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61节

第61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镜雪里当然了解大胤的男子没有打耳洞的习惯,特地将玉坠子做成了耳夹,轻易就能固定。

    楚珩顺着凌烨的视线望了一眼,立刻警觉道:“镯子就算了,这个不行,你想都别想。”

    凌烨将殿里的内侍宫女全都挥退,拾起那只坠子在楚珩耳朵上比了比,心里愈发痒痒的:“就戴一晚上给我看看好不好?”

    楚珩连忙按下他的手,在心里把镜雪里骂了一百遍,发誓下次东君再见到她,一定不会手软。然后坚决摇头绝不松口。

    凌烨却不肯轻易放弃,凑到楚珩跟前,左一句右一句的同他磨,时不时地倾身过去亲吻几下。楚珩被他弄得忍不住笑,一边推一边躲,最后不知怎么的,还是同他抱在了一起。

    等情欲被挑起来的时候,再商量什么,就容易得多了。

    圆圆的明月跃上枝头,白练一般的清光透过窗子洒下一室柔辉,照见嫣红欲滴的玉坠,和榻上人红透了的眉眼。

    这一夜发生了什么,守夜当值的内侍也不知道。

    但第二天晚上,楚皇后说什么也不肯回明承殿了,连晚饭都不愿和陛下一起吃了,一早就跑去了武英殿。

    由此便可窥知一二。

    当然,这都是后话。

    --------------------

    1是血玉的来历传说之一,贡觉玛是西藏的女神,不过临阙的地图是虚构的,地理地貌不全以古亚洲为蓝本,有很大改动,南隰也不是类似于西藏的地理方位,在这里属于借用传说。

    第86章 后门

    翌日腊月十三,慎郡王凌祺然并文信侯世子沈英柏奉上谕入宫觐见。

    到崇极门,有皇帝身边的内侍来迎,将两个人直接带去了内殿书房。

    ——这显然是皇帝交代过,但陛下本人此刻却不在。

    内侍引两人坐下,上了茶,垂眸敛目地准备退开。沈英柏连忙起身,递了个荷包过去,道:“公公辛苦,请公公喝茶。”

    谁知内侍朝他们二人扫了一眼,却连连推辞不肯收,面上只谦恭道:“世子折煞了,这是奴婢的本分,万不敢称辛苦。”

    说完,收起托盘躬了躬身,便退开了。

    书房的门被虚掩着,沈英柏目光朝着内侍离开的方向,微微皱了皱眉。

    因陛下有过严令,御前没人敢收受财帛重礼,但偶尔几个银锞子还是行的。朝臣们面圣忐忑,为求心安,往往会从御前近卫或者内侍们这里打听陛下今日心情如何,塞个茶饭钱当作答谢。

    但即便这样微不足道,这点子礼也不是随便拿的。方才那内侍的举动并不是个好预示,御前的人,什么人的礼可收,什么不可收,完全视陛下今日心情和对人的态度决定。

    这是御前惯有的不成文规矩,也是近卫内侍对面圣朝臣们的变相提醒。

    凌祺然当然也知道,他昨日被影卫传话敲打过,进宫的路上提心吊胆,此刻又见那内侍不肯收荷包,当即就慌了神,求助地看向沈英柏。

    沈英柏拍拍他的手,又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稍坐,低声劝解他,许是陛下临时有别的什么事耽搁了也说不定。

    只是这回等得久了些,中间内侍过来,两个人齐齐起身,以为是皇帝有话要传。可却没想到,内侍换了次茶,行礼后又躬身退下,谦恭而沉默。

    这次就真的是难受了。

    天威难测,谁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有怎样的打算,但圣心不愉是铁定的。

    角落的刻漏水声嘀嗒,越往后光阴似乎走得越慢,“等”字最熬人,钝刀子割肉一样不给人个痛快,就这么虚虚吊着,时间越久心里的恐惧越盛。

    凌祺然面色渐渐惨淡下来,他一遍遍回忆着昨日宣平街上的场景,脚趾蜷缩颤抖,脊背上已经冒出细细密密的汗,频频转头朝门口的方向望去。

    他们辰正进宫,这时候已经巳时了,眼看茶都换了三岔,后头的内侍进来就行礼,换完茶即走,同样不留下只言片语。

    饶是沉稳如沈英柏,心头也有些发慌了。

    等第四次有内侍进来换茶后,沈英柏眉心微蹙,拍拍凌祺然的胳膊:“来,别坐着了,除了请安,不是还来请罪么?”

