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59节

第59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第83章 世子(五)

    忘世居茶楼。

    萧高旻和苏朗敲开雅间的门,皇帝已经坐在里面等他们了。

    两个人行了礼,皇帝心情似乎不错,面上带着浅笑,瞥了萧高旻一眼,说道:“这回可是你挑衅在先。”

    世子没什么可辩解的,眼也不眨地颔首认了,然后就道:“臣得罪了慎郡王,想向陛下讨个恩典,求陛下帮臣调停摆平。”

    叶书离在一旁听着,闻言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世子爷这话说得也有点太直来直去了,这位可不是小郡王,冲撞不起。

    所幸皇帝也没生气,只是目光沉静看着萧高旻,短暂地沉默片刻,点点头算是应了。

    凌烨并没有多留他们,喝完茶后略说了几句话,就让几个人告退了。

    雅间的门重新关上,楚珩把清晏带到桌子边,拿了块玫瑰酥递给他,让团子自己吃着玩。他抬手给凌烨添满了茶,淡淡道:“这天底下,人情最难还。”

    但是在永安侯世子这儿,人情真是再好还不过了。

    “他是故意的。”凌烨点点头说,“那日你也在场,我找萧侯帮忙搅浑水,宜崇萧氏和漓山一样,历来独行独往、不涉党争之事。但前天大朝会上,萧侯的那番话,明摆着是在帮颜相开脱,或多或少都得罪了几个著族党羽,尤其是以堰鹤沈氏为首的庆州世家党,这算是朕欠了萧侯一个人情。”

    然后今天,永安侯世子萧高旻出门就以下犯上冲撞了慎郡王,刚才更是让皇帝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人情还上了。

    这天底下,是个人都知道,皇帝的人情有多金贵,让陛下往善处记上一笔,日后凡事都会容易的多,甚至在关键的时候,皇帝的人情就是救命免祸的金牌。

    萧高旻当然也明白。

    永安侯世子比大胤任何一个王侯继承人都要特殊,同时却也更难。

    世袭罔替带给他的并不是托庇祖荫、坐享其成,相反,在其他爵位世代降等、五代而终的世子奋发图强,建功立业,以求不断延续家族恩泽的时候,萧高旻既需要付出和他们一样的努力,同时又不能让这种努力“过界”。

    身为大乘境的太祖昭懿皇后萧明棠给她的家族留下了无比丰沛的荫庇,但能不能守得住,就要看后世子孙的本事了。

    世袭罔替,使得宜崇萧氏不再需要为皇帝鞍前马后,就得以延绵家族福泽;拥有千年武道传承的宜山书院,让宜崇萧氏在大胤军中有着不容小觑的份量;作为大胤开国十六世家之首,宜崇萧氏的家主在太微城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这世上没有白得的好处,帝王恩泽天下苍生,拥有的倚仗太多,宜崇萧氏已经不再需要仰赖后世皇帝的恩典,这让他们天生就与大胤后代的皇帝隐隐对立。

    身为永安侯世子,萧高旻始终都走在皇帝忌惮的边缘线上,他必须足够优秀,这样方有能力护得住家族荣耀,不致于任人拿捏;但他即便身怀大贤能,也不能功崇德钜,不可八面玲珑,不宜私交过广,否则以萧氏的家底,必引人主猜忌。

    大胤没有异姓王,封到头就是超品国公,萧家已是世袭罔替,祖上辞公爵而不受,为的就是给子孙留一线后路。身为人臣,最忌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宜崇萧氏已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当手里讨价还价的筹码太多,多到了可以引起帝王杀心的时候,整个家族的命运就到了头。

    是以帮了就帮了,得罪了庆州的几个世家,于本就需要独来独往的宜崇萧氏而言,未必全是坏事。至于皇帝因念功而记下的人情,至少在现在,萧高旻不敢要,就算今日没有恰巧遇上慎郡王,他也会弄出旁的过错来抹平这个人情。

    “你刚才就直说?”离了雅间,一路走到二楼栏杆,叶书离终于忍不住问了。

    “不然呢?”萧高旻抬眼看他。

    “……”叶书离对上萧高旻的视线,沉默了一会儿,最终错开眼,没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他们伫立须臾,有天子影卫从楼下上来,三个人侧身让开道,影卫向他们颔首致意后,朝里去了。

    萧高旻瞥了一眼影卫的背影,他曾听父亲永安侯说过,天子影卫这群人总是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风格,譬如先帝身边总是冷酷铁血者居多,久而久之,就给天子影卫留下了“以血止血以杀止杀”的名号。

    但到了当今这里,时常看到的影卫都是谦抑低调,温和而坚毅的,没人会去质疑天子影卫的实力,但他们锋锐如刀的内里似乎很少展现,以至于就像是蒙了一层纱,影影绰绰探不分明。

