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

作品:当炮灰替身的我死后 作者:云上浅酌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在她来到溯回境的第一天,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现了伶舟在行止山里亲她的秘密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

    数声雷响后,大雨倾盆而至。

    桑洱深吸口气。

    算了,视角不视角的不是重点。现在的重点是,伶舟遇到了危险。

    那几个追杀他的老道士,便是这次宋姓商贾请来的、和她一起围剿蜈蚣精的其中一方。伶舟估计是和她分开没多久,就被这些道士盯上了。

    尽管道行变深了,伶舟在这些狡猾的老道面前,还是很容易吃亏。

    她得尽快找到他才行。

    刚才的画面里,伶舟似乎跑过了一片染衣坊。桑洱恰好知道那染衣坊在城中的方位,用最快的速度,赶了过去。

    这附近都是一些千篇一律的羊肠小道、狭窄的巷子。桑洱冒着雨,耐心地辨认特征,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了伶舟躲进去的那个地方。

    那是一堆杂物,有个箩筐倒扣在了地上。附近见不到那些老道的踪影。

    桑洱跑了过去,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箩筐。

    箩筐底下,蜷缩着一只浑身湿透的魔物,四足鳞片有些脱落,身下的石砖还渗开了一小滩血。

    “……伶舟。”

    伶舟在浑浑噩噩里,听见了有人这样唤他。

    自从那天和桑洱分开后,他就被那几个道士视作了猎物。也许他们在宋府时就已经看穿了他并非人类。两天两夜,眨眼就过去了,他仍没能从他们的追捕中逃出来,只能带着伤躯,在城中躲藏。

    桑洱也没有来找过他。

    也许她已经放弃他了。是她自己说过的,仆人没了可以再换,不是吗?

    正月十七的早上,是他们计划回家的时间。桑洱应该已经走了吧?

    “伶舟……”

    那声音又出现了。

    伶舟眼皮动了动,就感觉到自己被抱入了一个熟悉的怀抱中。

    桑洱一语不发,抿紧唇,抖开了一件宽大衣裳,快速地包住了伶舟,给他挡雨。搂住了他,一边伸出右手,抚摸了一下他的后脑勺,将他的头按在了自己肩上,力气有点大:“回去吧。”

    刚一起身,桑洱就感觉到肩膀传来了轻微的疼意。

    伶舟浑身湿淋淋的,有点发抖,隔着衣裳,无声地咬住了桑洱。却又没有穿透衣裳,真的咬出血来,仿佛是不舍得真的咬疼她。

    咬了一会儿,他就松了口。意识有点昏沉,却又紧紧地扒着桑洱的衣服,黑色长尾卷住了桑洱的腰,越缠越紧。

    第154章

    桑洱用外衣裹着伶舟,带他回了宋府。

    暮霭沉沉,雨下个不停。那几个老道士,都不在府中,估计是还没死心,正在外面到处搜捕伶舟。

    桑洱回了房,从屏风处扯下了一块干燥的布,擦了擦身上的雨水,一甩,就抖落一地晶莹。伶舟的爪子勾住了桑洱的衣裳,下颌抵在她肩上,黏着她,不肯离开她半步。

    桑洱顿了顿,用同一块布给他擦了擦水珠。扭成尖尖的布条伸进耳软骨深处,吸走雨水。伶舟痒得忍不住抖了抖耳朵,银翎也跟着晃动,搔到桑洱的肌肤。但不管再痒,他也始终逆来顺受,没有躲避。

