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之二世祖 > 第18节

第18节

作品:重生之二世祖 作者:睡芒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四本书摞在一起,书角有时常翻阅的痕迹。

    为什么霍戎要看这些书,答案呼之欲出。

    作者有话要说: 什么时候才能抱腿上讲题,望天

    第23章

    他忽然就想起来,他上次做语文试卷, 对着试卷一筹莫展只能抠头皮时, 戎哥也露出了窘态,他和赵远阳一样, 算是这方面的文盲。

    赵远阳知道他肯定不会,所以他通常都自己一个人完成语文作业。大多时候, 他还做不完,一般第一道选择题就会把他给难住。

    有些字他从没见过, 懒得翻字典了, 一些成语、诗句、诗人词人、作者,他更是闻所未闻, 要他去回答该作者的生辰卒日、哪里人士、得过什么什么奖、兄弟几人,他怎么答得出来!

    简直一个头两个大!

    再说文言文,他就更不懂了。

    现代汉语他还能看明白一些,可是这文言文他实在是没辙,所以但凡涉及到文言文的题目,他都不会做,连两道选择题都懒得敷衍填个选项上去。

    赵远阳原本已经放弃了这科目,反正语文老师也拿他没辙, 他不交作业、或者交了却空了许多没做的,也从不说他。

    这样下来, 他就更懒散了。

    赵远阳目光凝在那几本资料书上,这时,霍戎抬了个沙发进来了。

    那么重的沙发, 他很轻易地就抱起来了,手臂肌肉结实,因为用力而紧绷着。

    他关上门,继而打开书房的大灯,蜜色肌肤在灯光下泛光。他看见赵远阳正凝视自己,神情里有他看不透的东西。

    “阳阳?”霍戎轻轻蹙眉。

    赵远阳哎了一声,打岔道:“哥哥我有好多不懂的,你快给我讲讲。”

    霍戎让他坐沙发,说这个软。

    他也知道赵远阳是个懒骨头,喜欢窝在沙发上,他却不习惯软的东西,所以家里沙发,都是给赵远阳准备的。

    比起刚开学,赵远阳的进步已经非常大了。霍戎先把他那些不懂的题目给他讲了一遍,接着在他试卷、练习册、书上,挨个勾题,“这些题你重点看看。”

    赵远阳问为什么,霍戎说是因为典型。

    “还有这几个公式,要背下来。”

    他似懂非懂,点头,“哦,那我晚上睡觉前看。”

    霍戎又道:“语文书背回来了吗?”

    他点头,“背回来了。”

    “会背沁园春吗?”他看了赵远阳的考试题,有默写。

    赵远阳哑巴了,垂下头,硬着头皮道:“嗯……会一点点。”

    “那背给我听。”他声音很温柔,比老师温柔多了,吹拂在耳边,特别痒。

    赵远阳心一跳,嘴里慢吞吞开始背诵:“《沁园春·长沙》maozedong……”声音从这里,就开始弱了。

    他不会。

    他面露赧色,恨不得钻进地缝,明明老师上课抽他起来时,他都能面不改色地说一句:“我不会”。

    但到了霍戎这里,他就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

    也没几个字,怎么就背不下来了呢?他不是试过,可脑子是空的,无论背什么,一秒工夫就能忘光……字虽不难,但凑一起他就不懂意思了。

    “阳阳。”霍戎叫他名字。

    “在!”他抬起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霍戎道:“别的不会没关系,先把这句背下来。”

    赵远阳发问:“为什么?”

    “因为这句是名句、是考点。还有你们的课文《雨巷》、《再别康桥》和《大堰河》,这三首诗的考点是……”

    不过赵远阳也是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典范,当晚看了一遍戎哥勾出来的那些“典型”和“考点”,后来就基本不再看了。

    霍戎是知道他脾性的,不厌其烦地给他讲,翻来覆去就是这几个类型的题,唯一不同的就是题里的数值。

    晚上还会抽他背诗。

    按理说,这么大量地做同类型的题目,很针对性地背诗,再笨也会发觉到没对。可赵远阳就是没发觉,只是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聪明了,咋全会做,还能做得全对。

    帮赵远阳关了灯,霍戎突然问了句:“阳阳,腿上的伤好了吗?”

    赵远阳下意识就在黑暗里应了声:“差不多……”话还没完,他声音就倏地停了。

    霍戎平静地嗯了一声,他的轮廓站在在门口的灯光那里,身材高大,眉眼深邃,“上完药再睡,我不帮你关灯了。”说着他将房间里的灯重新打开,这才替他关上门。

    赵远阳躺了会儿,心想他怎么又知道了?

