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23节

第23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先头的漓山暗卫替楚珩牵着马,将他引到一辆停在避风处的宽架马车前,递给了他一个“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眼神。

    楚珩拉开马车门,车内银霜炭熏烤的暖气登时迎面而来,其间还夹杂着几缕沉水香的香气,浅淡而清冽的味道,闻之不俗,十分有格调。

    而坐在马车里的人穿着也非常有品位,整个人裹在一件白狐裘里,领口和前襟露出来的一截外衫,是绣着银蝶的绯红暖缎浮光锦,华贵而又不失风雅。

    他目光专注,落在身前摊开的一本书上,手边白瓷盏里的清茶散着袅袅热气,氤氲了车中人俊朗温润的眉眼。茶香墨香沉水香混在一起,衬得笼罩在这香气中的人也愈发显得矜贵端方——如果他不是在翘着腿嗑瓜子而且书也摆倒了的话。

    马车门倏然被开启,冷风直往车里面钻,车内的人拢了拢身上的狐裘,半掀起眼帘,懒洋洋地喊了一声:“大师兄。”

    楚珩瞥了他一眼,没说话,自顾自上了车。

    叶书离往旁边挪了挪,脸上带着点莫名的笑意,对楚珩诚恳道:“师叔叫我来迎你。”

    “你来迎,还是暗卫来?”

    “都一样都一样。”叶书离抓了一把烤栗子递给楚珩,弯了弯眼睛:“心意尽到了就行。”

    楚珩剥了个栗子,衡量了一下叶书离口中的“心意”价值几何,最终觉得实在是还不如一颗栗子值钱,于是转而问道:“你这回怎么突发奇想跟师娘一起来了,不是一向不乐意往帝都跑的吗?”

    叶书离闻言,一手拿着瓜子,一手将裹着的狐裘掀开,露出一身花里胡哨的绯红色锦衣,眯着眼睛说:“我师父说我该娶媳妇了,让我穿件喜庆的来帝都逛逛,好物色个乖巧可爱温柔解意的媳妇儿带回去。”

    “……”楚珩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评价这师徒俩,只好换了个话头随口道:“星珲不是一心想出来玩的么,你都过来了,他居然肯留在漓山不和你们一起?”

    叶书离磕瓜子的手丝毫没有停顿,听见这话显然心情颇好:“我来的时候,他正在水镜台抄门规,一百遍,估计这会儿都还出不来吧。”

    楚珩听他语气里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顿时有些鄙夷,“我走的时候不是给你留了块东君令么,这你都没去捞他?有你这么当师兄的吗?”

    叶书离闻言,笑眯眯地转头看着楚珩,一字一句慢悠悠地道:“掌门师伯亲自下的令。”

    “……”楚珩沉默一阵,轻咳一声说:“多抄两遍门规静静心挺好的。”

    “是吧,我也觉得。”叶书离从案几上偷了两个楚珩剥好的栗子填到嘴里,又从怀中摸出个玉瓶放到楚珩面前,含糊不清道:“半梦昙。”

    楚珩接过来便就着茶吃了颗药。叶书离看了他一眼,回忆起一个月前在漓山望舒殿后与穆熙云的那番谈话,他看着眼前的人,有些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将头别向轩窗外,随便找了句话问道:“你称病来这儿之前,帝都那边都安排好了吗?万一有人去看你怎么办?”

    楚珩的气息似乎有些不稳,额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缓了缓才说道:“我来的时候,齐师叔从暗卫里找了个擅长易容的,装成我的样子在床上躺着,好应付别人。”

    叶书离闻声转过视线来端详他的面容,“啧”了一声,摸着下巴道:“你这张山花脸可不好模仿。”

    楚珩皱紧眉头尽力平复着呼息,道:“模仿楚珩总比假扮东君容易,不消太像,有个六七分就成,就说是病了脸色不好。”

    马车缓缓前行,客栈的轮廓在前方若隐若现,叶书离将遮脸的面具和纱笠递给楚珩。

    随着马的嘶鸣声,漓山停驻的客栈到了,叶书离见楚珩已经穿戴好,便先行起身下车。

    推开车门的一刹那,他脸上玩世不恭的笑意骤敛,又扫了一眼客栈前等着的一行人,朝车里微微欠身,再开口的一瞬间,语气恭敬了许多——

    “东君。”