    桑洱没理他,从乾坤袋里挑出了几个小瓷瓶,小心而快速地给他上了药。

    伶舟的修为提高后,已经很少在敌人手里吃那么大的亏了。这足以看出,围堵他的那几个牛鼻子,均非等闲之辈。

    桑洱不知道这几个家伙还会不会回宋府,如果和他们撕破脸,她以一敌众,又有几分胜算。为免节外生枝,当天,在落日余晖消失殆尽之前,桑洱就带着伶舟,低调地离开了象麓。

    昨天晚上,她就已经打点好出发的装备了。如今,不过比计划推迟了大半天走而已。

    山峦青青,枝条抽长出了新枝嫩芽。一架马车,摇摇晃晃,碾过乡间小路。

    桑洱靠在窗边,贝齿咬了咬笔杆,默默地算着这个月的收支记录,大腿旁,窝着一只沉甸甸、暖烘烘的魔物。

    伶舟伤势未愈,还没恢复人形,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路上,一直恹恹地黏着桑洱。

    对比出真知,桑洱不得不承认,在“当主人”这方面,当年的伶舟比她护短得多。在【伶舟路线】的中后期,每逢她被妖怪欺负了,伶舟都会在行动上给她找回场子,把妖丹带回来给她吃,让她光速复原。

    也许,对心魂缺失状态的伶舟来说,这算是他重视某个人最直接的表现了吧?

    如果只是挨着就算了,他一变原形很喜欢用尾巴卷着她。桑洱的呼吸有点儿不畅,把他从身上扒拉下去几次,赶他到角落的软垫上睡觉。但是,隔一会儿,伶舟总会再次默不吭声地再度黏上来。

    桑洱:“……”

    桑洱拿他没辙,又不能将伤员扔到马车外或者乾坤袋里,只能板着脸,勒令他别再动尾巴。之后,伶舟还算老实,她也就默许他当牛皮糖了。

    这时,一下轻微颠簸,桑洱感觉到大腿旁边有东西拱动了一下。视线从书页上移开,她发现伶舟好像在做噩梦,身子越蜷越紧,含糊地低鸣着,四足的鳞片“锵”地竖起,绷直了片刻,又缓缓收回,尾巴也有点不安地动着,在桑洱的腿上动来动去。

    桑洱被弄得看不下书,眉毛乱跳,忍不住精准地揪住了它。没想到,手感还挺不错,毛茸茸,软绵绵,让人手痒。

    等桑洱意识到的时候,她已经肆意抓揉了这条尾巴好几下

    被这样对待,睡得再死,也会奓毛。伶舟微一哆嗦,瞬间惊醒,趴在垫子上,抬起了兽脸。

    大眼瞪小眼片刻,桑洱若无其事地松了手,说:“你在做噩梦,我叫醒你。”

    伶舟从下方盯着她,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一会儿,一条毛茸茸的黑尾试探性地碰了碰桑洱的手。

    桑洱望着书页,目不斜视:“拿开。”

    “……”

    尾巴收回去了。

    伶舟重新伏下身子,把眼睛闭上了。

    .

    回到了覃禾,在熟悉的家里,伶舟大睡了三天。终于,在这日天蒙蒙亮时,恢复了人形。迷糊听见了外面有收拾的声音,伶舟的懒意倏地跑光了。

    长臂一伸,拿过了床头的衣服,往光裸精壮的身体一套,匆匆走出房间,果然,厅中堆放了好几只藤箱,墙前柜子都空了。

    不像是在整理杂物,反倒像是……在做搬家的准备。

    伶舟身子微僵,一种仿佛又要被她丢下的预感窜上脑海。

    就在这时,屋门被推开了,桑洱抱了一个藤箱进来,看到他直愣愣站在箱子堆里,点点头,道:“醒了?正好,帮我把东西搬到院子里。”

    伶舟蓦然转身:“你又要去哪里?”

    “不是我,是我们一起。”桑洱轻声说:“搬去行止山。”

    说来也是巧合,就在今天早上,系统放送了一道提示给桑洱——原来,溯回境第一次循环,起点在伶舟来人界的初期,终点在他定居于行止山后,大概会在三四月份结束。

    现在已经二月了。但伶舟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表露出要从覃禾搬到行止山的意思。如无意外,这是桑洱掺和了伶舟的人生的影响。

    所以,桑洱有义务去修正走歪的部分,把它推回原轨道上——既然溯回境的终点在行止山,那就由她来牵头,带伶舟搬家吧。

    伶舟的喉结微微滚动了下,喃喃道:“行止山?”