    无解。

    他从被子里爬出来,找到医药箱,脱了睡裤潦草地上一番药,关灯,钻进被窝,一气呵成。

    赵远阳睡了,霍戎还得看书。

    高中文言文、诗词、作文,是他从未接触过的东西。他没被要求过学这种东西,自己也不感兴趣。

    所以刚开始看会稍微比较费劲,但几天看下来,霍戎差不多已经吃透了。

    教教赵远阳,是完全没问题的。

    第二天是中秋,还是餐桌上的月饼提醒了赵远阳,他才知道的。

    本该团圆的日子,他家人都不在了。

    他在周家从没过过中秋节,但往年,他父母都还在的时候,是有过节日的习惯的。

    他父母都忙,但是中秋的时候却无论如何都会回家陪他。有次赵远阳听见父母谈话,母亲说学校打来电话,他逃课的事被通报家长了,加上成绩还特差,就以为是不是因为他们疏于关心导致的。

    父亲就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给他最好的环境,最优渥的物质条件,何况公司处于上升期,哪里腾得出时间……”

    母亲道:“我爸他想接走远阳,不然……”

    过了几天,这件事就落实了。

    月饼是他喜欢吃的蛋黄,是家里的西点师傅手工做的,饼皮沾着芝麻,图案是嫦娥奔月,颜色金黄。

    吃到嘴里却有点涩,叫他眼眶湿润。

    中秋节的到来,意味着赵远阳的假期余额不多了。这些天里,魏海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要他出去玩,赵远阳都以要做作业为由,堂而皇之地拒绝了。

    他刻苦学习的模样全落在霍戎眼里,赵远阳对数字没有敏锐度,算数慢,稍微大一点的数字他就会糊涂,一边做题,他还一边抱了个计算器,滴滴滴地按着。

    霍戎看他辛苦,让他休息一下。

    赵远阳头也不回,“我这儿马上就完了。”

    国庆假期一完,返校的头个星期四、五就得考试。赵远阳准备考个厉害点的分数,吓死魏海。

    霍戎看了眼时间,声音不容置喙:“再学十分钟,过十分钟我来叫你。”

    赵远阳嗯了声,手上计算器发出“归零”的声音,他低头,继续噼里啪啦地按起来。

    十分钟一到,霍戎果然来叫他了。

    阳光房里准备了下午茶,茶桌和茶具都是地道的中国瓷器,茶桌是清代的古董,茶具则是崭新的现代产物。

    茶桌上的花瓶里插了几只白玫瑰,白色瓷盘边靠着两把精致的银质刀叉,盘里是三角状的提拉米苏蛋糕和泡芙,还有块的栗子蛋糕。全都是赵远阳爱吃的,味道甜而不腻。

    由于茶苦,霍戎给他准备的红茶里不仅加了糖,还加了奶,勺子一搅,能听见很轻的砂糖在杯底融化的声音。

    深秋季节,气温降得快,阳光房里却暖气充足。除了桌上的白玫瑰,这个球形穹顶的玻璃阳光房里,满布着盛放的花——一些正值季节、或者季节未到的鲜花,不合时宜地在一间屋子里开放了。

    植物的香气里夹杂着一层薄薄的水汽,混淆着茶点的甜香,让人食欲大开。

    赵远阳一懈怠,就什么也不想干了。

    不想做题,不想背公式,霍戎就把手机给他玩,“阳阳,我下了几个游戏。”

    霍戎是不玩游戏的,很显然,这游戏是专门为他下载的。时代限制,这年头的手游只能聊胜于无,其实赵远阳觉得还不如玩psp,只不过那个他也玩腻味了。

    他双手捏着手机,脱了鞋靠在小沙发上玩,腿蜷缩着,没个正形地圈成一团。

    游戏实在无聊,赵远阳觉得没意思极了,早知道就和四海去打电玩了。

    他打了会儿就失去了兴趣,按了返回键,却不小心点到了通讯录按钮。

    这会儿的手机都有键盘,密密麻麻的,很复杂,一个不小心就会点错。

    赵远阳刚想关掉,就看见霍戎的通讯录里,只有一个联系人。

    孤零零地躺在手机屏幕的第一排——是自己。

    他不想翻戎哥的手机,可他没控制住,点开了短信,又点开了来电记录。

    无一例外,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的记录。

    赵远阳心里复杂,他没了解过霍戎,不知道他的家庭,也从没听戎哥提过过去。

    忍不住去想,他到底图自己什么呢?可是戎哥从没有要过自己的任何东西,哪怕一分钱都也没有……不对!赵远阳突然想起来,还是有那么一样东西的。

    是在他们变得熟悉了一些后,自己对他有了一些信任后的事了。

    霍戎生日,赵远阳拐弯抹角地问他什么喜欢什么,霍戎说自己喜欢什么什么热武设计图纸。

    赵远阳不太懂,但他知道外公那里有好多这种东西,他也用不上,所以他全找出来,一股脑送给了他。

    外公的图纸藏得严实,这个地方藏几张,那个地方又藏几张,可能只有自己才能找到了。

    霍戎收到后很惊讶,但是没拒绝,只是说:“太多了,你不知道这个有多贵重,我只要一张就好了。”

    赵远阳心想纸而已,有什么值钱的,有什么不能送的?

    他很慷慨地说:“都给你,你拿着。”

    霍戎最后也只拿了一张,说:“谢谢阳阳,我要这个就够了。”

    赵远阳回忆起来,那大概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图纸,他记不太清了,可能是什么国防有关的东西,他也看不懂。

    想到这儿,他不禁觉得有些荒诞,就为了那一张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