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122节

第122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九州很难有著族可以复刻宜崇的传奇,因为爵位承袭是要降等的,十六世家开国有功,降到三等伯就不会再降,但到那时候,这个家族就真败落了。要想不衰,就得有权,权从功中来,而功莫大于从龙。

    从去岁季夏,到今年杪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九州出了不少看似微小,实则可能影响大局的事,暗潮涌动汇聚,各方势力下场站队,只怕不久就要翻起大浪了。

    宛州是敬王的植根之地,原本和昌州一样,是个世族盘根错节、朝廷控御不足的地方。随着颜老太爷过世,庆国公府丁忧守孝,澹川颜氏式微,皇帝借机往宛州渗透势力,慢慢地瓦解世族堡垒,让一些原本秉持中立的家族或动摇或偏向。

    坐在帝位上的是凌烨,是时间等他,所以他可以从长计议,以不变应万变。但敬王却不行,皇帝往前一尺,他就离那个位置远一丈,一年又一年,待皇帝的势力真正下沉进宛州,他的死期就不远了。

    所以不会太久。如今的宛州依旧是敬王占优,再加上以苍梧方氏为首的云州诸世家,天高皇帝远,敬王却时常与他们走动;毗邻的昌州又是豪族林立的一滩泥沼,比宛州还难控御,其中最不缺的就是混水摸鱼的墙头草,但这对敬王来说,并不是坏事,诸如定康周氏等一些不得皇帝信重的家族背地里已经投诚于他。这么扒拉着数一数,内力不足,再借一借北狄、虞疆的外力,也不是全无胜算。

    “明年是大年,三月里,四方王侯要进京朝觐述职,一定会有事发生。”

    两个人聊了一路,已经到占星阁了,叶书离和楚珩一道进去,先见穆熙云。

    长辈们一圈拜下来,一一叙过话,时候已经不早了,好在到城中酒楼,还是赶上了最后一波肥螃蟹,拎回漓山总算有个洗尘宴的样子。

    ……

    秋去冬来,转眼已经临近年关,入了冬,穆熙云不慎着了风寒,牵起了从前落下的旧疾,结结实实地病了一场,卧榻修养好些时日。

    楚珩挂心于她,年前便没有急着回帝都,留在漓山为师娘侍疾,也和叶书离一起,替叶见微分担些城中政务。

    他时常给凌烨去信,三天两头的飞隼传书,惹得本来已经觉得大师兄没有媳妇儿的叶书离,现在开始重新怀疑他在帝都有个小妖精,而且一定很缠人。

    不过大师兄凭着绝对的武力压制,使得想探寻信中有无情书的鬼见愁始终未能得逞,不免有些遗憾。于是这件事最终交给了身在帝都的少主负责,务必要抓一抓勾引他们漓山山花的小妖精。

    少主见信拍拍胸脯,自是满口应下。

    ……

    腊月上旬,楚珩动身去了趟广陵鹿水——小师叔葬在那里,这座曾经名为“洱翡”的临水小镇,失去了它原有的名字,也失去了曾经以它为傲的药宗人。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2

    妫海明远此生都没能再回一次他的江南。

    世上早已没有洱翡,鹿水是最接近家乡的地方。

    明远死后,东君做主将他葬回故土。

    楚珩来过鹿水很多次,却始终没有勇气来到明远的墓前。这次也是一样,要过年了,他想去陵园外看看,烧一柱香。

    从宁州走水路,却是不巧,半道上赶上寒潮大雪,水陆两道皆封,耽搁了好些时日,待到鹿水,竟已是三十当天,除夕夜了。

    好在早些时候给师父师娘传了消息,只是这个年,不在宫里也不在漓山,要在外面过了。

    也好,就当和小师叔吧。

    楚珩如是想着。

    广陵长街上鱼龙舞动,灯火辉煌,楚珩穿着厚重的披风帷帽,避开热闹的人群,疾步而行。

    街角的梅花静静绽放,楚珩从梅树下穿过,迎面遇上了一个同样斗篷面具、全身笼罩在黑袍下看不清面目的人。

    擦肩而过的刹那,黑袍人忽然伸出手,亲昵地拂去了落在楚珩肩上的梅花,他开口,声音低沉不辫男女:“漓山东君楚珩。”

    他说,东君楚珩,而非姬无月。

    楚珩瞳孔骤缩,脚步倏地顿住,与此同时,他侧过头看向黑袍人:“大乘。”

    那人低低笑了一声,没有否认,“我们还会再见的,”他缓缓道,“阿月。”

    凉意从楚珩的脚尖一直蔓延到心顶,他站在原地,看着那人几个错步间消失在茫茫夜幕里。

    楚珩的手指轻轻颤抖起来,不只是那人的武道境界,那些一直萦绕在心头的疑惑似乎被一根线连了起来,他几乎下意识地就想起了师娘的绝代高手“故友”、帝都长街上长着小师叔样貌的人、师父洞悉一切的回答、复杂而悲哀的神色,以及口中的那个“他”……