    第31章 审问

    他们落脚的这间客栈,并非是民间馆舍,而是当地官府特意辟在中宁道边上的一座别苑,供宁州进京的贵人士子们途中歇脚暂住。

    因此客栈里现下并不只有漓山的车队,宁州赴京祝寿的其他名门望族也暂住在园子里。

    东君一向行踪不定,这回更是已有大半年未曾出现在一叶孤城,是以乍闻姬无月要与他们同行去帝都,漓山一行人皆至别苑前等候,阵仗倒是不小。

    穆熙云也并未让人遮着藏着,这阵仗一摆出来,姬无月前脚才刚到,别苑主人和园子里的其他世家后脚就都知道了漓山东君要踏足帝都的消息。

    于是当日午后,数只信鸽隼鸟掠过中宁道的这座别苑,飞往帝都城以及九州四方。

    姬无月从马车里出来,和以往在漓山现身时一样,他脸覆半截面具,头戴斗笠帷纱,完全看不见面容。身上笼着一件玄纹披风,底下是一袭简单的素色袍子,衣角却微有些蒙尘——是奔波赶路的迹象。

    他扫了一眼恭候着的众人,却并未开口说话,只略一点头便朝漓山落脚的临江苑走去。

    行至院落门前,楚珩忽然停住了脚,目光直直望向临江苑对面植着的几株苍柏。与他同行的叶书离微微一愣,顺着他偏头的方向,朝几丈外的湖边看去,成片松柏郁郁苍苍,风吹树影摇,并没有什么异样的痕迹。

    叶书离不明所以,正欲开口询问,就见楚珩从披风下伸出一只手,翻掌间一道气劲自他指尖烈烈弹出,不偏不倚正打在最远处两棵树的中央。

    树梢上停着的麻雀扑棱着翅膀成片飞起,一个身材极其矮小纤瘦的人影从枝叶错杂的暗处落了下来,往姬无月的方向瞥了一眼,几个起落间,人迅速掠过湖面,身影消失在湖对岸的亭阁楼台里。

    叶书离眼神顿时一暗,抬手招来暗卫吩咐道:“去查查,别苑旁处的院子里,都有哪几家人。”

    楚珩没说什么,抬脚走了进去。

    穆熙云此刻正坐在临江苑正厅里核查礼单,见楚珩和叶书离从外面进来,脸上顿时漾开笑意,手上动作也跟着停了下来,“来了?”

    楚珩喊了一声“师娘”,走到她对面坐下,漓山的其他人没有跟进正院,厅内只有他们三个人,楚珩将纱笠摘了下来,露出一张被半截面具遮住的脸。他抬手倒了杯热茶,却并不喝,只将杯子握在手里,借着茶汤氤氲的热气舒缓了一下干涩的眼睛。

    他连夜赶路,本就疲累,刚才又吃了半梦昙,这会儿药性上来头疼至极,方才下了马车站在外头,寒风一吹,更是连话都不想说。

    穆熙云看着他被冷汗濡湿的鬓角,心里撕扯一般细密的疼,眉心也不自觉地皱了起来,提议道:“去歇一歇吧,今日我们就留在这不走了……”

    “不了。”不想楚珩闻言却立刻放下杯子,站起身来将纱笠重新戴好,“师娘,我们半个时辰后就出发,帝都那里实在不宜拖太久。”

    穆熙云见状,知他这般说就是不愿意在中宁道耽误半点时间,不会说疼不会说累也不会让人迁就他,穆熙云在心里叹了口气,想再说些什么,看见楚珩绷直的脊背,最终还是应了。

    京畿二百里,孟章关。

    一只雪白的隼鸟悄无声息地飞掠官道两旁树林,从孟章关界碑上空骤然划过,须臾落在了十里外的哨台上。

    凌启抬臂接过那只白隼,取过信看了一眼,是中宁道传来的消息,漓山东君姬无月于一个时辰前刚刚抵达中宁别苑,与漓山一行人汇合。

    凌启捏指间将密信碎成齑粉,微微眯了眯眼睛,挥手叫来天子影卫,吩咐了几句话。

    ……

    漓山的车队是在次日傍晚抵达中州孟章关的。

    孟章关是帝都的东方门户,有重兵防守,除非持有御令或是紧急军情,否则所有未时以后进关的车队旅人,都要在此至少停留一晚,接受身份盘查与核验。

    因此穆熙云他们歇脚的这间驿站,比起中宁别苑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东道入京的所有伐冰之家尽皆在此暂住,各府侍从暗卫不知凡几。

    是以漓山车队踏足孟章关的第一时间,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飞落到驿站的每一个角落——东君姬无月到了。

    不出楚珩先前所料,凌启果真有备而来,就在这京畿二百里的孟章关,天子影卫辖制地的边界处,专程等他。

    而且毫不避忌,漓山一行人才刚刚在孟章关驿站里安顿好,天子影卫就找上门来,时辰分毫不差,几乎就是前脚后脚的空档。

    彼时姬无月正独自坐在小院树下的石凳上,身前的石桌上放着两盏将将斟好的清茶,还散着袅袅热气,一杯被姬无月拿在手里,另一杯——

    凌启迈步走进来,目光径直落到石桌旁的素衫身影上。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谜一样的大乘境。

