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临阙 > 第134节

第134节

作品:临阙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在武英殿装花瓶装得可真好!

    ——谢初磨着牙愤然想,自己先前居然还担心他在武英殿受欺负,结果呢?拿不稳剑?全九州能跟姬无月以剑论道的有几个人?霸凌欺负?漓山东君不揍别人就谢天谢地了!

    真是枉费了自己从前一天三趟的进殿巡视!回头等再见着这小子,非得把他捉过来揍……咳,骂一顿不可!

    谢初一边气着,一边又不自觉地咧开了嘴角。

    楚珩便是姬无月。

    这话也就是从不苟言笑的凌启口中说出来,谢初才敢相信。

    他还这般年轻,就已经在大胤青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到了世间武者做梦也企及不到的高度,成为了武道史上又一个无法超越的巅峰。“同辈无人能出其右”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种划时代的差距,其他人连与他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了。

    楚珩。

    这样一个世无其双的天才生在大胤,长在宣熙一朝,而今就在自己眼前。

    谢初生气归生气,但心中的激荡无以言表,由衷地生出种“后生可畏”的赞叹。

    一直等他回到武英殿里,心情都无法平静下来。因着陛下、凌启以及楚珩本人都没有将此事揭开,谢初便没急着告诉旁边人,只叫住陆稷吩咐了一声,下回见楚珩来武英殿,立刻让人去叫他。

    不管怎么说,一定得先把这小子逮住骂一顿。

    今天和禁卫精锐切磋,南殿一扫往日阴霾,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陆稷和几个同僚正谈论着这事,闻见谢统领的吩咐,满口应下。

    谢初瞧他这喜笑颜开的兴奋劲儿,不禁多说了一句:“赢这一场不算什么。今天楚珩指点的那些,回去好好体会一番,若能从中领悟些什么,那才是真的‘赢家’。”

    楚珩是今天南殿取胜的最大助力者,虽然他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下场,但一双眼睛当真是犀利。

    陆稷点头答应,又感叹道:“统领,您说我在武英殿观剑也观过不少回了,怎么就不能像楚珩那样一眼道破呢?楚珩这悟性真没得说,可惜唉……”

    谢初心说可惜个什么!见陆稷傻傻地轻信了楚珩的胡扯,顿时有些一言难尽。不过这也不是陆稷笨,别说他们,哪怕是自己从前也不可能往东君的方向想啊!

    谢初含糊着“嗯”了一声:“确实好,以后楚珩若是得闲,可以多请他帮你指点一二,够你受用。他下回来武英殿,记得第一时间去叫我。”

    ……

    彼时楚珩还不知道谢统领盘算着要逮他的事,他从大校场出来,编了个晚间当值的借口,溜溜哒哒地往明承殿去。

    帝都初夏季节并不很热,尤其傍晚时分,清风从宫道的另一头迎面吹来,凉爽惬意。他近日心情很好,卸下了一个长久以来压在心上的重担,走路都觉得轻巧许多。

    到明承殿时,凌烨还没从前廷回来,祝庚过来送口信,说陛下是被钟太后前往南山礼佛的事绊住了脚。

    自打凌烨诛杀齐王、夺回天子权柄后,钟太后不得不退居慈和宫潜心礼佛,一晃五年过去,还真生出些禅兴儿。

    四月下旬起,大胤最负盛名的朝佛圣地——宁州南山佛寺有三年一度的佛法圣会,聚集了九州各地佛缘深厚的得道大师,参禅论佛,广开法会。钟太后闻说后生了兴致。

    前些天,她来敬诚殿跟凌烨提了提,说想要微服前往。

    这两年她儿子敬王面上勉强维持着安分,私底下在云、昌、宛三州的小动作愈发频繁。凌烨一直不动声色,《老子》中说,“将欲取之,必固予之。”他要借着敬王谋反的契机收整澜江以南的世家著族,就得先放放弦,不然怎么抓住那些两头沾的老狐狸的尾巴。

    钟太后想去南山,不管是为她儿子打表面安分的掩护也好,还是想联络什么人也罢,凌烨略思忖了一下,还是允了,毕竟她是当朝太后,占着嫡母的名头,能走能说,硬拦不是上策。

    阻不如用。

    凌烨安排了天子近卫和皇城禁军微服护送,特意没有派遣影卫,太后若想暗中联络什么人,就给她个胆子。同时也给驻扎在南山附近的一支宁州军将领传了密旨,防止敬王万一得到太后出行的消息想要做什么。如非必要,凌烨并不想直接动兵,让九州南半江山过多地牵入战火。太后是个让敬王一时半会儿不敢轻举妄动的筹码,也给了凌烨更多“抓狐狸”以及拿谋反铁证的时间。

    傍晚时分,凌烨收到了近卫禁军传来的密奏,禀报了太后此程的一言一行,他迟了半个多时辰才从前头回到明承殿。

    清晏和景行也在,楚珩正带着两只团子品尝今年初夏的第一批温泉荔枝。

    荔枝这果子喜温不耐寒,本不适宜在帝都这样四季分明的地方种植,但帝都往南去百里之外,有个天然形成的温泉盆地,气候温暖,一些南边的花草果树在这里倒是能长成。这地方是个皇庄,将地下温泉方圆几十里地围起来,专门养殖培育喜温的瓜果禽鱼。

