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攻玉 > 第235节

第235节

作品:攻玉 作者:凝陇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再说下去阿爷该难受了。想想你和蔺承佑吃了多少苦头才有今日,你该欢喜才是。屋里定然还有不少事要忙。快去吧。”

    滕玉意抹了把泪,离开时一步三回头,到了门口回头望,父亲仍无声望着她,身影落在灯火中,静静地像一座高山。

    ***

    滕玉意心里装了太多事,捱到后半夜才睡着,睡得正沉时,迷迷糊糊感觉有一双手轻轻抚摸她的脸颊。

    小涯不在了,最近常有魂魄入梦来。玄音铃在腕子上轻轻地响,那响动就如那双手一样温柔。

    滕玉意睁不开眼睛,眼睫却湿了。

    “阿娘……”

    只有阿娘有这样纤秀的手指,也只有阿娘才会这样亲昵地摩挲她。

    “阿娘……”滕玉意在梦中低低啜泣,“来为女儿送嫁么……”

    那双手停在了滕玉意的肩头上,轻缓地拍打着,就像幼时母亲为了哄她睡常会做的动作。

    滕玉意噙着泪,孩子气地呢喃:“女儿嫁的郎君,阿娘可还中意……”

    耳边隐约有叹息,是不舍的,也是欢喜的。

    滕玉意眉头慢慢松开,母亲的手犹如一缕清风,渐渐抚平女儿心头所有的离愁和哀惋。

    早上滕玉意醒来,发现泪水打湿了衾枕。

    没等滕玉意自行下床,杜夫人就带着两位喜娘把她从衾被里提溜出来。

    成亲历来在傍晚,但白日尚有许多礼仪,滕玉意昨夜睡得浅,起床后一个劲地打瞌睡,人虽坐在妆台前,脑袋却前仰后合的。

    杜夫人和杜庭兰扶稳了滕玉意的脑袋让喜娘随便折腾。

    昨晚府里的人大半未睡,这会儿早就忙碌了半晌了,滕玉意被拖到屏风后穿嫁衣的时候,忽听姨母同表姐说:“绍棠真这么说?”

    杜庭兰嗯了一声:“世子这几日压根没在长安,今日天不亮才赶回成王府,绍棠过去送东西的时候,正好听到门口小厮说起这事,府里唯恐世子赶不回,个个都要急死了,还好世子及时赶回了。”

    滕玉意登时精神了。

    南阳城与长安相距千里,去南阳不可能这么快赶回,看来是别处,但眼看要大婚了,蔺承佑又能跑到何处去。

    杜夫人满含期冀道:“世子能自行出长安,莫非眼睛好了?”

    “世子身边带了一大帮扈从,而且绍棠说世子眼上还束着布条。”杜庭兰轻叹。

    滕玉意正竖着耳朵听,就听外头说笑声骤起,各府的女眷联袂而至。到傍晚时,一切准备停当,忽听锣鼓喧天,丫鬟们兴奋地跑进:“迎亲的来了。”

    屋里愈发忙乱。

    喜娘将一把早就准备好的团扇递给滕玉意,一左一右扶起滕玉意。

    滕玉意屏住呼吸握稳扇柄,沿着铺好的毡毯往外走去。毡毯花团锦簇,踏上去寂寂无声。四周满是欢声笑语,隔着团扇也能感觉到友善的注视。

    背后忽有人小声啜泣,却是姨母和表姐。滕玉意一来舍不得她们难过,二来自己心里也生出强烈的不舍,回头想安慰姨母和姐姐,喜娘却硬将她拦住了:“今日大喜,不兴回头看。”

    杜夫人和杜庭兰忙跟上前,强作欢笑叮嘱道:“阿玉,你好好的。”

    到了中堂,喜娘在耳边提醒滕玉意:“滕将军送嫁。”

    滕玉意透过团扇的绡纱,隐约看到庭前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杵着拐杖,却站得极稳。

    到了近前,滕玉意垂眸望见阿爷的袍角,突然间泪如雨下。

    那是她亲手为阿爷缝制的佛头青襕衫。

    平日阿爷舍不得穿,今日郑重其事地穿上了。

    滕玉意泪盈于睫,跪下扑通扑通磕了三个响头:“阿爷,您保重。”

    滕绍噙着泪花点头,过片刻才道:“今日吾儿出嫁,要欢欢喜喜的。起身吧,阿爷送你出门。”

    滕玉意跟随父亲稳健的步伐,一步一步往外走,到了二门外,礼乐声骤起,门口鲜车健马,聚满了前来迎亲之人,放眼望去,不是长安有名的大才子,就是与蔺承佑交好的贵要子弟。

    另有东明观的五位道长和绝圣弃智等人。

    人群簇拥着一位身着红袍的郎君,骑白马,辔紫鞍,俊如珠玉,朗若朝霞,意态潇洒,未语先笑。

    喜娘似是头一回看到这般俊美的新郎,立时屏住了呼吸,身后安静了一瞬,有外地来的女眷窃窃私语:“这便是成王世子?当真跟画上人似的。”

    绝圣和弃智在马上探头探脑,一看到滕玉意出来,高兴地嚷道:“师兄!”

