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作品:清穿 冤种九福晋重生了 作者:铁兰兰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他眼底明显十分兴奋,但微微抿了抿唇,没让自己太得意忘形。把鲤鱼收进鱼篓,弘晖对十二爷作揖:“多谢十二叔教侄儿钓鱼的诀窍。”

    “哈哈哈,弘晖侄儿学得快,运气也不错。”他教什么了?他一共就说了两句话而已。

    “……”弘晳在旁边无语极了。

    他这边鱼竿还一点动静都没有,怎么弘晖一竿下去就有鱼上钩?还挺大。

    他这运气是不是太好了?

    果然,弘晳在心底冷哼一声:狗四叔父子都是踩了狗屎运吧,钓鱼是这样,皇位也是这样。

    上辈子这小子死的早,他不知道,也没真正见识过这小子到底多聪慧多么有天分。要不是自己是重生的,弘晳觉得光是读资治通鉴这一条就能被弘晖甩出去十万八千里。

    ·

    京城

    自接了圣旨之后,秦晚便派傅嬷嬷每天傍晚去慈仁医馆待两个时辰,紧急为邹氏和赵氏培训。

    邹氏和赵氏婆媳二人以后要定期进宫去当差两日,必须要提前学习宫廷礼仪,以免到时候冲撞了贵人。

    邹氏为孕妇接生三十年,虽没专门学过宫廷礼仪,但这几十年中她去过很多王府,也去过好几家皇子府,因此并不陌生。

    赵氏祖上三代都是御医,虽不像婆婆邹氏那般进过很多王府内宅,但她家风严谨,成婚前听父亲讲过不少宫里的规矩,因此也不陌生。

    傅嬷嬷来给婆媳二人培训了三天,便大有成效。回去忍不住对秦晚夸赞:“福晋您眼光可真好,选的这婆媳二人,不仅仅医术好、心肠好,学起规矩来态度也非常好。十分谦虚有礼。您就放一百个心,这二人进了宫,绝对不会冲撞到贵人。”

    “至于别的那些学徒们,虽然不像这二位见过世面,但瞧着在医馆跟着历练了些日子,也都比刚来医馆时长进了许多,一个个学的都很认真。”

    慈仁医馆的学徒,都是开业之前赵氏和邹氏一个个寻来,然后被秦晚派人查过底细的,个个都是身世清白的人家。

    这些人基本都是邹赵婆媳二人原本就认识的。这些人,或家中开医馆,学了一招半式勉强入了门;或识文断字对医术也很感兴趣,只是苦于娘家夫家家中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或是夫家虽开医馆,但兄弟人口多,夫君不得宠,便拿了主意过来寻个出路;或是家里做点药材生意,静极思动,想钻研医术;又或是中年丧夫,守着医馆但子女年幼,尚不能坐诊,医馆已经关门开不下去的。

    这些人,都是鼓足了勇气、下了大决心来跟着邹氏和赵氏一起干。只是她们志向大小不一,有的只是想谋个营生,有的是盼着有朝一日也能当坐堂大夫。但谁也没想到,竟然还有能跟着医馆进宫的这一天。

    刚开业时,虽得了太后赏赐的牌匾但医馆生意却不好时,心中的挫败感到现在大家都还清晰记着。万万没想到,医馆竟然能发展的这么好。

    每个学徒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跟着慈仁医馆的大船,学个名堂出来。是以,在傅嬷嬷跟前,她们的精神面貌非常好。

    自己人被夸,秦晚十分开心,但还是提醒:“虽如此,还是得细细教她们。免得到时候有人鸡蛋里挑骨头。”

    “对了,给长春宫递个消息,请额娘在本月十一日帮着照看一下。免得生出意外。”

    傅嬷嬷福身,出去派人传话。

    事实证明,秦晚的担心没错。

    按邹氏和赵氏的想法,她们第一次进宫,肯定不会有太多宫女嬷嬷过来求医。但没想到,人竟然一个接一个,到了需要排队的程度。

    得亏秦晚事先请宜妃派人照看,来的是宜妃身边资历最老的如嬷嬷,待了整整一日,连晌午饭都是在这边简单对付的。

    话传到宫外,皇子福晋们忍不住羡慕秦晚,当真是宜妃心尖尖上的宝贝儿媳妇,处处都帮她看的紧紧的。

    连万人之上的太子妃都十分羡慕,忍不住想若她亲婆婆还在,宫里定然没人敢小瞧她,那为宫女嬷嬷们施恩的事儿也不会不叫着她。

    ·

    一直到天色擦黑,婆媳二人的诊治才堪堪结束。

    两个学徒负责收拾东西,婆媳俩去净手换衣裳。如嬷嬷把四人送到宫门口,才回长春宫去复命。

    “回娘娘,今儿个的人实在多。奴婢真没想到,各宫的娘娘竟然会在第一天就让自己宫里那么多人都去诊脉检查。不查不知道,今儿个奴婢在旁边瞧着,咱们紫禁城里,光是胸上有疙瘩需要吃药调理的就四五个。这还只是两位大夫第一次来。”

    宜妃赏了嬷嬷一盏茶和一盘花式点心:“你先垫垫肚子,本宫让人给你取了膳食,一会就到。还有什么发现吗?”

