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126节

第126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凌烨眼角余光瞥见,又看了一眼面前魂不守舍的楚珩,挥手让人上前,参政长揖一礼,恭声禀告:“陛下,前殿有些紧急要事。”

    楚珩这才回过神来,思绪全然僵硬住,转身拔腿就走,脚下步伐错乱,身影带着明显的慌乱无措,外人面前,辞君的礼仪也顾不得了。

    参政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几乎以为是自己打扰了二人谈话的缘故,不免有些惊惶。

    凌烨凝视着渐行渐远的背影,眼底漆黑如墨,他摆了摆手,朝侍立的参政随口道:“无妨。”

    居然还敢跑?

    该锁起来。

    第177章 东君(二)

    临近晚间,露园。

    叶书离刚从外面回来,就见叶星珲捏着张字条站在桌案前,眉头拧成一团,愁苦又愤慨。

    叶书离“哎”了一声,见桌上放着一碟黄橙澄的枇杷,眉梢微挑,拿起一只剥了起来,笑眯眯地道,“小孩子不要总是愁眉苦脸的。”

    星珲白他一眼,没空跟他斗嘴,连忙将陛下和苏朗可能已经猜出楚珩身份的事讲了。

    叶书离闻言一愣,脸上有些惊讶,但很快稳住了,不慌不忙地将剥好的枇杷吃完,取了方帕子擦着手指,“不慌,他不都把娶媳妇用的玉佩挂陛下腰上去了吗?那这就是他们两口子的事了,让他自己解释就是。对了,他人呢?被陛下直接扣宫里了?”

    “那就好了。”星珲将字条扔了过去,“有事,往鹿水——人早跑了。”

    叶书离擦手指的动作一停,脸上笑眯眯的神情出现了一丝裂痕,“鹿水?不是,那欺君的罪谁领?”

    星珲摊了摊手。

    “……”

    师兄弟两人对视一眼,在彼此的眼神中准确读到了自己心中所想,头一次如此迅速地达成了默契的统一战线。

    对于某些不仗义的人,该卖的时候就得卖。

    叶书离慢条斯理地继续擦着手指,余光扫着案上的枇杷,随口问:“对了,底下人怎么突然想起来买这个了?好些时候没吃了。他不会是慌得不行,又看见这东西,才索性去鹿水的吧?”

    鹿水那地方,临水一隅,有两样东西长得格外好,海棠跟枇杷,是曾经的洱翡药宗留下的记忆。

    枇杷树漓山青囊阁也有,明远小师叔种的,可漓山水土不宜枇杷生长,结出的果子酸涩少甘,只有明远以及叶见微、穆熙云那些长辈们会吃,楚珩他们几个都不愿尝。

    漓山中人往来行走,经常有路过广陵的,想起鹿水盛产枇杷,就带了来,捎给小师叔。次数多了,这便成了惯例,每到枇杷成熟之季,漓山弟子但凡途径广陵便会带些回来,楚珩他们还曾为买枇杷专门去过鹿水。

    但再后来,小师叔故去,枇杷在漓山就成了大家都不愿回想的伤痛,渐渐地,就没人再会买枇杷了。

    星珲道:“不是底下人买的,是今天有人送的,看门的小厮讲,送枇杷那人没留名字,只说了个‘燕’字。”

    “燕?”叶书离心头微动。

    提及这个字,他下意识地想起了千雍境主燕折翡。

    今日论武结束后,上林苑春猎,他和萧高旻一起追兔子,在河畔碰上了骑马踏春的宗室女眷,其中有一位是去年从潋滟城回京的清和长公主。他们本应停下致礼,未及上前,就见千雍境主燕折翡沿着河畔过来。

