报的人。

    如果说韩氏是有恩必报的正面教材;郤氏就是一个恩重如山还不起,就干掉恩人全家的坏例子了。

    所以,晋国贵族,包括列国那边,他们很喜欢跟韩氏接触,没必要绝对不会去找郤氏。

    他们也怕啊

    要是自己不小心给了郤氏一点一丝的恩惠,某天会不会被杀全家

    “不见中军。”程滑又将吕武喊了过来,说道“元帅可是深入过远”

    吕武记得“中军”是得到国君的命令,向北之后又去了西北。

    他大体回忆了一下,没记错那边是现代陕西的北部,就是不知道那边有什么。

    目前那边是狄人的地盘,很广阔的区域都是。

    再更北方或是西北方,则是属于戎人的地盘。

    往西南,也就是吕武等人之前活动区域的西面,却是属于义渠人的牧场。

    要是“中军”走得足够远,的确不会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栾书自然也不会回师救援。

    实际上,如果不是吕武多了那么一嘴,他们这一支“下军”应该还在大河西岸肆虐,需要等待收货满载才会归师返回。

    所以了,韩厥带着“下军”回到“交刚”其实就是一个意外。

    他俩正聊着,韩起来了。

    这位帅小伙看到吕武也在,打了个招呼,看着程滑说道“军将有令”

    帐篷内的众人立刻停下手头的事情。

    他们在程滑的带领下走到正中间的过道上站立,再行礼静候韩起复述韩厥的军令。

    韩起手里拿着军符,高声说道“彼处西疆,寡人处东原,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彼之涉吾地也,何故”

    吕武听得很认真,内心里却是感到了迷惑。

    他们已经消灭并俘获了白翟的后勤部队,时间拖得越久对晋军越有利。

    何必这么急切地发起攻击

    这样一来的话,针对白翟后勤部队的行动,怎么能够凸显出作用

    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啊

    攻击了敌军的后勤部队,不就是要让敌军缺粮自乱么

    敌军还没有因为发生缺粮而自乱阵脚,就要开打啦

    吕武需要找一名小姐姐来骑着进行思考,可惜军中没小姐姐,只能得了个百思不得其解。

    其余人则是觉得韩起那些话好熟悉的样子。

    其实,能不熟悉吗

    那是齐恒公讨伐楚国的檄文,在左传里面有记载,也被广为流传。

    一直向齐国学习的晋国,对管仲可是非常的崇拜,多少是有些熟悉的。

    韩起说了很多,其实也是在复述国君的话,核心思想只有一个。

    俺们打你是给你们面子。

    你们特么的

    竟然敢挥师进入俺们的地盘

    打,打不死你们,爹跟儿子一个姓

    话说,哪个爹不是跟亲儿子一个姓

    帐篷内立刻进入到群情激奋状态。

    道理绝对没错,历来只有晋国主动去打胡人,什么时候轮到胡人主动发起战争了

    一种被冒犯的耻辱感,滋生了他们内心的愤怒。

    当然,以前去打胡人,那是俺们晋国人给他们面子,不能当做同一回事。

    吕武跟着血脉喷张起来。

    他喜欢晋国这种“只能我打你,你不能冒犯我”的霸道。

    复述完不知道谁的话的韩起,他对着众人行礼,告辞前往下个地点赶场子。

    众人各归本位。

    程滑命人去将各个“旅帅”请来。

    人到齐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战前鼓动。

    话基本上还是那些话,核心关键词就是,历来只有他们主动去打谁,白翟大军既然进了晋国的疆域就别出去了。

    慷概激昂的话被程滑用木木的表情说出来,画面挺诡异的。

    程滑点名道“阴武”

    吕武立刻站起来,行军礼,喝道“在”

    程滑的声音听着很高亢,脸上却还是木木的表情,说道“你为彻一”

    被安排了个全师先锋的吕武,大声喊道“诺”

    程滑又连续点了几个旅帅的名字,一一做好了该做的安排。

    开战那肯定不是马上开战,只是统兵的将领先给下属打鸡血罢了。

    而下属肯定要去找下属将“鸡血”传递下去。

    吕武就唤来了自己麾下的“卒长”,依靠自己的记忆力,复述程滑讲过的那些话。

    “如此,可知了”吕武看到的是一张张怒气勃发的脸庞,纳闷士气有那么好鼓动的吗他又说“开战起始,我为一师前矩。你等甲士,务必尽出”

    众人高声应“诺”

