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48节

第48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满殿的侍女内监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着,谁都没敢出声,生怕陛下龙颜大怒,把这才承恩一天就开始恃宠而骄的人给丢出去——毕竟御前侍墨身上可还记着二十杖呢。

    他们屏息静气,提着心七上八下,最终却听见陛下说了一句:“力道行吗?回头我再找太医学学手法。”

    楚珩哼了两声,点点头,说:“唔……还行,那陛下好好学。”

    凌烨闻言笑了笑,话里似有几分意味深长:“学会了以后好天天给你按。”

    “嗯,天天按,哎……再重一点儿。”

    听的人没注意,旁观的可是觉出点别的味道……别说丢出去了,就眼前这按腰什么的,哪里是一时兴起,分明是蓄谋已久。

    侍立在侧的祝庚看了一眼陛下掌下那满布着青紫吻痕的皮肉,又瞧了瞧半眯着眼只顾享受皇帝伺候、半点没觉出言下之意的楚珩,不禁在心里暗暗“啧”了两声——

    白天皇帝伺候完皇后,晚上皇后再伺候皇帝,这很公平,小祝公公心想。

    凌烨给楚珩揉了两刻钟的腰,有天子影卫在殿外请见。

    皇帝命宣。

    凌烨给楚珩拢好衣服,顺势坐在了榻边,影卫进来,一板一眼地禀报起了大理寺发生的事。

    这案子和楚珩有关,凌烨虽然表面上没管,暗里早就让影卫盯着进展,云非去自首,楚珩初五那日与他同车同往,被扯出来不过是转眼间的事。

    “行吧,那等着大理寺来要人。”凌烨轻笑。

    “陛下……”楚珩在榻上趴不下去了,转过身来看着凌烨。

    后者没解释,在他腰上轻轻拍了一下,说:“起来,我们去前头。”

    楚珩依言照做。

    他们已经在昭仁宫待了一天有余,出来的时候外头早已雪霁,银霜玉雪覆着九重阙的层楼叠榭,高台殿宇在日光映雪中褪去了往日的庄严肃重,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的韵味。

    凌烨没有带楚珩走中轴御道,反而顺着昭仁宫往东,绕过小半个东廷,一直走到了一处不甚起眼的宫殿前。

    此间没有匾额,但却有重兵把守,来来往往都是天子影卫和宫廷内侍,楚珩看了一眼石碑上的字,认出是“大盈”两个字,他偏头看向凌烨。

    “记得来时的路吗?”凌烨笑着问他。

    “差不多。”楚珩点点头,问:“陛下带我来这儿干什么?”

    “大盈阁是皇帝私帑,”凌烨倾身靠近,借着袖子的遮掩将一枚铜钥塞到了楚珩掌心,附耳过去说:“拿好,别让人看见,我的钱都给你了,皇后。”

    楚珩怔了一瞬,感觉自己的心跳得飞快,手里的铜钥还留有着陛下掌心的温度,常言道十指连心,想来他触及到的不只是手,还有眼前人心上的温度,所以才如此灼灼发烫,让他在怦怦的心跳中失了神,良晌过后,楚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都给我?”

    “嗯。”凌烨很是正经地点点头,继续同他咬耳朵:“没办法,大理寺下午就会来人,朕得给皇后交罚金。”

    当日下午,大理寺果真来了人,皇帝在敬诚殿见了大理寺少卿。

    萧高旻和叶书离都在八议之列,而自首的云非是澹川颜氏的子弟、颜相的独子,他和楚珩一样又都是武英殿天子近卫,后者还是御前侍墨,皇帝身边的人,请去大理寺问话前,须得经过圣上首肯。

    “你也去打人了?”皇帝仿佛才知道一样,抬眼看向身边研墨的楚珩,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大理寺少卿站在下面,看得很是清楚,御前侍墨听言身形一僵,手上研墨的动作也跟着慢了下来,他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神情,但这副垂首不语的小心姿态,明显是认罪了。

    “云非家里——颜相府和庆国公府去人了吗?”皇帝转过视线不再理他,淡声问:“还有钟平侯楚家。”

    大理寺少卿:“回禀陛下,臣进宫的时候,大理寺已经派人过去了,只是庆国公府那边,云非公子没叫去,只让人知会了相府。”

    皇帝屈指轻轻敲了两下御案,闻言不置可否,只淡淡“嗯”了一声,不知在思忖着什么。

    上首一阵沉默,大理寺少卿正疑心自己的奏答出了错,就听皇帝忽而朗声道:“来人——”

    进来的是天子影卫首领,凌启。

    大理寺少卿还没反应过来,就见龙椅上的皇帝瞥了一眼身旁的御前侍墨,直接吩咐道:“大统领带他去罢,顺便一起听听,回头禀给朕。”

    天子影卫首领,超品,在外权比丞相、位比王公,一桩简单无比、只需一道旨意的案子却让凌启亲自去,大理寺少卿实在不懂圣上用意何在。

    彼时大理寺内,陆勉命人上了茶点,借着等候的功夫找个由头把云非叫了出来,压低声音问他:“你老实跟叔说,你小子过来到底是想干什么?还嫌你叔不够头疼?”

