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12节

第12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萧高旻正欲开口再说些什么,那徐劭被苏朗一句话堵得恼羞成怒,听见“御前”两个字,脸色更是忽青忽白,却又没底气直接同他还嘴对呛,只好扬鞭指着楚珩,大肆出言奚落,指桑骂槐,暗讽萧高旻和苏朗自降身份。

    楚珩低头摩挲着袖里的那枚玉佩,瞳仁漆黑如墨,眼中似乎仍是一片波澜不惊。

    徐劭见楚珩始终一声不吭,心中更是得意。他眼角余光瞥见楼梯口远远看向这边的人群,放大了声音道:“你生娘不过一个掖幽庭贱……”

    楚珩忽而抬眸,面无表情地看向徐劭,漆黑的眼底深沉如水,倒映着徐劭猖狂跋扈的影子。

    徐劭的话音霎时一顿,心底没来由地窜上一道寒意。

    在楚珩看向他的某个瞬间,他清晰地感觉到一种危险,就像是在面对至强者时本能的畏惧和颤栗。

    徐劭张了张嘴,下意识地将未说完的话悉数吞了回去。他定了定心绪,待回神时却见楚珩还是同之前一样,敛着眉目一言不发,方才那居高临下的漠视仿佛只是一场虚幻的错觉,从未存在过。

    是啊,楚珩,怎么可能!

    他定住心神,讥笑一声,正要开口继续,萧高旻的目光陡然凌厉,一个眼刀飞过去,不耐烦道:“聒噪!”

    “闭嘴!”苏朗的声音与萧高旻同时响起,他皱眉看着徐劭:“你知道他是御前侍墨,那就该清楚他现在是谁的人。徐劭,不妨今天我也给你提个醒——”

    苏朗声音冷冽,话里半点都不客气:“自以为是算不得什么本事。手别伸的那么长,拿好你手里的鞭子别乱甩,否则下次这根鞭子要落在谁身上就不好说了。”

    他上前靠近徐劭一步,手中折扇按下徐劭抬起的鞭柄,横指向武馆正厅悬着的那块御笔金匾,压低了声音道:“你那声姐夫在这儿说没用,不如到陛下面前喊?”

    徐劭脸色顿时一变,冷冷地同苏朗对视片刻,又转头剜了楚珩一眼,却再不言语,同身后的一帮世家公子一齐下楼去了。

    苏朗回头看向楚珩,眼底漾开清隽的浅笑,温声道:“昨日傍晚我去了趟敬诚殿,却没能见着楚公子,不想今天居然能在这儿碰见,也真是巧了。”

    楚珩刻意忽略“敬诚殿”三个字,微微扬唇,礼貌而疏离:“今日谢过二位解围……”

    萧高旻忽然打断他的话,半是无聊道:“只说谢没什么意思,今天中午请我和苏朗吃饭吧。”

    楚珩还未及应声,楼梯口疾步跑上来个人,一眼看见萧高旻和苏朗,声音带笑:“呦,这是哪阵风把世子爷吹来了?”

    三人望过去,云非系着袖带一路小跑过来,招呼完萧高旻,脸上染着明晃晃的喜色看向苏朗:“什么时候到的?你可回来了,澄邈不在,你又去了颖海,我们南殿的面子都要被丢光了。”

    苏朗听言轻笑出声,萧高旻随意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云非瞥见地上的碎瓷片,讶声道:“这花瓶什么时候碰掉的?”

    他话一出口,楚珩三人不约而同地扯了下嘴角。

    云非看他们这神情立刻意识到不对,又环顾了一周,才注意到临近厢阁的人全走的一干二净。他招手喊来楼下的堂倌收拾狼藉,带着三人走进先前订好的厢阁内,皱了皱眉问:“怎么回事?”

    苏朗坐下来倒了杯茶,三言两语将方才的事说了一遍。

    云非听完,气得一拍桌子:“他有病吧?怎么,专瞅着我不在的时候闹事,行,等着,我非得找人套他麻袋!”

