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悍“夫” > 分卷阅读262

分卷阅读262

作品:悍“夫” 作者:neleta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邵云安无法问出虎哥和大小金是怎么发现他有灵泉的。按理说,虎哥和大小金应该是在深山里活动的。他和井哥浇灌的茶林算是还在外围,它们本来不应该有交集才对。但除非虎哥会说话,不然这个疑问邵云安是永远也得不到答案了。

    深山里的宝藏实在是太多了。有他在外围完全没有见过的野果,有珍贵的草药——都是虎哥告诉他能吃的。他还挖到一棵不知几百年的人参,一株大灵芝,挖到后他赶紧进空间移植到田里,浇灌上灵泉水。大小金在空间里玩耍,不远处就是在“做手工”的蒋沫熙。

    蒋沫熙之所以要跟着邵云安,一是他要看书,空间里很多书不能拿出来:二,他要做手工。邵云安之前给他的那艘船模被他给拆了,后来蒋沫熙完全凭借自己一个人,把那般船又组装了回去。然后他就拆了装,装了拆。现在不拆不装了,迷上自己动手造了。这方面,邵云安和王石井是完全的放任态度,给他准备好他需要的工具和木料,让他自己琢磨去。

    这一次出来,邵云安打算直接在空间里就把大红袍制作完成,回去之后只要随便拿些茶叶糊弄过去就行。这么宝贝的东西当然要用他空间里最专业的制茶工具制作完成。大红袍的制作过程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其中,做青和走水焙是相当的关键。做青是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技术性极强,有特殊的手法要求,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现在时间又紧,邵云安只能自己来,而且这门手艺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都不会外传。

    而走水焙要求在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在不同温度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整个过程要求速度快、工作紧张,要在十多分钟内完成,故又称“抡水焙”。这也是一个长时间制作的经验累积过程,也只能邵云安独立完成。在他把空间的秘密告诉给王石井后,就让王石井在空间的—角空地上给他搭建了一个设施完善的制茶间。红茶、绿茶、花茶等等等,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在空间的制茶间里,他全部可以操作进行。

    而邵云安之所以会大红袍的制作手法,是因为大红袍母树虽然稀少,但有很多母树的枝条扦插、繁衍而成的台地大红袍。作为一名合格的茶叶发烧友,他怎么能不了解大红袍呢。

    就在邵云安、王石井、蒋康宁等许多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制茶一奔走忙碌时,边关虎行关的将士们,迎来了—位特殊的客人。

    第132章

    代家满门统领着大燕国四十万的军队,而大燕国加上永明帝的五万禁卫军满共也才五十六万。可以说,永明帝几乎把大燕国的安危全部交给了代家,或者说,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交给了代家。若换成别人,早就拥兵自重、功高震主,威胁到帝王的统治了,更何况君后也是出自代家。可是代家就是这么的令永明帝放心。 不少大臣都上书永明帝削弱代家的兵权,但永明帝却从不为所动。他们哪里知道,不是代家把控兵权,而是永明帝根本不放心把兵权交到别人的手上。三公五侯一王将,唯一的亲王罗荣王不管事,另外的,只有这—将,能令永明帝放心。永明帝是绝对不会把最重要的兵权交给三公五侯之中任何一方势力控制的将领。

    而另一方面,代家始终的低调、内敛、谨慎与谦逊,也是永明帝如此放心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代齐攸入宫之后也从来不为代家谋事,而是尽心尽力辅佐永明帝,这是永明帝放心代家的又一个原因。

    虎行关与哭夜关是大燕国对外的两个最重要的关卡。大燕国的死敌胡哈尔国如果攻克了这两个关卡,便可长驱直入大燕国的腹地,挥师京城。所以,这两个关卡也是燕国重兵把守的重地。哭夜关由代老将军的长子代明军携其独子代战厉把守,虎行关由代老将军的次子代明荣携其独子代战骁把守。王石井服兵役期间所战斗的地方就是虎行关。

    代明军所率领的18万大军被称为飞鹰军,代明荣率领的12万大军被称为翼虎军,其余的lO万大军则由代明军和代明荣任命的将领带领。作为大燕国的大将军,也作为主将,代明军镇守在最危险也是最艰苦的哭夜关。作为骠骑大将军,代明荣也与他的兄长一样,常年镇守边关,以边关为家。两兄弟与他们的父亲一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燕国的边关,他们的儿子也是子承父业,自小就展现出非凡的领兵作战天赋,小小年纪便随父亲镇守边关,上阵杀敌。

    代战骁就如他的名字,骁勇善战,他十二岁带兵上阵,十四岁便被封为左都尉,如今刚不过弱冠之年,就已是正四品的武威将军。以代战晓的能力和家世,他该是京城不少门阀士大夫家愿意结亲的对象,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嫁给代家的男人,尤其是在边关的男人,不仅时刻要担心吊胆,还很可能做寡妇(夫)。虽然代家现在的男人都健在,但谁也不能保证下一场战事,他们还能活下来。再者,代家是顽固的保皇派,一家子的硬脾气,与门阀大家的三观不合,也不是他们属意的结亲对象。

    得君后之命前来虎行关的蒋康辰在行走了一个多月后才抵达虎行关。这是蒋康宁这辈子走的最远的路了。一路上舟车劳顿,要不是靠着邵云安给他做的固元育和阿胶红枣膏,他可能早就倒在了路上。路上的条件太艰苦,又是倒春寒的时节,越往西北方向的虎行关前行,温度越低,就犹如还在深冬,风吹在脸上都刮得脸生疼。

    但不管多么艰难,蒋康辰都不曾退缩过。对他来说,再苦一些他都无所畏惧,只为了心中那永不会熄灭的希望之火。蒋康辰带着护送物资的一行人抵达翼虎军的军营时,才拿出君后的手书,表明来意。守备军一看是君后派来的人,急忙派人去通禀骠骑将军代明荣。

    代明荣正在营帐中处理军务,接到军营守备的通禀说君后千岁派人来了,代明荣十分吃惊,命军营守备速速带人去迎接,接看他又命营长的护卫去告诉在练兵场的代战骁,要他马上赶过来。

    带着一路风尘的蒋康辰被虎行关的将士热情地迎接进了军营。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君后派来的,而是他带来了三四十车的粮草,还有其他的物资!这对在边关吃饱肚子是奢侈的将士们来说是慰问他们的最好礼物。

    蒋康辰一进入将军帐,马上行礼:“卑职内廷书记蒋康辰拜见骠骑将军,”与他一同进来的一队守备军帮他放下了大大小小的箱子,还有容量不等的陶罐然后就出去了。

    代明荣没怎么见过蒋康辰,但绝对听过他的名字。代明荣回礼,让蒋康辰坐下,然后问:“蒋内官此行前来虎行关如此苦寒之地,可是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