    彼时清和长公主下马不慎没站稳,身形往后晃了晃,却不等旁边同行的宗女扶她,燕折翡就忽然闪身到了公主身旁,亲手扶住了她。

    那一幕映入叶书离眼帘,有种说不出来的怪。

    不能说冒犯失礼,但起码有些不合时宜,清和长公主身边那么多宗室女在,怎么也不需要燕折翡一个外男相帮,更何况长公主并不是即将要摔倒,还没到这个险地。

    叶书离莫明觉得,燕折翡对清和长公主有种奇怪的关注,但那绝不是男女之情,而像是一种长者的慈爱。

    清和长公主的出身叶书离是知道,她母亲的真实身份是覆灭的洱翡药宗宗主的女儿,妫海燕岚。他们的小师叔妫海明远,论起血缘,是长公主的母舅。

    昨夜紫宸殿前,面对方鸿祯的试探,燕折翡忽然出手相帮。如今看着桌上这碟很可能是燕折翡送来的枇杷,楚珩回来时心中正慌乱动荡,见过后,索性就去了鹿水。

    不知怎么的,叶书离心里隐隐地生出了一丝不祥的预感,这仿佛一环扣一环。

    他绝不相信人能死而复生。

    但小师叔的死,对于他和星珲而言,是无法忘怀的伤痛,可之于亲手出剑的楚珩,却是解不开的心结,化不了的执念。

    执则生妄,妄易成障。

    他正思忖着,露园管事引着名敬诚殿传令官进来禀告,说陛下宣见。

    叶书离和叶星珲对视一眼,果断将桌案上楚珩留的字条拿了起来,笑眼弯弯地领旨应是。

    靖章宫,敬诚殿。

    星珲一进宫门就被苏朗截去了,面圣的便只剩了叶书离一个。

    行过礼,不等凌烨开口,叶书离就开门见山地道:“陛下有所问,臣不敢欺瞒,定知无不言,楚珩就是漓山东君。”

    凌烨抬眸看他一眼,淡笑道:“你倒是实诚,这点比你大师兄强。”

    ……

    进殿时华灯初上,出来已是夜色微浓,叶书离刚下了两步殿阶,忽然想起了什么,笑眯眯地回头,将楚珩留在露园的字条递了上去,向凌烨道:“忘了禀告陛下,御前侍墨畏罪潜逃,现在往鹿水去了,臣以为他这般欺君罔上,应当抓回来好好惩罚才是。”

    凌烨点点头,但笑不语。回到殿内,将那块楚珩系在他腰上的玉佩解了下来,递给影卫首领凌启,淡淡吩咐:“你亲自带几个人,去趟鹿水将楚珩带回来,把玉佩给他,告诉他若是人不愿回来,玉佩也不用回来了。”

    凌启应是。

    刚往外退了两步,皇帝忽然想起了什么,叫住凌启,从袖里拿出一枚白玉印章,“也带过去,言在此中,他会明白的。”

    影首领命而去。

    凌烨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走回白玉兵兰前,他命人将武英殿藏剑阁里那把来自漓山的剑取了来,听叶书离讲,它叫“明寂”,是楚珩过去的剑。

    “因为小师叔的死,臣很久没见过作为漓山东君的他再度拿起剑了,上林苑春猎是这些年头一次,只因为陛下。”叶书离正色说,“陛下,您是他的救赎,只有您能把他从深渊里带出来。”

    ……

    楚珩呀。

    凌烨在心里默念,抬手抚了抚兵兰上的明寂,窗外半轮圆月斜斜地穿过树梢洒下一地清辉,他轻轻地抬了抬唇角。

    *

    三月廿三,广陵鹿水。

    楚珩抵达这里已有大半日了,鹿水春意来得早,三月底就已近暮春时节,小镇上满街飞花柳絮,路旁随处可见叫卖枇杷的摊子。

    他来这里算是突然,但并非偶然。

    楚珩已经可以肯定,两年前他在帝都长街上撞见的那个像极了小师叔的人就是燕折翡;除夕在广陵他们第二次相遇,他那样熟悉而肯定地叫他“东君”、叫他“阿月”;再是师父师娘提及这位“故人”时的讳莫如深,复杂而悲哀的神色;最后是紫宸殿夜宴,方鸿祯出手试探时,燕折翡挡在他面前的身影……还有暮春时节如期而至的枇杷。

    一条又一条,支撑着楚珩心底那个荒缪的念头,让他不得不来鹿水陵园亲眼探一探虚实。

    本打算三月世家朝觐后,他和凌烨说一声再来的,却不想那日在上林苑被凌烨看破身份,他脑子里一片空白,手足无措,慌乱之下拔腿就跑了。到了露园恰好瞧见了燕折翡派人送来的枇杷,慌不择路地索性就来了鹿水。

    后来等出了京关,渐渐平静下来,又觉得草率,实在不该就这样跑了。此等大事欺瞒这么久,已经该狠罚了,还“潜逃”,陛下一定气得好多天不理他了,没有原谅,不给抱,更别说亲。