    他们要被放在最关键的位置,自己组成一个军阵。

    到时候就是由他们来打头阵的。

    听了自家旅长的话,几个“卒长”变得极为兴奋。

    不是谁都有那个资格被安排去打头阵,任何时代成为先锋,等于自身的战斗力得到认可,是一件挺有荣誉感的事情。

    他们却也知道一点,自己所在的这个“旅”之所以战斗力被认可,主要原因是因为吕武这么一位猛将兄在,并且老吕家甲士的数量也多。

    如此这般地做了两天的准备,他们可算是得到了出营列阵的命令。

    军营里响彻着战鼓声,一声又一声连绵不绝。

    排列成队的士兵,他们跟在战车的后方,由各个不同方位的辕门出了军营。

    各级军官在早期会约束麾下士兵,军纪得到申明后,晋军又走出了数千如一人的整齐踏步声。

    白翟这一边。

    数十个部落首领聚在一块,有一个长得高大魁梧的人,应该是总首领

    他们待在己方大军的最前方,身后是至少七八万的战士。

    只是,这些狄人战士不但穿着混乱,手里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

    或许应该讲得更加清楚一点,七八万狄人战士中,不知道有没有超过五千人握着有金属的武器。

    这些狄人战士,绝大部分的武器不是石器就是骨器,又以钝器的数量最多。

    同时,他们之中的弓箭手数量非常多,目测过去至少占了十之二三。

    走在前方的吕武,他的视力一直挺不错,看到狄人中男女皆有,早就很难起了惊诧的心理波动。

    胡人从来都是没那么讲究,只要能打才不管什么男女,也就是没女人不能上战场拼命的规定或习俗。

    实际上,腰圆臂膀粗的女人杀起人来,一点都不输给男人。

    晋军的“下军”已经在列阵,另外一边的“上军”也在进行自己的动作。

    早已经出城立寨的那一部分“下军”,他们也开始出营列阵。

    之前待在“交刚”城内的“下军”出来了一部分,能看到还有一辆竖起华盖的战车在队伍当中,它的前方有人扛着一杆大纛。

    这是国君的战车无疑了。

    毕竟,国君可是亲征来着,也只有他的战车有资格弄“华盖”这种东西。

    吕武没太在意国君有什么动静,他在观察白翟的本阵。

    那边还是没什么阵型可言,纯粹就是人挤着人,站成了一个松垮的方阵。

    这一次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左右两翼能看到一些骑在马背上的狄人战士,合起来的数量应该有个三千多骑

    吕武想道“狄人还是有能在马背上作战的骑兵,还是被当成了机动力量的骑马步兵”

    他一边思考着,一边扭头向后方看。

    自己的这一个“旅”当然走在了最前方,后一个梯次却是来自韩氏的一千弓箭手。

    程滑的这一个“师”,每一“旅”后面都是相同的配置,只是韩氏弓箭手数量或多或少罢了。

    随着晋军列好阵型,震天响的战鼓声停了下来。

    这战鼓声停了,对面却是吹响了苍凉的号角声。

    一阵“呜呜呜”的号角声中,狄人高声地呐喊起来,看着倒是有那么点气势的。

    这一片区域,大体上是一种地形平缓的地形,只是并非所有军队都是在平地。

    地方有些摆不开,有些军队背靠树林,还有一些其实是位处山坡上或半山腰。

    吕武扫视着敌军,猜测跟白翟打会不会发生阵前聊天的程序,又或是走个致师的流程。

    旁边几个“旅”的友军,包括列阵在后方的韩氏弓箭手,他们却是在观察吕武的这个“旅”,大多是带着惊讶的表情。

    吕武已经将携带的金属甲和皮甲下发,老吕家的士兵不是身穿金属甲就是皮甲,也就是全部着甲状态。

    全部有一套看上去防御力不错的甲胄,手里的家伙看起来泛着寒光,尤其是一些老吕家士兵的背上有战斧或标枪背囊,友军看着阵阵称奇,敌军一看就该发怵。

    而站在前排的老吕家士兵,每一位士兵都是扛着一面大盾,后两排的士兵手里的家伙是长矛。

    这并不是什么新兵种,只不过使用战戈才是当前主流罢了。

    吕武在进行思考时,耳朵里听到了战鼓声敲响,脸上表情不免愣了愣,看向了那杆在不断发出指示的大纛。

    在晋军本阵的核心,国君在众多“上军”士兵的保护下,人身穿青铜鱼鳞款的甲胄,拿着战剑的手臂不断地乱挥着,好几次差点挥中御手和戎右,激动地叫喊着一些什么。

    所以

    没有阵前聊天。

    也没有两军的致师。

    不知道是韩厥还是国君,反正都一个样,进攻的命令被下达了。

    吕武收起胡思乱想,放声大吼“驱”

    给予回应的是震天的喊杀之声。

    随后,军阵的各支先导,战车先冲了出去,士兵小跑跟上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