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作品:清穿 冤种九福晋重生了 作者:铁兰兰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宜妃和惠妃荣妃德妃同为四妃,上头还有一个佟贵妃。贵妃位尊,但年轻。

    宜妃琢磨了半晌,觉得那件事先和哪位说,都会让剩下的几位多想,便决定在大家一起去给佟妃请安时说。

    老爷子这一次南巡主要目的是巡视河道,并非享乐,所以这一次伴驾的名单中除了皇子和部分皇孙外,只有两个年轻的低位妃子跟着去了。

    是以,宫里依然热闹。

    今儿个是老爷子启程后的第一天,佟贵妃说了几句场面话,叮嘱大家这段时间要谨言慎行,管好宫人,不能因为皇上不在宫里就放浪形骸。

    众人应声后,贵妃便让低位妃子们都散了,只留下惠妃荣妃宜妃和德妃。

    “太后娘娘前几日有些头晕,虽太医诊脉后说不碍事,这两天她老人家也没再晕,但本宫终究放心不下。”扫了一眼四妃,佟贵妃继续:“皇上不在宫里,诸位姐姐一定要和本宫同心协力,管好后宫的同时,咱们轮流去陪伴她老人家。年纪大了,就爱热闹。”

    “贵妃娘娘说的是,不然咱们就按着以前的老规矩,一人一天,挨个去。”惠妃开口。

    “本宫也是这个意思。”贵妃说完又看大家:“诸位姐姐还有什么事吗?”

    “臣妾有件事要讨贵妃娘娘示下,也想听听诸位姐妹的看法。”宜妃开口。

    “宜妃姐姐有话但说无妨。”贵妃微微朝这边转脸。

    “九福晋开的慈仁医馆,诸位都知道。昨儿个她进宫说,最近这一个多月中,有不少宫女嬷嬷趁着每月一日的恩假去慈仁医馆求医。紫禁城中宫女嬷嬷大约两千人,有身体不适又难以启齿的,何止这个月里去求医的那几十人。”

    宜妃一边说,一边看大家的神色。面前的四个人精果然都露出思考的神色。

    惠妃先开口:“宜妃妹妹的意思是给这些宫女嬷嬷多加一天的恩假?”

    惠妃心里有些郁闷。慈仁医馆专治女人病,要是真的干好了,将来天下谁人不得赞一声好?偏这医馆是人家宜妃的儿媳妇想出来的,不是自家儿媳妇想出来的。自家儿媳妇成婚最早,竟然从没出过什么好点子。

    医馆这事人家占了个先。以后有好处,别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被医治过的王公贵族。都会先念人家长春宫那边的好处。

    这天大的好处被宜妃一脉独占,惠妃心里早就不舒坦。此刻见宜妃识趣,把这话说出来,没多想,便抢先开口。

    荣妃和惠妃都是人精,一瞬间也想到宜妃把这话说出来,就是明摆着要分些脸面给老姐妹。

    荣妃觉得不妥,也见不得惠妃那急切的模样:“此举只怕不妥。宫女嬷嬷那么多,若多加一天恩假,过于自由,只怕容易出乱子。”

    惠妃姐姐真是老了,自从老八没了,她越来越飘。就好像她儿子一定能把太子拉下来似的。几句话的事儿,至于这么着急吗?

    德妃想了想:“我宫里前段时间有个宫女说身上不太好受,趁着恩假去了慈仁医馆。回来后我问了两句,说那位赵大夫给她开了三副汤药外加十五粒赵氏秘制乌鸡丸。很有效果,且那秘制药丸并不算贵,她一个宫女也吃得起。”

    “如宜妃姐姐所说,需要求医但是不敢求主子恩典宣太医的大有人在。这些宫女嬷嬷基本都是小选进来了,年满三十便要放出宫去。若给她们个恩典,也能让她们的家族更加铭记天家恩德。”

    佟贵妃点点头:“几位姐姐都是好心。德妃姐姐说的不错,这些奴才在宫里任由咱们趋势,等年纪到了放出宫去,个个也都是体面人。有些个奴才,如今家里比那些老牌不上进的上三旗还荣耀呢。给个恩典也好。”

