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2节

第2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顶着一屋子打量的目光,楚珩朝钟平侯和叶氏请过安,又和兄弟姐妹们互相见了礼。

    许是太过生疏,分明是血浓于水的家人,礼数走完,彼此却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终是主母叶氏打破了沉默,轻咳一声,开口问:“时候还早,珩儿也未用过饭吧?我再叫人添副碗筷。”

    楚珩垂眸敛眉,平声道:“谢您赐饭,只是路上自觉来的晚,唯恐叨扰尊长,已在外面用过了。”

    叶氏便不再劝,只点了下头:“你路上奔波,想来也累了,早些休息也好。”说着,随手指了个端茶的丫鬟,吩咐道:“你带珩儿去……”

    她略停顿了一下,想了想继续道:“嗯,去竹枝楼休息。”

    丫鬟领命应是,领着楚珩朝外走去。

    站在最边上的楚歆闻言微微蹙眉,有些欲言又止,她抿唇上前半步,看着楚珩的背影出了厅门。

    夕阳终于敛尽最后一丝余晖,隐在云层后的团圆月也显了出来。

    楚珩今日的听力太过敏锐,逖听远闻到了极致,以至于直到出了院子,还是能听到自他走后厅内继续传出的欢声笑语。

    小厮乐庆提着行囊跟在他身后,忍了半晌还是伸手拉住了管事,待楚珩走离他们十步外,放低声音问道:“竹枝楼不是小客房吗?地方也偏,怎么让二公子住在那里?”

    管事并不在意,随口道:“想必这几日侯爷和夫人事多,没记起来二公子要回府的事。行了,住哪都一样,走吧。”

    乐庆踢了一脚石子,撇撇嘴跟了上去。

    竹枝楼在东南角竹林旁,院子不大,格外清净。楚珩踏进楼中,虽说是客房,于他,倒也合适。

    夜幕黑沉如墨,明月冉冉升起,外面有大片烟火烈烈绽放,八月十六,今夜是阖家赏月的良辰令时。

    楚珩独自站在窗前的阴影里,帝都的月亮很圆,皎洁明亮,在苍穹之上脉脉注视着烟火人间。可惜纵然是最圆满的玉轮,也有照不到的地方。

    门外突然有脚步声传来,楚珩回头望过去,府里的二姑娘、他同母的妹妹楚歆提着一个朱漆食盒站在门边,目光迟疑着向他看来。

    “阿歆?”

    楚歆听见楚珩叫她的名字,脸上霎时露出笑,这才举步走了进来。她的眉眼与楚珩有几分相似,大抵是随了生母的缘故,容颜姣好清丽,很有几分姝色。

    他们是血脉相连的兄妹,本该最亲近不过,但造化弄人,楚珩四岁离家时,楚歆楚琰还尚未出生。直到后来他们的生母姬无诉樰病故,在生母的葬礼上才见了彼此第一面。正经算来,今日不过是第二面。

    晨风零雨久别情疏,再亲近的血缘在时间和距离中也渐渐疏远了。

    两人在桌旁坐下,沉默一阵后,楚珩开口问:“在侯府还好吗?怎么不和父亲去赏月?”

    楚歆放下手中食盒,闻言只是低下眼睛微微笑了笑,轻声道:“赏月不急在这一时,我在家里当然无恙。反倒是哥哥这些年在漓山还好吗?这次可会住些时日再回去?”

    楚珩的目光落在她侧脸上,她垂着眸子看不清眼底神情,但抿起的嘴唇和眉间不自觉流露出的隐隐坚毅,已然昭示了生母早亡的庶子庶女,在侯府的日子没有那么好过。

    楚珩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抬手摸摸她的头发,温声道:“不回去了,待你出阁,我再回漓山。”

    楚歆头低得更深,脸上泛起红晕,但唇角的笑容却荡漾开来,她伸手打开桌上食盒,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

    她递给楚珩一双筷子,抬头笑道:“哥哥,你该吃碗面的,今日八月十六,是你生辰。”

    楚珩听言一怔:“阿歆怎么知道……”

    楚歆的语气理所当然,笑吟吟地说:“你是我哥哥,就算不在一处,我也是知道的。”

    尽管记忆十分稀薄,她始终记得,生母临终之前,握着她和胞弟楚琰的手,叮嘱他们不要忘记,自己还有个亲兄长在漓山。

    时间和距离可以将记忆与情感无限冲淡,但始终无法改变的,是刻在骨血深处的亲缘。

    翌日天晴,距离中秋已过去两日,佳节的喜庆气氛渐渐平淡下来,楚珩依然住在竹枝楼,钟平侯府一切如旧,并不会因为他的归家而改变些什么。

    就这样平淡如水地过了几天,一晃眼到了八月二十,早饭过后,钟平侯楚弘突然毫无征兆地朝楚珩道:“武英殿,你去吧。”