    云非诚恳道:“陆叔,这事真是我牵的头,我来就只是为了认罪。”

    陆勉一脸怀疑地看着他。

    云非道:“陆叔放心,我没打算让您为难,反正坏事都是我牵头干的,您依律判就是,罪名越重越好。”

    陆勉指着他,气声道:“怎么个重法?难不成让你去挨刑杖?”

    云非敛去面上笑意,目光沉沉,颔首认真道:“可以。”

    陆勉脸色微变,忽然沉默了下来没再继续问话,眼神格外复杂地看着云非。

    朱雀街,颜相府。

    今晨下了雪,路面冷滑,颜懋没去尚书台,留在了府里,大理寺正过来的时候,他正在房里看书,颜沧进来禀报。

    “澹川颜氏的子弟,那就是庆国公府颜家的人,所以——”颜懋抬眼,缓声说:“报到我府上做什么?”

    颜沧欲言又止,难为情地看着他:“相爷,公子他好不容易……”

    “好不容易想起来我这个爹?”颜懋扬声打断他的话,站起身把手里的书一扔,嗤笑道:“他是生怕别人找不到攻讦我的理由,故意以身试法,将自己当成把柄送上门呢。”

    “行,可以,干得漂亮。”颜懋连连点头,抬手往东一指,“烦请大理寺的绕个远去隔壁街庆国公府,别在我这杵着。”

    他拧着眉语气不耐,颜沧却没动,顶着他的怒火又道:“相爷,就算报到庆国公府,也少不了您这儿,再怎么说,您都是做父亲的。”

    颜懋闻言冷冷地看着他,良晌没再说话。颜沧见他嘴唇抿起,下颌线紧紧绷着,僵着身形一动不动,心知他是被云非气得狠了,只得退了下去。

    刚走了两步,身后颜懋却突然淡声开口:“说得也对,虽然不在一张族谱上,但论起血缘怎么都还是我儿子。”

    颜沧连忙转过身。

    “既然如此——”颜懋微微抬起下巴,漠然道,“那你去告诉大理寺正,请他们陆大人往重了判,最好动刑,打死不论。”

    “相爷!”

    “这就是我的意思。”颜懋冷静地坐了下来,面上尽是冷色,话音里半点温度也无,仿佛在说着和他无关的人。

    颜沧咬了咬牙,一字一顿低声道:“相爷,无论如何,云非公子是您唯一的骨血。”

    颜懋垂着眸,半晌没说话。

    室内一时寂静。

    良久,颜沧终于听见颜相开口:“你说的对,颜云非是我儿子,只你告诉恐怕还不管用,还是得我亲自去。”

    他站起身,手心紧紧捏着,漫不经心地冷笑一声,道:“大理寺是吧,那我去看看他们刑杖的木板子有多厚,不厚的话叫人把相府的马车辕拆下来借给他们用。”

    第65章 党争(上)

    楚珩和凌启到大理寺的时候,正好跟颜相遇上。天子影卫首领主动颔首与颜相打了招呼,而颜懋却满面寒霜,目光冷冷地掠过凌启,看向落后两步的楚珩。

    颜懋与楚珩一共见过三面。

    冬月初四,楚珩被皇帝当庭斥退,行至敬诚殿前,颜懋与他擦肩而过,见了这位传言中不为帝喜的御前侍墨第一面。四目相对的一瞬间,颜懋恍惚以为,是小重山围雪谈道夺魁首的姬无诉樰复生。

    只凭第一眼的直觉,他就几乎可以确信,楚珩不只是“楚珩”。

    第二面是在四日之后的冬月初九,适逢楚珩出宫,颜懋派人将前者“请”进相府,但明明暗暗的试探间,楚珩滴水不漏。如若不是颜懋亲眼见过惊才绝艳的姬无诉樰,如果不是楚歆楚琰两姐弟实在秀出班行,或许他真的不会再对楚珩起疑。

    如今是第三面,在大理寺的正门前。

    这三次,颜懋见的都是“楚珩”。

    而眼下,两个人的目光隔空相对的一刹那,颜懋忆起了或许还存在的第四面——

    漓山东君姬无月于京畿官道阻拦刺客救助太子的次日,皇帝邀他入宫请宴致谢。在敬诚殿的暖阁前,隔着长廊和雨幕,颜懋与他曾有过短暂的眼神交汇。

    如颜懋所想,尽管姬无月戴着面具遮住了半截面容,但还是看得出来,他身上并没有岁月侵蚀的明显痕迹——漓山东君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年轻得多。

    而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巧,姬无月离京后的第三日,楚珩就病愈,重新回到了御前。