    话说到这儿,大家都明白宜妃的意思。

    医馆是她儿媳妇开的不错,但给阖宫所有嬷嬷宫女施恩的事儿,她愿意主动分给大家一起做,美名大家一起享是好事。

    这个好意,哪怕连心里不太痛快的惠妃都接受了。

    大家都明白,以宜妃和九福晋今时今日在太后心里的地位,人家婆媳二人完全可以饶过她们直接去找太后,太后是一定会同意的。

    只是施恩的形式么,大家一时之间没想出太好的。

    惠妃皱眉:“不让她们自己出宫去看怎么办?难道让那婆媳二人进宫来?东西六宫乃是天家重地,怎能让一介草民经常出入?”

    呦,惠妃老姐姐知道的还挺清楚,连两个大夫是婆媳关系都知道了,宜妃在心底哼了一声。

    这回荣妃点了点头:“出入内宫确实不合适。”万一遇到什么不想让外人知道的辛秘之事就不好了。

    德妃看宜妃:“你心中可有主意?”

    大家看她。

    宜妃便把定时定点,专门安排一个屋子的事情说了出来。

    贵妃拍手:“还是宜妃姐姐的法子好。”到底是人家儿媳妇想出来的东西,外人就是不行。

    大家琢磨了一下,也觉得可行。

    几人又商量一番,佟贵妃便让人摆好笔墨纸砚:“这件事咱们不能只问太后娘娘,还得写个折子奏呈皇上。各位姐姐想想怎么说,本宫来拟。”

    四妃加一个贵妃文采都很一般,一边喝着茶一边七嘴八舌讨论了一会。半个时辰后,佟贵妃写好折子誊抄后,给四妃都看了一遍。

    大家瞧见开头结尾都清清楚楚写了“某某宫某某妃”,都十分满意。甚至夸赞了一番贵妃的字。

    贵妃颌首微笑:“既如此,诸位姐姐明儿个一早随本宫一道去宁寿宫请安。待老祖宗首肯后,便派人把这道折子呈上御前。”

    如此,等皇帝同意施恩后,这个恩典便是佟佳贵妃和四妃一起为阖宫的宫女和嬷嬷求来的。

    次日到了宁寿宫,果然太后只略略问了几句章程之类的话,得知贵妃和四妃已经商议妥当,连到时候要拨哪间屋子出来用都已经想好了,便点头同意。

    “哀家帮你们一把,”老太太说着便让人取来笔墨纸砚,对佟贵妃道:“你来替哀家写封信,一道给皇帝送过去。”

    ·

    康熙爷下江南走的是水路。从紫禁城出发后,便一路奔着天津卫的运河渡口去,然后登龙舟,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

    因要巡视河道、体察民情,所以龙舟行进很慢。

    虽然他已经走了两天,但从京城派快马过去,一天功夫就已经追上了。

    康熙爷正在问几个孙儿此行有何感想的时候,太后的信和娘娘们的折子到了。

    待看完,康熙爷看了一眼九爷。

    九爷吓了一跳。

    看样子老九并不知道这件事,康熙爷仔细想了想,便当场把折子的内容和大家说了。

    所有皇子都在场。

    太子的不高兴差点没藏住。

    要是他额娘还在,这种给全宫甚至将来所有都要参加小选那些人的施恩的事情,哪轮的到这几个妃子越俎代庖。

    太子妃干什么吃的?这样的事情都不知道?

    先前处置八福晋的时候她还知道要把那贱人的事情散出去警示天下人,怎么医馆这事迟迟没见她有动静?

    如今老九两口子都把医馆弄的天下皆知了。长此以往,那天下女子岂不是只知九福晋,不知太子妃?

    她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自己不能生,病歪歪的给谁看!

    太子越想越恼,极力控制着。

    三爷这回挺满意,毕竟自家额娘也分了一杯羹。这件事是老九给的信号吗?

    趁着太子不在京城这样做,是不是代表老九不会选太子?那他是打算选老大那直炮筒子,还是选他?

