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32节

第32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凌烨回想起他方才的话,眼神暗了暗。

    若不爱吃的话是假的,那无疑就是心里有鬼。

    可若是所言为真,这般熟练的动作,那就只能是在漓山的时候,天天给爱吃虾仁的楚珩剥了。

    哼。

    两种结果皇帝都不太高兴。

    楚珩将虾仁完整地剥出来,就见陛下正不错眼地盯着他的手,楚珩顺着他的目光瞥了一眼自己手中粉嫩的虾仁,大概明白了什么。他偏头看了看举着勺子等吃的大白团子,但思及陛下为尊,还是将第一个虾仁放到了陛下的碟子里。

    凌烨顿时一愣,半晌也没反应过来。

    楚珩却已经拿起第二只白灼虾,迅速地剥好,又蘸了点汤汁,非常公平地放到团子的小碟里以作安抚。

    但清晏却没急着吃,一双乌黑圆亮的眼睛两边看了看,先是父皇面前的虾仁,然后是东君手边空无一物的碟子,他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拿起小勺子就将自己的虾仁舀到了楚珩的碟子里,然后乖乖地继续坐着等。

    楚珩心里霎时一软,忍不住扬唇轻笑。

    一顿饭以心思各异开始,最后却不知怎么,得以和乐融融地吃完。侍膳女官领着宫人进来收拾了杯盏,又奉上两杯枫露茶。清晏被带下去换衣裳,暖阁内便只剩下了皇帝和东君两个人。

    半杯茶静静地喝完,凌烨温声笑道:“朕听镇国公世子说,昨日与那虞疆圣子交手的时候,东君手里未有趁手的兵器,在这上头还吃了那赫兰拓的亏。武英殿藏剑阁收录天下名刀利剑,不若朕便送东君一把剑作为昨日之事的谢礼。”

    他话音一落,不等姬无月回答,掌殿高匪便捧着个剑匣从殿外走了进来。

    这一刻,楚珩终于知道心里的不实在从何而来——陛下知晓了他面对剑时的失态。

    甚至,已经开始对自己的身份起了疑。

    高匪将剑匣恭敬放在二人面前的案几上,楚珩心头猛然一跳,袖子底下的手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他目光瑟缩,艰难地看向那只剑匣,隔着厚厚的檀木,不必开启,他就已然知道里面是什么了。

    武英殿藏剑阁里唯一一把来自漓山的剑——

    明寂。

    他知道自己该镇定自若,然后平静地拒绝,但是脑海中的轰鸣和心头的惊悸阻挠了一切,包括那根名为理智的弦。

    他倏然抬眸,以无比强硬的姿态按下了皇帝已然打开到一半的剑匣。

    与此同时,对上姬无月黯淡眼神的那一刹那,凌烨心中无端一紧,忽然就后悔了。

    --------------------

    1孟章、监兵、陵光、执明分别是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的称谓,出自东吴时代的《七帝紫庭延生经》。

    第43章 明寂

    雨幕宛如银河瀑布一般从天穹上倾泻而下。

    姬无月的指尖搭在匣盖上,他静静看着皇帝,缓慢而坚决地按下了已然开启到一半的剑匣。

    凌烨心口忽然一窒,仿佛被狠狠地蛰了一下,有一刹那,姬无月眸子里的黯淡灰寂,与凌烨当初第一眼看到的楚珩,如出一辙。

    但也只是一瞬,姬无月的眼神很快平静到近乎淡漠——

    “陛下误会了,”他说,“我不带兵器来帝都,并不是没有,而是出于对您的敬意。”

    “就如同太子遇刺后,我现在还愿意留在帝都等待天子影卫核查,同样也是对陛下的尊敬。您知道的,孟章关没有永镇山川——拦不住我。”

    他将那只剑匣阖上,缓缓推到凌烨手边,轻声道:“我有自己的剑,这把剑……不是我的。”

    姬无月停顿了一下,偏过头轻轻呼了口气,然后继续道:“所以陛下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剑就敬谢不敏了。”

