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作品:嗲精在年代文里当后妈 作者:童三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军嫂不仅仅是隐忍能干的刻板印象,还可以有万种风情。

    秦晚晚认真的想了下自己的日程安排,

    “年前肯定是不行了,你也知道年前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忙。

    我这上有老下有小的,确实挪不出空档来。”

    “知道知道,理解理解。”

    几位记者,连带着扛摄像机的大哥,都连连点头。

    对待秦晚晚的态度,也是一便再变。

    刚开始见面时,也是尊敬的。

    但那是带着一种“我能体谅你的不足”的上位者的体贴。

    但现在,更是一种对强者的尊敬,二者截然不同。

    “那就等年后,小秦同志,秦老师,我们再来对您进一次深度采访。

    您看这样行吗?”

    秦晚晚估计年后应该会清闲一段时间,沉吟半晌同意了。

    记者们立刻欢呼起来,要知道这份片子送到京市,一旦被剪进了新春特辑中,就要在春节期间,在总台上滚动播出,全国都能看见。

    那时候想要采访小秦同志,不,秦老师的人,一定会从这排到村口去。

    他们一个小小省电视台,哪能排得上。

    就算是没有被剪到新春贺集中也没关系,这几个资深记者,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都认为像秦老师这样的新时代军嫂形象,做成节目之后,一定会大受好评,饱受推崇。

    不管是哪种,这个采访他们都做定了!

    几个记者恭恭敬敬地把秦晚晚送回家,走的时候连连道谢,说年后一定再来拜访,提前祝秦老师新年快乐等等。

    都把姜玉珍他们造愣了,明明来的时候,一副城里人的骄傲。

    对待他们,虽然也礼貌,但总觉得是从高处往下看人。

    怎么过了这么一会儿,就大变样了呢?

    但也就一会儿,他们就释然了。

    晚晚这么厉害,他们当然应该尊敬啦!

    别说他们,两个月前,那老些排着队来的报社记者们,不也都是这样的吗?

    @@

    大年三十那天,姜玉珍一大早就打起了浆子。

    聂铭把无数张长长短短的红色对联摆了出来,就着一盆浆子,边刷边沾。

    这活儿得几个人干,一个人刷浆子,一个人递,还有一个人负责上高,而且并不轻松,因为家里的门实在太多了。

    大门口和几间正屋,一并四幅对联,是向万翠翠大伯求的墨宝。

    万校长可以算是老一辈最有文化的了,一手毛笔字尤其写的漂亮。

    这么多年,村里人都养成了过年向万校长求对联的习惯,即便是现在大集上已经有卖印刷对联的了,习惯也不好改变。

    至于其他那些小对联,则都是家里最有文化的准大学生,聂锦写的。

    聂锦的字虽然没有万校长的遒劲浑厚,但自有一股秀气端方。

    不但给给家里鸡舍鸭舎、猪圈、马厩、仓房、粮楼各准备了一副,就连厕所都准备了。

    再加上那一摞厚厚的挥春,门前要贴抬头见喜,屋内要贴龙马精神,粮搂要贴五谷丰登、伙房要贴年年有余,就连那马车上,也要贴上一副出行顺利。

    总之把这些对联都贴满,真是让家里几个大人,忙得团团乱转。

    大人们奔波着去贴春联,孩子们就跟着满哪儿跑,从这个门口跑到那个门口,边跑边笑。

    有了孩子的热闹,也让过年更添了几分喜气。

    聂铭和秦晚晚、聂锦负责贴对联,姜玉珍和聂婆子则忙着准备丰盛的年夜饭。

    是的,因为这几乎算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一顿了,所以需要至少一天的时间来准备。

    聂铁则负责烧火,今天整整一天,伙房里的炉子都不会歇着。

    新年不断火也有另一层寓意,新的一年里,整个家里都红红火火。

    到了晚上,面对着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所有人却都没着急动筷子,都在偷偷打量着秦晚晚,带着满眼的期盼。

    秦晚晚噙着笑,知道大家在等待什么,正想说两句,就听聂婆子说:

    “作为一家之主,我先说两句。”

    她在一家之主上加重了音,然后学着秦晚晚开会时候的样子,没话找话地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

    说不出啥来也不要紧,全家人明显没在听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她要维护她一家之主的威严。

    整个聂家只能有一个管事儿的,必须是她姜桂兰!

