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厄运缠身 > 分卷阅读33

分卷阅读33

作品:厄运缠身 作者:风溯君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个青年非常近的视角。那是杨平飞的表。表上装有微型摄像头,在杨平飞审问一个上午的人时,沈晾也同步看了一个上午。沈晾把录下的监控录像回退,接着慢速,一帧一帧看过去,却始终没有看到他想要的线索。沈晾皱起了眉沉默了好一会儿,说:“带我去见他。”

    “你昨晚就没睡,先睡一觉再去。”旁辉说,“下午还有一些人,你可以等到全部的可疑人都被带到警局后再去。”

    沈晾起先想要反驳,然而听到旁辉后一句话,犹豫了一会儿,没有吭声。旁辉知道自己把他说动了,于是说:“犯人也要吃饭呢,你还是病人,先吃饭。”

    旁辉下午让杨平飞晚一点儿开始,试图让沈晾睡上一觉。但是沈晾没有睡,他执拗而反复地看那个青年的录像。旁辉仿佛见到了曾经那个在法医办公室里满口听不懂的话语的少年。那时候的沈晾,比现在更加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他的世界和别人是不同的。旁辉总有一种感觉,沈晾像是生活在思维里,在旁人无法分辨事实的真相时,他能够以一种非同常人的意志力和能力看穿。那究竟是他的天赋还是能力旁辉也说不清。就像沈晾能通过血迹和脚印无障碍地准确判断出凶手的身高和体型。这也许有许多人能够通过软件模拟做到,但是准确率却没有沈晾那么高。沈晾是一个旁辉所见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人,也是最简单而单纯的人。

    下午两点的时候,杨平飞再度打开了摄像头。沈晾也再度坐直了身体。

    下午的第一个人是个二十六岁的农民工,一头雾水地进门看着杨平飞。

    杨平飞说:“看看这段录像。”

    农民工仔细辨认了好一会儿没等他说什么,外头就闹了起来。一个小警察把门拉开一条缝说:“飞哥,记者来了!”

    杨平飞头痛地揉了揉脸和下巴,说:“拦住再说,不准把他们放进小区。”

    外面的吵闹声隔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消退,农民工一直摇头,最后拿着表格出去了。他一出去杨平飞就见到一个人拿着相机往里面凑,一旁的小警察连忙把他从门缝里挖出去,又放一个人进来。杨平飞关了门还听到那记者说:“你好,我是华城晚报的记者卢苏麒……”

    这一次进来的是一个提着公文包的白领。他一刻不停地看自己的表,似乎在无声地提醒杨平飞注意时间。

    杨平飞注意到他看了好几眼杨平飞摆在桌上的表,他便轻轻将表往后推了推,说道:“别看表了,来看录像吧,就占用一会儿时间。”

    那白领看了一会儿,忽然指着屏幕说:“我见过这个人。”

    医院里的沈晾和现场的杨平飞同时坐直了身体。

    “我加班回来晚,看见这个人一直跟着一对情侣走进单元楼。”白领冷静地指着其中一个人说。

    杨平飞捏紧了拳头,说:“是吗,我希望你现在就向单位请个假,跟我们去警局一趟做个笔录。”

    白领犹豫了一下,这一次反倒回应得有些爽快,说:“你等我打个电话。”

    白领打完了电话就带着表格出去了,那个不屈不挠记者再一次凑了上来,几乎贴到了白领身上……

    一整个下午过去之后,这个不大的小区里二十五岁左右的青年几乎已经被问过了一遍。杨平飞知道那些被留在警局的人不能多等,一直在加快速度。沈晾八点多钟到了警局,坐着轮椅。

    刚刚做完一个笔录的最后一个人看到一个病人这么进来,有些诧异。从更早时候开始等到现在的人都有些不耐烦了。

    杨平飞看了看沈晾,心想幸好这些人里没有一个脾气暴躁的,万一有一个,当时那么多记者,恐怕闹起来还真收拾不了。

    杨平飞没有看旁辉,反倒弯下腰在沈晾耳边说:“你要的那些人,我觉得可疑的人,都在这里了。”

    ☆、第16章 CHAPTER.15

    在沈晾前来之前,杨平飞按照“旁辉”的嘱托,整合了小章手里关于六十岁左右老人对录像的反馈,然后他将自己这边的年轻人都拍了照片,再度交给小章。

    小章将照片给其中一些老人看了,然后在照片上做了标记,又回递给杨平飞。这个小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平时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坐在警局外面倒像是坐在小区公园里似的。女警给他们端茶,他们还聊起了天,搞得跟茶话会似的。等认完了人,准许人走了,警局的前庭才安静一些。沈晾就是在那之后到的。

    事实上有了沈晾吩咐的前面两步,如果犯人依旧在那个小区,且自认为足够聪明,那么他很可能就在这些人中间,而且几乎已经被筛选出来,或限制在几个人之间。杨平飞将那一叠被标注过的照片交给沈晾,沈晾却没有将其从袋子里拿出来。他握在手里,扫视了一遍那些人,而那些人同样也在注视着他。

    杨平飞在将沈晾带进来之前问他:“凶手有多大可能在这批人中间?”

    “不到百分之十。”

    杨平飞吃了一惊,说:“那这么大张旗鼓的,不是白费功夫了吗?”

    沈晾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都要调查到底。”

    “可是……”杨平飞愣了愣,犹豫着说,“如果人不在这些人里面,不是打草惊蛇了吗?”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沈晾似乎没有半点担心。杨平飞不知道沈晾为什么会这么淡定。如果凶手先前藏在小区,此刻早应当在各种混乱的时候逃离小区了,他们大张旗鼓地搜寻25岁左右的人,无疑是给了凶手一个强烈而明显的警告。

    旁辉接了一句:“即使这些人里没有一个是凶手,他们掌握的证据也对案子至关重要。”

    杨平飞勉强算是认可了沈晾对这做法的解释。

    此刻沈晾坐在轮椅上,对杨平飞说:“我要和这四个人单独谈话。”

    杨平飞扫了一眼沈晾所指出的人,愕然地发现,里面有三个人正是老人指出的不眼熟的青年。沈晾慢慢拆开照片袋看了几眼,目光又落在了一个人身上。“还有这个人。”沈晾说。

    声称当时看见了凶手模样的人一共有三人,一个大学生,一个白领,还有一个已经翘班很久的环卫工人。沈晾所点的五个人当中,还有一个是小区小卖部的,最后一个则是看上去没有任何异状,却被老人一致指出没见过。

    那个小区很老,老人也不少。这些老人平时不喜欢呆在屋子里,就喜欢在外面闲逛,很少有他们不认识的人。整个小区最高楼层也就六层,每个单元楼里至少有五六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