    如嬷嬷把点心咽下去,又喝茶送送,继续道:“有好些个宫女嬷嬷一看就是带着主子的任务去的。进了屋就开始四处打量,诊脉后都追着问问问题。”

    “老奴翘着,她们有些人是好奇这婆媳二人的医术到底如何,有些却别有心思。”

    宜妃已经思考了一天,这些人到底想干什么,便问如嬷嬷:“依你之见,她们到底想干什么?”

    “奴婢也说不好。”如嬷嬷在那边盯着的时候也琢磨了一天:“要么是使坏,要么是也想模仿九福晋的所作所为,开个医馆,这可是赚名声的好机会。奴婢今儿个瞧见了毓庆宫里的宫女嬷嬷一共去了六个人呢。”

    “以后那两个大夫再进宫,你就带两个人过去仔细盯着。千万别让人有诬陷她们的机会。”宜妃吩咐后,舒了一口气:“若是要模仿着开医馆,那就随她们去。咱拦不住,也没必要拦。”

    ·

    这一日晚间,惠妃、荣妃、德妃都在思考要不要也去宫外开个女子医馆。

    德妃想了半日,决定等十四福晋再进宫时,让她劝十四放弃。

    惠妃和荣妃已经在想去哪里收拢人手。

    毓庆宫

    太子妃太子妃便把身边的嬷嬷叫了进来:“怎么样,试探出来了吗?”

    “回主子,咱们宫里去了六个小宫女排队,按着她们婆媳二人说的,做了好多项检查。也问了很多问题。那二人的确有些本事。且外头二等宫女翠儿的瞧出来其中一个学徒,是她家的远房亲戚。”

    自从弘霈被老爷子赏了个“不降爵袭爵”后,太子便给太子妃写了一封家书。

    太子爷在心中措辞颇为平和,并未明说要太子妃开医馆,只是分享了弘霈爵位的消息,并表达了一番对九弟妹的赞扬,赞她医者仁心,淑惠明达,有大家风范。

    太子妃再不清明,也能品出来信中的意思,便趁着宫女嬷嬷们的求医日,不顾脸面派人打着求医的幌子去偷师。

    没想到,竟然还有意外之喜。

    “当真?可能联系上?”太子妃很是期待。

    作者有话说:

    ·依旧100个小红包送给大家

    ·从明天开始固定每天双更共8k字。时间固定在:下午3点更新一章,晚上9点更新一章。

    第59章

    “奴婢已经问过了, 能联系上。”嬷嬷低声道:“至于坐堂大夫,是不是也让人开始找?”

    “隐秘些,别透漏是本宫寻找的。”太子妃想了想:“那个赵大夫是太医院赵太医的女儿, 咱们也从这些太医、大夫的女儿、妹妹身上着手, 看看能不能找到同样会医术的。”

    但这个法子, 不光太子妃能想到。大福晋、三福晋也能想到。一时之间,太医们的妻女、妹妹成了香饽饽。

    若是一开始,这些人百分之九十五都不愿意抛头露面。不是每个太医的妻女都如赵氏这般有一颗想要有所作为的心。这其中, 绝大部分女子想的都是相夫教子、守财产斗小妾稳固地位。如赵氏邹氏这般的, 百不挑一。

    心气上矮了大半截, 平日里自然也不会花跟着父兄学习医术。是以, 哪怕她们现在有心想出来掺和两脚, 也没那个本事。

    医术,不是有冲劲就能在短时间内学成的。没个十来年的积淀,哪个敢去坐堂。剩下的这些个虽生在医药之家却从没好好学过的人, 别说和邹赵婆媳比,连人家的学徒都比不了。

    邹赵婆媳在百姓中名声很好。慈仁医馆开业前,这婆媳二人已经动用所有力量, 把能找的、资质好的、有医术底子的女子几乎都找了去。若是开业前去挖人,说不定还有点希望。但是现在,慈仁医馆势头良好, 哪个学徒也不想从大船上跳下来。

    足足寻了半个月, 太子妃和大福晋、三福晋都没找到合适的人。

    三福晋有些动摇, 觉得实在没必要掺和这事,反正老三这边在文人中名声极好, 只要干好修书这一件事, 将来就算争不到, 好处应该也少不了。何必废这劲呢?