    往九重阙里贡的东西,底下人侍弄得再精心不过。这荔枝当日摘下送过来,天虽不算热,但还是用了点冰湃着,呈到明承殿的时候,味道丝毫不变,新鲜得恰到好处。颗颗荔枝鲜红饱满,果肉莹白圆润,吃到嘴里清冽甘甜。

    一大两小都很喜欢,见凌烨进来,楚珩顺手从果碟里拿了一颗剥给他。

    两只团子好几日没见到皇帝了,乖乖地跪下来行了礼,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凌烨前几天传了旨意去毓正宫,要他们好好习字。团子们今晚都是带着课业过来用晚膳的。

    凌烨一边叫了起,一边坐到楚珩身侧,楚珩将剥好的荔枝递到了他唇边。清晏从东宫内侍手里拿了习字帖呈给父皇,他聪慧机敏又听话好学,从四岁启蒙习字,到如今不过两年,这千字文已经蓦得横平竖直、有模有样了。

    楚珩给凌烨剥完荔枝,停下来擦了擦手,喝起了凉茶,目光也往字帖上望去,扫几眼夸了两句。凌烨则赞许地点了点头。

    大白团子得了褒奖,骄傲地挺直了腰,拽着凌烨的袖摆晃了晃,开始张口讨奖励。

    凌烨吃完楚珩给的荔枝,忖度片刻,摸摸大白团子的头,忽而笑道:“你好好读书习字,过段时日,可以见到姬无月。”

    “……?!”楚珩一口凉茶饮到嘴里,闻见凌烨突如其来的一句,险些呛出来。

    大白团子两只眼睛却都睁圆了,救过他、还给他带糖吃的“东君叔叔”一直安放在清晏的最记忆里,是他格外喜欢的人,虽然很少能够见到,但只要一提起,就能让清晏眼前一亮。

    “真的?东君叔叔会来帝都吗?”

    “嗯。”凌烨点头,弯眸扫了一眼楚珩,一本正经地回答,“不信,你问问东君的‘师弟’。”

    楚珩:“……”

    清晏眼巴巴地望着他。

    “师弟”伸手在桌子底下捏了凌烨一把,对上大白团子期盼的目光,由衷生出了一股欺骗小孩子的惭愧,虚咳一声,说:“……会来。”

    清晏这下真确信了,眉开眼笑。三月的时候他过生辰,还从东君叔叔的另一个师弟叶书离手里收到了东君让带来的礼物,清晏很是高兴。现在又马上能见到他本人,听东宫属官说,东君叔叔的剑是大胤九州最厉害的,他也要开始习武学剑了,可以请求东君叔叔教一教自己。

    清晏美滋滋的,凌烨打发他一边吃荔枝去,将景行叫到了身边检查课业。景行从前因在潋滟城,比清晏启蒙晚了些时日,但他胜在认真乖巧,写得也很不错,凌烨同样夸赞几句,楚珩放下茶盏,剥了几颗荔枝递给两只团子,凌烨便让内侍将果碟收了下去。

    这果子虽难得,但吃多了上火。皇庄里送上来的第一批荔枝,皇帝往各处都赏一些。今年巧了,太后微服礼佛不在宫里,长宁大长公主和驸马前些时候带着阳嘉郡主去食邑玩了。景行的母亲清和长公主两天前才和凌烨说私下有事要去一趟岁安城,亦离了京,留下景行在宫里。苏朗、叶星珲他们也都外出办差去了。

    于是运来的几车荔枝,依着往年惯例赏完在京的宗室及重臣,还剩下好些。陛下后宫空空荡荡,吃饭的嘴巴少,又多给慎郡王再分了些,让韩澄邈送了点单独给楚歆楚琰。余下的都到了明承殿里,累死也吃不完,干脆往影卫、武英殿、各禁军统领处都赏了点,让他们去分。

    翌日清晨,谢初过来谢恩,见楚珩也在敬诚殿里。谢统领行过礼,顺带着再和陛下禀奏了公务,期间目光时不时的就往御前侍墨上瞟,临告退时,谢初没忍住,说有事想和楚侍墨讲。

    楚珩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谢统领这暴露,成为了“小兔崽子”的事,没有丝毫迟疑地就跟出去了。

    踏出殿门,恰好遇到了前来禀事的凌启,楚珩颔首打了个招呼。凌启看了眼走在楚珩一个身位前、面无表情的谢初,目光又移到浑然不知的楚珩脸上,给了他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楚珩:“?”

    靖章宫里需得时时仪容整肃,一路无言,直到出了崇极门外,走到僻静处,谢初方停了脚步,转过身。

    “统领,有什么事吗?”谢初半晌都没说话,楚珩被他盯得发毛,心里生出了点不祥的预感,主动问出了声。

    谁都知道,御前侍墨是武英殿里最乖巧的,从不在殿内打架斗殴,更不会跟禁军一块儿犯事让谢统领去领人。除了“谁都打不过”,所以需要谢统领照拂一下外,非常的让谢统领省心。

    省心到谢初咬着后槽牙,用即将要揍人的目光盯着他,一字一句地问:“楚珩,你就没有什么想跟我解释的吗?”