    这一点,很像当今的皇帝。

    包括永安侯在内,直到今日,很多人都还是摸不清这位宣熙帝的真实脾性。皇帝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温和克制的,他很少发脾气,不会随意苛责臣子,就算是动怒,也是不形于色。

    但是御前奏对,被皇帝轻飘飘一个眼神吓到伏地颤抖的人太多了。

    没人敢忘记宣熙六年的夏日雨夜,终日沉默的少年天子一朝出手,一夕间就让太后六年筹谋沦为笑谈。没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布局的,甚至太后长子齐王至死都想不通,那个看上去几乎已经被架空了的皇帝,到底是凭借何种手腕,才能从太后与齐王的里外合围中厮杀而出的。

    好像只是弹指间就改了天地,第二天大朝会,众臣俯首,宣政殿的丹陛上再不见凤座珠帘,只剩下了唯一的一把龙椅。

    其后两年,皇帝掌权,但他的脾性似乎与太后临朝称制时没什么变化,可正因如此,许多人在面对他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生出十二万分的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未知才最可怕,无论是皇帝的脾性也好,还是他的容忍限度也罢,谁都试探不起。

    萧高旻不敢赌,宜崇萧氏势力雄厚,但却不像北境顾氏,有着皇帝母族的亲属优势。至今只两年,他尚且不知道皇帝的温和宽容到底只是表象,还是他真的可以对亲族以外的世家一样用人不疑,功高不忌。

    所以人情不能留。

    以皇帝的手腕权术,在他面前,所有的掩饰和算计最终都会是徒劳,有些话,既然彼此心知肚明,还不如直接说的好。

    萧高旻和叶书离两个人相对而立,都不说话,就这么互相看着,齐齐走神,也不知道魂儿飞到了那里。

    若是不清楚他们之间过节,只看着面如玉、身如松的两个人相视站在这里,仿若一幅静谧的画,说不出来的和谐。

    苏朗在两个人脸上扫视几个来回,见他俩之间这诡异的气氛,瞬间一点也不想像个多余的柱子似的杵在这儿了,他忍了又忍,最终还是难受道:“你们俩不是过不去吗?”

    第84章 择玉

    魂游天外的两个人立时回过神来,彼此四目两对,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错开视线,萧高旻虚咳一声,叶书离不太自在地展开折扇晃了两下,强行开了个话头道:“你和那个沈英柏,有过过节?”

    “也不算,但他是慎郡王的表兄,当然看我不顺眼,不过就算没有这一茬,我跟他也不会太好。”

    萧高旻同苏朗对视一眼,继续道:“南韩北沈,听说过吧?”

    *

    “南韩北沈,东昌西庆,萧侯在朝堂上结的这个梁子也不算太坏。”楚珩在御前写了不少奏议录,前段时间又看了各地的请安折子,对世家党派间错综复杂的势力纠葛已经摸得很清楚了。

    凌烨微微笑了笑,说:“早年间,韩师执掌太学,一度称得上桃李满天下,其所注经义在士林中备受推崇,有着‘学圣’之称。但先帝在时,堰鹤沈氏的家主沈良及曾是诸皇子太傅,堰鹤所在的庆州、以及西边其他几州的士子自然更信服沈良及。”

    “士林里的韩沈之争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宜崇萧氏和裕阳韩氏同属昌州,萧侯平日里虽不会和韩国公有过多往来,但在这上头,他当然是站在韩氏一边的。”

    “诸皇子太傅。”楚珩轻轻重复这几个字,问:“也教太子么?”

    “嗯。”凌烨点点头,说:“当年我做太子的时候,父皇并没有另行选任太子太傅,我也和其他皇子一样,一并在四知殿读书,不曾有过什么特殊之处。”

    楚珩道:“那这么说来,沈大学士也是陛下的老师了?”

    这本该是个多余的问题,但楚珩始终记得,当日敬诚殿屏风后,凌烨看着手中的旧话本,提及“帝师”两个字的时候,眼中的情绪格外复杂。

    而今日也是如此,凌烨沉吟片刻,似乎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最终只是道:“沈太傅教过我,当然有师徒之谊在。当年在四知殿读书时,我所学也算是沈系。”

    但在四知殿以外的地方呢?

    楚珩没有再继续问。

    今时朝堂之上,较之堰鹤沈氏,陛下与裕阳韩氏的关系明显更亲近些。而他日日和凌烨在一处,比其他任何人都清楚,不仅仅是关系,偶尔私下里写点什么,陛下的行文理念也更偏韩学。

    大白团子吃完了一块玫瑰酥,又伸出小手朝碟子里摸,楚珩怕他点心吃多了等会儿不好好用午膳,连忙按住他,对凌烨道:“午时了,阿晏都饿了,你先带他回宫?我下午还要再去琼玉阁看看。”

    这话一出,凌烨顿时不太乐意了,他还没刚出来呢,这就要被撵回去了,而且最关键的是都没有把皇后带回家,怎么能就此放弃。

    而大白团子这回根本不要父皇提醒,自己就奶声奶气地抗议道:“不要不要!阿晏不回去!”

