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谢相 > 分卷阅读8

分卷阅读8

作品:谢相 作者:若花辞树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说罢,脸色蓦然沉下,冷冷地望向胡敖四人,“尔等侍奉皇孙身前,却使皇孙受惊,该当何罪?”

    四人当即跪下,口称有罪,又呼冤枉。

    皇帝要来,岂是小小宫人拦得住的,何况还有那诸多如狼似虎的侍从,纵是再多上几名宫人都拦不住,何况仅他们四人。

    中黄门却不听他们呼冤:“有罪自当伏刑,伏刑之后,再来喊冤。”

    说罢轻描淡写地一挥手。数名宦官一齐上前,将胡敖等人拿下。

    他虽行礼时稍恭敬了些,眼中却仍无她,当着她的面,事事做主,连禀一声都无。刘藻在旁看着,将情形一一纳入眼中。她倒没什么不平,甚至还有一些小小的兴奋。

    转机来了。皇帝驾临是一转机,可惜并未使得胡敖等人对她另眼相看。

    眼下,则是另一转机。

    刘藻踏出一步,道:“且慢。”

    她的声音不高,却很亮,那数名宦官不由自主地停下,胡敖已被拖着门外,满面都是惶恐,闻刘藻此言,他忽然惊醒过来,好似捉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欲向刘藻爬去,求她相救。然而他一抬眼,看到中黄门,却又不敢动了,只好软软地瘫在地上。

    刘藻的心几乎要跳出来,她紧张极了,但她仍是望向中黄门,与他道:“今日、今日之事,怪不得他们。陛下来得突然,他们难以防范……”她想到什么说什么,心中却知这些轻飘飘的话语断难打动中黄门。

    果然中黄门面上的神色,由惊诧转为漠然。

    刘藻强自镇定,脑海中不断思索,口中慢慢地道:“中黄门来此,可是太后吩咐?陛下驾临长乐宫,可曾往太后处拜见?”她说着,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语气更是趋于平缓,“我自入宫,心中时刻忐忑,不知何时能见太后?陛下驾临,门外竟无人通禀,使我失礼于驾前,此事我当面禀太后。”

    她还稚嫩得很,纵有了计较,也还没有将话语说得滴水不漏的本事,将威胁明明白白地摆了出来。

    皇帝擅自来此,显然并非好事,中黄门来得这样快,纵然不是归咎与他,也相去不远了。

    他急急忙忙地赶来,要捉四名宫人,怕是要以他们去堵太后的怒气。

    刘藻威胁他,若敢如此行事,她便会向太后面禀,是院外之人未能将皇帝拦住,方使皇帝闯了进来。

    刘藻说罢,便望着中黄门。她心中着实忐忑,其实她并不知面禀太后,太后会如何处置,她只是一试罢了。

    试了许能将胡敖等人救下,纵然救不下,也坏不到哪里去。不试,便当真眼睁睁看着他们受罚,观中黄门之势,也知此事难善了,胡敖等人必会饱受磋磨。

    胡敖吓得战战栗栗。

    中黄门垂下眼睑,淡淡地望着刘藻。刘藻战兢,却也未后退,由他打量。

    中黄门笑了一下,语气便不恭敬起来:“不想皇孙小小年岁,竟也学会拉拢人心之伎俩。”

    他看出来了。刘藻心绪一滞,没有反驳,也未坦承。

    中黄门摇了摇头,笑着道:“太后怕是错看了皇孙。”择立卫太子之女的好处,皇帝都说明白了,她外无母家为援,内无朝臣相助,生来便是一傀儡,她若登基,太后便可如临朝称制,将朝中大权拢到自己手中。

    然而眼下看来,小皇孙并非毫无主见之人,更不像甘为傀儡之人。

    第6章 解惑

    宫廷险恶,人心鬼蜮。

    她入宫前,外祖母这般言说,入宫后,她也学着算计人心。但刘藻竟不觉有甚不好,她想活下来,总不能盼着他们轻轻将她放过,她总得做些什么。

    然而她的心思,却被中黄门一眼看穿了。年少不经事,总难免胆怯。刘藻面色苍白,缓缓道:“藻长于寒庶,不知宫中事,不知天下事,太后确实择错了人。”

    她避而不谈收拢人心之事,只言她无为君之才,太后选错了人。

    中黄门目光幽深,思量半晌,方道:“便依皇孙,皇孙勿忘仆臣今日之助。”

    说罢,目视那几名宦官,令他们放开胡敖等人,而后道了声告退,匆匆而去。

    中黄门退让,并非就是转投刘藻,而是此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他退一步,与刘藻人情,来日刘藻若能恢复圣天子尊严,他自是以此立功,若不能,他也亏不了多少。

    说到底,举手之劳罢了。

    刘藻看得明白,她精心算计之事,于旁人而言,只是举手之劳,如此对比,真是令人沮丧。但刘藻没有沮丧太久,又振作起来。

    至少她成功了。

    胡敖等人上前,拜道:“多谢皇孙相救。”

    刘藻将目光自院门处收回来,胡敖等人伏在地上,她只能看到他们冠上的后翼。她并未立即令他们起来,而胡敖等人却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较之先前,又添十分恭敬。

    刘藻微微抿唇,道:“不必多礼。”

    四人这才起身。他们已明白了,皇孙兴许比不过太后权重,但也能定他们的生死,甚至能在危急之时,救下他们。

    刘藻返回榻上坐下,她又开始思索。

    好奇的少年往往想得多,沉稳而好奇的少年,想得则要更深。

    刘藻总是在思考,多看多听少说,她自幼便是如此,想来是天性。

    这回,她想的是皇帝离去前那番话。他话中所显露出厌恶与恨意,似是血蛭般,吸食在刘藻身上,使她如同被一条毒蛇盯上般不安。那恨意似乎不只是因她入宫,纵然她不入宫,他也是这般厌她。

    “皇帝很讨厌我。”刘藻喃喃自语。

    她想得有些入神,耳边忽有人出声。

    “陛下,李夫人孙也。”是公孙绰的声音。

    刘藻回神,望过去,问道:“李夫人?”

    胡敖神色动了动,但他未开口,也未阻止公孙绰继续说下去。

    “李夫人是武帝宠妃,与、与卫皇后很像。”

    刘藻产生了兴许,笑着问:“相貌很像?”

    公孙绰摇摇头:“李夫人要美上许多。”她说罢,显出不安的神色来,道,“婢子、婢子也只听闻老宫人闲暇时说起。”

    她瞧上去,不过十八九岁之龄,入宫怕是还不足十年,自然未曾亲历武帝朝之事。

    刘藻一点也不失望,也没有立即去探究她口中之言是真是假,而是十分有兴趣道:“不要紧,你说下去。”

    公孙绰见此,也稍大胆了些,将她所知,全说了出来。

    武帝的皇后卫氏,讳子夫,原是武帝长姊平阳公主府上的歌伎。一日,十八岁的武帝驾幸公主府上,来看望阿姊。平阳公主择出十余名良家子,欲献与武帝。然而武帝皆不满意,却独独看中堂上吟唱的卫子夫。

    卫子夫由是获宠,武帝回宫后,公主将她送入宫中,临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