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流放三千里 > 第198节

第198节

作品:流放三千里 作者:慕君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这个冬季对于汉国上下来说,无疑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转年,大梁盛平五年,仅立国五年的大梁灭亡,汉王出兵南下,自汉中入中原。

    太弟留守国中,监国。

    头一个月一切顺利,直到汉王大军出了高州。

    “报!!燕军南下!!”传令的士兵连滚带爬的冲入大殿。

    “禀报太弟!燕军南下!近十万兵马!”

    一时群臣哗然。

    汉国出兵五十万这样大的动静,燕国那边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又怎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都吵什么!”刘明淙喝止群臣的喧哗。

    虽然他心中也没底,但他不能表现出来半点不安,刘湛不在,他就是国中的定心丸。

    “传胡旭令黄午时入宫!”

    刘湛出征留下了胡旭令黄午时,并有交代,若是燕人不安分,可招二人商量对策。

    消息很快传到后宫。

    日前太弟妃刚诞下小儿子,因是有约在先,次子会过继给宋凤林,如今宋凤林陪伴刘湛在前线打仗,孩子的名字还没定下。

    东宫里,宋宜均夫妻和刘学渊夫妻都在,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宫人突然传来燕军南下的消息,一时让所有人都是一愣。

    “汉王出征前留下了对策,国中还有十万兵马,另外太弟已经下令征集青壮,燕人过不了松辽关。”太监总管一字不漏的转述。

    是过不了松辽关,但燕军可以攻打齐云山下的北丰县、北饶县。

    对此刘湛也有对策,若是燕军袭击两县,黄午时便率骑兵出松辽关与通天关下山的骑兵里应外合。

    不久之后,刘明淙大步踏入东宫。

    “父王,母后,我要到松辽关去督军,即刻便走。”刘明淙进门便说。

    十万燕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他不打算坐以待毙,不去前线如何能把握时机反击燕军。

    刘学渊捏紧了拳,他点头。“好,就该如此。”

    情况紧急,刘明淙转身入了寝殿见妻子。

    宋凤熙躺在床上没有睡,小儿子就静静靠在她怀里,方才宫人回话的声音清晰,她都听到了。

    “抱歉。”妻子刚生产他就要离开,刘明淙觉得无颜见她。

    “太弟言重了。”宋凤熙温婉的笑。“国事为重,宫中的事不用挂念。”

    这才是一国继承人该有的担当,如果刘明淙躲在宫中不敢出,宋凤熙反而不赞成。

    “汉军战无不胜,此战也不会意外。”宋凤熙眼中没有一丝慌乱。

    刘明淙点头。“我必守住每一寸国土!”

    当天,太弟率三万厢军奔赴松辽关支援,还有源源不断的青壮应征赶赴前线。

    “儿啊,你不能去!”小周氏抓住曹惺,说什么都不让他到前线去。

    生下曹惺之后,她一连生了两个女儿,曹惺可是她唯一的儿子。

    “娘,我一定要去!”曹惺手里握着陌刀,他今年已经十六了,年龄足够可以当兵。

    “不行,你们父子二人都上了战场,若是有个好歹,娘可怎么活啊。”小周氏哭得肝肠寸断。

    但是曹惺铁了心要上阵杀敌。

    孩子大了就像离巣的鹰,小周氏如何留得住。

    趁着小周氏不备,曹惺还是翻墙而出。

    羊背坳中军大营外,曹恬、郭明玉、韦盛飞、张及琛、姜盛堂都来送曹惺出征。

    北上前往松辽关的青壮队伍已经出发,源源不断的出营。

    “要不是我年岁不够,我也跟你一块去。”曹恬觉得自己被落下了,眼眶憋得通红。

    曹惺是曹壮在笔架岭驻军时偷跑回家生的长子,因此年岁比他们都大。

    “别哭啊,曹爷我最讨厌看到马尿了。”曹惺傲然的提着陌刀,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对战场毫无畏惧。

    眼看时候不早了,曹惺转身上马。

    “我带了酒来给你壮行。”郭明玉提起手中酒壶。

    曹惺接过狠灌了一口。“谢了,兄弟们,等我凯旋回来!”

    说完曹惺一夹马肚子奔了出去。

    “一定要平安回来!”

    “别莽撞行事!”

