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悍“夫” > 分卷阅读132

分卷阅读132

作品:悍“夫” 作者:neleta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上了。他和武简,今生无缘,只等来世再续前缘。

    ===============================================================================茶和酒销售得如此火爆,作为直接对外的负责人,蒋康辰带着儿子来秀水村过年,其中—个原因就是暂时离开京城。那些对茶酒生意有意向的人不能去找君后,自然是都来找他。他离开京城,也有君后的意思。这新制的茶叶和酒如此利,皇上是绝对不会让别人来插一脚的,估计等蒋康辰年后回到京城,那些有心之人应该也已经被君后敲打得不敢再想各种法子从他这里下手了。

    君后千岁虽然—直没有子嗣,身子又不十分康健,却从来都是一个不能小觑的厉害人物,君后又—直深得永明帝的圣宠和信任,谁又能从君后的手里抢走如此赚钱的买卖。

    “君后出自代家的旁支,君后父母早亡,是在本家长大的,深得老将军喜欢,一直被当成是代家的嫡亲少爷教养,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君后就是皇上的伴读,后来更是跟随皇上四处征战,石井所说代小将军代战骁还要叫君后一声小叔叔。大将军府治下非常严谨,府中子弟从未出过仗势欺人之事,即便如今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依然低调本份,代战骁更是十二岁就去了边关打仗,大将军一门忠义,君后又为了皇上多次出生入死,皇上独宠君后也无可厚非。唯一的遗憾就是君后一直未有所出,若云安你那固原膏吃了真能调养好君后的身子,你就是天大的功劳—件,你给皇上赚多少银子都比不上。”

    早饭后,邵云安从蒋康辰那里听到些内幕消息,顿感压力山大:“呃,蒋大哥,这我可不能保证。”

    蒋康辰道:“我和康宁都希望君后的身子能好。”

    “我也希望。”邵云安把手里捏好的点心睡在竹篾上,不掩饰地说:“君后的身体好,咱们的生意才能做得稳固,君后又是男人,不会像女有那样爱计较、太精明,对咱们不会太苛刻,若换了是皇上的女人,恐怕会很麻烦。”

    蒋康辰不敢像邵云安这样直言,沉默地点了点头,提醒道:“在外人面前可不要说这些。”

    “我知道,是蒋大哥您我才说的。”

    邵云安在偏听里做点心,做好之后统—拿去烤炉烘烤,郭子榆和郭子牧在厨房忙活那些要炖煮的大菜,王石井在后院宰羊宰鸡鸭,蒋康宁也心血来潮地去凑热闹了,王青和妮子带着蒋沫熙去兽仓里看家里养的牛马家禽。

    蒋沫熙是自闭儿,任何人靠近他的反应都是无动于衷,邵云安鼓励王青和妮子多主动接触蒋沫熙,他拦下担心的蒋康辰,让两个孩子带蒋沫熙去玩儿。

    蒋康辰也在吃着固原膏,不过吃的时间还短,邵云安也就没问他吃过后的感觉,为了不引起注意,他添加的灵泉灵乳都是稀释过的,反应不会太快。调理的过程缓慢温和些,也才不会引来麻烦,日后也才能解释得通。不过连续服用两三个月怎么也会开始有效果的,王石井的左眼现在能见到的光已经很明显了,只是还看不到,毕竟他的眼球算是坏死的。

    蒋康辰担心儿子,不过跟着过去的小厮一直没来找他,说明那边没什么事,他也就渐渐放心了。蒋康辰已经记不清自己上一次过年时心情如此平静是什么时候了,和邵云安坐在—起,跟着他学做几样简单的点心,蒋康辰甚至有些恍惚,只觉得很不真实。

    吐了口气,蒋康辰道:“云安,康宁就麻烦你和石井照应了,这么多年,因为我,他也身边一直也没个人,你也帮我劝劝他,他都二十有六了,旁人这个年纪早就当爹了,我和熙儿的日子算是安定了下来,他无需再担心我们,也该操心操心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邵云安不好多问蒋康辰的事情,不过看蒋康辰的样子,应该像他说的比较安定了。起码现在蒋康辰背后有君后,国公府的势力再大,能大过君后和皇上?他点点头:“我会劝大哥的。”

    后院,蒋康宁拿着把刀,磨刀霍霍的,王石井蹙着眉头,又一次道:“大哥,您的手还是拿笔吧,这剥皮去骨的事还是我来吧。”

    蒋康宁摆摆拿刀的手:“不做就永远都不会,我在你这儿可不是客人,不就是宰羊么,我做得来。”

    王石井不好说他没信心。

    兄长与武家彻底没了关系,又有君后给兄长撑腰,蒋康宁心中的负担去掉了一大半,这心情也就飞扬了很多,连只鸡都没杀过的他兴致勃勃地要宰羊,虽说羊已经死了,但这剥皮、剖腹、去内脏的活儿他真的做得了吗?

    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是炊烟袅袅,今天是年三十,家家都是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年夜饭,特别是今年村里很多人家都挣了钱,买了不少的年货,酒肉更是没少,挣了钱当然要过个好年,不过也有那么些家唉声叹气的,但又能做什么?

    王书平家今年也买了好酒,买了肉。儿子开年就要去白月书院了,这阵子每日去岑院长那里听课,学问明显提高不说,岑院长也是满意的。王书平仿佛看到了儿子去国子监读书的日子,他怎能不高兴,怎能不舍得花钱,王文和现在也是每日笑呵呵的,看到孙子就高兴。

    王衍也没有给爷爷和爹丢脸,学习比以前更用功了,能去白月书院读书完全是靠着安叔的面子,他不能落了安叔的脸面,也不能爷爷奶奶和爹娘失望,若不好好学被岑院长退了学,那他不是和王枝松—样丢人败兴么。王衍学习用功,赵丛博也格外用功,都伯变成王枝松那样的,现在的王枝松不再是村民们眼里学习的对象,反而成了反面教材。

    而里正家今年就是绝对的红红火火了,过完年里正就要给两个儿子分家了,家里今年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今年的这个年意义格外不同,赵河的娘家就在村里,赵河又是独子,赵河的两位阿爹又都帮着做果酱,里正就让赵河把他爹和小爹都喊过来—起过年,赵河别提多高兴了。

    相比这些高兴的人家,王老太家不说是愁云惨淡,也绝对好不到哪去。王春秀丢了大脸,那天之后就没出过门,王老太躺在床上病歪歪的,王枝松去县里租了房子住,说不考上秀才不回家。他在村子里也是被人笑话,不如在县里安安静静地读书。王老太虽然不愿意大过年的儿子不在家,但想到儿子的前程,她还是掏了银子民。

    王老太心里不爽快,这火气自然也就撒在了王春秀和王在铮身上,以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王春秀现在不仅要天天洗衣做饭,还要喂鸡喂猪。王在铮瘦得是皮包骨,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做很多活。王老太躺在床上骂了这个骂那个,却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