    楚珩徘徊许久,最后咬了咬牙,错都已经犯下了,干脆犯到底,去趟鹿水陵园探过虚实再回御前,一路也想想怎么向凌烨认错。能进敬诚殿还好,到时候就往凌烨身旁一跪,先招认一遍,认错的态度有了,等他松动再抱上去缠着,就怕气得连殿门都不让进了……

    一路上楚珩想了许多办法,始终择不出一个最好的,到了鹿水还是没有理出头绪。

    他静了静心神,往陵园去。

    小师叔死于他手,当年他做主将明远葬回故里,在鹿水建了这座陵园。这些年楚珩来过鹿水很多次,但却从未进去过墓园。

    如果不是燕折翡的出现,楚珩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踏足这里。

    实在太像了。

    容貌,声音,甚至叫他“阿月”时的声调语气,以及对漓山的熟知程度……迫使楚珩走了进去。

    风吹树摇,陵园里静悄悄一片。

    “漓山青囊阁主明远之墓”。

    楚珩闭了闭眼,俯身在碑前跪下,凝视着墓碑上这列字,久久不能回神。

    一直到日头西移,他才想起自己此行的来意,申时的日光映在陵前的石碑上,楚珩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刻着的名字,指尖才刚碰到墓碑,却像是被什么蛰了一下,传来尖锐的刺痛。

    楚珩心中一凛。

    变故陡生。

    石碑像是无端蒙上了一层水幕,漾起圈圈涟漪波纹,与此同时,如水雾气瞬间蔓延环绕了楚珩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同周围的花草石木一起,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方位,再加上天入地,开休生三门全被堵死,十方俱灭,退无可退。

    俨然一个专程等着他的绝杀之阵。

    燕、折、翡。

    楚珩口中低念。

    天霜台前他亲自出剑,明寂当胸穿过,绝无活的可能。哪有什么死而复生的小师叔,是他囿于其中太深,执念成妄便是障,反着了别人的道。

    楚珩咬了咬牙,阵中杀意紧逼,燕折翡下了血本,专成设了这个局等他。偏巧他来鹿水时走得急,连半梦昙都没有带,他压境封骨,以现在的动力无疑死路一条,只能自损八百强行破封了。

    ……

    鹿水陵园里,写着妫海明远名字的青石墓碑轰然倒塌。

    楚珩跪倒在破碎的杀阵外,半身衣裳已然被血染透。外头忽然有成队的马蹄声传来,楚珩心中一紧,从地上拣了根树枝强撑着站起身。

    马声渐止,有人直奔陵园而来,为首的人映入楚珩眼帘,是天子影卫首领凌启,楚珩眼皮一沉,直接昏了过去。

    ……

    再醒来已是两天后,凌启守在他身旁,见他睁眼,吊在心头的气总算松了下去,继而皱起了眉,沉声斥道:“简直胡闹!”

    楚珩眼睫垂着,没说话,面色苍白如纸。

    凌启也不指望他应声,伸手扶他倚着引枕坐起身,外头下人端着清粥进来。待楚珩吃完,唇上勉强有了点血色,凌启方上前,再次为他调息。

    楚珩摇了摇头。

    凌启没听他的,然而输进的内力如前几次一样,依旧石沉大海,进去经脉就没了踪影,数道紊乱的大乘气劲依然在楚珩体内肆意横行,将七经八脉、丹田气海冲的一团糟,凌启原以为是楚珩昏着的缘故,却不想人醒了也还是控制不住,凌启皱紧了眉,“这几道内息……”

    楚珩再次摇摇头,哑着声音道:“是我自己的,不碍事,等我缓一缓……大统领是不是传信给陛下了?”

    “嗯。”凌启颔首,冷着脸道,“飞隼传书和八百里加急都派了,日夜兼程,这会差不多已经到帝都了,你这样子,还指望能不被陛下知道吗?”

    楚珩张了张唇,没发出声音,抓着被子的手却一紧。

    凌启瞥他一眼,从蹀躞带荷囊里拿出了那块玉佩和白玉印章,放到了楚珩手里,缓声道:“陛下让我带来的,言在此中,问东君愿不愿回去。”

    楚珩微微一怔,低头看着手上的偕行灵玉和那枚印章。

    印章上写“属楚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