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领主 > 第213章:聪明到没朋友

第213章:聪明到没朋友

作品:春秋大领主 作者:荣誉与忠诚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郤至笑得眼眶都湿润了,身躯更是一阵阵地乱颤。

    他抬手指向吕武,话讲得断断续续,道“君上,果真命、命你杀老夫”

    草一种植物

    这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笑就笑,咋地笑得梨花带雨。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被强迫干了啥,完事后舒爽中带着不甘、愤怒啥的情绪。

    吕武只是静静与郤至对视。

    国君与郤氏不对付。

    栾氏已经和郤氏刚了起来。

    他们到底什么时候分出胜负

    郤至抹了一把双眼,擦拭笑出来的眼油还是眼泪,很是怒发须张地吼“想杀老夫者,多也”

    敢情是个明白人,知道郤氏得罪的家族太多了。

    吕武保持着安静。

    “唯有你对老夫直言。”郤至一脸欣慰地看着吕武,问道“说罢,你想要何物”

    吕武沉默了一小会,说道“武如今在温子麾下,岂能做出犯上之事。告知温子,亦非有所求。”

    哪天要是不替侬干活了,也就没有保护侬的义务。

    晓得伐

    “有功必赏”郤至盯着吕武,眼睛形成对视,说道“闻你长久求购匠人,老夫赠你三百。”

    吕武嘴唇动了动,没有拒绝。

    他就是觉得郤至不大气,怎么才三百匠人。

    却听郤至又往下继续说道“老夫在随常驻两师,你若兵力有缺,亦可调遣。”

    匠人的话,吕武可以笑纳,军队的调动权利就免了。

    另外,没见郤至给出什么令箭或信物,哪怕不是随口一说,真要调动还不知道会多整出多少幺蛾子。

    郤至没留多久,离开前又是对吕武温言好语了一番,才算离去。

    其实,吕武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多提醒郤至一些什么。

    比如,栾书绝对不好对付,阴招是一个接着一个。

    关键是郤至和郤犨或许靠谱,当家作主的郤锜却一点都不靠谱。

    郤氏有今天这种局面,超过七成是郤锜搞出来。

    剩下两成的锅,要扣在郤氏那帮族人身上。

    郤至和郤犨也要各占半成。

    但凡郤氏没搞得天怒人怨,吕武倒是有那个心思亲近亲近。

    毕竟,郤氏的硬实力是真的很雄厚啊

    现在,别看郤氏是一条大船,却是随时都会被击沉,吕武毛病了才跟郤氏绑在一块。

    他之所以将国君要自己杀三郤的事讲出来,怕的是国君那边搞什么骚操作,真的不是为了对郤至表忠心。

    而国君搞骚操作的可能性达到九成九

    围猎的活动到临近傍晚前结束。

    国君和其余列国的君主,包括晋国所有的“卿”以及列国执政,一块被宋君子成邀请进城进行款待。

    吕武正在自己的营帐看书,外面的凌汇报,说是胥童求见。

    已经是夜晚。

    现在不是什么急事,没人会在夜幕降临之后进行拜访。

    胥童进入帐内,行礼说道“阴子,连夜拜访实属无奈。”

    吕武只是看着胥童,没出声搭理。

    “阴子,童与温季有所误会,方才众君宴席再被呼斥”胥童讲了不少,表达希望吕武帮他跟郤至转圜一下的意愿。

    “我与足下仅为泛泛之交,为何相助于你”吕武的态度十足冷淡。

    胥童露出错愕的表情,说道“你我皆为君上之臣”

    吕武截断,说道“虽为臣,却不相同。我为国征战方有今日,有所得皆为应得。”

    你特么一个靠嘴巴搬弄是非的家伙。

    说不定还卖屁股。

    跟俺是一个量级

    瞧不起谁呢

    胥童脸色立刻就不好看了。

    “在下言语有所冒犯,却是衷心之言。”吕武摇着头,继续往下说道“我等贵族若不在战场为国立功,其它皆为旁门左道。”

    胥童低叹了一声,说道“此为坦言。”

    “若你此行乃是试探于我,不必再言其它。”吕武比谁都不爽,说道“转告君上,此非为君者应做之事。”

    胥童行礼,而后转身离开。

    这一下倒是让吕武确认了一件事情。

    国君多少还是有些脑子,知道派宠臣过来试探一番。

    吕武讲那些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表露自己想要的是让家族发展起来,谁特么想要指示自己干点什么,多少动动脑子给点好处,别以为一句话就能差遣得动。