    他愤愤地生完气,又看向自顾自饮茶的楚珩,明明是自己把人家带武馆来的,却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又让人受了场无妄之灾。云非歉疚地咳了两声,目光闪躲着不敢看他,结结巴巴地道:“楚珩,对不住啊,我、那个……”

    楚珩神色如常,放下茶盏直接道:“无妨。”

    云非反而更不好意思了,挠了挠头道:“我刚才去对街四时食居订宴了,等会儿中午都别走啊,我请。”

    他们四人正说着闲话,堂倌敲门进来,方才那一局比武的赌注已然结算完毕,几乎没几个人押中,楚珩只一局便赚了个盆满钵盈。

    云非的眼睛都看直了,难以置信地道:“刚才左边赢了?不是,这怎么赢的,逗我呢这?”

    楚珩道:“个高。”

    云非目瞪口呆,苏朗看他这呆愣愣一脸茫然的样子,好心解释:“绝境反杀。”

    上午的比武不只一场,楚珩也不只赢了一局。

    晌午出门去四时食居前,云非终于得出了结论,楚珩其人,下注时的运气特别好——实力有差的局,能逆风翻盘反败为胜;势均力敌的局,能顺风顺水愈战愈勇。

    总之,再也不要相信自己的任何判断,跟着楚珩有肉吃。

    赢了一上午,早上徐劭一行人给众人带来的不愉被暂时放到了脑后。中午几个人在四时食居吃过饭,见外头天色转阴,冷风渐起,便不打算再去旁的地方逛。

    临分别前,苏朗忽然叫住了楚珩,放低了声音道:“我便同你直说了,嘉勇侯的嫡次子徐勘年前入了武英殿,却一直都没能到御前去。”

    苏朗说的直白,楚珩心下了然。徐劭是徐勘的长兄,太子母族皇亲国戚,他自诩出身高贵本事高明,嫡亲的弟弟却都没能比过他眼里一无是处的“贱妾之子”。今日他同楚珩在这里遇见,气恼不忿之下,寻衅出气并不意外。

    楚珩不禁想起他第一次去御前的时候,临下值时陛下忽然在身后叫住他——“楚珩,你要记得你现在是在御前,你知道武英殿里有多少人想走到这里么?”

    他微微低垂着眼睛,面前是昨日同陛下在敬诚殿里格外亲昵的苏朗,耳边却回响起陛下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心头似乎有百般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是难以名状的杂乱,有莫名的酸楚,有无端的烦闷,好像还有些隐密的欣愉——正从心底最深处的地方悄悄地发出芽来。

    明日,明日就回去敬诚殿了。

    --------------------

    苏朗:看到没,有人比你还嚣张,柿子你输了。

    萧萧:?这不可能。敢比我还嚣张,胆子不小。

    第16章 雷霆

    当日下午,楚珩还是回了趟钟平侯府。

    他刚进门,迎面碰见了正朝外走的钟平侯楚弘。楚珩停住脚步,垂眸敛目行了个手礼:“父亲。”

    楚弘瞥他一眼,淡淡“嗯”了一声,不苟言笑:“你如今是在御前吧?”

    楚珩道是。

    楚弘点点头:“你能去御前,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怎么我听说,你在武英殿出言无状触怒过陛下,突然被点到御前其实也是因着此事?”

    楚珩不知该从何说起,微微犹疑了一下,道:“我在敬诚殿……”

    然而不等他说完,钟平侯的神色已经冷了下来,直接打断他的话肃声道:“你是钟离楚氏送进武英殿的人,在外多少代表楚家的颜面,出人头地就不必了,最要紧的是不可惹事生非,给家族徒增祸端。”

    楚珩垂下眼帘,忽然意识到,昨晚齐师叔问他在御前当值可还顺利,他所回答的那几句话,并不需要在钟平侯面前再说一遍了。

    比起惹眼的御前,钟平侯或许更希望他安安分分待在武英殿——不必出人头地,大概也不可能出人头地。

    于是他低头,依言道:“父亲的教诲我记住了,定不会因自己祸及侯府。”