    九爷一开始以为是京城里又递来什么弹劾他的折子,吓了一跳。听老爷子说完松了一口气,并在心底默默夸了一句。

    贼婆娘长心眼了,知道好事不能全部占尽,得给别人留一线。不过,要不是先前他提醒贼婆娘要开医馆先找太后,她肯定想不到今日这番操作。

    老十二和老十三和老十四都在心底默默赞了一声,先前大家真没想到慈仁医馆能有这般发展,九嫂挺厉害。

    扫了一圈儿子后,康熙爷看向皇孙们:“你们觉得朕该允吗?”

    弘晖想举双手给他九婶站台,但皇长孙没说话,他便按捺着。

    皇长孙弘晳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端在身前,飞速组织了一下语言:“回皇玛法,孙儿觉得该允。这等为女子降恩的好事,必将为世人称颂。天下女子会对皇阿玛感恩戴德,对几位娘娘感恩戴德,对开了女子医馆的九婶感恩戴德。”

    别管以前怎么看弘晳,现在九爷想把他拎起来扔到运河里喂鱼。

    这小王八犊子,吃呛药了?作死?

    弘晖想脱了袜子塞到弘晳嘴里,比比到底是他的袜子臭,还是弘晳的嘴更臭。

    太子看了自己儿子一眼,心里有点复杂。

    他嫌弘晳多嘴,可是又觉得弘晳帮他出了一口气。

    老九媳妇弄出个医馆本就是沽名钓誉,现在又拉上后宫娘娘们一块,一边施恩一边捞好处,真是不要脸到了极致。这两口子都不是好东西!

    虽然以前老九和老八绑在一起对他威胁很大,但他从不觉得老八真的能坐上储君之位。老八出身太低,根本就没办法让几个长兄低头。

    现在老八没了,但是老九并不愿意归顺。他是个商贾皇子,还一心想要爵位,必然要选一个支持才行,不然将来哪个兄弟登基会封他?既然不支持他,那就是要在老大或者老三里选一个。

    这二人,别管老九选哪个都会很棘手。

    老大有军功,占了个长子名头,母族出身也可以。

    老三满腹经纶,在文人士子中威望颇高,这两年修书后名头更好。

    啊,这个该死的老九!他怎么没跟着老八一块去了!

    手握巨资又不能为他所用,太子爷觉得九爷比以前更碍眼。

    康熙爷看了一眼太子和弘晳父子俩,很想知道太子平时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这个孙儿,怎么小小年纪如此多算计?就你能,就你知道医馆是老九媳妇开的?小时候瞧着聪明伶俐,如今却越来越让他厌恶。夺嫡倾轧之事,是他能参与的吗?小小年纪就如此,若将来太子登基,弘晳做了太子,他那些堂兄弟们还有活路吗?

    没再问别人,康熙爷沉吟了短短几秒后,一拍身下紫檀裿的扶手:“弘晳说的对。这件事朕该允。女子生而为人,无论贵贱都该有能名正言顺求医问药的机会。宫女嬷嬷们自然也如此。这个医馆,老九媳妇开的很好。”

    “衡臣,”老爷子唤内大臣张廷玉:“拟旨,以太后的名义,就按贵妃和四妃所说。”

    众人都赞皇上圣明。

    弘晳在心底忍不住腹诽:您到底是不是我的皇玛法?为什么天天防着我阿玛,不防着你的九儿子和九儿媳?

    起身的时候,弘晳瞧见在一边弘晖努力忍耐却还是微微有些上扬的唇角。

    ?

    为什么?

    皇玛法夸九婶,关这小王八犊子什么事?

    别人都没开心,就他疯狂压唇角。他和九婶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

    四爷没来。弘晖跟着老十二、老十三和老十四几个叔叔住在一条船上。

    弘晳和他年龄相近,傍晚过来寻他,要和他一块温书。

    作者有话说:

    ·今天依旧100小红包

    ·今天就5000字宝们,手指头痛,略略歇歇,明天再加更,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