    楚珩脚上如有千斤,他望向远处埋葬着小师叔的鹿水陵园,在往一个很荒缪的方向想,可是当年在漓山天霜台,一剑穿心,是他亲手,绝不会有假。

    但刚才,那个人叫他“阿月”……

    楚珩忽然间不敢再往陵园去了,他心里有个声音,如果当年,小师叔没有死……

    冬夜的冷风拂过,梅花落了满身,楚珩攥紧手指,深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转过身,背对着陵园的方向,闭了闭眼睛。

    不管那人是谁,一位新的大乘境的出现,势必会动摇九州现有的格局,尤其在这个不知哪刻就会风浪掀起的时候——他必须要尽快回到帝都。

    --------------------

    依旧过渡章,宣熙十年结束了,00子和花已经分开四个月了。最后广陵这段在沧海里写过,但出于时间线衔接和后续情节需要,还是要这样写一下。

    1萧萧和星珲故意结梁子的原因,见“第八十章 世子(四)”。p.s.柿子可以和苏朗、星珲打成平手,但是对上鬼见愁,还差那么一点,所以……嗯~

    2“三十六陂……”出自《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广陵在本文中非真实古扬州,地理人文风土人情历史背景都有出入,是为引用这句诗,借用广陵之名。另外,照夜玉狮子是马名。

    3马上就写到00子啦,下章是欢快的,应该说接下来几章欢快的哈哈哈,柿子和书离也要见面了。下章大概周日晚上或凌晨。

    第173章 阳春(上)

    宣熙十一年,正月初六,还在年假里,宁州一叶孤城向帝都上了一封奏疏,将九州有一位新的大乘境的消息禀了上去,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及早应对为妙。

    十足善意的提醒,暗示了漓山的偏向。这既是楚珩个人的私心,也是对蔚山那场莫名与漓山挂钩的乱子的最好辩白。

    虽然凌烨因为无条件信任他而愿意相信漓山,但楚珩并不觉得这种愿意该是理所当然。皇帝是君,漓山是臣,君臣间最好的相信理应源于诚意,而非对心上人的爱屋及乌。

    在奏折的最后,楚珩又提笔添了一句,御前侍墨不日将返回帝都,还请陛下恕其久去不归之罪。

    这一分开就是小半年,凌烨嘴上不说,心里指不定有多郁闷,来往信笺上他越是不催,等楚珩回去就越是不能善了。楚珩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提前写好求饶辞吧。

    这封密折是初一当天,楚珩在鹿水写的,以姬无月的名义。几日后他回到漓山,将在广陵长街上遇到不知名黑袍人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叶见微。

    叶见微果然没有丝毫意外,只是在听到“大乘境”三个字时,眼底有一闪而过的悲哀。

    ——当真是故人。

    楚珩下了判断,他轻轻呼了口气,袖口下的手指在微微颤抖,他尽力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如常,试探着问道:“师父认识他吗?”

    叶见微犹自沉浸在回忆里,闻言没有多想,叹了口气道:“她不是朋友。你那封奏折递得很合适,漓山既已有选择,便该给帝都提个醒。不过在陛下和敬王的事上,她不算是敌人。这世上没有人比她更想让砚溪钟氏、苍梧方氏、定康周氏付出代价,非诛族难解其恨。敬王是钟太后的儿子,只凭这一条,她就不可能真的帮他。你回帝都后,再和陛下说一声,不必太在意此人,但也勿要与之走近,她……”

    叶见微顿了顿,按了按眉心,负手望向窗外,远处断海一线天处,漓水拍石的浪涛声回荡山谷,三十年了,始终不变的只有沄沄江水。

    “早已不是当年的人了。”叶见微低叹。

    ——曾经很熟悉。

    那会不会真的是……如果小师叔当年没有死……

    楚珩眼瞳微张,心跳如擂鼓,他没有再继续问。

    叶见微知道小师叔是楚珩解不开的心结、放不下的执念,在明远刚刚死去的那段时间里,楚珩睁眼闭眼都是天霜台一剑穿心的一幕,叶见微好不容易才让徒弟走出阴影。楚珩听得出来,在师父的口中,“明远”已经变了,而以叶见微对他的关心,即使广陵长街上那个叫他“阿月”的人真的是死而复生的小师叔,叶见微也一定不会承认——所以这个答案得他自己去寻。

    楚珩不露声色地告退,过几日他就要启程回帝都了,需要收拾一下行囊。叶见微闻言点头,并未觉出端倪,只嘱咐了他一番,便让他去了。

    ……

    一叶孤城距离帝都有半个月的车程,但冬日逢雪难行,楚珩初十出发,一路紧赶慢赶,从车换了马,待抵达城门,也已是正月廿六了。

    正是傍晚,他才下了马拿出路引,那边就有两个人下车迎了过来。

    “哥!”

