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90节

第90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楚琰想了想,试探着问:“受罚?顾兄他被陛下罚了?没事吧?哥哥刚从他家探望回来?”

    说到这个,楚珩旋即失笑,摇摇头,语气轻快道:“不是,没那么严重,我才不探望他呢,让他好好闭门思过反省反省。”

    他说话时,楚琰不着痕迹地观察着他的面色,他神情懒懒的,眉梢眼角有种说不出的缱绻味道,用个不那么恰当的词,仿佛万千春色尽在眉间,看得楚琰心里一跳。

    正说着话,叶书离从外头走了进来,瞧见楚珩,顿时乐了:“师兄?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正好,换身骑装,一块儿去寿云山打猎,弟弟也去,专程来叫你的,快点。”

    漓山师兄弟间的排序很有特色,起初是以入门先后称呼师兄师弟,但这并非一成不变,叶书离是漓山这一代弟子里继姬无月之后,第二个从扶摇阁里站着走出来的,武道宗门强者为上,此后漓山上下都要称他一声“二师兄”。本来嘛,“山花”楚珩也不例外,但他和叶书离自小一起长大,叫惯了,私下里叶书离还是会以“师兄”称呼他。

    楚琰前天第一次听叶书离这么叫楚珩的时候,十分意外,后来听了解释才晓得。

    楚珩闻言抬头看了眼外头的日头,不解道:“打猎?再过半个时辰都午时了,再说,寿云山不是以花闻名吗,去那打什么猎,抓兔子吗?”

    叶书离耸了耸肩,笑眯眯地说:“那谁知道他们怎么定的地方。”

    楚珩依言起身去换衣裳,随口道:“你昨天打马球,今天又打猎,这日子挺悠闲的,这回又是谁做的局?”

    叶书离说:“韩澄邈。”

    “……”楚珩脚步一停,眉头扬了起来,回头问:“谁?”

    他语气不善,走在身旁的楚琰亦听了出来,疑惑道:“哥,怎么了?”韩国公世子有什么不对吗?

    楚珩轻轻磨了磨牙,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今日大长公主在寿云山私庄上办赏花宴,穆熙云应邀前往,将楚歆也带去了。怪不得要攒局去打猎,还“专程来叫”楚琰同往。

    “打猎怎么不去崇山,寿云山上有什么,抓不着兔子,中午去喝西北风吗?”楚珩出门,上下扫了韩澄邈一眼,直言便问。

    和韩澄邈一起来的还有永安侯世子萧高旻和颖国公府的苏朗,乍然见到楚珩,几个人都有些意外。弟弟不知道这其中曲折,但哥哥可清楚得很呢。

    苏朗笑了一声,目光从身形微僵的韩澄邈身上掠过,十分够义气地给好兄弟打圆场:“这个季节去哪不都一样,不过是年节闲着没事出来玩玩。寿云山上景色好,打不着东西,跑个马也不错。”

    萧高旻随口接道:“听说大长公主今天在寿云山庄子里设花宴,万一什么都没抓着,就去那儿蹭个饭呗。”

    韩澄邈轻轻咳了一声。

    万一没抓着?铁定抓不着吧。

    还打猎?这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去猎“桃花”呢吧?

    楚珩睨了韩澄邈一眼,不再说什么,一挥鞭子拍马即走。

    楚琰不太清楚哥哥和韩国公世子之间是怎么一回事?看着也不像真有过节的样子,不然哥哥也不会应邀同去打猎,但总感觉像是在挑剔什么似的。

    楚琰正纳闷着,韩澄邈忽然驭马过来,对他道:“走吧。”

    “啊?”楚琰回神,“好。”

    一行人往寿云山的方向疾驰而去。

    彼时山庄内,穆熙云带着楚歆正巧迎面遇见了文信侯夫人林氏和她的嫡长女沈黛,以及其他几位世家夫人、小姐,正聚在一处聊着闲话。

    互相打过招呼,林氏引着沈黛介绍道:“这是小女沈黛。”

    沈黛上前福身行礼,眼角余光不着痕迹地看了看穆熙云身旁的楚歆。

    她虽刚来帝都不久,但十几场宴会下来,各大世家的贵女都认了个脸熟,可眼前这位,却是第一次见。

    沈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不得不说,楚家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二小姐,当真是有一副极好的颜色,尤其这眉这眼,无一不是标致动人,美得叫人赏心悦目。

    看着这张脸,沈黛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另一个人,下意识攥紧了手中绢帕。

    堰鹤沈氏和漓山交情不深,但同为十六世家,遇上了少不得要寒暄一番。

    穆熙云夸了沈黛几句,还未及主动介绍身边的楚歆,林氏却先开了口:“穆夫人身边的姑娘我瞧着有些眼熟,是钟平侯府上的二小姐吧?”

