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沉溺 > 分卷阅读70

分卷阅读70

作品:沉溺 作者:neleta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双道,“双儿的眼神真厉。昨日有位多年未见的好友到汴京办差,特地绕道京城来看我。可昨日皇上设宴,我只能晚上去见他。他今日便要去汴京,我与他聊了一个晚上。虽然多年未见了,可见到之後还是原来的那种感觉。”

    柳双略显羞涩地解释说:“妾身不是想知道伍大哥的行踪,只是见伍大哥的心情极好,妾身有些好奇。”

    “哈,我知道,双儿自然不是那种要对夫君的行踪了如指掌、不懂进退的无知女子。你不必如此小心。”伍子昂看似无心的一句话说得柳双脸上的笑险些挂不住。昨晚夫君一夜未归,虽说夫君派人回府传了话,但她这个做妻子的还是想知道夫君做什麽去了。可是现在夫君的一席话,却让她有点无地自容。

    假装没看到柳双的不自在,伍子昂好心情地说:“今日我要进宫面圣,晚上可能要很晚才能回来。你不必等我。”

    “啊,好。伍大哥也要注意身子。”仍在尴尬的柳双一时不知说什麽好。

    “我走了,迟了又要被皇上罚了。”

    “伍大哥慢走。”

    目送伍子昂离开,柳双脸上的笑不见了。虽然伍大哥就在她面前,可她却总是觉得自己离伍大哥很远。她很难把刚才的伍大哥与晚上那个热情如火的男人联系在一起。随即,她又马上甩甩头。不能胡思乱想,伍大哥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吗?至於晚上……床事中的男子难免会不同吧。带著些微的失落,柳双拿著绣品去姑奶奶房里陪她聊天。

    出府上了轿,伍子昂脸上的假笑变成了不悦。想到今後需时不时地和他的“妻子”解释行踪,他就很是烦躁。希望柳双足够聪明,刚才他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他和秦歌不是偷情,他不需要去找借口和柳双解释晚上不归的他去做了什麽。

    “缘分之事,施主不可操之过急”──耳边又响起那位大师的话,伍子昂眉心紧锁,大师所说的缘分可是他与秦歌的?

    第41章

    “草民赵赫(年疏怀、毕江、唐靖、海子坤、岳乐、焦宗莱)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太师,这七人便是赫赫有名的‘梁州七贤’。此次梁王回梁州,为朕求贤,请来了他们七人”

    御书房内,秦歌对太师林甲子介绍道。刚刚回宫,他自然要与太师面谈一番。在林甲子进宫後,伍子昂带著梁州七贤进了宫。在秦歌介绍完後,伍子昂马上躬身道:“臣汗颜。皇上英明,求贤纳士。听闻皇上欲召见他们,还不等臣多言,他们便已收拾好了行囊。”

    梁州七贤中年纪最长的赵赫开口道:“王爷谦逊了。吾等不过乃乡野匹夫。得王爷举荐,实在惭愧。”

    坐著的林甲子起身拱手道:“皇上。‘梁州七贤’的美誉老臣如雷贯耳。老臣曾想举荐他们入朝,为皇上分忧,却羁於俗事,一直未能得愿。王爷能亲身为皇上请来七贤,此举令老臣无地自容。”说著,林甲子便要跪下。

    秦歌和伍子昂同时起身去扶:“太师言重了(太师折杀本王了)。”两人的手不可避免的碰在了一起,伍子昂趁机摸了一把,秦歌抽出手冷冷瞥了他一眼。

    扶太师坐下,秦歌道:“温桂,赐座。”

    “草民谢皇上隆恩。”

    梁州七贤也不矫情,在宫人们搬来凳子後坐了下来。伍子昂中规中矩地坐在林甲子下首的位置上。秦歌这才又道:“你七人的诗词文章,朕都有看过。其中不乏令朕有感的文章。朝廷需要一心为百姓、为社稷的官员,但更需要有才干之人。纸上谈兵,弃不足惜。”

    “草民明白。”

    秦歌看向林甲子,林甲子会意地说:“皇上,老臣四月初十将在府内为弟子学生办一场‘咏春宴’,不知七贤可愿前来。”

    七人立刻起身道:“能出席太师的‘咏春宴’,此乃吾等之荣幸。”

    秦歌随即道:“有七贤的捧场,今年的‘咏春宴’看起来会热闹不少。不知太师可否愿意朕去凑个热闹?”

    “皇上折杀老臣。老臣谢皇上隆恩。”

    伍子昂赶紧起身朝林甲子行礼:“不知本王可否也能去长长见识?”

    “老臣之荣幸。”

    秦歌想了想说:“太师一向喜欢清静,这样一来届时会府上会有很多人。不如把‘咏春宴’定在宫里如何?”

    府里压根就没几个仆人的林甲子立刻同意:“若定在宫里,也可邀请朝廷官员出席,君、臣、民同台‘咏春’,以彰显我皇求贤若渴。”

    “干脆趁此难得的机会广招天下有识之士一并参加‘咏春宴’如何?”伍子昂心思一转,道,“我朝官吏历来是由朝中重臣推举,势必会有所疏漏。若天下贤士能齐聚京城,那些苦於没有人举荐的寒士也有机会一展自己的才华为朝廷所知。皇上可借此选拔一批如七贤者般的才能之士,为百姓谋福。”

    梁州七贤顿时各个面露欣喜,七人中的年疏怀起身道:“草民逾矩。皇上,天下间比吾等才高只能比比皆是。吾等不是不愿为皇上分忧,为朝廷效力,却是苦於不得门而入。若非梁王举荐,吾等仍在梁州曲水流觞,叹不得志。若皇上能大开求贤之门,天下定会有新风。”

    伍子昂接著说:“所谓贤士,也定会参差不齐。不如在此之前先对欲来之人评断一番,邀请真正的贤士参加‘咏春宴’。”

    秦歌问:“当如何评断?所来之人必定甚多。”

    伍子昂回道:“太师的‘咏春宴’为四月初十,不知能否拖後一个月,定在五月初十。这样可以让较为偏远的士子们不会误了日子。在此之前,京中不如举办几场小型的诗会。有名气的士子可以直接发出‘咏春帖’,可能被埋没的士子也可在这些诗会中脱颖而出,为人所知。也便於皇上您暗中观察。有才无才,口说无凭。此外,大臣们也可推举他们认为的贤士,举贤不避亲,既然是广招天下贤士,那身家背景倒也不必过於在意。这样多管齐下,皇上必能寻到满意之贤才。”

    林甲子满是深意地看了几眼伍子昂,对皇上道:“梁王所言有理,老臣也认为可以广招天下贤士齐聚‘咏春宴’。若此法得益,日後也可称为皇上求贤之法。”

    “吾等代天下寒士叩谢王爷、叩谢太师。”梁州七贤齐齐跪下,对寒门子弟来说,别说面圣了,就是当个九品的芝麻官都好比蜀道之难。

    伍子昂很狗腿地说:“本王只不过是借著太师的意思,你们要谢的是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