    凌烨并没有应声,暖阁内静默无言。殿外大雨如注,滂沱声仿佛就落在耳畔。

    这一刻,面前的漓山东君仿佛全身都竖起了刺,但并不是单纯的防御姿态。尖刺一半朝向别人,另一半却反噬了他自己。

    凌烨听的出来,姬无月说这些话的时候,看似冷淡锋锐,其实连呼吸都是乱的,就像是疼得狠了——别人还没怎么,他自己就先被这些尖刺扎得遍体鳞伤。

    剑匣里的,是武英殿唯一一把来自漓山的剑,半年前被收录到藏剑阁里。这把剑没有丝毫刀兵该有的锐气,黯淡而沉寂,一如漓山东君方才的眼神。

    凌烨现在几乎可以笃定,匣子里的这把剑,确实就与姬无月有关。

    但是他却不想再继续往下试探了。

    他当然不是单纯想要送姬无月一把趁手的兵器,他特意命人去取这把来自漓山的剑,其实就是想碰碰运气,看看漓山东君是否真的“握不住剑”。

    而他的运气确实好到了极点,轻而易举地就摸到了姬无月的软肋,还捉到了姬无月心上那道碰一下就要鲜血淋漓的口子。

    可是凌烨却后悔了。

    他怀着一丝隐秘的恶意,命人拿剑来试探,果然收获甚丰,直接撕开了面前这个人心上的疤,血肉模糊鲜血淋漓,疼得他连说话都艰难。

    可万一,面具下的姬无月其实就是楚珩呢?

    方才姬无月抬眸的刹那,凌烨眼里的时光仿佛悄然踏上了曾经的轨迹,他听着窗外滂沱的大雨,忽然间就回到了九月廿三,他初见楚珩的那一日。

    第一眼看到楚珩的时候,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就和面前的姬无月一样,空茫静寂,没有光亮,也没有神采。

    那种黯淡到近乎寂灭的眼神,凌烨并不想在楚珩脸上看到第二次。

    他将剑匣推到了一边,开口道:“东君勿怪,是朕考虑不周了。来人——”凌烨朗声传唤,侍立在暖阁外间的高匪立刻走了进来,将案几上的剑匣托在手里,躬身退了下去。

    楚珩低垂眼帘,静静听着高匪的步伐愈来愈远。

    明寂终于被带走了,楚珩想,就算是剑匣,但只要明寂在里面,他都不会让自己去看,连眼角的余光都不可以施与——他怕自己再次失态,也怕自己狠不下第二次心。

    他不是好的主人,明寂与他不期重逢,离他那么近,但他还是第二次抛弃了这把剑。他很清楚,自己日后不会再去武英殿的藏剑阁,虽然隔着剑匣,但也许这就是最后一次见到明寂了。

    这把剑并不是师长赐予的,明寂从诞生开始,一直到被抛弃,从始至终只有楚珩这一个主人。十二岁的时候,他跟漓山洗剑台的师叔说,想要自己锻剑,师叔不当回事闻言便笑,但耐不住他软磨硬泡,还是允了。

    正如师叔说的那样,他不会锻剑,最终出炉的明寂确实不是一把多么好的剑,不能切金断玉,也不能削铁如泥,普通又平凡。唯一的一点好,大概就是他自己锻的,生来就属于楚珩。

    十二岁到十九岁,他从籍籍无名的后辈少年,成为名震九州的漓山东君,明寂陪着他长大,和他一起从山脚走到山巅,阅尽了无数的风景。凡是仗剑所能企及的高度,他和明寂都闯过了。

    纵使再过平凡,在他眼里明寂始终都是最好的,那是他的剑啊。

    楚珩感知着高匪的距离,那道托着檀木剑匣的身影一步步远去,踏过了门槛,转过了廊弯,即将消失在门外。

    他终于还是抬眸远远地望了一眼,隐约看到了檀木匣子的一角。高匪转身进入了走廊,那道带着明寂的身影就此跃出楚珩的视野,而渐行渐远的脚步声最终也被风声雨声尽数吞没。

    他真的彻底失去明寂了。

    ……

    大雨在未正时分停止。

    皇帝派人送姬无月回露园,影卫副统领容善这回并没有跟去,他低头踏进暖阁,跪在皇帝身前,开始回禀事宜。

    “见到楚珩了?”凌烨问。

    容善点头:“是。楚珩的师父穆熙云说,他旧疾复发伤了元气,还需卧床静养一段时日,臣去看了一眼,楚珩的面色确实不太好看。”

    凌烨微微皱眉。

    他并不清楚露园里的是真楚珩还是个幌子,他也并没有和影卫讲过自己对姬无月身份的猜测。

    因为实在太过荒诞。

    但是今日,他心里这种荒诞的猜测又实了一分。

    凌烨第一次遇见楚珩的时候,是在武英殿的藏剑阁后,那时楚珩腰间是佩了剑的,他从剑阁里拿了一把“扶摇”,目光空茫地从长廊尽头走来。而今日,面对那把来自漓山的剑,东君姬无月也是同样的失态。

    凌烨并不觉得这是巧合。不管心里荒诞的猜测是否为真,但是能让漓山东君不愿用剑、也让楚珩黯然失神到那种地步的,绝不会是等闲小事。

    他对容善吩咐道:“去查查,近两年来,漓山出过什么大事,或者死过什么人,尤其是与漓山东君有关的。”

