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

作品:快叫我爸爸[快穿] 作者:打字机N号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英子,宿知青家里怎么突然来信了,这信里都写了啥呀。”

    这年代的人可不讲究啥隐私,因为自己好奇,所以大大咧咧也就问了,于是第二天上工的时候,蒋英子不出意料就遇到了很多类似的提问。

    “说是要恢复高考了,所以特地写信告诉我男人。”

    蒋英子也没瞒着,直接将这个在她看来无关紧要的消息传了出去,这下子,生产队可就炸锅了。

    对于生产队的社员来说,这个消息顶多就是听着震惊,实际生活根本就不受影响,因为他们不太重视孩子的学习,整个生产队里念过初中的孩子都凤毛麟角,他们顶多就是念叨着,既然高考恢复了,现在能念大学的名额比以前的工农兵大学生多,那么以后是不是应该送孩子去念书了,万一考上了呢。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

    真正炸锅的是知青院,这段时间,几个大城市来的知青也都陆陆续续收到过信件,只是因为这些知青本来就经常收到家里的来信,所以压根就没引起别人的重视。

    这次蒋英子告知了大家宿傲白收到的家书的内容,一下子让人联想到那几个知青的改变。

    他们偷偷摸摸跑去县城买了各种书本教材,显然也是在信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可他们一点口风都没有透露出来,自己背着人学习,那些小城市来的或者家里消息根本不灵通的知青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

    这下好了,知青院里吵起来了,你骂他自私自利不知道带着同志一块进步,他反驳这个消息还不肯定,只是不希望大家空欢喜一场。

    反正经此一事,原本知青院里的和谐局面一朝破灭,现在知青院里几本分了两拨人,一拨是提前知道消息的,一波是不知情的,谁也不搭理谁。

    原本这件事和宿傲白也扯不上关系,谁知道他觉得自己置身事外,麻烦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1-05 17:49:50~2022-01-06 17:46: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莎莎傻傻分不清楚吖、水猫 5瓶;小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3章、软饭男不当白眼狼(十三)

    “你们来问我借辅导书和初高中课本?”

    宿傲白看着知青院里那群不请自来的知青, 一张张初见时朝气蓬勃的面孔大多都已经因为乡下繁重的劳务变得疲惫沧桑,但现在,高考恢复的消息重燃了他们心中的火苗, 在这些人看来,高考就是他们摆脱现在这种一眼就能望到底的劳苦生活的最后一丝希望。

    他们迫切, 甚至疯狂地抓着这个希望,任何存心想要毁灭这个希望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

    宿傲白觉得好笑,怎么一个个上门借东西还理直气壮的, 好像自己不借就不是好人似的。

    其实在蒋英子将信里的内容告知别人的时候, 其他生产队的知青队伍里也陆陆续续传出了类似的消息, 与此同时,首都那边的消息也开始扩散至各地,高考恢复就如同烈火燎原一样,以熊熊不可挡之势扩散至全国各地。

    他们这些人得到消息的时机已经有些晚了, 早些年因为大革命很多书籍都被毁坏,学校停课,学生无心上学, 当初的课本都被当成废纸卖掉,或者被家人当成火引子,现在高考恢复,完整的一套课本竟然千金难求。

    提前知道消息的知青早就自己想办法在消息传开前搞回来一套,但现在知道消息的人蜂拥至书店、回收站,也只能高价买回来几本残缺的课本, 他们都已经好多年没看过书了,靠这样几本课本, 怎么可能考上大学呢。

    至于书店那里, 说是印刷厂在拼命赶印书本, 但是印刷的速度根本赶不上知青以及城里适龄青年购买书本的速度,很多书还没出场就被上游给订走了,他们这样偏僻的小县城根本就分不到几册。

    向党大队的知青院里倒是有完整的一套课本,可那是那些提早知道消息的知青一起凑钱买的,几个人轮流看一套,尚且还觉得紧凑呢,更别提借给他们这些闹翻的朋友了。

    有个知青忽然想到,要论书本的齐全,恐怕整个县城都找不到能比过宿傲白的人了。

    蒋英子隔三差五就往家里弄书,她也不是特别细致的人,几乎是看到书店里有什么新书,回收站里又收了几袋子旧书,通通给搬回家里让宿傲白自己挑拣,因为那个时候的书不值钱,特别是回收站里的,一麻袋的书给个几毛钱就能弄回来,在那些书里,恐怕有不少教材和课本。

    他们管宿傲白借书不就成了,对方可以大方地告诉他们高考恢复的事情,肯定不像知青院里那几个坏老鼠,藏着掖着忒自私了。

    “大家都是知青,来到这里本来就应该守望相助,宿知青你和那些人不一样,肯定愿意帮助我们。”