    颜懋注视着面前安静伫立的御前侍墨,目光中的审视意味不加遮掩,直剌剌地刺向楚珩。后者却没有任何反应,浅躬施礼叫了声“相爷”后,便垂眸敛目站在一旁,任他打量。

    大理寺前的这出审视最终被凌启打断,天子影卫首领不着痕迹地侧了侧身,刚好挡在楚珩身前,隔绝了颜懋的视线。

    恰好此时,陆勉从官署内走了出来,影卫首领奉旨而至,代表的是圣上的意志,兼之丞相也到了,他这个大理寺卿要亲自出来迎一迎。

    陆勉与两人施过礼,还没来得及客套,抬头就瞧见了颜懋脸上明晃晃的嘲弄之色,他目光落在挡着楚珩的凌启身上,神色变幻间不知在想些什么,不善地看着他们两人,最终冷笑了一声,一甩袖子转身进了大理寺的门。

    留下满脸尴尬的陆勉看着凌启,干笑着打了两句圆场,好在后者也没在意颜相的态度,朝陆勉略一颔首,跟着他走了进去。

    颜懋先他们几步,径直来了议事的正厅,进门半句话不说,只冷冷看着坐在左侧的云非,而云非就好像没看见他父亲似的,眼皮都不掀一下,垂着眸子自顾自地抹着茶杯里的浮沫。

    颜懋是丞相,百官之首高居尚书台,他可以不主动说话,旁人却不能视而不见,现下厅内坐着徐楚两家在朝为官的长辈,钟平侯没有亲自过来,楚家来的是楚珩的一位族叔。

    徐楚两家本没什么太深的交情,只是楚家世子楚琛即将荫封入朝,嘉勇侯徐遨官居吏部,在日后的授官和考核上能说得上话,钟平侯本想与徐家结份善缘,但楚珩早先与人家儿子结了梁子,中途没能致歉讲和就算了,现在又伙同旁人将徐劭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善缘肯定是别想了。

    钟平侯此人最是懂得衡量利弊,仇既然已经结下了,而且楚珩还是跟萧高旻叶书离颜云非一起做的,旁的几家都没致歉表态,钟平侯当然不愿他们楚家率先低人一头,以免在其他世族面前堕了钟离楚氏的名声。

    因而楚珩的这位族叔到了大理寺后,也没跟嘉勇侯徐遨说什么致歉的话,就只木头人一样地坐着,只道等着大理寺宣判。

    正厅里的气氛本就僵硬,现下随着颜懋云非父子二人的对峙,更是凝滞到了极点。几家派来的人起身与颜懋见了礼,后者却没什么反应,仍旧满目寒光地盯着云非。

    厅里的这几位都是颜懋的同僚,皆出身世家大族,在朝中多少有些实权,颜懋此般全然无视,连句话都不与他们说,就算他是丞相,也是极为失礼的。但嘉勇侯徐遨和楚家那位族叔也有些奇怪,他们虽然做了面子上的礼数,但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等颜相的回应,甫一施完礼,立刻就神态自若地坐下了。

    叶书离作为后辈,方才同样跟着起了身,见他们如此行事,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只得跟着落了座。他旁边的萧高旻懒懒地靠着椅背,无论谁进来,都没见世子爷挪动一下,可谓气定神闲,嚣张恣意之余,一看就是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

    于是叶书离决定“不耻下问”,伸出脚踢了一下萧高旻的小腿,环顾一圈厅内神思各异的众人,以眼神询问。

    萧高旻低头看了看被那块叶书离脚尖碰到的衣衫,见上头没什么灰尘,这才放下杯子睨了他一眼,决定大人不计小人过,暂且“不吝赐教”一回。

    在场的有武道中人,耳听八方的本事是有的,萧高旻要讲的话不好明说,得写下来。

    于是世子爷想也不想,伸胳膊就捉住了叶书离的手,握着他一根手指刚要往自己杯子里伸,忽然看见茶水上头的浮沫都被撇清了,上好的茶,还没来得及品尝,可不能被叶书离的手指头给糟蹋了,于是当即拐了个弯,伸向叶书离的杯子。

    他们的茶是大理寺的仆役才添的,还冒着腾腾热气,世子爷嫌烫,舍不得用自己的手指头,拿旁人的蘸起水来倒是丝毫不心软。

    叶书离咬牙切齿,从茶水里拿起来的时候,指尖都有些发红,刚想掀桌子,就见萧高旻握着他蘸了水的手指,在桌案上一笔一画写了两个字——

    “党争。”

    叶书离还没来得及发的火瞬间熄了大半,与此同时,凌启带着楚珩走了进来。

    宫中来人是天子影卫首领,叶书离嘴角微抿,再次环顾周围坐着的人,有点发觉他们这起打人的案子本身是很简单,但背后交织的势力可就太多了。

    颜相、徐遨、钟平侯、永安侯还有漓山,以及不知何时会被扯出来的苏朗跟韩澄邈,这二人背后又是颖国公府和韩国公府。

    ——颜党,世家,纯臣,在朝的中立者,在野的中立者,除却寒门,他们这起简单至极的案子却几乎将朝中各党汇聚了遍。其中颜相虽然出身澹川颜氏,但他早已叛族自立,走的是和寒门学子一样的科举之路,和寒门也勉强算是沾了点边。

    大胤的朝局波云诡谲,韩国公韩卓和颖国公苏阙都是正经的天子麾下,算是纯臣,负责审案的大理寺卿陆勉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