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流放三千里 > 第190节

第190节

作品:流放三千里 作者:慕君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踏入午时,汉王车驾的队首出现在众人眼前,猎猎的红色军旗尤其瞩目。

    高头骏马,彪悍的骑兵,锋利的刀枪,无不带着肃杀的气息。

    原本喧哗的官员们都不自觉的住了声,屏息凝神的等待。

    最终汉王的车驾在皇宫正门前停下,侍卫立即放下梯子,刘湛率先掀帘而出。

    在场的大梁旧臣都是第一次见刘湛,却是无不一口气哽在了喉咙,一种恐惧和敬畏油然而生。

    汉王身长八尺有余容貌甚伟,这是他们的第一印象,当刘湛冷冽锐利的目光扫过来,官员无不低头,气势摄人如虎豹,这是他们的第二印象。

    就在官员们犹豫要不要行礼的时候,刘湛转身扶了宋凤林下来。

    没想到王后也来了!这些官员看到宋凤林身上的银白龙袍还有什么不明白,再一看宋凤林的脸都是一愣。

    长得可真是英俊好看。

    “舅舅,你身体不适何必出来。”这时刘湛开口。

    赵吉章拱手。“如今您身份不同了,臣按例要出来迎接。”

    又朝宋凤林拱手。“见过王后。”

    宋凤林柳眉淡淡,含着笑意抬手。“赵国舅不必多礼。”

    这番对话可是在官员心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汉王刘湛还真的是刘氏发配的子孙!

    “下官刑部侍郎季子同拜见汉王,拜见王后。”这时有官员下跪行礼,一时官员忙跟着上前行礼。

    刘湛一摆手。“都起来吧。”

    见刘湛明显不想管这些官员,宋凤林接着他的话头。“不必多礼,都进宫回话。”

    王后的声音清清冷冷,但是话语间又调和了气氛,官员心中都松了一口气,忙又感谢王后。

    刘湛和宋凤林走在最前,一行人踏入深深的门洞进入皇宫。

    宋凤林望着熟悉却又陌生的宫殿思绪飘远,大楚仁帝年间,因为姑母就是当朝皇后,宋凤林经常出入皇宫,他对皇宫并不陌生。

    就在他想起了很多时刘湛拉住他的手,宋凤林忙躲开,刘湛又拉。

    “注意点。”宋凤林低声斥他。

    刘湛不牵手了改勾住他的肩膀。

    行吧,宋凤林主动把手送上,幸好衣袖宽大官员跟在后面倒是看不真切。

    一行人,刘湛和宋凤林走在最前面,后面依次跟着赵吉章李小连刘成等亲信将领,其次是三十多名官员。

    而官员后面是品阶在千户以上的将士,将士之后是跟随刘湛南征北战的一等功勇士。

    长长的队伍穿过皇宫那宽广的广场。

    紫宸殿被毁,里头塌得乱七八糟,但是那气势磅礴的巨大飞檐,那雄伟的盘龙柱,依然彰显着它千年皇宫的无上威严。

    两人在紫宸殿前停下,队伍站在御阶下。

    刘湛回身面朝那广阔的广场,此时广场已经整齐划一的站满了将士。

    宋凤林抬手。“取上来。”

    官员中立即起了窃窃私语。

    李小连捧着一个朱漆匣子快步登上御阶,而后在刘湛面前单膝跪下。

    “启禀汉王!我军共歼灭西戎百万之数!收复玉门关、子午关、雍州、沛州、冀州等数座城池!”

    “汉军威武——!”

    将士们山呼着,激荡着这座满目疮痍的皇宫。

    李小连高举手中匣子。“此乃从西戎王手中夺回的传国玉玺!但传国玉玺已经被西戎毁坏。”

    一时百官无不震惊。

    “让赵国舅验看。”宋凤林清冷道。

    这里赵吉章最是震惊又痛心,他几乎是抖着手捧起崩成大小两半的传国玉玺,脚一软竟跪了下来。

    大臣纷纷围过来验看,无不痛心疾首。

    “梁主是我华夏千古罪人呐!”

    “没了传国玉玺,这天下该如何传续?”

    “天下要大乱了吗?”

    所有大臣目露仓惶,得周天子传国玉玺为新天子号令世家治理天下,这套规则已经深深刻入他们的骨髓,如今传国玉玺被毁,他们只觉得天都塌了。

    “拿上来。”刘湛眼中深邃无波。

    李小连把玉玺呈给刘湛。

    哪想刘湛单手接过,下一刻重重的砸在地上,一时原本就崩成两半的传国玉玺粉身碎骨。

    这一幕把所有大臣都震住了,把将士和宋凤林都震住了。

    刘湛气势陡增。

    “本王起自侧微,备尝艰险,岁不及冠,戍边抗燕,此后二十载,北战南征,战无不胜,安北疆万民!”

