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卖辣椒 作者:柏林雨声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印刷厂里开一次机至少千件起步,开的还是那种小机子。

    陈辰就先定了一千件。

    印刷厂要调试设备,所以一千件大致在中午的时候出来。

    陈辰付了一半的款,接着就去县里头逛。

    自从将糟辣椒卖出去后陈辰就没再来过农机厂这边,此时过来看着周围倒比以前更热闹了。

    “诶,小陈?”梁树瞅见他直喊。

    陈辰走过去,“梁哥。”

    梁树问:“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来卖糟辣椒了?好些在我这里吃饭的人都在打听你呢。”

    陈辰道:“农忙,而且辣椒也摘过了,没原料。”

    梁树一想现在的确不是摘辣椒的季节,直呼可惜,“那不是忒可惜么!你不知道,县里头好多人来问你什么时候再来卖辣椒,我问了问,其中不少都是先前在你这买过糟辣椒的,还有些是听别人说的,就打算买去尝味儿呢,天天都有人过来跟我们打听!”

    陈辰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梁哥,如果再有人来问,那麻烦你跟他们说等晚稻割了之后我就会再来卖糟辣椒了。”

    梁树一愣,“那时候就有了?”

    陈辰扯了个慌,“晚季的辣椒我摘着做了些,得等到晚稻割了之后才能做好。”

    “你这糟辣椒做起来这么麻烦啊。”梁树咂舌道:“难怪味道好,大家都惦记。”

    陈辰笑道:“所以就麻烦梁哥帮忙说说。”

    “成!”梁树一口答应下来,“都是小事,反正我也要跟他们闲唠,顺嘴的事情。”

    陈辰道了谢,又跟梁树闲聊了两句才离开。

    自家的辣椒有市场陈辰心知肚明,不过下回倒是可以让家里其他人一块来,亲眼看到糟辣椒受欢迎的程度后,也能增加他们的自信。

    陈辰边走边思考后续的路途,然后就瞥见杜星纬正从前边的国营饭店里出来。

    杜星纬今日穿着一件衬衣,搭配一条军绿的裤子,脚上踩着双男士凉皮鞋,是这个年代非常时髦的打扮。

    尤其对方还身高腿长,看着就帅。

    杜星纬正在跟另外一个人说话,不知道双方谈了什么又互相握了握手,而后那人才离开。

    疑似顾客或者合作伙伴的人离开之后,一直站在旁边没说话的男人上前,杜星纬跟他说了几句话,那人就忙不迭的跑了。

    初步判断:后边这个应该是给杜星纬办事的。

    陈辰心想:杜星纬这生意好像做的还挺大的?

    杜星纬站在国营饭店前像是在想事情,没怎么动弹。

    陈辰没什么迟疑的走了过去。

    “杜星纬。”

    杜星纬偏头,看到是陈辰有些惊讶,“你今天上县里来了?”

    “去印刷厂里看看。”陈辰简单作答后问:“你在这谈生意?”

    杜星纬嗯了声,“找个货源。”

    陈辰没问具体是什么货,“解决了吗?”

    杜星纬:“差不多了。”

    陈辰很感兴趣的问:“你生意是不是做到别的省份去了?”

    杜星纬道:“看他们的需要。”

    陈辰秒懂,看市场需求嘛。

    “那生意还挺大。”

    杜星纬笑了下,短暂的都让陈辰以为是他眼花看错了。

    杜星纬没否认陈辰这个说辞,只是道:“你做的糟辣椒如果想卖到别的省份去也可以。”

    陈辰摇头,“现在供应不上那么多,先卖到省城去再说。”

    卖到省城,占据丰省市场,这已经是个比较长期的目标了。

    杜星纬说:“会有那么一天的。”

    陈辰应了句当然,然后想起一事便又问:“对了,糟辣椒尝过了吗?觉得还合不合你口味?”

    这下杜星纬是真的笑了,俊的人心跳失衡。偏偏这个男人俊而不自知,嘴里还在夸,“很好吃。”

    陈辰移开目光,说道:“那等回村了再送你两罐。”

    杜星纬拒绝,“不用。”

    陈辰道:“钱不钱的问题上回已经讨论过了,这次跳过不谈。”

    杜星纬默了下,才道:“我这段时间要去长省,不在村里头。”

    陈辰却道:“那就更该送你几罐了。”

    杜星纬稍显疑惑。

    陈辰道:“你去长省应该是去做生意的吧?出门在外,不论是坐火车还是大巴需要的时间应该都挺久,吃也肯定吃不好,糟辣椒沾上馒头干粮都不错,就当是改善疲惫路途的酬劳了。”

    杜星纬回忆起吃过的糟辣椒味道觉得有道理,他就道:“那就多谢你。”

    陈辰笑:“别客气。”

    两人站在国营饭店门口又聊了几句,陈辰也知道了杜星纬明天在村里的事,两人便才散了。

    这年代百废待兴,尤其这种偏远地区的小县城,房屋低低矮矮的,加上这正是秋收的季节,有些红薯还没挖完、有些晚稻已经能割了,村里人不轻易进城,城里人有些也要回村帮着抢收,况且又是没下班的时间点,路上的人看起来都比往常来的时候要少。走遍之后也没觉得有什么好逛的。