    话音一落,不只是楚珩,再场的其他公子姑娘也都愣住了。楚珩很快回过神来,眉头皱了一瞬,旋即松开,波澜不惊地点了点头。

    钟平侯继续道:“大胤有国法,各世家城主都要遣一名年满十七的家主亲子入职武英殿。你三弟是世子,家里还有事要交给他。我本打算上表陈情,等你四弟到了年龄让他入殿,但现在既然你回来了,倒不必麻烦了,那就你去吧。”

    四周或怜悯或嘲弄的眼神落到他身上,楚珩视若无睹,只平淡应下。

    一旁的楚歆捏紧手中帕子,目光焦急地看向楚珩,见哥哥点头,急得快要哭出来了,她咬了咬牙正要起身开口,然而钟平侯已经先她一步站起身来,目光从她身上扫过,淡淡道:“行了,这件事我已经和谢统领说过了,就这么定下了。”

    楚歆心中一凉。

    无怪她焦心,这武英殿是个好去处,也不是个好去处。

    武英殿同天子近卫营相连,若能被擢选到御前,在陛下身边奉差执事,那再好不过。武英殿入职,不占荫封名额,本是好事,但由于何时退宫出殿权全由皇帝说了算,易进难出,除了少许几个簪缨世族外,众家主大多都不会轻易送嫡子乃至世子过去。

    天子御前,百里挑一,人品武艺才能忠心一样都不能缺。像楚珩这样的,在梦里他都不够格。

    最灰暗的还不是他的前程,更让楚歆忧心的是,武英殿汇聚了九州各路武道奇才,里面没一个省油的灯,切磋比武、打架斗殴都是常事。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能独当一面的青年俊秀。

    可楚珩和他们就不太一样了,他天资不好,在漓山学了十六年,如今正好处于将将入门的境地,勉强能拿的出手的大概只有轻功这一样,而且发挥得好坏全看天气状况。

    武英武英,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花瓶”,怎能适合这样一个以武道境界论高低的地方?

    对此事发愁的远不止楚歆,彼时武英殿主、天子近卫营的大统领谢初,拿着那份新人名录,忧心忡忡地去御前面圣了。

    凌烨正在批阅奏折,见谢初进来,他放下手中朱笔,端起茶盏,有一搭没一搭地听起了谢初的禀报。

    这次武英殿新进的世家子弟并不算多,谢初一一详细说了他们的出身师承才能武艺,凌烨只淡淡听着,偶尔点一下头,并不说话表态。

    直到名录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

    谢初抬头看了一眼皇帝神色,见陛下面容平静,眼里像是盛着一潭静谧的深水,看不出有什么不高兴的样子,心里稍稍松了口气,斟酌着措辞说起楚珩的情况。

    “……他根骨不好,学武不成。”谢初硬着头皮道。

    上首的皇帝将手里的茶盏撂在桌上,清脆的一声响,谢初心里咯噔一声,果不其然——

    凌烨目光淡淡,漠然开口道:“那钟离楚氏送他到武英殿做什么,来这里图个好玩么?”

    第3章 武英

    谢初连忙出声解释:“但他是漓山首座嫡系,想来总有些过人之处。”

    “比如?”凌烨面无表情。

    “呃……”谢初一时间卡了壳,低头看了一眼楚珩的籍册,勉强从中挑出一句有用的,干巴巴地道:“楚珩的师承很是过人,漓山占星阁主穆熙云与他生母有故,也是他的授业恩师。”

    皇帝神色淡淡,不置可否,谢初微微松了口气又继续道:“而且据说,楚珩的生母与漓山东君姬无月乃是同宗。”

    皇帝倏然抬眼,眉头微动,屈指轻轻叩了两下御案,低声重复道:“漓山东君?”

    “是。”谢初神情渐渐凝重起来。

    大胤以武立国,每一位大乘境的出现都可能会改变九州各方势力的格局。

    过去的十几年间,九州一直都只有四位大乘境,武陵道宗天玄子一心求道,南山佛寺无矩大师避世归隐,东都境主叶见微不问世事,苍梧武尊方鸿祯安居云州。

    这种平衡局面被打破,是在四年前,漓山突然出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东君。非大乘不为东君,这是漓山公之于众法度。姬无月的骤然出现,无疑让漓山成为了九州世人眼中的焦点。

    但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漓山的这位东君比东都境主还要低调,不要说外人了,就连漓山的弟子们也没见过他几回。没人知道他长什么样,也没人领教过他的实力,姬无月一直以来似乎都是谜一样的存在。