    少年们在后面大喊着。

    曹惺抬起手挥了挥,很快便驾马跑远。

    此后,汉军与燕军在北丰县外的肇东平原打了三场,因汉军采取且守且战以守为主的策略。

    三次出战燕军没有讨到好处,也没有对麦子坳丘陵地里的村庄造成太大的打击。

    刘明淙的目标也很明确,只要守住防线等到入冬大雪下来,燕军只能退兵。

    不久之后北疆率先入冬,初雪一如往年到了时令便落下。

    天光初亮,信安侯府的大门被拍得砰砰响。

    “来了来了,拍那么急做什么报丧呢?”门房骂骂咧咧的开门。

    拍门的是一名腰缠白带的士兵,却见他面色严肃道。“信安侯殉国,灵柩于三日后到达晋阳,我奉命先走一步告知家眷做好准备。”

    门房惊住,仿佛灵魂出窍了,猛地惊醒过来狠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唉哟,我这该死的嘴!”

    西戎军偷袭粮队,这一战中阵亡的千户以上有品阶的将士多达数十人,其中包括信安侯张小满。

    汉王口谕,百官于鹿鸣渡口跪迎英烈灵柩,大王子刘攸宁为信安侯扶灵。

    这一天,天空阴沉,雪花飘荡。

    鹿鸣渡口的长街挂满了白幡,家属披麻戴孝跪于长街两旁,人虽多却死一般的寂静。

    未几百官着祭服陆续来到,依旧是沉默。

    雪渐渐下得大了,刘攸宁着白衣素缟下马车,他抬头仰望氤氲不明的天空,雪花扑簌扑簌的落在脸上,一片冰凉。

    “小心着凉。”慕容熙南想为他撑伞。

    刘攸宁摇头拒绝。

    听说宋凤林遇袭受伤,他整夜的没睡,脸色也十分差。

    两人站到队首静静的等着。

    雪花飘荡中,湟川对岸有高举白幡的队伍陆续抵达,数十辆马车上是一具具棺木,有海船已经等候在对岸。

    原本寂静的人群开始起了骚动,嚎哭的声音此起彼伏。

    海船很快载着灵柩渡江。

    最先下船的是覆盖着汉军旗的信安侯灵柩。

    风雪中少年站得笔挺。

    张及琛带着信安侯府家眷出列,小陈氏哭得几近昏厥全靠丫鬟搀扶。

    直到灵柩来到近前,张及琛方重重跪下,深深的磕头哽咽道。“父亲,孩儿接您回家了。”

    张小满这一去,本就人丁不旺的信安侯府从此只剩下孤儿寡母了。

    下人扬起漫天的纸钱。

    刘攸宁站起来为信安侯扶灵,慕容熙南尾随,还有曹恬、郭明玉、韦盛飞、姜盛堂纷纷出列扶灵,一众少年陪着张及琛走完这段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路。

    之后不久北疆隆冬来临,燕军退了,汉军过了白马羌与西戎对峙,因北疆大雪封路未能马上收到南下大军的消息。

    第141章 番外五 家长里短的那些事

    春初冰雪消融,中原来报信的信使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渡江。

    一时,汉王全歼西戎百万大军,入主帝京称帝的消息席卷晋阳城,整个晋阳城陷入了狂喜之中,王宫内更是犹如过年。

    “恭喜太上王,恭喜太后!”

    “恭喜太王太后!”

    宫人纷纷来道喜。

    “恭喜大王子!”

    “不,以后要称呼大皇子了。”

    刘攸宁还恍若梦中,没有太大的真实感。

    一旁长辈直抹眼泪,尤其是老太君,激动得满面红光,又哭又笑的。

    “汉天子有令,请诸位长辈进京团聚。”信使深深的作揖。

    不只是王室长辈,还有勋贵大臣都接到了进京的圣旨。

    除了郡州县的地方官和各城关的守备将领,内阁、六部衙门等等官员都在进京的名单中。

    “林医典,您听说了吗?”李医官闻讯而来。“六部衙门的官吏家眷都开始打包细软了,咱们医署何去何从?”

    上午,林修砚跟往常一样给疑难杂症的病患会诊,百官入京的消息让这些医官都坐不住了,纷纷来问询。

    “我还没收到消息。”林修砚看似淡定,其实心中也是纷乱。

    闻青山是内阁首辅,必定是要进京的,而他是北疆医署的医典,按例不会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