    陈辰百无聊赖的转转,看着有卖水壶的又去买了三个,是那种军用水壶,可以随身携带的,等之后收晚稻的时候能用上,比之前用陶罐子便捷。

    之后他就去了印刷厂。

    他过来的有些早,东西还没全部印刷出来,陈辰又在里头等了大概半个小时,才拿到最后的产品。

    一千件产品,听起来数量很多,可实际上就是个纸做的东西,即便是在外边刷了一层防水的油,但也依旧轻薄,根本占据不了多少空间。

    这一千件的标签,用一个普通鞋盒那么大的盒子装就完全足够了。

    林达提醒道:“百货大楼里有专门贴这种标签的胶水。”

    是的,这时候的标签不是自带粘胶的那种。

    陈辰道谢,开盒检查过没问题之后才付了剩下的钱,然后拎着包装好的袋子,又去百货大楼里买了胶水,这才坐上中午那趟大巴回村。

    家里的人不清楚他是中午还是晚上回来,这下地干活又辛苦,陈辰到家的时候陈建业和刘冬雪已经吃过了午饭,见他回来,刘冬雪赶忙进厨房去给他热饭。

    饭是焖红薯饭,菜就是一个青椒炒酸豇豆,都是中午陈建业和刘冬雪吃剩下的,刘冬雪还磕了一个从村里换来不怎么舍得吃的鸡蛋,给煮了碗蛋花汤。

    虽然油放的少,但酸豇豆很开胃,拌上红薯饭吃起来也很不错,两大碗饭吃下去,再来碗蛋花汤,辣烫的浑身是汗,感觉人活过来了。

    现在气温虽然逐渐开始转凉,但大中午的依旧热,地里肯定去不成。

    陈辰吃完饭歇了片刻后就去把玻璃罐子拿出来,然后贴签。

    过来帮忙的陈建业看着标签上头的字,说了句:“是咱陈家的名字,好看。”

    刘冬雪不识字,但她看着陈辰已经贴好标签的玻璃罐子,觉得跟以前光秃秃的玻璃罐子比起来完全不同了,感觉就是两个东西,现在的看着就跟那百货大楼里卖的水果罐头一样精贵。

    刘冬雪说:“看起来比以前供销社里的卖的东西还好。”

    陈辰笑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陈建业和刘冬雪其实有些不太敢碰,心里头有种他们不配的想法。但看着陈辰一个人又是拿罐子、抹胶水、对齐贴标的一系列操作,觉得这么多东西不搭把手不舒坦。

    陈辰说道:“这些玻璃罐子和标签都各自是一个机子出来的,大小都一样,手别抖就行,别紧张。”

    他这么一说就让人更紧张了。

    陈辰发现后闭嘴不再多说。

    陈建业和刘冬雪到底是心疼东西的心思占了上风,认认真真的对待,成功了第一个后就稍稍有了点自信,后头的也自然而然做好了。

    第55章 55

    ===========================

    陈家种辣椒的事虽然没有敲锣打鼓的四处宣扬, 但村里头的人眼睛都不瞎,稍微注意一下就发现了。

    他们刚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以为那撒的是别的籽。

    可等问了之后才知道, 那撒的真的是辣椒籽啊!

    村里人一想:这不是胡闹吗,现在哪里是种辣椒的时候?!

    他们还好声好气的劝, 说他们自个儿也是种了半辈子地的人, 现在可别胡闹,糟蹋了地, 冬天可就没收的了!

    其实除了陈辰之外, 陈家其他人心里头也慌啊, 虽说陈辰院子里头种的辣椒种出来了,那谁能保证这次的也一定能种出来啊!

    不过时间相差也不是特别的长、完全南辕北辙那种,所以辣椒就算结得没有那么好, 应该也能结一些,卖出去稍微挣上点也就成了。

    陈家人一边心慌一边这么安慰自己,然后胡乱的应付了一番村里头的人, 就继续闷声种辣椒了。

    村里人、尤其是村里头的老人,听的都有点火大, 觉得他们就是在乱糟蹋。

    但没辙啊, 地是人家的,你也不能替人家做主, 甚至去劝的时候陈辰还叫他们跟着一起种,人们顿时脑袋就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完全不想听。

    只是之后一段时间村里没少因为这个议论纷纷,也幸好陈家种辣椒忙, 也没空出去串门子,能少听两耳朵。

    从县里回来第二天, 陈辰也跟着去种了大半天的辣椒,晚饭前他正预备着把答应给杜星纬的糟辣椒送过去,杜星纬自己就拎着东西过来了。

    杜星纬过来的时候陈辰正在屋里头给糟辣椒装罐,所以门是坐在屋檐下纳凉的陈建业开的。

    杜星纬虽然是平坝村人,但因为过去那些破事和村里人走的都不近,唯一还算好的就是村长和大队长家,毕竟要做点啥事都得征得他们同意。

    要说跟陈家,那是真的没太多交集,哪怕后来杜星纬救了陈辰,但也是两人有来往,加上杜星纬住的远、时不时的还不在村里头,走在外边基本连面都碰不上。

    现在陈建业冷不丁看见杜星纬上门来,差点没反应过来。

    还是杜星纬先喊了声:“陈三叔。”

    陈建业这才反应过来,“杜星纬啊,快进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