    第187章 澹川

    楚珩是一路跑回去的。

    进殿的时候,凌启刚走,他满脸心虚、惊慌失措地闯进内殿书房,往陛下身上一跳,扑进他怀里。

    方才凌启临走前,和皇帝提了句谢初找楚珩的原因,凌烨心里已了然,见楚珩这“劫后余生”的样子,忍不住翘了唇角,揶揄道:“御前侍墨,靖章宫里不能乱跑,你这是御前失仪。”

    楚珩坐在凌烨腿上,呼口气平复了一下心跳,方说道:“差点就挨揍了!”

    凌烨眉眼间的笑意更浓,“东君这是在跟朕告状吗?”他语气中难掩幸灾乐祸,“我记得,谢统领应该打不过东君吧?”

    楚珩瞪大眼睛:“那我也不能跟谢统领动手吧……我刚才但凡跑慢一点……你还笑!”

    凌烨硬生生忍住了,微微弯着唇角,强装正经道:“那朕让人把谢初叫回来,先骂他一顿?问问他,如何敢以下犯上跟皇后动手。”

    这是什么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话?

    楚珩睨了凌烨一眼,心说影首害我,居然就这么轻易地就跟谢统领讲了。谢初消气之前,武英殿他是不敢去了,但天子近卫当值需得时常去殿里领令牌。

    楚珩皱着眉发愁,灵光一闪,看向凌烨,恳切道:“陛下,楚侍墨御前失仪,您把他扣在敬诚殿吧。不然再给他派个‘外差’也行。”

    “外差?”凌烨轻轻扬眉,“准了。”

    此后两天,楚侍墨就在明承殿里办了两日“外差”,却不曾想,真正的外差这么快也找上门了。

    半个月前,凌烨带楚珩从鹿水回来的时候,他们在中昌宛三州边界意外碰上了苍梧武尊方鸿祯。那老贼当时出了中州后,果然不是安安生生地去往宛州方向回他的苍梧城。

    苏朗和叶星珲这趟去昌州东海,明面上是为老国公祝寿,暗中和影卫配合,调查定康周氏的南洋香料船以及背后牵扯的其他世家。他们在香料船入境的怀泽城,发现了方鸿祯的影子。

    事情有些棘手,除了影卫密奏外,星珲还给楚珩传了封急信。

    以防万一,楚珩得亲自去一趟昌州。

    除了自己的明寂剑外,楚珩将天子剑浮云地纪也一并带过去了,到怀泽城再做安排。

    近来北境那边也不大安稳,北狄十三部小动作频频。这一趟昌州之行,凌烨总觉得像是暴风雨前夕,他有些后悔点头钟太后去南山了,倒不是担心她跟敬王能暗中联络做些什么,这一路她的一举一动,跟何人来往、讲过什么话,凌烨全都了如指掌,也由此察觉到了敬王背后那些世家拥趸的蛛丝马迹。事情是在往预设的方向去,只是他莫明有些不妙的预感。

    楚珩临走前,凌烨跟他约法三章。

    “这个时节,昌州比帝都热一些,但别太贪凉,路上记得好好吃饭,忍忍少挑剔些,回了帝都任你挑。”

    楚珩想也不想地答应:“一定一定。”

    “最重要的一点,”凌烨说,“若正面遇上方鸿祯,有你在,他不会敢轻举妄动。但穷寇勿追,不许你以身涉险地强杀乱来。”

    楚珩眼神微微动了动,敛下眼睫“嗯”了一声。

    凌烨知道他轻易听不进去,走上前一步,在楚珩唇上碰了碰,附耳低声道:“我害怕。”

    楚珩倏然一怔,抬眸对上凌烨的目光,他心里有根弦霎时一紧,沉默片刻,再次点头说:“嗯。”

    凌烨微微笑了笑,“等你回来。”

    ……

    一晃眼过去了四五天,算算日子,楚珩应该已经到昌州怀泽城了。

    他在途中偶遇了从宛州回帝都的影卫,捎了封信来。

    凌烨拆开看,信笺言语不长,措辞简白,仿佛当面说给他听——途经中州正值小满,见初夏农耕,垄间麦穗饱,园中桑树壮。晌间路过一地,道旁梅黄杏肥,留一角碎银摘了来尝,可惜味酸少甘,若做成梅子杏子酱,想会别有一番风味。

    沿途风光尚好,晓看天色暮看云。

    最后附了一张当天中午的食单,几道菜后一一注了点评。

    不好,一般,凑合。

    ——但每一样都有吃。

    凌烨眉眼舒展,指腹抚着信笺上的墨字,眼前仿若看到了楚珩一边写信一边板脸挑剔的样子,他唇边笑意更深。

    落款是他们的私印。

    属楚珩也。

    当初刻这四个字是楚珩选的,虽不太像正经的章字,但之于他们,确实再好、也再正经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