    但未知往往意味着变数与危险。

    十日以前,皇帝微服去了南郊帝陵,当夜秋雨洒落帝春台,寂静冷清的皇陵因为这场雨的到来,喧闹了小半夜。

    凌烨最终留下了楚珩的籍册。

    直到从敬诚殿走出来,谢初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可更头疼的事旋即接踵而至,再过几天,名录上的这些世家子弟就要分批进来了。谢初又看了一眼“楚珩”的名字,无奈地揉了揉眉心。

    九月廿三,晴朗无云,是楚珩正式到武英殿拜殿入职的日子。他是最后一批,巧得很,这一批里只有他一个人。

    楚珩收拾行囊离开前,扫了一眼竹枝楼墙上挂着的黄历,廿三,距离他到帝都已经过了一个多月。

    许是万寿月的原因,近来京城格外祥和,出的唯一一件大事,便是坊间传言前段时日南郊皇陵祭祀的帝春台进了小毛贼,东西是没少,但人却也没抓着。

    武英殿地处宫城西侧,还不到辰时,天子近卫营的大统领谢初就早早地赶到了殿内。

    前两天,谢初把武英南北两殿的人全都聚了起来,三令五申地强调绝不允许私下斗殴欺凌同僚,更不能刁难新人,就是为了防止楚珩刚进殿便被这群成天只知道打架的毛头小子们欺负。

    不过谢初清楚的很,自己让他们往东,他们就偏得朝西。果不其然,殿里的这群刺头一大早就提刀带剑的在这专等着给新人一个下马威了,他才刚进门,就逮着了好几个。

    几个人显然没想到谢初会这么早过来,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行礼。

    谢初皮笑肉不笑地点头应了。

    几个人观谢统领的神色,顿觉不妙,顶着他杀人的目光蹑手蹑脚地就想朝殿外溜,然而还没等走出两步,后殿就又火急火燎地窜进来一帮人,边跑嘴里还边叫嚷着:“怎么样,人来了吗?什么时候开打?”

    “……”

    谢初不费吹灰之力,一网打尽。

    南北两殿凡是今日不当值的基本都来了,谢初丝毫不感意外,目光在他们脸上逐一扫过,他就知道,若是不来点实在的,这群刺头还会继续把他的话当耳旁风。

    他狞笑一声,点了其中最跳的一个,尽量温和道:“云非,你过来。”

    被点到名的云非欲哭无泪,左右看了一圈,在一众同僚自求多福的眼神中,硬着头皮走到了谢初面前,可怜巴巴地道:“大统领,我这才刚从澹川回来……”

    “慌什么,又不是要揍你。”谢初慈眉善目地朝云非看过去,直到他寒毛都要炸起来了,才吩咐道:“你去趟偏殿,把我桌上那封署名是漓山叶见微的信拿来。”

    云非松口气点头应声,朝偏殿走了两步,突然想起了什么,后知后觉地转过头,瞪大眼睛问:“什么?谁的信?”

    谢初冷笑:“楚珩的师公,东都境主叶见微。”

    “……”

    叶见微来信一事,谢初并没诓他们。

    东都境主在漓山想必是听说了楚珩要去武英殿,特地给谢初致了函,信上说楚珩的师父穆熙云清楚自己的徒弟有几斤几两,十分放心不下,恳请谢初帮忙照看一二,就当是漓山欠武英殿一个人情。

    这封信最后由云非在大殿里当众念了一遍,虽然信上极为诚恳地说明了楚珩的境界水平,但更为诚恳的是,东都境主说,日后楚珩的大师兄——漓山东君姬无月定会请旨亲至帝都,当面就此事拜谢。

    信上总共没几句话,却特意点出了漓山的两位大乘境,用脚趾头都能听出东都境主的言下之意,给新人一个下马威的心顿时都歇了大半。

    打架的念头没了,南北两殿又不约而同地开始好奇起,钟平侯府这位什么也不会的二公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楚珩自幼就不在帝都,世家公子里也从未有人见过他。他们这厢正三五成群地瞎猜,就见门口一道皎如玉树的颀长身影缓步而来,闯入武英殿众人的眼帘。

    若不是他就穿着天子近卫的服制,腰间还挂着武英殿的令牌,几乎所有人都会以为他是走错了地方。

    云非背对着殿门站在最前头,手里还捏着信封,见同僚们齐刷刷地都朝他的方向看过来,忙捋了捋头发,清清嗓子弯唇笑道:“怎么,都盯着我看干什么,我知道我长得俊……”

    武英殿里没一个人搭理他,继续盯着殿门的方向。云非终于认清事实,也转过身去,视线触及到来人的一瞬,他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凝。

    楚珩显然也看到了他,目光在他身上停了一瞬,波澜不惊地调开视线,看向了武英殿主谢初。

    谢初头回见楚珩,亦是眼前一亮。钟平侯府的这位二公子,眉目如画,秋月无边,长身玉立站在天光下,看着便让人心情舒畅,连带着瞧武英殿这一群天天惹他生气的死小子们都顺眼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