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谢相 > 分卷阅读68

分卷阅读68

作品:谢相 作者:若花辞树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雪一般,紧紧咬着牙,忍着着痛苦。

    刘藻至床前,唤了一声:“姑母。”

    谢漪从未想过这世间竟还有这样的痛,她的牙都要被咬碎了,痛楚却毫无缓解,她听见刘藻的声音,勉强睁开眼 ,欲对这孩子笑一笑,使她不那么担忧,可她努力弯起的唇角,却使刘藻顷刻间失声痛哭。

    光是忍着伤口的痛意,姑母就已这般辛苦,到刮骨之时,又要如何挺过去。

    第47章

    小皇帝哭了,眼睛鼻子都哭得红通通的,脸上满是泪痕。

    谢漪张了张口,喉中干涩得难以发声。刘藻弯下身,道:“姑母安心养伤,朝中乱不了。”

    谢漪的眼珠动了动,目光落在刘藻脸上。刘藻连忙用手背抹了泪,不欲谢相见她这幅脆弱模样,背过身去,接着从宫人手中接过温汤的当儿,平复情绪。

    再回过身来,刘藻的眼泪就擦干了,她俯身稍稍地将谢漪扶起些许,谢漪动作,扯到了伤口,“嘶”了一声,额上冷汗滚珠般落下。她弄疼姑母了。刘藻呼吸一滞,手下的动作更加平稳,让谢漪枕在她怀中,待她缓过这阵痛楚,将耳杯送到她唇边,喂她饮水。

    谢漪饮了水,勉强能开口了,哑声道:“去忙。”

    刘藻道:“好。”

    她将她重新安置好,走去殿外,几位医官已在等候。

    “怎会疼痛至此?”刘藻问道。声音中压抑着烦躁与阴翳。

    军医叹了口气:“单单刀伤,自不致如此痛苦。要紧的是那毒,好比千万条虫子,硬生生地钻入丞相骨中,啃噬她的骨髓。”

    平日里皮肉受些伤,都疼得钻心,更何况丞相还中了如此歹毒之毒。

    刘藻沉默片刻,问道:“何时可疗伤。”

    “越快越好。”太医令答道。

    军医接着道:“可若丞相精神不济,承受不住,恐怕凶多吉少。”

    刘藻深吸了口气,回头望了眼殿门。

    有一宦官匆忙赶来,与她禀道,大臣们已在宣室等候陛下多时了。

    刘藻摆摆手,示意她们都退下,连衮冕都不曾换,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宣室。

    宣室殿中皆是她之肱骨,对丞相遇刺之事,也各有见解。刘藻不得不打起精神,努力不去想躺在床上的谢漪,聚精会神地与他们商议如何应对接下去的事。

    主谋何人,是显而易见之事,最为要紧的,不是寻找证据,而是如何扳倒太后。谢相一伤,局势万全逆转了过来,今日朝上勉强稳住了,明日后日未必能稳得住,梁集难得遇此良机,必会倾力施展。

    刘藻望向李闻:“证据也要查。”

    李闻有数:“臣明白。谢党那里,也有许多计较,奈何群龙无首,恐会分崩离析。”他顿了顿,还是抬袖拱手,恭敬问道:“不知谢相那里,境况如何?”

    谢漪一入未央宫,就被万全保护起来。多少大臣从昨夜到今日拼命往宫中探听,欲知谢相如何,奈何小皇帝严密护卫,什么消息都传不出去。

    这时谢相的境况是关键,她若马上就能好起来,三五日便可接见大臣,梁集也就不必上蹿下跳了,好生安坐家中,等待谢相怒火便是。反过来,倘若谢相凶多吉少,接下去,恐怕就是一场死战。

    刘藻打量了李闻两眼,李闻连忙垂首,不敢与她对视。

    刘藻又环视其他人。殿中都是她的心腹,若告与实情,只怕军心大乱,但要瞒着他们,接下去诸事,还需依仗他们。

    皇帝目光扫过之处,大臣皆垂首不敢言。

    可见军心已开始动摇了。羽翼未丰的小皇帝,哪里斗得过老谋深算的梁车骑,与一心想做第二个吕帝的太后。

    大敌当前,军心是不能乱的,军心一乱,不战自溃。

    刘藻将每一名大臣的神色都看了一遍,她阴沉的面容忽而舒展,笑了一下。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这等危急关头,陛下何以发笑。

    “诸公希望谢相是好是歹?”

    李闻不解其意,他们自然希望谢相能平安无事,好与太后继续抗衡,维持朝中平稳的境况,为陛下夺权,争取时间。

    可皇帝既然问出来了,李闻便认真想了想。其余大臣也跟着思索。

    二日间,他们想的,都是没了谢相,太后直接与陛下发难,陛下不能敌,天要变了。却没想过谢相重伤,能有什么好处。

    李闻想了一圈,也没想出什么好处,小皇帝的龙爪太嫩了,还掌控不了全局,他与同僚对视了一眼,恭敬道:“还请陛下明示。”

    刘藻道:“谢党群龙无首,不正是诸公大有作为之际?”

    李闻一怔,趁机招揽谢党?他也想过,可谢相御下有方,谢党可从未出过叛徒,何况纵使要改换阵营,有什么道理选陛下,而不选更强势的太后?

    有大臣婉转道:“怕是不好游说。”

    刘藻似笑非笑道:“卿去试过?”

    那大臣当即涨红了脸,憋了半日,方道:“臣不曾试过。”

    刘藻收敛笑容,清澈的眼中流露出冷酷与野心来:“谢相凶多吉少不是坏事,正合朕将两党一举拿下!”她望向李闻,说了个名字,“孙次卿。”

    李闻立即扫开阴霾,道:“正是,谢相重伤不治,谢党必分崩离析,大将军是不能投太后的,他与太后是宿敌。”

    只怪事发以来大将军低调得很,好似不存在一般,什么动作都没有。让他们将他忘了。

    刘藻听到“重伤不治”四字,心狠狠地揪了一下,疼得钻心,可她依旧面不改色:“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将军两年来蛰伏于谢相,心却未必服她。诸君谁能为朕招揽此人?”

    孙次卿一直是谢党的短板,有谢相压着,不觉如何,谢相倒下了,他在谢党中当即格格不入。刘藻提出此人,大臣们顿时精神大振,谢相能压倒太后,起初也是因大将军投奔之故。

    当即有大臣愿得此功,接下游说重任。

    军心算是稳住了,也有了切实可行的法子。大臣们斗志昂扬,满足退下。

    刘藻站起身,往温室殿去。

    她经过一道宫巷,两侧都是高高的宫墙,走穿这条宫巷,转个弯,就是温室。皇帝走得极快,步入宫巷却忽然止步,抬起右手,摆了摆,示意身后宫人退下。

    胡敖不知她怎么了,飞快地瞥了眼她冰冷的面容,弯身一礼,领着宫人们退到宫巷转角处。

    刘藻冰冷的脸瞬间扭曲,眼泪像是流水般滚落,她弯下身,哭得撕心裂肺,却没有漏出分毫声音,唯恐让人听了去,发现她的脆弱恐惧自责与自我厌弃。

    她竟然说出谢相凶多吉少并非坏事这样的话。

    谢相为她什么都做了,都命都给得毫不犹豫。可她却无能到要说这样的话,方能稳重大臣,方能收拾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