    楚珩循声抬头,是楚琰和韩澄邈。他进中州的时候,飞隼传了信去宫里,这两个人想来是听到了消息,算着日子过来接他。

    楚琰兴冲冲地跑上前,接过楚珩的行囊递给驾车的随从。

    韩澄邈落后他几步,朝楚珩颔首道:“二哥。”

    楚珩看他一眼,“嗯”了一声算是应了。

    去年夏天,楚歆年满十八岁,到了大胤女孩家开始议亲的年龄。还没等钟平侯楚弘和主母叶氏给她挑婿,韩澄邈就把侯府世子楚琛、以及楚歆的同母弟弟楚琰给约了出来,话里话外都是问楚歆的婚事。

    要知道韩澄邈是裕阳韩氏的继承人、韩国公世子,和钟平侯家的庶女压根不是一个层级上的人物。起初楚琛和楚琰都没往那个方向想,只觉得他问的有些失礼,但碍于情面和韩澄邈一向端方的声名,楚琛便说家中还在安排。谁知韩澄邈听言,下一句便是他对楚歆有意。

    这话一出,别说楚琰,连楚琛脸色都不好看了。楚歆即便是庶出,那也是钟平侯的亲女,门户低些的勋贵世族有的是人想娶她联姻。韩国公世子身份是高贵,可他们钟离楚氏一样位列十六世家,怎么也不至于让女孩去做妾。

    楚琰更寒了脸,攥拳硬忍了怒气,起身就要走。

    韩澄邈也不明所以,又再次将话挑明,说他想娶楚歆为妻。

    楚琛、楚琰两个人愣了半晌,如若不是韩澄邈语气郑重,素来沉稳,真要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了。

    两个人脚步发飘地回去了。

    也不知道韩澄邈是怎么跟他爹他娘说的,更不知道韩国公夫妇是怎么想的,总之次日,媒妁就上门了,再几日,韩国公夫妇便亲自登门拜访了。

    三礼过完,九州整个世家圈子目瞪口呆。韩澄邈可是尚公主都使得的人物,品貌性情前途家世样样出挑,帝都城里不知道多少千金贵女想嫁给他,就这么跟一个不起眼的庶女定亲了。

    里里外外议论了一个多月,还是有许多人不信,觉得这门婚事早晚要黄,风声传到了韩国公耳朵里,人家上敬诚殿请陛下赐婚了。

    圣旨一下,楚歆便是板上钉钉的未来世子夫人了。

    拟旨的那天,楚珩在敬诚殿里,凌烨还专门笑问他,同不同意这门亲事,楚珩哼了两声,且当默许了。

    那日韩澄邈正在御前当值,凌烨将他叫了来,当着他的面让人将圣旨送去门下用印,看了旁边绷着脸的东君一眼,意味深长地道:“娶楚二姑娘,你可不亏。”

    韩澄邈不明所以,但还是应声称是,他娶的是喜欢的人,当然不会亏。

    婚事就此落定,待楚歆年满双十便正式出嫁。她年龄还小,寻常女孩还是议亲的时候,钟平侯依照风俗也要留她两年;再则,楚珩的婚事被漓山揽过去了且不说,楚歆上头还有长姐楚璇尚未出阁、三哥楚琛未曾婚配。

    反正赐了婚的女婿又不能跑了,钟平侯自是心情畅快十足,还给阖府发了赏钱,弄得主母叶氏哪怕心里不舒服也得强笑着。韩国公亲自登门,钟平侯又不傻,哪有不应的道理?别说他了,在这件事上,就连世子楚琛都不会含糊。可怜她嫡出的长女又不可能高嫁永安侯世子,以后是一定要被楚歆压一头了。

    但难受也得受着。

    定过亲,韩澄邈开始光明正大地跟楚家人走动,时不时给楚歆送些脂粉钗环小玩意儿,或是邀她和楚琰出来游玩,逢年过节登门送礼,当然也能名正言顺地喊楚珩一声“二哥”。

    在城门口接到楚珩,三个人上了车往皇城去,楚珩接过楚琰递来的热茶,问韩澄邈道:“我听说,星珲跟着苏朗去昌州了?”

    宣熙十一年确是多事之秋,上元节刚过,就出了一件大事。

    二月帝都正科会试在即,去岁秋闱在昌州应试的举子却闹起了事,声称州试舞弊不仅没人管,昌州州府还打死了数名喊冤叫屈的考生,收监一干人等。几个侥幸躲过缉捕的学子一路风餐露宿上帝都挝登闻鼓,跪求天子平冤做主。

    消息一出,满朝皆惊。

    要知道颜相死还不到两年,皇帝推行科举的心何其坚定,行卷改制后的第一次正科就闹出舞弊,昌州州府简直是触逆鳞!

    果然天子震怒,当即派了钦差巡抚前往昌州查案。昌州那地方十座城能有八座是望姓之地,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比敬王食邑所在的宛州还要复杂棘手,外头人很难看清这汪深潭里的水向,更别说理顺里头的症结,因此除却御史台提上来的巡抚,皇帝将出身昌州颖海的近臣苏朗也派过去了,一并再给了四名天子影卫保驾护航。

    韩澄邈道:“星珲是自己请命要去的。”

    他是漓山少主,漓山最避世家纠葛,凌烨在意楚珩,所以尊重漓山既往立场,当然不会点星珲,但奈何他要跟苏朗同往。

    ——少主这是以身抵债还不够,再又抵上心了。

    楚珩摇头轻笑:“这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