    五道等人打趣道:“瞧这两个傻小子,什么‘师兄’,那是你们师兄的新妇。”

    众人哄然大笑,绝圣弃智憨笑挠头。五道想起滕玉意和蔺承佑这一路走来太不易,笑容中还透着几分唏嘘。

    每个人都那样高兴,滕玉意心窝暖洋洋的,然而不敢四处张望,只奇怪一露面就觉两道灼灼视线落在自己的身上,天色虽不早了,但她很确定那目光从蔺承佑方向投过来的。

    她心里有些疑惑,蔺承佑已经吃了赤须翼一个月了,但一直没有复明的迹象,双目看不见,怎么可能这样灼灼地注视她。

    莫非他复明了?

    可如果真复明了,蔺承佑怎会不让她提前知道。

    这样想着,滕玉意打算偷偷看蔺承佑一眼,两位喜娘却二话不说把滕玉意推上了犊车。

    ***

    滕玉意端坐在青帐中,身边堆满了糖果金钱,帐内静悄悄的,外头却笙鼓鼎沸。

    沃盥礼行了,却扇礼行了,合卺礼行了,结发礼行了。礼数一成,她和蔺承佑便正式结为夫妻了。

    再过一会,蔺承佑就该回到青帐了。想到此,滕玉意下意识揪紧那厚重的青绿嫁衣(注)。

    只恨行礼时四周挤满了人,她都没机会仔细盯着蔺承佑瞧,但即便只是飞快地几瞥,她也瞥见了蔺承佑注视自己的目光。

    那双眼睛漆黑如墨,笑意似能漾到她心里去。

    她知道以蔺承佑的性子,今日成亲必然不愿再在眼上束上一根布带,但他的一举一动,哪像个眼盲之人。

    两人拜天地时,蔺承佑不时会回头笑看她,成王府占地广阔,光从中堂走到青帐都要花费不少工夫,但无论在何处行礼,蔺承佑总不忘关照她。

    喜娘们撒帐时,滕玉意头上落了不少玉箔和果子,蔺承佑与滕玉意行合卺礼时,顺手帮滕玉意摘下鬓边的一个小果子,这举动情意流露,引来帐内一阵笑闹。

    “看来世子极喜欢自己的新妇。”

    “可不是,新妇花容月貌,谁瞧了不喜。你们瞧,世子和新妇坐在一起,当真是一对璧人。”

    回想到此处,滕玉意几乎可以确定蔺承佑复明了,但她仍不相信蔺承佑会瞒着自己,蔺承佑该知道她会得知此事有多高兴,可他竟然瞒着她。

    再说了,赤须翼可是她抢来的。

    滕玉意越想越气,忽听帐外传来脚步声,滕玉意心口猛地一缩,再一听,又悄悄松懈下来。

    是碧螺和春绒,她们身后还跟了七八个嬷嬷和小丫鬟。

    “娘子,热汤备好了,这一天都快累坏了,盥洗后换上寝衣吧。”

    滕玉意抬眸打量那几个面生的婆子,那样谦恭和气,一望便知是成王府的老人,本想问碧螺“你们瞧蔺承佑是不是复明了”,见状,她笑靥浅生,悄悄把话又咽了回去。

    一座青帐,辟作两端,外头是喜帐,里头是净房。

    滕玉意到净房脱下厚重的嫁衣,浴洗一番,湿淋淋从浴槲出来。

    春绒和碧螺正帮滕玉意擦拭身子,就听外头嬷嬷讶道:“噫,大郎这么快回来了。”

    紧接着就听见脚步声,果然是蔺承佑,入内后,他似乎怔了下,笑问:“她呢?”

    这个“她”,自然是指的滕玉意了。

    滕玉意一颗心窜到了嗓子眼,慌手慌脚让春绒碧螺帮自己穿衣裳,等到重新裹得严严实实了,稍稍松了口气。

    “丢不了。”就听嬷嬷笑着说,“玉娘在里头盥洗呢。”

    蔺承佑哦了一声,顿了顿道:“……没什么事的话,嬷嬷们先下去吧。”

    滕玉意低头望望自己,身上只穿着寝衣,便低声对碧螺和春绒道:“你们出去把外裳拿给我。”

    碧螺错愕:“都换了寝衣了,怎还要穿外裳?”