    凌烨从善如流,不仅不阻拦,还在一旁暗戳戳地煽风点火,一大一小两个人一起眼巴巴地看着楚珩。

    楚珩无奈,最终只能妥协。

    因带着清晏,两个人就没有去旁的地方,从茶楼出来后直往四时食居。

    这间酒肆明面上的东家是长宁大长公主,但极少有人知道,四时食居其实是凌烨做太子时私下置办的产业,一直由天子影卫暗中管领。因着东家地位尊崇,酒肆地段好,菜味佳,兼之时常有些宫里的吃食花样,故而来往客人极多,无形中倒是方便了影卫收集各色情报。

    凌烨和楚珩过来的时候正是饭点,四时食居的生意热闹非常,掌柜便直接将他们迎到了后厢花厅,一边奉上了食单,一边垂首听命。

    掌柜也是天子影卫里的一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探听的信息查证处理,择其中要事上达天听。循照以往惯例,若遇上皇帝微服出宫,又驾临了四时食居,便直接当面禀报。

    只是今日……

    掌柜见皇帝身边还带着楚珩,没怎么犹豫,便选择了低头静默。

    而凌烨等了一会儿,没听到掌柜禀奏,一面翻着食单,一面眼也不抬地道:“说吧。”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自己没觉得什么,负责搜罗情报的掌柜眼皮跳了一跳,不动声色地又看了楚珩一眼,低下头开始如常禀奏。

    能够上达天听的都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王侯世家的动向、公卿大臣的往来、或是某时某日,谁有什么出格越界的言行举动……

    楚珩翻着翻着食单,神思就跟着飞到掌柜的话上了,不自觉地将桩桩件件捋了一遍。

    凌烨吩咐完,见楚珩在低头沉思,便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跟着你听了两句。”楚珩目光掠过垂首待命的掌柜,不禁笑道:“你这间馆子还有这儿的影卫,当真是不错,称得上以微知著洞若观火。不过有一点不好,四时食居是请宴会友常来的地方,以后我在这吃饭的时候若说了你坏话,那不是很容易就被你知道?”

    凌烨莞尔道:“什么坏话,现在就说来听听。”

    清晏在一旁跟着附和:“阿晏也要听。”

    楚珩揉了揉他的头,三个人笑成一团。

    因打着长宁大长公主的名号,四时食居的许多菜色直接取自宫里御膳房的食谱,上至公卿豪族下到布衣百姓都十分推崇热捧,但到了帝后这儿,这些简化后的宫廷菜肴就不太够看了。两个人先给清晏单独点了小孩子的吃食,自己倒没什么特别想吃的。

    楚珩想了想,试探着对凌烨道:“昨天晚上,我跟叶书离抢毛肚,没抢赢。”

    凌烨翻食单的手一顿,抬眼看他:“你偷吃红汤锅子了?”

    偷吃。

    楚珩敏锐地捕捉到这两个语气不妙的字眼。

    上个月楚珩“因病告假”,东君来帝都,他为了短时间回境大乘,连吃了半个月的半梦昙。后来“告假”结束终于回到御前,他一时高兴忘了忌口,当天就和凌烨一起吃了红汤辣锅,于是半梦昙在身体里留下的那点遗害全发作起来了,难受得死去活来。

    半梦昙的事他不好跟凌烨解释,所以凌烨就自然而然地觉得他是吃辣伤了脾胃,叫程老太医给他开了十天的药汤方子,还日日看着他忌口。

    可这事都过去这么多天了,怎么还记得那么清楚。

    早知道就不说了,回露园的时候偷偷吃。

    但面上当然不敢表露,楚珩怕凌烨再翻旧账又让他吃药膳,连忙道:“没有,我昨天吃的清汤的。”

    凌烨眉眼含笑,也不说话,只盯着楚珩的眼睛看,过了一会儿,意味深长地道:“欺君是重罪,可是要罚的,皇后想好了再说。”

    语落入耳,楚珩脸颊瞬间染红,所谓的惩罚,他已经切身体会过一次了,几乎立刻想起了前天晚上那支在身体里为非作歹的毛笔。

    此刻看着凌烨的神情,楚珩一点也不怀疑他会真的把叶书离叫来问问昨晚吃的什么,只好心虚地小声说:“错了。”

    又试图讨价还价道:“但我早就好了,昨天吃了也没难受。”

    凌烨不置可否,眼中笑意晕开,倾身过去附在楚珩耳边说了什么,几句呢喃私语后,楚珩耳根爆红,伸手拍了凌烨几下,坐的离他远了些,再不说要吃红汤锅子的事了。

    凌烨随意点了几道菜,挥手让人退下了。

    掌柜拿了食单阖上门,再捺不住心里的好奇,用眼神询问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