    这一字一句无不是血的烙印。

    “却看天下历大楚大梁两朝,宣帝刚愎,周氏祸国,文帝暴毙,梁主篡位!百姓困顿,民不聊生!”

    “本王歼灭西戎,维系华夏正统!”刘湛冷视这些奉周天子传国玉玺为正统的官员。

    “这周天子的传国玉玺,传的是周天子的大位,本王的天下乃本王缔造,何须周天子的玉玺!”

    与梁天子窃国不同,这是汉王一步一个脚印打下来的天下。

    他心中有天下,自然不惧,也不为之所动。

    到了此时,在场的这些官员才真正明白汉王是何人,刘湛这一番话,令他们再次震撼。

    这是要缔造天下的王!

    刘湛一字一句的宣誓。

    “元月初一,本王将登天子位!终结这千年的乱世!”

    什么三辞三让,什么规则传续,在他眼中都是虚妄。

    刘湛扶刀而立,遥望这座满目疮痍的千年帝京和千年的皇宫。

    他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责令天下各城池速速归降,地方要员即刻进京述职!否则!我汉军铁骑必如雷霆而至!”

    “汉天子万岁!!!”

    一时诸将士兵山呼万岁,声彻九天。

    官员纷纷下跪匍匐山呼万岁。

    长空万里之下,必将一统天下的大汉确立。

    第136章 大一统

    大汉,汉元元年。

    汉王刘湛登皇帝位,号汉晟帝,年号改元汉元。

    皇帝圣旨下达天下各州府郡城,一时令天下震动。

    刘湛的原话就写在圣旨里,汉军铁骑如雷贯耳,汉天子的凶名更是如雷贯耳。

    诸世家无不哗然,他们立新帝的梦碎了,得知汉王称帝,有些人甚至已经状若癫狂。

    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怕是回不去了。

    同时刘湛下旨夺中原各地方厢军,全部统一在京郊原禁军大营,夺了地方兵权,那些地方大员便如拔了牙的老虎再也抖不起威风。

    有诚意归顺的人,自然也有装聋作哑的刺头。

    在惴惴不安中,他们很快就直观的感受到了汉天子和汉皇后的处事风格。

    上朝的第一天,宋凤林重新分配六部衙门的职位。

    大梁的官僚体系照搬的前朝,人员极多极其臃肿,一个主事的侍郎身边还得跟着四五个打下手的郎中,每个郎中后面又有四五名秉笔,如此类推。

    宋凤林直接一刀切了,把尾大不掉的部分全部剪除。

    这还不够,直接废除三公九卿,设置内阁和中书省,两权分立。

    按刘湛的意思,最终会形成像议会那样的形式,政务全部公开透明,不会再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

    官员们还没回过神来,宋凤林又下达了一个政令。

    “户部暂停所有民间土地买卖,排查京中户籍人员,每户人数还有名下产业都要重新在户部登记造册,凡中原各地空置的房屋宅院,若三个月内屋主不到衙门认领皆视为无主,统一归天子重新分配。”

    出了紫极宫,赵吉章连连摇头感慨自己老了。

    “此计当真狠辣之极,高明,实在高明。”官员们结伴出宫议论纷纷。

    “这下那些躲在南边的权贵可就恼了。”说到这大家都心里暗爽,回来认领吧又怕踏不出帝京,不回来吧这泼天的产业可就要充公了。

    “哈哈哈。”终究是有人忍不住大笑。

    大家都觉得心里畅快极了。

    这些主动投诚留下的官员,都是寒门子弟,或者世家中不得重用的庶子,他们早也看透了世家的嘴脸。

    汉制废除九品中正制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伤筋动骨,左右家中的产业也不是他们来继承。

    此时,汉天子与汉皇后正在寝殿内商议。

    西戎一把火烧了皇宫,因那几日帝京有雨并烧成灰烬,李小连接管帝京之后,整理出了两处能住的偏殿给天子皇后暂住。

    “皇宫重建乃是大工程,我已经发布悬赏,征集天下匠人。”宋凤林的案头堆满了文书,都是各地重建的汇报奏折。

    刘湛翻了几本便头都大了。“我已经让青山他们加紧进京,总不能把你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