    他拉着凌祺然到御案前,撩起衣摆跪了下去。

    谁知这一跪,就是大半个时辰。

    凌烨从御书房过来的时候,已经巳正三刻了,一进门就见两个人跪在地上,沈英柏还好,腰背还算挺直,他那小堂弟凌祺然这会儿几乎已经是伏地而跪了。

    这也难怪,小郡王从小没吃过苦,他虽年少失怙,但毕竟是皇族子弟郡王之尊,又有堰鹤沈氏这个强大的母族在身后护持,沈家人疼他,平日里万事都挡在他前面,看护得如珠似宝。少有的几次吃亏,还都是对上了永安侯世子这个硬茬。

    寻常朝臣面圣都难免心神忐忑,何况他经得事少,心思简单,兼之昨天还当着皇帝的面犯了错,现在再面对积威甚重的天下之主,就只剩下怕的份。

    此刻他听见内侍齐齐请安的声音,心都快跳出来,直接一个头磕在地上,话也不敢说。

    沈英柏无奈,只得代他一并向皇帝请安,而后才俯首拜倒。

    凌烨在御案后的龙椅上坐下,跟着伺候的祝庚眼疾手快地呈了茶来,凌烨接过啜饮一口,目光在他们两人身上扫过,又着重在凌祺然身上停留一二——

    这个过程不紧不慢,但同样是沉默等待,此刻直面皇帝天威,尽管只有半盏茶的时间,也足以盖过之前长达一个多时辰的漫长恐惧。

    凌祺然整颗心在胸膛里剧烈地跳动,上首那道目光有如实质,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像是等了一辈子那样长,才终于听到茶盏撂在案几上的声音,然后是一声听不出情绪的:“起吧。”

    脊背上凝着的冷汗瞬间流了下来。

    两个人都跪了许久,既惊又怕,腿已经软了,皇帝也看出了这一点。

    其实凌烨倒真不是故意让他们受罪,他虽有心要晾一晾凌祺然,也授意过内侍不许多言,但本意只是想让这堂弟长个记性,等会儿再说两句教一教,省得那么笨。

    他在靖章宫御书房听侍读学士讲了会经,正打算起驾过来,谁知镇国公顾翰、颖国公苏阙并其他几位将军突然递名求见,其中镇国公顾翰正是凌烨的外祖父,凌烨当然不愿让他多等,即刻命宣。

    等谈完军务就到了这个时辰,内侍早先得过他命令,当然不敢和两个人说,时间久了,两人难免惶惶不安,原本坐着的,也成跪着了。

    不过凌烨没打算解释,只平声道:“赐座。”

    内侍重新呈了新茶,两个人谢恩告罪后落座,脸色都有些发白,沈英柏是身体不好,跪得久了有些不适,凌祺然就完全是吓得了。此刻他坐得离皇帝更近,头深深低着,脑子里一片空白,连为昨日之事请罪的话也忘了说。

    凌烨扫了他一眼,朝祝庚吩咐道:“给文信侯世子换盏参茶来。”

    话里没提慎郡王。

    沈英柏借着谢恩的动作,碰了碰凌祺然的胳膊,后者这才反应过来,抬头看着皇帝,怯怯地道:“皇兄,昨日……”

    然而皇帝却像是听也没听见似的,目光从他身上一掠而过,直接开口截断他的话,朝沈英柏道:“沈太傅近来可还好?”

    这下沈英柏也帮不了郡王了,连忙回道:“臣代祖父谢过陛下挂怀,祖父一切都好。”

    “嗯。”凌烨点点头,又和颜悦色地和沈英柏随意说了些话,期间凌祺然就低着头,木木地坐着,明明他这两年也一直在堰鹤沈府,天天和沈老爷子一块吃饭遛弯,但皇帝和沈英柏说了那么多句,时不时地还会停顿一二,都已经这么明显了,他愣是不知道跟上话头。

    甚至皇帝还特意往他那瞥了几眼。

    这时候,沈英柏已经觉出来了,皇帝让凌祺然进宫,不是听他请罪的,意在提点一二,只是态度看上去冷淡了些,不过对慎郡王来说,其实并无坏处。

    只可惜,到现在,凌祺然依旧没有体会堂兄用心,只顾低着头,提心吊胆地等皇帝为昨天宣平街的事发落他,甚至已经想着陛下会再让他跪多少个时辰面壁思过,还是更狠一点,干脆直接杖责,接着又盘算要挨多少下。

    凌烨和沈英柏都已经不说话了,许久,凌祺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书房内一阵安静,茫然地一抬头,就看见皇帝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他顿时吓了一跳,以为这就要开打了,脸色“刷”地白了下来,磕磕绊绊地道:“陛下……皇兄,昨日……”他看着皇帝的面色越来越沉,话也不敢说全了,最后只忍着眼泪低头认命道:“……臣弟知罪。”

    凌烨简直要被他气笑了,觉得还是直接骂吧。

    这时候,里间传来突兀的声响,沈英柏循声望去,竟是后门被人打开了,紧接着,有两个人一前一后绕过珠帘走了进来。

    此处是敬诚殿书房,皇帝批阅奏章的地方,绝对的重地。不经通传即进的后门是供皇帝取近道用的,除此之外,从不轻易开启,更何况,现在是在见朝臣。

    沈英柏迅速向上首看了一眼,皇帝未曾露出任何怒色,脸上神情原本还是面沉如水,在这一瞬间突然变得柔和起来——尽管他很快敛住了,但沈英柏还是捕捉到了他未来得及完全压下的嘴角。

    沈英柏再次侧头望向来人,看清两个人面容的刹那,他眼神微暗,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

    --------------------

    00子:朕很可怕吗?朕看上去很喜欢打人吗?