    接下来的数天,局面显得比较风平浪静。

    宋君子成连续在宫城招待几位国君与执政,自然少不了晋国的那些“卿”,宴会连续举行了半个月才算完事。

    少了这些高层的闹腾,军中自然不会出什么大事。

    有事也是各家的基层出现什么冲突,没有那些高层参与进去,想将事情闹大都不可能。

    这些天,跟吕武相处时间最多的不是其他人,是有事没事就会跑过来的智朔。

    他找吕武就一个目的。

    老吕家先后卖了一些铁甲。

    得到铁甲的家族,迫不及待地进行着装。

    智朔眼巴巴地等着老吕家的一千五百套铁甲,甚至还巴望着武器也能齐备。

    老智家这是破罐子破摔,一点脸面都没打算要了啊

    吕武对此深感无语,明确告诉智朔一点,哪怕是要给出铁甲,也是等哪天智朔来自己麾下纳赋。

    智朔表示理解,却又一次次跑过来。

    这聪明少年一直跑来找吕武也不是没发挥点作用。

    至少其他人知道智朔一直过来找吕武,郤氏的人不再频繁出现,国君的那几个宠臣也消失不见。

    就是有一点,韩无忌、韩起和赵武、魏氏等一些小伙子,知道智朔一直出现在吕武这边,他们过来一次就绝对不会来第二次。

    没其余的什么原因,纯粹是智朔这个聪明少年屡屡讲一些话,会使他们怀疑自己的智商。

    跟智朔交流是一件令人开心不起来的事情。

    每每讲点什么事,他总喜欢抢话,并且要么是将话说一半让别人猜,不然就是将事情解析得清清楚楚。

    这么搞,真的会整得别人非常尴尬。

    智朔却是每一次都自得其乐,完全没意识到这样搞,会让自己有天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吕武倒是觉得智朔挺可爱。

    有智朔在场,吕武不会成为核心,想提高自己的存在感都有点困难。

    吕武觉得有趣,其余同辈的小年轻则没感觉到有趣在什么地方。

    谁还不是英姿勃发的少年,哪一个会承认的家世和智商不如人,去甘当绿叶,甚至是承托智朔聪明的陪衬

    现在,智朔又来了,见到吕武就是“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总而言之就是吴国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吴君率领的队伍已经距离“钟离”不远,就是不派人过来通知“商丘”的列国国君和执政,等着自己被发现呢。

    “寿梦去岁称王”智朔一脸的看戏表情,说道“君上想必已后悔邀吴国会盟。”

    在吕武的记忆中,春秋时期的吴国算是小强之一,却不知道吴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王的。

    他说道“既已决定,必不半途而废。”

    “当作不知便是。”智朔觉得吕武跟自己聊得来,才会一直跑过来,真不是为了催促吕武赶紧给一千五百套铁甲。

    他俩正聊着,有人来通知部队要拔营了。

    “武,今次会盟事毕,你好杀人之名,必将传遍列国。”智朔没有幸灾乐祸,看上去还很羡慕。

    尼玛

    不会讲人话啊

    说武勇之名,不行吗

    拔营了。

    晋国的四个军团,以中军为“矛”头,上军、下军为“矛”中,新军和其余列国的军队为“矛”后。

    要是用楚国的说法,吕武所在的新军和其余列国酱油队伍,要被称为后“劲”。

    这件事情吕武是从智朔哪里得知。

    他琢磨了一下,楚国为华夏贡献的成语好像不少。

    比如,前方打生打死,后备队却是消耗得快见底了,“后劲不足”这个成语就诞生啦。

    “武,你家畜力如此充足”智朔指着坐在车架行军的老吕家部队,说道“此法,智氏可用”

    吕武知道智朔为什么会问。

    现在讲的是谁研究出的方法,哪一家就拥有“专利”权。

    谁要是连问都不问,直接就给用上的话,属于侵权行为。

    “还有一事。”智朔好像不知道什么叫客气,说道“阴氏有一美食名曰馒头,可否贩卖制作之法”

    吕武斜眼看着智朔,问道“可予我何物”

    智朔笑着答道“你要何物”

    这特么

    吕武能肯定这聪明少年一定没朋友

    “朔,你如此聪慧,必知仅馒头一物含术甚多。”吕武已经摸清楚与智朔的交流方式,才不会有什么客套的话,免得被打蛇随棍上,说道“若无法使我满意,少开尊口。”

    智朔立刻闭嘴。

    给东西,老智家的吝啬是出了名,要的是空手套白狼,并且好名声也要有。

    他开始琢磨着,怎么不付出老智家的财帛或啥玩意,拿别家的东西,又或是干脆一毛不拔,获得想要的技术。

    吕武看到智朔眼神飘忽不定,想到了智罃,心想“果然是一家人啊”

    他们一路向南,临近许国地界时,全军进行了停驻。

    而这时,智朔又找到了吕武,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武,若攻城取物尽归于你,可否置换馒头之术”

    啥玩意

    160336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