    楚歆连忙应声,端端正正地行礼问安。

    林氏道了声“好”,紧接着又道:“怎么只瞧见你一个,你母亲和你嫡姐怎的不见?难不成她们没来,只有你在这儿?”

    楚歆闻言身形一僵,抿了抿唇,林氏话里含刺她听得出来,但这话她怎么接都不是,只微微低下了头。

    穆熙云脸上的笑意淡了两分,借着袖子的遮掩捏了捏楚歆的手,说道:“这倒不知了。我这个当姨母的好些日子没见歆丫头,想念得紧,前日才接了他们姐弟两个到家里小住。林夫人想来也是知道的,我膝下只一个小子,可又实在喜欢女儿,今天正赶上大长公主相邀,各位夫人都是携女前来,我嘛,只能跟钟平侯府不讲理一回,把这新接来的‘女儿’带出来让大家瞧瞧。”1

    这话一出,林氏脸上的笑僵了一瞬,从前只听闻楚珩的生母与漓山有旧,却不想这“旧”竟让穆熙云姐妹相称吗?“姨母”都当众叫出来了,这是明摆着说漓山不仅是楚珩的师门,还是他的母族啊。

    几位夫人不知林氏缘何说此,连忙跟着打圆场。

    其中一人道:“我们方才在说这庄子呢,依山傍水修得这样好,穆夫人可知其来历?”

    穆熙云也略过了方才不太愉快的话头,笑道:“只听说这是从前先帝赏给大长公主的,旁的倒是不得而知了。”

    那人压低了声音,道:“还是让林姐姐说吧。”

    林氏接过话道:“倒也没什么。家里从前修史,略略知道一些。这庄里庄外漫山遍野的梅花,是帝都冬日首屈一指的景色。后人只知寿云山景美,却不知这景后藏着一段私情呢。”

    她语气微微有些轻蔑,说到此处停了一停,视线从穆熙云脸上划过,转头对沈黛道:“姑娘家们还是不要听了,免得糟了耳朵,你和楚姑娘几个去庄子里逛逛吧,仔细些,可别迷路了,且给阳嘉郡主请个安。”

    沈黛依言告退,和楚歆几人一同去了。

    见她们走远,林氏方才继续道:“据说大胤九州但凡有的梅花品种,在这庄子里都能找到一片,这可不是等闲贵胄能置办得起的。这庄子很有些年头了,是陛下的曾祖父也就是平皇帝当年为心上人所建的,据说一亭一阁一花一木都是平帝亲自掌眼仔细看过的,所以才这样好,庄中之景历经百年而不败。”

    “平帝的心上人姓‘梅’,人也极爱梅,帝王为博心上人欢喜,挥手修建了这座梅花庄,这才有我等今日所见之景。”

    这事新奇,林氏话音一落,几位夫人当即讨论了起来,其中一人熟读过国史,又疑道:“梅?林姐姐是不是记错了,平皇帝的后妃里没听说有哪个姓梅的啊?”

    林氏微微一笑,看了穆熙云一眼,缓缓回答道:“因为这梅氏是个男子,更直白点说,是个上不得台面的男宠,当然不配入后妃正史,时人作佞幸传,里头保不齐就有他。”

    “家里主持修过宫史,才对这些陈年旧事略知一二。说来,这梅氏男子不留正名也是有原因的,仗着有副好容色谄媚幸进不说,还妄图以微末之身独占圣心,干扰后宫,最后当然落不得好下场,年纪轻轻就死在流放路上了。留下这么个庄子,却也没了他的名字。说来,都是作茧自缚,人若没有自知之明,痴心妄想自不量力,那就是徒为后人增些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

    她说完,几位夫人唏嘘不已,林氏看向穆熙云,微微笑了一笑,开口问:“穆夫人,您对此怎么看?”

    --------------------

    1“穆夫人”“林夫人”:文中没有冠夫姓,直接以她们本姓相称,比较方便,不至于引起混乱。其实古代也是有的,比如《红楼梦》里的王夫人,《金瓶梅》中王招宣的妻子也被称为林太太。另外,“夫人”也是指一种敕封品级啦,诰命夫人。

    2韩澄邈喜欢妹妹,前文有提及,此处也是略提一笔,正文不会有太多笔墨写。花知道这事,但弟弟还不知道,护姐狂魔。

    第131章 脾气(三)

    阿月和皇帝的事对外瞒得很紧,穆熙云不清楚林氏是从哪儿听得的风声,但含沙射影都到这个份上了,就差指着鼻子骂他们家东君是“佞幸”了,穆熙云也懒得再跟她委婉客套:“林夫人问我?