    实际上,他并不在意搬到何处。只要和桑洱在一起,去哪里都是一样的。

    但他从没有告诉桑洱,这半年来,自己总会断断续续地梦见一些光怪陆离的画面。其中。便有一个叫行止山的地方,多次出现。醒来以后,梦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他都不记得了,但心脏次次都很闷疼,得缓上好一会儿。

    就仿佛,行止山上,曾发生过很不好的事。

    因这种不好的预感,伶舟本能地,有点排斥那个地方。

    只是,桑洱心意已决,伶舟也不得不从。

    他很清楚,桑洱只当他是仆人,若她决意离开,他只能拼尽全力去追。

    摆在眼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就跟着桑洱一起去行止山,要么就和桑洱分道扬镳。后者是伶舟打死也不会选的。

    .

    半个月后,他们抵达了行止山。

    多年后的行止山,也是一片云雾缥缈、妖魔横生的危险地带。遑论是开发程度更低的现在。

    嗅到了陌生人的入侵气息,山中的妖魔鬼怪都有些躁动。好在,后世的记忆起了很大帮助。桑洱带着伶舟,从那条隐秘而安全的小道上了山。若有不长眼的妖魔拦路,就会被桑洱解决,就这样顺利地到达了山上。

    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伶舟初到行止山时,还没有盖起那座华丽的大宫殿。再加上,桑洱知道第一次循环在三四月就会结束,房子再漂亮,也只能住两个月。最后,桑洱挑中了一个已经破落了很久的猎户院子,布下结界,修葺一新后,住了进去。

    行止山是一个很适合修士锻炼的地方,丰富的妖怪资源,也正合桑洱的意。

    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从定居的翌日开始,桑洱便开始带着伶舟,早出晚归,斩妖除魔,喂食藏宙。

    之前,伶舟一直不明白桑洱为什么要突然离开熟悉的地方,如今有了猜测——她应该就是冲着这里的妖怪多才来的吧。

    桑洱的动机得到解释,伶舟的疑虑也消失了很多,只剩下了一个地方,让他觉得有点蹊跷,那就是桑洱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行止山的熟悉感。

    她不像第一次来的人,反而像是在这个地方住过很多年。

    当然,这一点儿蹊跷,很快被流水般安然的日常生活抹平。

    很快,他们就在行止山住下一个月了。

    一切都很好,没有任何异象出现。伶舟也渐渐放下了戒心。

    也许,他对行止山的那些不好的感觉,只是错觉罢了。

    毕竟,人们都说梦和现实是相反的。

    而且,住得越久,伶舟还越能体会到这种生活的隐秘的快乐之处。

    避开人烟,没有恼人的家伙来打扰。和桑洱朝夕相对,如一对世外的神仙眷侣。

    入睡前的最后一个人、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都是桑洱,就像独占了她所有的时间。

    虽然她有点冷漠,还喜欢带他出去打打杀杀。但伶舟一点都不觉得闷,还暗暗希望,这种不被外界打扰的生活,可以持续到天长地久时。

    当然,人还活在世上,完全不和外界接触,是不可能的。三月下旬,他们上行止山前带来的调料、皂荚等日用品都用完了。

    桑洱带着伶舟下了山,来到了离行止山最近的那座小镇。

    这座镇子,伶舟带桑洱来过很多次,她和江折容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在这里的裁缝铺上。现在,这镇子还没发展成未来的繁华模样。农历春节过去一个月了,不少街铺门口的桃符都没摘下来,被风吹卷了一角,有些萧索。

    伶舟自觉地跟在桑洱身边,拎着一些不好塞进乾坤袋的东西。经过了河岸,忽见那儿有个玩儿皮影戏的老头,在唱“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的故事,可惜,观众是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只会伸出肉乎乎的手,去抓摊子上飘动的彩带。

    歌词哪壶不开提哪壶,伶舟的浓眉微微向下一压,慢慢转开了目光,心中确有几分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