    楚弘沉着脸又道:“另外,我听说你今日在明正武馆和嘉勇侯家的徐劭发生了冲突,最后是宜崇世子和颖国公府的苏朗解的围?同萧苏两家结下善缘是好事,但嘉诏徐氏到底是太子母族,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家里最近有意让你三弟荫封入朝,正在给他铺路,不该结的梁子就不要结。嘉勇侯府那边,若是需要,改日你同徐劭赔个罪吧。”

    楚珩眼底的情绪尽数被敛去,面上依旧是恭谨的神色,他沉默片刻,道了个“是”字。

    钟平侯点点头,径直出门去了。

    帝都冬月的风不疾不徐,却总裹挟着凛冽的寒凉,将京城里本就所剩无几的暖意层层吞噬殆尽。

    楚珩站在原地看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眼里像是盛着一汪静谧无波的水,永远静默,始终顺从——钟平侯就是这样想他的吧,也是这样要求他的。

    楚珩忽然想,如果苏朗和萧高旻没有那么及时,漓山东君姬无月“借给”他防身的那枚偕行灵玉,真被用来对付了徐劭,那么钟平侯还会毫不犹豫地说出“赔罪”两个字么?

    今日苏朗出手,已经是便宜徐劭了。

    想要赔罪?楚珩垂眸捻了捻指尖。

    可是他这个人,最不擅长的就是与人认错。

    那徐劭不是说,若想踩在别人头上,得入境大乘么。要让他低头赔罪,那就等徐劭自己有这本事再说。

    楚珩面无表情地转过身,朝竹枝楼的方向走去。

    绕过回廊,一路行至侯府东南角,竹林掩映后的楼阁清幽寂静,只有几个小厮在院中洒扫闲聊,其中一个楚珩有印象,是他刚到侯府的第一日帮他提行李引路的那个,叫乐庆。

    乐庆一眼看见他,放下扫帚乐颠颠地迎了上来:“二公子回来了,喝口茶歇歇。”

    楚珩浅笑应声,乐庆给他倒了热茶,又跑到墙边案几上抱来一个包裹:“前两天夫人带府里的姑娘们去城外宜安寺斋戒祈福,要在寺里借住几日,二姑娘也去了。临走前送来了这个包裹,说天入冬了,给您做了件披风,若是初六您出宫休沐回了侯府,走的时候就带上。”

    楚珩闻言微怔,伸手轻轻摸了摸包袱里的披风,厚厚绒绒的触感,是暖的。

    阿歆今日不在侯府。

    他抬眸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清晨还是晴空,午间就变得阴沉沉的,这会儿更是朔风渐起,彤云密布,像是要落雪。

    楚珩放下茶盏站起身,对乐庆道:“既然人都不在,那我便不去正院请安了。外头天色不好,夜里恐怕会下雪,我明早还要当值,就先回宫去了。等阿歆祈福回来,你帮我同她说一声,十六那日我得空再回侯府。”

    乐庆连声应了,又道:“看天色是要落雪,明早不定路滑,二公子这会儿回宫也好。”

    楚珩点点头,一刻也不再多停留,顺着来时的路朝钟平侯府的侧门走去。踏出竹枝楼时,他想了想,还是穿上了楚歆做的那件披风,软缎棉里,刀子般寒冽的朔风全被挡在了外头,果然是暖的。

    从侯府到皇宫,寒风吹了一路,内城两侧的朱甍碧瓦在阴沉天幕下失去了往日的华彩。

    只有在这样的时节,帝都的内外城才不会像往日一般泾渭分明,长街短巷接栋连墙在重云如盖的苍穹下,勾勒出成片乌蒙蒙的剪影。

    但这样浑然一体的黯淡,在巍峨屹立的九重宫阙前戛然而止,阴云笼罩下的皇城依旧华美恢宏。无论寒天酷暑,还是晴霜雨雪,都动摇不了它半分磅礴壮丽,永远庄严肃重,永远令人敬畏,也许就如同这座皇城的主人。

    凌烨坐在敬诚殿正殿里看折子,神色平淡,似乎和以往没什么分别。但今日殿内的气氛却少见的紧张压抑,大殿内外值守的宫人侍卫全都垂眸敛目低着头,屏息静气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直到一名天子影卫进来低声禀了什么,凌烨“嗯”了一声,放下手中折子,朝侍立在侧的掌殿问:“多久了?”