    她唇角扯出个淡笑:“我虽不曾研习过《平帝史鉴》,但也是读过几轮的,朝史宫史都不曾有过梅氏子这个人,既然无凭无依,我就不好妄议人家的生前身后事。”

    林氏闻言张了张嘴,刚要反驳,穆熙云却不给她这个开口的机会,紧接着又道:“不过我倒是知道另一桩,想来各位夫人也晓得。”

    “昔年太祖皇帝和昭懿皇后膝下幺子敏诚亲王,不就是放着世家贵女不娶,非要和端武襄侯采兰赠芍么?两个人的事在民间都广有议论,最终携手到帝后跟前,力排众议,得了首肯。”

    “端侯就不必说了,‘武襄’二字一看便知;敏亲王谥号‘诚’,谥法有云,从容中道曰诚,秉德纯一曰诚。如此可见,后世并未因所爱为男子而否定二人的德行功绩,相反,此事书于国史,流传到今天,也成了一段白头相并的佳话。”

    在场的几位夫人大族出身,自然都是读过国史的,她话音一落,大家来了兴致,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林氏本意就是试探穆熙云对楚珩之事是否知情,却不想自己竟看走了眼,这穆夫人不仅对此一清二楚,还不以为耻,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她心头火起,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发作,冷冷笑了一声,道:“穆夫人此例恐怕不妥,端武襄侯是何等人物,少有威名,瑚琏之器,梅氏子一个佞幸焉能与之相提并论?”

    她话音带怒,在场众人不知内情,一时间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

    “少有威名?”穆熙云缓缓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微微笑了一笑,“端侯虽有大能,但他十七岁的时候,其实也不过一小有才名的风流世家子罢了,离威扬九州还差得远呢。”

    端侯是上了皇家玉牒的“敏亲王妃”,后人议前人之功,难免会修饰一二,林氏不解穆熙云这话何意,但后者也只是提了一提,继而便道:“不过林夫人所说也算不得虚言。”

    她似乎有意息事宁人,几位同坐的世家夫人见状纷纷打起了圆场,转了别的话头,林氏心有不快,但也不好再多辩。时至午间,几人略说了几句话,很快便有庄子里伺候的婢女来请她们入宴。

    话不投机半句多,穆熙云没有再与林氏她们同行,唤了个侍女去寻楚歆,略坐了一阵才往前头去。

    然而才刚转过走廊,迎面便看到林氏正站在前方,显然是专程在等她,沈黛也在其身旁。

    穆熙云没有再避,走上前去颔首道:“林夫人。”

    “穆夫人,”林氏还礼,道:“这是小女沈黛。”后者上前福身。

    穆熙云神色淡淡的,略一点头:“我知道,方才已经见过了。”

    “不。”林氏微笑说,“穆夫人并不知道,所以我再来与您讲清楚。先帝驾崩前曾留过口谕,指顾家大小姐顾柔则以及小女沈黛为今上后妃,以辅圣躬、以兴宗室。”

    因未有明旨,这事儿只在帝都一些世家内部传了传。穆熙云久在漓山,自然未曾探听过这些,闻言顿时明白过来林氏针对楚珩的缘由。

    她心念电转,很快将这事捋了一遍,面上神色不变,平声道:“林夫人所言我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我倒知道另一件事,顾家大小姐早从去年秋月便开始议亲相看了,今上还许了赐婚恩典,林夫人也有所耳闻吧?”言下之意便是先帝口谕算不得数了。

    林氏摇了摇头,微笑道:“小女与顾家大小姐不一样,太子既立,里头的门窍不消我多说,穆夫人一想便知。”1

    “我们文信侯府没有胆子拿先帝口谕开玩笑。穆夫人,我专程在这里等您,是想与您掀开天窗说几句亮话,想来您已经知道了,您的爱徒楚珩和陛下……咳,”林氏虚咳了一声,看着穆熙云,语气诚恳道:“年轻人一时想差走错了路,只要能悬崖勒马及时回头,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无需过于苛责,笑一笑就过了,毕竟谁年轻的时候没干过一两件糊涂事呢?”