    第87章 疑心

    进来的是楚珩和高匪,御前侍墨与敬诚殿掌殿,分别是外朝与内廷中离皇帝最近的两个人。

    既然是近臣中的近臣,奉陛下旨意去办什么事,临时特许出入后门似乎也说得过去。

    楚珩走在前头,手里拿了块玉印,高匪微躬身捧着红木托盘落后他几步,上头放着刻刀、印床、印刷、水砂纸一类篆刻印章的物事。

    ——确实像是办事回来的,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违和之处,但问题是,所有人都知道,御前侍墨不为帝喜。

    而高匪是什么人?伺候了皇帝二十多年的内侍总管,正四品内廷司正监,就算是凌祺然这等郡王,与他说起话来都是客客气气的,更不可能轻易支使他做事。

    可是现在,所有的活都是高匪在干。

    沈英柏不露声色地看向楚珩,眼睛飞快地从他身上扫过——单手,手上没有托盘,以他进门时脊背挺直、只有右臂抬着的姿态来看,与其说是拿,“把玩”可能更恰当一些。能够被允准出入书房后门必是奉帝令取东西,却敢以这种情态进来,这位“不为帝喜”的御前侍墨胆子可真够大。

    沈英柏敛下眼睫,眸底神色不明,脸上依旧恭谨如初,得体恪礼,看不出任何异样。

    这会儿都已经午时了,进来的两个人也没想到书房仍有外臣在,楚珩视线从慎郡王和沈英柏身上掠过,迅速做出了反应。

    他垂下眉目,和高匪一起行了礼,低头恭声说:“启禀陛下,玉印取来了。”

    凌烨“嗯”了一声,淡淡道:“拿来朕看看。”

    御前侍墨是近臣,不必由内侍呈递,楚珩起身走上前,到凌烨身侧,双手将玉印奉了上去,一旁垂首待命。

    昨晚召见的时候,皇帝说了一句“尽快”,尚功局的玉工不敢耽搁,回去后当晚就叫了人一起切磋琢磨,籽料本身形状极好,不用太费功夫,今天上午就将玉印送到了明承殿。

    雕琢后的羊脂白玉晶莹如凝脂,品相极佳,凌烨拿起来看了看,握在掌心里摩挲一阵,又放回了楚珩手里。他借着放玉的动作,指尖在楚珩手心挠了挠,面上仍旧十分平淡,漫不经心地道:“玉给你了,现在就刻吧,给朕仔细些,若刻不好……”

    后面的话皇帝没说,但是个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沈英柏微微抬眸,注意到御前侍墨脸色惨淡,身体颤了一颤,极为害怕地应了声“臣遵旨”,连声音都是抖的。

    这会儿倒像是真的不为帝喜啊。

    沈英柏唇角轻轻动了动,如是想。

    被楚珩这么一打岔,凌烨心里的气也消了,目光看向凌祺然:“知罪是吧?那说说,你错哪了?”

    小郡王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咽了咽口水,怯声道:“臣弟驭下不严,府上护卫大不敬冲撞了皇兄,又……”他看了一眼正在篆刻玉印的楚珩,低着头继续道:“又绑了皇兄的人,臣弟有罪。”

    凌烨就知道他会说这个,楚珩当天为此给他求了句情,腕上瘀痕也消了,凌烨就只点点头淡声道:“不知者不罪,这事朕不怪你,再想。”

    凌祺然顿时茫然,绞着手不知所措,他忍不住侧头瞅了一眼沈英柏,可不知怎么的,表哥正襟危坐,目视前方,既不给暗示也不出言相帮,就这么放任他独自承受皇帝堂兄的怒火,十分无情。

    小郡王只好转回头来,想了又想,急得额头上汗都要冒出来了,终于灵光一闪,恍然大悟道:“臣弟进京时不该摆仪仗。”

    皇帝面无表情,瞥他一眼,端起了茶盏。

    凌祺然缩了缩脖子,不太懂地望向沈英柏。

    沈英柏看了看皇帝的神色,转过头无奈道:“……王爷,你是郡王,已有两年未归京,就算摆了全套郡王仪仗也是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