    第44章 路窄

    雨霁之后,接下来几日都是晴天。

    太后千秋将近,四方城主、各地侯王齐聚帝都,各高门世家之间难免要有一番人情往来,饶是露园这等清净之地,这几日也已经举办了数场会客的酒宴。

    更何况因为太子遇刺的缘故,漓山东君姬无月暂时留在了帝都,消息一经传出,露园就更是人来人往车马盈门。

    楚珩陪穆熙云见了几位世交,但连续几场觥筹交错后,就再也不想应付了。

    原因无他,若只是推杯换盏倒也罢了,可这些故交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门心思的想要给他……说亲。

    大胤民风开放,崇尚周礼,没有那么多的腐旧陈规。虽说男女有别,但若两家长辈在场,公子姑娘们相互见见倒也没什么,东君业已成、家未立,人又恰好在眼前,将心思动到他头上的,能从帝都南城门一直排到北城门去。

    高门著族的夫人,带着自家落落大方的嫡长女前来拜访穆熙云,家族本身就和漓山有些交情,人往花厅里一坐,他这个东君只要在露园,于情于理都得过来说两句话。

    一家两家楚珩还勉强能应付,次数多了,他就实在坐不下去了,总觉得有些莫名的心虚不安,最后干脆把专程来帝都找媳妇的叶书离给推了出去,横竖他也是个香饽饽,不说排到帝都北门,但半个城总是有的。

    楚珩这厢才抽出空来,第二天就去登门拜访天子近卫营的大统领谢初。

    当初他刚来帝都就被钟平侯府送进了武英殿,叶见微担心他在武英殿里受旁人的气,特地给谢初送了封信,请谢统领帮忙照拂。信上还说日后漓山东君姬无月会亲至帝都当面拜谢,如今他人已经来了,进帝都也不用请旨,无论如何都该去给谢统领道声谢,感念他素日的照顾。

    谢府是陛下钦赐的宅子,就坐落在皇城边上,好认得很。

    只是楚珩来得却不巧,他这几天应付宾客,一个头两个大,过得实属煎熬,连日子都忘了记。经由谢府看门的小厮提醒才想起来,今日逢十,宣政殿有大朝会,谢初身为正二品武官当然是不能缺席的。

    谢统领的夫人请他喝了杯茶,略坐一会儿,说了两句话。

    他这几日焦头烂额的也没留心外头的事,与谢夫人说话的时候才知道,南隰使团已于昨日下午抵达帝都。今天大朝会过后,宫里要设宴款待南隰来使,谢初也会出席。

    不巧之上再加不巧,楚珩今日显然是见不到谢统领了,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将拜礼奉上,改日再访。

    翌日是冬月廿一。

    叶书离说是来帝都找媳妇,结果比楚珩还不耐烦应对,只陪穆熙云见了一天的客,就不想在露园坐下去了。冬月廿一一大早,便逃命一般地拖着楚珩往外跑。

    叶书离从前没来过帝都几次,从露园出来也不知道去哪,楚珩刚回京就进了武英殿,平日在宫里不太出来,不比叶书离好多少。两个人四处逛了逛,最后一合计,楚珩干脆带叶书离去了明正武馆。

    太后千秋,九州四方各世家的青年才俊全都汇集在帝都,贵公子们年轻好胜,总爱争个高下,现下全聚在一起,切磋比武实属常事。更何况宫里每日都要赏些彩头,激得这群血气方刚的青年英杰们愈发争强显胜,明正武馆日日都是热闹非凡。

    楚珩和叶书离是临时起意,并未提前订过厢阁,两个人过来的时候,武馆内已是座无虚席。

    漓山东君脸上的标志性面具,满帝都的世家著族都认得,于是楚珩来的时候便戴了顶纱笠,在人满为患的武馆里倒也并不显得十分突兀。

    他们俩在看台边找个空地站定,楚珩往楼上一抬眼,登时就瞧见了好多熟面孔。

    谢初大概也怕年轻人血性上来失了分寸,南北两殿凡是闲着没什么事的人全被他打发到武馆来镇场了,云非和陆稷都在,就连顾彦时这个武英殿挂名的教习也被请来了。

    楚珩抬头的一瞬,顾彦时也恰好望向他们的方向,顾彦时认得叶书离,一眼看见他身边戴着纱笠的楚珩,立刻就知道是东君过来了。

    他连忙下来,见楚珩和叶书离没预定席位,便就将两人邀去了二楼中央的看台坐下,堂倌上了茶点,顾彦时笑道:“邀了个朋友到武馆来聚聚,没想到居然能在这儿遇见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