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人人都爱容氏子[穿书] > 分卷阅读29

分卷阅读29

作品:人人都爱容氏子[穿书] 作者:封玖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被糖甜了一把的梁司文,惊喜又茫然地抬头:“陈叔,你是说,这些都是容奚做的?”

    “回去便知。”秦恪答道。

    他已遣人暗中调查,胡、姜、段、郑四人身边,总归有人知晓秘密。

    更何况,容大郎似乎也未曾多加掩饰。

    “如果是呢?”陈川谷双眸弯起,又问。

    秦恪甚少对此些事情上心,却唯独于容奚一事上,与往常不同。

    “若是,他或知更多冶铁之法;若不是,这些新物自有源处。”

    他最需要的,便是冶铁之法。

    作者有话要说:

    朝堂纷争我就不详细写了哈~小可爱们自行脑补(*^▽^*)反正县尉就是被抓起来了(〃'▽'〃)

    还有这本书是架空哒,土豆玉米在历史上,是明朝时从美洲传入中国的。后面我可能还要写一些庄稼作物,有些是明朝传入,有些是清朝传入,小可爱们不要太在意哈~

    第22章

    至县衙,探查容奚之事的健仆恰归。

    见秦恪三人后,健仆将查探之事,悉数禀告。

    “郡王,仆已查明,蜂窝煤球、煤炉、薄釜、白糖、豆腐,皆为容郎君所制。”

    正捧糖盒的梁司文,瞬间睁大眼睛。

    这怎么可能呢?

    此次随阿耶出京,途中确实见识良多,然濛山之行,真的让他大开眼界。

    尤其是大变模样的容奚。

    相比于他,秦恪与陈川谷倒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

    “还有呢?”秦恪问道。

    他要知道的,是任何关于容奚的新奇之事。

    健仆脑门冒汗,努力思索片刻,回道:“容郎君数日前,购得几亩田地,雇人用土掩埋秸秆。”

    “这是为何?”梁司文好奇询问。

    他小时生于边关,亦种过地,却从未听闻掩埋秸秆之法。

    “仆亦不知。”

    陈川谷不禁继续问:“除此之外,他还有何趣事?”

    “仆听闻,容郎君似与姜氏娘子交情不浅。”他实在想不出什么,便将市井流言搬上来,“此前,姜娘子经常出入容宅,前些时日,容郎君亦经常出入姜宅。”

    屋内顿时沉寂无声。

    半晌,梁司文方小声嗫嚅道:“他不是喜爱男色吗?”

    秦恪轻瞥他一眼,对健仆淡道:“你先下去,明日启程回京。”

    健仆离屋后,陈川谷俊脸带笑,“冶铁之法不日将至工部,届时工部又要热闹一番。”

    “总比闲来无事要好。”秦恪面色沉静。

    梁司文小心翼翼问道:“阿耶,若此些新奇事物,皆为容奚所制,缘何我们至濛山,未曾听闻其名?”

    不论提及何物,唯胡氏、姜氏、郑氏、锦食轩扬名,且冶铁之法,亦是以姜氏之名呈报,不见容奚丝毫踪迹。

    实在令人费解。

    秦恪眸中染笑,“今日辞别时,他言喜爱田园之景,应是不愿受人打扰之故。”

    梁司文似懂非懂,正想再问,却听男人道:“回屋早些歇息。”

    似不欲多言。

    他只好怀抱糖盒,同陈川谷并离。

    翌日,濛山县曹县尉被押解入京,百姓俱欢呼雀跃。

    县尉之职,执掌法度,曹县尉却经常滥用私刑。在他手中,冤假错案不知凡几。

    他背有靠山,权势在握,县令也不得不屈居其下。

    如今恶官被治,清吏百姓俱畅快至极。

    秋雨初歇,寒风微凉。

    自此前胡玉林寻得土豆与苞米后,依容奚嘱托,开始大肆收购两类作物。

    濛山虽偏远,然行商不少。一些行商手中当真有此物,便尽数卖给胡玉林。

    如今胡氏煤石与煤炉,已广传青州地域。胡玉林稍有动静,便引得城中猜疑。

    富户商贾们,不识土豆苞米,但见他购买,遂也多少买上些许,却只能抛掷家中,不知作何用处。

    有胡玉林帮忙,容奚得诸多土豆苞米,俱藏地窖之中。

    枫红菊灿,霜白欺地。

    容连从盛京乘车至,于容宅前停歇。

    书童洗砚身背细软,扶容连下车。二人见宅门紧闭,不由互视一眼。

    洗砚上前敲门。

    须臾,破旧宅门吱呀开启,门内探出一老者面容。

    “你们是何人?”

    “敢问老丈,此处是否为容氏祖宅?”容连礼貌问道。

    刘和仔细打量他一眼,见他容貌清俊,质如松竹,想必并非歹人,遂颔首道:“正是。小郎君有何事?”

    洗砚替容连回道:“郎君乃盛京容府二公子,大郎君可在?”

    刘和听闻,见容连与记忆中郎主确有相似之貌,遂引二人进宅,回道:“大郎君去镇上未归。”

    话音刚落,宅外语声传来。

    容连回身望去,见一人踏入宅门,面带微笑,神色悠然,行路时,风姿翩翩,映衬绚烂暮霞,光芒尽绽。

    “阿兄?”他惊讶出声。

    不过数月未见,阿兄转变之巨,令他不知所措。

    刘氏祖孙与容奚朝夕相处,自然无从感受容奚之变,姜、胡等人亦是如此。

    然容连记忆中,容奚以往形貌极为深刻,如今乍一相见,心中唯余不可思议。

    容奚缓步行来,距其半人处驻足。

    “二弟。”

    书中另一主角,竟突兀出现在眼前。

    两人互视几息,容奚先回神,吩咐身后刘子实:“去替二郎君卸行李。”

    刘子实应声出宅,从车内搬运箱奁。

    容连看一眼洗砚,洗砚会意,跑去同刘子实一起。

    宅中多人,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见到容连,容奚方想起,书中有写,容氏嫡长子不幸落水身亡后,容氏二郎君以安静无扰为由,回临溪祖宅居住近一载。

    至次年乡试,方回京。

    “刘翁,替二郎君收拾厢房。”容奚吩咐之后,携容连至正堂。

    “二弟怎会来此?”虽心知肚明,容奚还是问道。

    面前之人消瘦许多,容貌已现清俊轮廓,容连心中感叹,道:“盛京多烦扰。弟至此,是为安心读书。数月不见,阿兄清减甚多。”

    容奚记得原书内容,知晓容连品性。

    身为主角之一,他看似清高自傲,心胸却不狭隘。容氏子中,他最为出色,亦是待原身最为真心之人。

    他心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