    滕玉意清清嗓子:“啰嗦。叫你拿就拿。”

    碧螺不肯:“白日捂了一天,嫁衣上有汗,再穿上恐不好。”

    滕玉意说:“那……那你们就去给我找一件别的衣裳。”

    春绒无奈:“娘子这不是无理取闹吗?箱笼都送去了世子住的东跨院,临时去拿岂不大费周章。”

    “我不管。你们自去想法子。”

    二婢干脆撇下滕玉意,匆匆出了净房,出去后似乎只与蔺承佑见了个礼,便告辞离去了,仅一瞬,外头回归安静。

    滕玉意悄悄走到帘前,正要搴帘往外看,有人把一件裙裳递了进来。

    “是不是在等这个?”

    正是滕玉意刚脱下的青绿色中裙。

    滕玉意心口一跳,就听蔺承佑在帘外道:“还要我给你拿别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

    前年刚开始构思这篇文时,我就跟朋友说这篇文占了晋江各种冷门要素,“玄幻”“灵异鬼怪”“慢热”……前期男女主的斗法更是完全不符合晋江读者的口味,并非你撩我撩小打小闹,是真正斗得死去活来。女主的性格也绝对不贴合晋江主流审美。

    编辑为了帮我搞点热元素,建议我加上晋江热门的“重生”标签,但我甚至不确定阿玉和滕绍这种因为家族诅咒不断轮回的情况,符不符合晋江传统认知上的“重生”,所以我在第一章 就写明这是伪重生。

    我跟几个晋江作者说,我这篇文完结能有3万收藏就不错了,会很冷,但我会坚持写完,为了不受数据差的影响,我特地存了四十万稿。

    但我万万没想到,从发文那天起就不断有人到微博上给我提意见,有善意的,有恶意的,各方面的建议比我以往任何一篇连载文都要多。

    几天前我偶然上微博,发现有条私信,有个读者要我修文,说我大烂尾,要我修改世子和阿孤相认的那一段,要我把淳安郡王那一部分重新写,不然就要给我一颗星评分。

    这段话让我想起汤唯演的《萧红》里的一句台词:“他们不喜欢我的故事,无非是我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来,而我不这么认为,这世上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该有各式各样的故事。”

    在19年《攻玉》一个字都没写的时候,我就有了“他姓严,叫严望春”这句话。严司直最初名字叫严望春,我朋友说有部大热剧里有个配角叫类似的名字,所以我后来改成了严万春,但是前面的章节存稿里面可能还没有改过来。

    19年年底,我跟朋友讨论《攻玉》细纲,我们就开玩笑说过“世子眼瞎了,正好系着布条跟阿玉玩cospy”。这些梗、这些情节,甚至早于第一章存稿的诞生。

    正式写文前,我写下了七万字的细纲和背景资料(如果对这个有兴趣可以在微博私信,我可以把那时候的聊天记录发给你们,记得回来反馈一下。)

    严司直的死、阿大眼盲、阿玉跳井救人、阿大质问淳安郡王的对话……这都是我两年前就已经构思好了的情节,每个设计都有我自己的思考,前一阵写这些情节的时候,我兴奋得两眼冒绿光,能在写作时得到这种超凡体验,我认为很值。别说你给我打一千个一星,就算你把我关到房里再写三年,攻玉也是现在的样子。这样吧,眼看攻玉要完结了,有一种让自己和作者都满意的办法,我写我的,你写你的,我们互不相扰。你写同人文。(这不是你行你上,因为只需要把某个情节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设计。)

    那位读者想要的故事里,可以按照她的想法,把阿大和阿玉相认时写得天雷勾动地火(任我想破脑袋,也无法想象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会对一个五岁的小女孩产生爱情,阿大能记住阿玉,一方面是他本质好,另一方面也源自父母和伯父伯母的鼓励和教育,毕竟知恩图报是个好品格。但是恩情绝对不可能对爱情进行叠加,这是两码事。)

    也可以把李淮固的下场按照她的要求写得再绚烂一点,比如成功骗到了世子,从而让两人误会(这个情节你就算把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不会写的,因为会显得阿大和阿玉降智。)

    还有什么南诏国再来一卷,顾宪才是幕后大boss,全都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来。我完全开放攻玉的同人授权,您的故事,您做主,相信只要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一定是个好故事。我的故事,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