    殿里战战兢兢的宫人侍卫顿时松了口气,高匪恭敬道:“回禀陛下,已经将近两个时辰了。”

    凌烨淡淡点头,站起身朝殿外走了出去。

    殿外月台下的青砖地面上跪着一个人,分明是仲冬时节要落雪的天,外面寒风呼啸,这人额间却全是冷汗,满脸惊惧伏在地上,不自觉地发着抖。

    凌烨面沉如水踏出殿门外,目光静静落在他身上,却仍未叫起。掌殿才放下的心霎时又高高吊了起来。

    跪着的人身着银线云纹滚边玄服,是在武英殿任职的天子近卫。如果楚珩在这,定然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人的模样和徐劭很有几分相似,乃是嘉勇侯的嫡次子徐勘。今日在明正武馆,徐劭无端向楚珩发难,就是此人的缘故。

    徐勘显然已经跪了许久,面孔青白一片,唇间没有半点血色,汗流浃背地趴伏在地上。

    今日午后,天子影卫忽然宣他到敬诚殿面圣,他本以为是陛下有事吩咐,说不准是要调他去御前,毕竟楚珩那等出身不显、无甚本事的人都能被点为侍墨,而他家世能力样样不缺,甚至还同陛下沾亲带故,就更没道理会一直明珠蒙尘。

    他红光满面喜气洋洋地过去,满怀欣悦地站在敬诚殿外等待通传。站在石阶下不多时,陛下竟从殿内走了出来,他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行礼。

    可却怎么都没想到,一个头磕下去,陛下就再没叫起。他低着头跪在冷硬的青砖地面上,不久双膝便酸痛难忍。

    四周的宫人侍卫静默肃立,连大声呼吸都不敢,偌大的敬诚殿前安静到可怕。胸膛里的心跳声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一声声响在耳畔,简直如雷似鼓,震得他眼前发昏。

    他感觉陛下冷峻的目光沉沉凝在他身上,帝王威严深重如山,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兜头一盆冷水泼下,来时的喜悦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无边的惊慌和恐惧。

    从出殿到回殿,一盏茶的时间内,陛下始终一言不发,不开口问,也不给他辩解的机会。

    他不清楚是因为什么,也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可越是未知就越可怕,永远都不知道前方等着他的是什么,不知道陛下的圣裁何时降临,也不知道何时会等来那一句“平身”。

    这一跪便是将近两个时辰,天阴沉得厉害,寒风愈发刺骨,刀子一般割在身上,牙齿都冷得发颤。双腿早就没了知觉,他眼前一阵阵发黑,汗透重衣瘫在地上,满身心都被重重惊惧吞没,却始终想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

    终于再次等来明黄龙袍的身影,皇帝一如方才,目光沉沉落在他身上,他全身不可抑制地瑟缩颤抖。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良晌之后,陛下开口同他说话时的语气竟称得上温和:“你到武英殿也有些日子了,一直没召你过来见见是朕的疏忽。允你半日休沐,明天带你长兄徐劭一同过来见朕。就同他说,有些日子没见了,亲戚间也是该走动一二。”

    他脑海一片空白,脊背上冷汗突突地往外冒,不等他回神应声,殿前侍卫已经在陛下的授意下走上前来扶起他。他在侍卫的提醒下,稀里糊涂地谢完恩,就被搀着朝宫门走去。

    凌烨站在殿门前,面无表情地看着徐勘的背影消失在靖章宫的侧门外。他收回视线,有些诧异地望了一眼武英殿的方向,朝方才进殿禀报的影卫吩咐道:“去叫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