    “是啊,到时候我们一起考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不同的单位,都会记得你今天对我们的帮助。”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光是给他扣大帽子,画大饼,就是没点实际的付出。

    本来借不借书宿傲白是无所谓的,你说点好听的话,再给点钱,不论多少他都能接受,因为给钱就是一种态度,英子买这些书没花多少钱但也是花了钱的,他们一分钱不给就想要借去,哪有那么好的事。

    再说了,他们熟吗,宿傲白看了眼前这群人,里面的绝大部分他都不认识,原身算是最早下乡的那批知青了,离开知青院也早,跟知青院里现在住的大部分知青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而且宿傲白怀疑,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在不认识他的情况下还骂过他,就因为曾经原身的名声给知青院丢脸了。

    “我现在手里倒是有三套完整的初高中教材。”

    说原身真爱书也好,附庸风雅也好,他倒是真将蒋英子拿回来的那些书保存的很好,这些天他又整理过,光是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就有好几套,小学的教材眼前这些人肯定是用不上了,他们想要的只是初高中的课本。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现在黑市里这样一套完整的课本已经炒到了五十块钱,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两个月的工资了。

    其实他们也完全可以等,印刷厂加班加点印刷,早晚可以赶上他们的需求,但现在时间就是金钱,多比别人早复习一天,考上大学的希望就更多一分。

    知青院里的人听了宿傲白的话高兴坏了,三套完整的课本,早就够他们用了。

    他们压根没想过宿傲白也需要留一套,只想着对方已经结婚有孩子了未必要参加高考,更何况他都看了这么多年的书了,剩下这段时间里,将课本留给他们看又怎么了,做人不能太自私。

    “可惜——”

    不等他们高兴太久,宿傲白就转了话锋。

    “英子她在厂里认识的几个同事家也有亲戚孩子要考大学,他们知道我这儿有几套完整的课本,跟英子说好了,愿意花四十块钱一套买下来,我自己留一套,剩下的两套都已经被订出去了。”

    这话叫在场的知青都急坏了。

    知青院里有教材的那拨知青他们已经闹翻了,要是宿傲白这边的书也被订出去,他们还拿什么考大学?

    “别卖给那些人啊,他们这是坑你呢,黑市一整套书都卖50块钱了!”

    有人急了,说漏了嘴。

    宿傲白眯起眼睛看向那群面露羞赧纷纷低头的知青,好家伙,原来都知道市价呢,之前还一口一个借说的轻松。

    两套书一百块,搁乡下都够一大家子用上一整年还有剩余了。

    看宿傲白变了脸色,在场的知青也心有惴惴,怕惹怒了宿傲白,那些书真的被他一气之下卖给蒋英子的朋友。

    “既然要卖,不如就卖给我们呗,好歹看在大家都是知青的份上。”

    这个时候,他们也终于明白靠道德绑架是没有用了,还是得真金白银去买,之前他们中有人说漏了嘴,黑市里一套书已经炒到了五十块,他们虽然未必真需要花这么多钱,但至少也得朝过之前别人在宿傲白这儿订的四十块吧。

    一群人分几拨商量了一下,他们可以合资买书,大家轮流看,甚至可以变看边抄录,到时候再卖给其他生产队里买不到资料的知青来减少成本。

    最后宿傲白的三套教材都卖出去了,每套都卖了四十五块钱,他自己一套没留,因为他确实用不到这些教材。

    在外人眼里,这些书他已经看了十来年,别的知青劳作的时候,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念书,宿傲白心里更清楚,他这个几世的灵魂,本身又是个多大的作弊器。

    别说是高考恢复第一年的卷子了,就是后世高考工厂的时代,他都有信心碾压所有竞争对手,四五十块钱一套的教材,给他们进城后买房再添几片瓦片不香吗。

    书是顺利卖出去了,但是知青院里的那部分人也没念宿傲白的好,纷纷记住了他的自私自利。

    宿傲白也不屑于要他们不值钱的感激,被这些人感恩上,他怕自己折寿。

    不过这次他倒是没有见到原身记忆里和他对照的那个女知青顾楠书,在之前知青院的纷争里也没听到对方的名字。

    也是,人家自己经常能拿到稿费,和报社的关系也不错,完全有渠道搞一套教材,不用掺合到知青院里那些乱七八糟的纠纷中。

    让他好奇的是原本的轨迹里,顾楠书在高考前就应该和村里一个在部队当兵的小伙子结婚了,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在村里听到这个喜讯。

    难道男女主的姻缘出现什么问题了?

    这个疑惑也只是偶尔间被宿傲白记起,他现在还有更烦恼的事情呢。

    他得讨好自家那个傻儿子,然后让英子瞧瞧,什么才是真男人,他早晚有一天会彻底雄起的!