    秦晚晚无意跟她争,随便她怎么宣示主权,她又没有争权的意思。

    听着聂婆子的没话找话,聂铭烦躁的直皱眉,丽丽看着满桌子的好吃的,急的都快跳脚了,就连姜玉珍都眼神木讷,明显是听不进去走神了。

    好不容易熬到聂婆子讲完,

    “那啥,我讲完了,有谁该讲就讲吧!”

    聂婆子睨了秦晚晚一眼。

    秦晚晚抿着嘴笑,也不整虚的,直接娇声干脆道,

    “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我给大家发红包!”

    全家人的眼睛立马亮了起来。

    秦晚晚拿出一沓红纸包着的红包,挨个发了出去,每发一个,还伴随着一句吉利话,

    聂铭、聂铁、姜玉珍的是“财源滚滚”,聂锦的是“学业有成”,几个孩子的是“学习进步”。

    聂婆子眼巴巴地瞅着,急的脖子都伸长了,可发了一圈,也没见秦晚晚有给她发红包的意思。

    丽丽大过年也不想让她奶心情愉快,连忙及时补刀,

    “奶,这红包你可没有!你忘了那次你让我和顾溪姐、洋洋一起去山上捡柴伙,当时开会我婶婶就说了,取消你今年的奖励!”

    聂婆子一听急了,

    “那不就是说说嘛,咋地?还来真格的啊?”

    “不来真格的,还和你闹着玩儿啊?”

    聂婆子不乐意了,扭着身子往后一坐,满脸都是丧气。

    秦晚晚笑,

    “上次开会确实作出了取消姜桂兰同志年终奖励的决定,但鉴于姜桂兰同志后续表现不错,家里活也干的勤快,我决定对姜桂兰同志的及时醒悟给予奖励!”

    聂婆子听了立马转过了身,激动的什么似的。

    秦晚晚拿了最后一个红包递过去,

    “妈,新年快乐。”

    聂婆子激动的都坐不住了,站起身慌张地擦了好几下手,然后才去接秦晚晚递过来的红包。

    嘴里连连说着,

    “我以后一定继续努力,继续努力!”

    全家人都开心了,秦晚晚冲着大家宣布,

    “好啦,快吃饭吧,菜都要凉啦!”

    大家纷纷动筷,用大快朵颐来庆祝这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家有喜事,也有鸡飞狗跳,吵吵嚷嚷,但索性历经种种,到了年终岁尾,大家还是坐在一起,共同吃这顿团圆饭。

    还有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人,虽不能与家人团圆,但心总是在一起的,而且相信,相聚的那刻不会太远。

    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随军

    吃完年夜饭, 一家人齐聚在西屋,一起看电视。

    本来就收不到几个频道,这时候全都转播总台的新年特别节目。

    秦晚晚正想着, 好像也就这一两年,就会有春晚直播了, 就听几个孩子一声惊呼,

    “婶婶, 你上电视啦!”

    嗯??

    秦晚晚抬头一看, 方方正正的小电视里,她正举着电话说话呢。

    在这个各种特效和后期制作都没有的时候,她的颜值也是很能打的嘛!

    秦晚晚暗自评价。

    这是个新春特辑,记录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群, 在新年到来时候的样子。

    秦晚晚应该就是军嫂代表,不知是因为她还算上镜,或者是电视台觉得她表现还算不错, 她上镜的时间格外长。

    不但保留了连线时候的画面, 连最后的单独采访都保留了下来。

    “哎呀呀, 晚晚在电视上咋这么好看呢?像电视上的女演员似的!”

    姜玉珍激动道, 跟自己上电视一样激动。

    聂锦也感叹,

    “二嫂是真的上镜,而且气质从容,怪不得保留了这么长一段录像。”

    聂婆子边撇嘴边觉得荣耀,她的儿媳妇上电视了呀!那可是她的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