    “令人痛心的不是错,而是不知悔改,非要螳臂当车,行些悖礼违义之事,等撞了南墙,见了棺材,已然为时晚矣……穆夫人,您是楚侍墨的师父,也不想让他有一朝日重蹈那梅氏子的覆辙吧?”

    林氏自问这一番话已经足够推心置腹,稍微有点理智懂些道理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果然,穆熙云笑了一声,缓缓开口说:“早闻堰鹤沈氏诗礼之家,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林氏心里一松,刚要出言谦谢,却不想穆熙云忽而话锋一转,说道:“我们漓山一叶孤城,穷乡僻壤,蕞尔之地,又不问世族之事久了,见识难免浅薄,论礼法辩纲常,不及堰鹤城多矣。”

    她这话像是自谦,但也谦得太过了,一叶孤城虽地处东极,但漓山数百年武道传承,桃李遍布九州,近年来更是连出两位大乘境,一叶孤城早有“东都”之称,繁华鼎盛,比起宁州州城韶都也不遑多让。真论声名实力,放眼大胤九州,除了宜山书院,还有哪个敢与之相较?

    林氏心里忽然涌上一股不太妙的预感,果不其然,穆熙云勾了勾唇角,又道:“所以啊,林夫人方才所说的‘以辅圣躬,以兴宗室’我不太懂,我只知道圣人也是人,陛下也是要过日子的,人吃五谷杂粮,便生七情六欲,在这一点上,我徒弟跟陛下没什么两样。林夫人可能不清楚,我们漓山呢,在婚姻情爱之事上,是不太讲究利益取舍的,人活一世,若是事事都要权衡利弊,那还有什么意思?我一向觉得,日子是用来过的,不是用来称的。”

    “如您所知,我徒弟确然是喜欢陛下,我没有阻拦他,是因为日子是他的,其中冷暖喜乐只有他自己知道,若是缘分对了,日后说不准能像敏诚亲王与端武襄侯一样,传为一段国史佳话。若是个中滋味不好,那就像您刚才所说的,年轻人嘛多少都会犯错,一别两宽,退出来就是了。”

    林氏觉得穆熙云简直不可理喻,她怒极反笑,胸前起伏几下,冷冷道:“退出来?穆夫人说得容易,您以为高足是什么层面的人?以史为鉴,梅氏子的下场您没忘吧?”

    她话音陡然拔高,穆熙云却只是容色平静地看着她,半晌,淡淡道:“林夫人是说流放而亡?”

    林氏不言。

    穆熙云轻笑一声,“林夫人,我徒儿是什么层面的人我清楚,不消您来提醒。我既然敢说这话,自然有我的道理。”

    林氏一噎,刚要开口,穆熙云又道:“楚珩自小在我与家夫膝下长大,我夫君这人最是护短,他虽没什么大本事,但我想,腾出手将徒弟完完好好地带回一叶孤城,还是行的。”

    ——穆熙云的夫君是东都境主叶见微,大胤的五位大乘境之一。

    林氏目光闪了闪,紧接着又听穆熙云叹了口气,状似惆怅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在这一点上,他徒弟就随了他,只不过阿月脾气不太好,他放在心里的人,那是绝不准旁人擅动的。”

    穆熙云的话说得含糊,林氏捕捉到了其中的“阿月”二字,下意识地就与漓山东君姬无月对上了号,旋即联想到东君出手千诺楼后,在人前“不为帝喜”的御前侍墨转瞬就翻了身,给了皇帝一个在人前亦顺理成章恩宠楚珩的理由。难道这漓山上下,是真觉得楚珩跟皇帝,合适?

    沈黛在一旁听着,此刻已经攥紧手帕转过头去了,林氏余光瞥见女儿,咬了咬牙,厉声质问道:“穆夫人,漓山是真的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她话音一落,穆熙云却摇头嗤笑:“林夫人,您此前说要与我掀开天窗说亮话,既然都到这个份上了,我不妨也给您掀一回窗——”

    “且不说如今太子既立,国本已定。只说这两情相悦之事,有史为鉴,太祖首肯,敢问,我徒弟喜欢谁,陛下喜欢谁,到底是冒了天下的大不韪,还是冒了你堰鹤沈氏的大不韪?”

    这话可谓撕破脸皮,直戳林氏的心窝,她呼吸一滞,脸颊狠狠颤动几下,却再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穆熙云颔首致礼,示意先行一步,“我们漓山偏远之地,见识短浅,言行粗鄙,若有冒犯之处,我自身以及再代家夫,一齐向您赔个不是,还望林夫人海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