    ******

    一段时间后,政府正式出台文件宣高考恢复,并且第一届高考会在今年的六月中旬举行,这下子,知青的心里的火苗是被彻底撩旺了。

    向党大队的大队长是彻底管不住那些人了,他们之前是稀稀拉拉上工,但是高考消息被确定后,是再也没有下过地了,大队长一天天去知青院里搞动员,可压根没人理他,用扣工分,不给粮食做威胁也没用,他们一心想要靠高考改变人生。

    不仅是住在知青院里的那些知青,还有已经和当地村人结婚,成家立业的知青,这些天一个个家庭都鸡飞狗跳的,生怕另一半考上了大学就会抛妻/夫弃子。

    反倒是大伙儿以往最关注的蒋家,一直都风平浪静,也没见蒋英子因为宿傲白报名高考这件事而生气暴怒,她似乎一点都不怕宿傲白考上大学后跑掉。

    大伙儿心中纳闷,在他们看来,这波知青里考上大学最有可能的两个知青就是宿傲白和顾楠书,因为他俩的文章都频繁上报,这就说明了两人是有才华的,特别是宿傲白,这些年他啥也没干就在家看书了,本身就比其他常年劳作的知青有优势。

    宿傲白要是考上大学,再加上他那张脸,简直就是王炸加王炸,不是他们看不起蒋英子,只是那个时候的俩人还相配吗?

    如果他们是蒋英子,还想要这个丈夫,这个时候肯定把人看严实了,坚决不给对方高考的机会。

    可让人跌破眼的是蒋英子非但没拦着,之前宿傲白高考报名的事情,还是蒋英子一手操办的。

    说到高考,还发生了一个插曲。

    就在那些知青从宿傲白这儿买教材后的两个月,县城书店的教材供应终于缓过来了,这个时候再买一套完整全新的课本,也就十来块钱的事情。

    那些知青觉得自己亏了,其中一拨人要脸,还有两拨人直接拿着那两套旧书想要来宿傲白这儿退钱,到时候退还的钱直接去买几套新书,还能用地更宽裕些。

    结果一到宿傲白家,就看到正在院子里忙活的蒋英子。

    因为家里的男人小孩都想吃豆腐,蒋英子不知道从哪里淘弄来一个大磨石,正在院子里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摆放。

    五六百斤打不住的大磨石在她手上就跟玩具似的,一松手,砰地一声砸地上时直接给松软的泥面砸下一个深坑,牢牢陷了下去,在门外的这群知青都感受到了地面的震颤。

    这个时候,蒋英子看到了他们,扯来扯嘴角,来了一句:“有事么?”

    那笑容,在他们眼里就跟阎王爷招魂一样。

    “不敢有,不敢有!”

    一群人连连摇头,来意都没说出来就被吓得缩了回去,再也不敢提退钱这件事了。

    他们只能在心里苦中作乐。

    宿傲白摊上这样一个老婆,肯定苦在心里吧,他那敢反抗啊,那不是分分钟被家暴的节奏。

    ******

    高考如约而至,几天的考试,蒋英子都带着孩子在考场外等他,蒋英子早早就在宿傲白分配到的那个考院附近短租了一套房子,这可比挤在闹哄哄的招待所里强多了,现在她就是她男人的后备保障部门,要充分保证他考试期间良好的生活作息,为此她还牺牲了自己美好的夜间娱乐呢。

    不论是宿傲白自己,还是他经历的这些世界,都有过在这个年代生活的经验,因为都是平行的时空,虽然大致走向相同,但细节处也是有变化的。

    比如这个时代的第一次高考用的是全国卷,而有些时代第一次高考部分省是自行出卷,而且这个时代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采用的就是先出成绩,再填写志愿的模式。

    这样的模式给了宿傲白一个很大的便利。

    高考的成绩在半个月后出来,在成绩公示的前一天,全国的成绩排名就出现在了教育局几位大领导的桌案上。

    第一年的高考卷总分600分,第一名竟然考了596分,这位第一名,直接和第二名拉开了七十多分的差距,可以说是悬崖式落差。

    而大红榜上,第一名赫然写着宿傲白的名字。

    一开始,领导还想着第一名大概是什么红二代,政二代,或是什么书香世家的孩子,这样的家庭即便在这个年代里,也没有放弃过孩子的学业,可看到考生的户籍地,竟然是偏远地区下乡十来年的知青时,他们都震惊了。

    经过调查,那个青年本身也只是首都普通家庭的孩子而已。

    在学习条件这么简陋的情况下还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才啊,现在的华国百废待兴,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这样的天才,必须被收入最好的学府,细心培养起来。

    没人想过,这么高的成绩,宿傲白会放弃报考最好的学府。

    可谁知道,在收到成绩后,宿傲白还真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