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悍“夫” > 分卷阅读146

分卷阅读146

作品:悍“夫” 作者:neleta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批的阿胶膏也泡好了,他再做些固元膏。

    一直到傍晚,王石井和蒋康辰一行人回来了。他们一回来,又引来村民们的关注。自从过年后,村民们就一直关注着王石井家。这县令大人和岑院长在王石井家过年的消息不知在村子里引来多大的震撼。之后去王石井家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听说还都是县上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还有一位白月书院的副院长和三位秀才郎住在他们家。村民们对王石井已经不是用羡慕嫉妒可以简单形容的了。

    你说,要王老太婆那家人对王石井好一些,没有在王石井离家时欺负虐待王青和妮子,那王枝松现在肯定能去国子监了吧,指不定还能到京师贡院去呢。王春秀肯定也能嫁到大户人家,说不定还能当官夫人呢。王老太婆和王大力也能住进那么大的宅子里,整天吃香的喝辣的,难说还有人伺候呢。现在倒好,人家王石井和邵云安一家子的日子过得要多红火有多红火,还有那么大的靠山,反观王老太婆一家,哈,不说也罢,都成全村人的笑话啦。

    而这回,出去了一趟的王石井回来带了那么些人。有大胆的村民上前试探,问王石井这些陌生人是干嘛的。王石井也没回避,直接回答是买来的仆佣,还有专门给王青和妮子买的小厮和丫鬟。

    这下子更不得了了。王石井家买人了!王青和妮子这俩孩子都要有人在跟前伺候啦!这说不眼红绝对是骗人的!可眼红有啥用!你家有人家有钱?你家有人家有靠山?你家能和县令大人称兄道弟,还能让县学的院长从年三十就一直住到现在?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王家大屋。在床上躺了一个年的王老太当即就下床大骂了起来。王春秀躲在自己屋里哭,王大力一如既往的坐在角落里沉默不语。不过王老太骂得再凶,却是不敢再去长子家找麻烦了。她最怕的县令大人此时就在那边,而对于邵云安,王老太内心深处也多了几分的恐惧。

    村民们的眼红王石井淡定接受。在蒋康辰的指点下,王石井财大气粗的一口气买了十一个人。这十一人中,有一对中年夫妇,男人叫郑大,其妻郑卫氏,两人还带着一个17岁的女儿郑田花。这三人负责府内的打扫、浆洗、种菜、喂养牲畜等杂事。两名13岁的男孩儿苏册、苗元,是王石井给王青和蒋沫熙买的贴身小厮。蒋康辰很避嫌的没有打算留身边的人照顾儿子,他相信王石井和邵云安能照顾好儿子。

    妮子还小,又是女儿,王石井给妮子买了两个丫头,是一对姐妹,有12岁了。叫夏春和夏秋。另外还有一对兄弟带着各自的媳妇。这两兄弟都有些拳脚功夫,王石井买下他们主要做护院,平日里也负责家中的一些重活,他们的媳妇就跟着郑大一家负责杂事。两兄弟分别叫丁一林、丁一森,他们的媳妇儿为丁叶氏、丁吉氏。

    王石井带了这么一群人回来可把邵云安吓了一跳。他在现代的家中也有保姆、钟点工,但最多两个,哪像现在这样这么多。王石井还说只挑到这么“几个”!合适的,以后再挑,邵云安只觉得有点晕。身为一个千年后的现代人,对于人口买卖是无法适应的。

    年景越不好,人口买卖就越多、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那家人破产了,养活不起那么多下人,就转手又把他们卖了。王石井买来的这些人都是签了死契的,这样的人通常主家说卖就卖,人牙子也喜欢这种签了死契的人。

    王石井带回来的虽然有女人,但一看就是老实的。郑大的女儿皮肤黝黑,瘦归瘦,骨头架子却不小,等长些肉,肯定是粗粗壮壮的。一双手也是十分的粗糙,是个会干活的。伺候妮子的两个小丫头也是一副做惯了活的模样。邵云安看着那几个孩子心里不是滋味,自己这不是虐待儿童么。可在古代,13岁都能嫁人了,10岁以上的孩子都算是大人,他也不能责怪王石井买这么小的孩子回来。

    交代郭子榆特别照顾好四个孩子和郑田花这个未成年少女,邵云安让郭子榆带他们先下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吃饱肚子,至于怎么干活明天再说。

    王青和妮子躲在一旁看爹带回来的人。听到爹还给他们买了小厮、丫鬟,两个孩子有些无措,又有些激动。

    第74章

    初十,蒋康辰抱了儿子良久,然后放心的把儿子交给邵云安和王石井,拜别亲人与朋友,坐上马车前往渡口,返回京城。王石井和蒋康宁送他走,随行的还有三大马车的礼物以及邵云安捐给代小将军的3500两黄金合35000两白银,还有从邵云安这里得到的“宝贝”。

    蒋康辰走的时候,在邵云安怀里的蒋沫熙手上抱着魔方,木然的双眼却是看着远去的马车,直到马车消失无踪,他才低下头继续研究八阶魔方。邵云安注意到了这一幕,暗惊:难道说灵乳和灵泉对蒋沫熙的自闭症真的有效?

    为了治疗蒋沫熙,邵云安每天借着给蒋沫熙倒水或者盛饭的机会偷偷给他多加了灵乳和灵泉水。蒋沫熙是自闭儿,不用担心他察觉到什么异常。

    若灵乳和灵泉真的能治好蒋沫熙,邵云安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蒋大哥到时候的反应(狂喜)了。

    蒋康辰这一走,邵云安还觉得家里冷清了一些。不过康瑞一直住着,每天还抽空教导王青、王衍和赵丛博读书。要说王书平和赵元德那是不知多感激邵云安和王石井。要不是他们这层关系,他们的儿子怎么可能得到岑老和康副院长的指点。

    康瑞一反最初对邵云安和王石井的冷淡,他虽然依旧是一副很矜持自律的夫子,但为人却不迂腐。在发现了邵云安的不凡之后,他特别喜欢与邵云安辩论,听邵云安对当前国事的观点,这些往往能带给他不同的认知和新的启发。每一天与邵云安相处,他都认为邵云安应该去当夫子,应该去京师贡院当夫子。

    蒋康辰走了,王妮拉着蒋沫熙去找师傅练琴,王青去找王衍、赵丛博写作业——邵云安布置的美术作业。这个时代的文人,特别是像岑老、康瑞这样的人,那绝对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这一点,邵云安自叹弗如。康瑞主动担当起了三个孩子的美术老师职责,邵云安便让三个孩子今天不用学文化课,去画画。

    岑老和康瑞在邵云安特别给岑老布置的书房内研究从邵云安那里记录下来的文章诗词,每看一次,他们就忍不住再感慨一次。两人最近都迷上了作词,邵云安给两人讲了词牌,这扇对他们而言开启的新大门,充满了诱惑的魅力。

    “康瑞,为师有一事相求。”

    康瑞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抬头。

    岑老看着他,表情严肃:“康瑞,为师想潜心钻研这‘词’,白月书院的院长,就正式交由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