    漓山东君比想象中要显得年轻,他面上覆着半张面具,遮住了眉眼鼻梁,只露出一截白皙的下巴,轮廓线条弯成清隽的弧度。

    此刻坐在树下的他,就像是个普通的文弱书生一样。如果不是因为凌启本人与大乘境仅有一张窗户纸的距离,否则换一个人来,很难察觉出姬无月的内力气息,更不会将眼前人与站在九州武道巅峰的至强者联系起来——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真真正正地臻至化境。

    正如凌启提前在孟章关等漓山东君一样,姬无月显然也在这间庭院里等影卫首领。

    “楚珩都传信告诉他师父了,听说凌统领有事找我。”姬无月伸手比了个“请”了手势,声音淡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凌启在石桌旁坐下,拾起那杯散着热气的茶,却没喝,只拿在手里,“确实有件事要找东君。”

    “请说。”

    凌启看向姬无月的眼睛,这才注意到这位漓山东君的眸子很是动人,尽管面具覆盖住了他的眉宇眼眶,但却很难遮掩住那双眼睛的神采,用两个不那么恰当的词来说,眼波流转间,眸光潋滟,顾盼生辉。

    凌启定了定心绪,开口道:“听说东君并不是和穆夫人一起过来的,这么说来东君此前不在漓山了?”

    姬无月“嗯”了一声,点点头道:“不在。”

    他的答复凌启并不意外,茶杯在手里慢慢转了一圈,凌启垂眸瞧着掌心的白瓷,目光不经意间落到姬无月搭在石桌边的手上。

    这双手,指节修长,白皙光洁,就如同此刻盛着滚烫茶水的温润白瓷盏一样,外柔而内刚。如果不是虎口和指节间覆着薄茧,很难想象这是一双武道中人的手,而且是蕴藏着极致力量的手。

    凌启回过神,继续道:“漓山一直宣称东君近来总长住鹿水,可是据我所知,东君似乎也并不是从广陵过来的。”

    姬无月抬着杯子的手浅浅一顿,闻言并未反驳,算是默认了。

    凌启见状放下杯子,原先的温颜和语在杯子落到桌案上的一瞬间尽皆敛去,他抬起眼帘,目光肃然写满审视——

    “那么三个月前,东君在哪?”

    回应他的是长久的沉默,满庭寂寂。

    仲冬时节的傍晚,外面的天总透着肃杀的寒,杯子的热茶不消一刻,就会彻底凉透,在风里变成一汪苦冷的水。

    良晌,姬无月放下手中茶杯,白瓷盏碰在石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乍然撕破满庭的寂静。

    有不合时宜的晚风恰巧穿庭而过,留下满地寒凉,给庭院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姬无月抬眸看向凌启,眼里仿佛覆着一层薄薄的笑意,他并没有去回答凌启的问题,却缓缓反问道:“凌统领这是在审我,还是在问我?”

    凌启一惊,霎时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有些过界了,他当然可以问三个月前东君来没来过帝都——因为国法载有明令,但是却不该开口就问行踪——因为九州大乘境听调不听宣,这是古已有之的规则。

    果然,姬无月仍是微微笑着,话里却已经不再客气:“若是想审我,你恐怕不够格,去换你主子亲自来。”

    --------------------

    大柠檬:实不相瞒那一刻我在思索扯谎的办法,但是他们太能查了,说自己在哪都不妥,最终决定干脆不说!但是我也没想过,以后会为这句话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32章 敬王

    “若是在问我——”

    姬无月话说一半忽而停顿,目光在半空中与凌启短暂交汇一瞬,两个人同时偏过头朝院外扫了一眼。

    姬无月的唇角微微勾起一弯弧度,笑意浅淡而冷冽。他搭在桌边的那只手忽然翻转过来,轻轻往石案上一拍——

    除却他与凌启身前的两只茶杯,桌上的一应茶壶瓷盏在一瞬间悉数飞离案几,悬浮在半空之中。他伸手随意划了道弧,竖掌一挥,几只青白釉盏箭雨流星般朝院落外的梅林飞去。

    姬无月再一低头拾起自己的茶杯,恍然间才想起杯子里的水早已凉透。他顿时有些无奈,视线又转向那只已经飞离了丈远的茶壶,手臂一伸,屈指凌空做了个抓的动作。那只眼看已经越过墙头的茶壶,又被一道无形的内劲牵了回来,转瞬间飞回到东君的手里。

    温热的水流从他指间执着的壶里倾泻而出,续满茶盏,姬无月将茶壶重新放回石桌,举着杯子微微偏了偏头,示意凌启请便。

    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只发生在几个弹指间,凌启看着自己那只静静置于石桌上的茶杯,心里微微生寒。

    以杯为箭,对顶尖高手,不难。

    隔空取物,对宗师武者,也不难。

    难的是凌启身前这盏他没有喝过的茶,从始至终,杯子里的水面纹丝不动,不曾泛起过哪怕半点涟漪。

    完全静止,始终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