    若三爷和荣妃非要开医馆,三福晋觉得不如直接找秦晚来的更容易些。

    十四福晋已经早早听从了德妃的建议,放弃也跟风开医馆的想法。十四福晋和三福晋想法一样,若真想开就该直接找秦晚。

    但,人家的医馆已经走上正轨,要找人家掺和一脚,得拿出点诚意来。

    十四福晋在皇子福晋中最年轻,才十六七岁。且成婚没多久就已经搬出皇宫分府居住,是以她的思维还未被封建礼教荼毒过深,尚未完全僵化。

    她又是皇子中唯一悄悄找赵氏求医的人,对赵氏的医术十分信任,对慈仁医馆好感也最深。

    最近这段日子,她脑子里经常浮现出那日带着弘明出门踏春时在慈仁医馆那边瞧见的情形。

    虽然百姓中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她深刻感受到大家对这个医馆抱着期待。不仅仅是京城众人需要这个医馆,全国各地都需要。

    十四福晋一边回想先前见过的秦晚琢磨医馆的样子,一边模仿着,在家琢磨出一套章程来。

    ·

    十四福晋许久不来,秦晚竟然还有些不习惯。

    正好这一日,九爷派人去天竺寻的瑜伽师和翻译都进京了,秦晚便派人传信给十四贝子府,请十四福晋明儿个得空过来瞧瞧。

    十四福晋带着章程进门了。

    瞧见院子里那些和大清很不一样的女人,十四福晋压低声音,凑近秦晚:“这些是哪儿的人?怎么一个个那么黑?说话叽里呱啦的听不懂不说,一个个身上还有股子怪味。”

    “她们是天竺人。先前你苦恼产后恢复慢的问题,我托九爷帮着寻来的。”秦晚低声回:“让她们展示些动作给你看。都是对女子恢复很有帮助的。”

    这些人在上京途中,已经开始学习大清宫廷礼仪。所以表现的很规矩,听着旁边翻译的指挥,开始展示瑜伽动作和她们特定的呼吸之法。

    “天呐,她们的身体怎么这么软?比舞姬都厉害。”

    “天呐,这个动作好羞耻,那腿那腰,哎呀……”

    十四福晋到底年纪小,红着脸掩面看秦晚:“九嫂你太坏了,这样的东西,我怎么好意思在家练。”

    “你只在屋里练,别人瞧不见的。”秦晚拍了拍她的手:“再说,很快就不是你一个人练了。”

    十四福晋已经在心底数过,院子里一共二十个瑜伽娘子。见识了慈仁医馆,她心中立马闪过一个念头:“九嫂是要开瑜伽……”

    瑜伽馆子?瑜伽园子?十四福晋不知道用那个词来形容。

    “不是我要开,是九爷要开。他连地方都选好了。这些人都是他花大价钱弄来的,十年内都不会离开大清,且她们的文牒等也都做好了。如今这些全都是九爷手下的人。”

    “怪不得人家都说九爷是大清财神爷。这脑子,可真是厉害。弟妹佩服。”十四福晋由衷道,心底又有些开心:“沾九嫂的光,弟妹可以比别人先体验一把了。”

    “今儿个叫你来正是这个意思。待会你挑一个合眼缘的带回府,学上几套天天练。等三个月体验完了,及时跟我说说有无成效。”

    十四福晋脸红:“这怎么跟九嫂说。”

    秦晚觉得十四福晋肯定想歪了。她只是想知道保养效果,所以送给十四福晋一张体验券。但对方估计想成了秦晚要知道她夫妻生活是否能重归和谐。

    妯娌年轻面皮薄,秦晚便没打趣她,只催她赶紧去挑顺眼的人。

    十四福晋挑了一个模样普通、身着蓝色衣服的瑜伽娘子。待众人散了以后,她和秦晚回到暖阁,掏出一沓纸放到桌案上:“好日子没来找九嫂,其实我一直在琢磨这个东西。”

    “什么?”

    “嗨,还不是瞧见慈仁医馆发展好,我和十四爷都羡慕的很。想沾九嫂个光。”十四福晋和秦晚相处的多,便没拐弯抹角,直言自己就是羡慕。

    瞧她说的直白,秦晚倒想听下去:“继续说。”

    “前些日子梁九功去慈仁医馆宣旨的时候,我正好带着弘明出去玩,路过。听见百姓很热切的讨论,深觉九嫂做的这件事,是百姓非常需要的事,不仅京城百姓需要,各州府都需要。先前九嫂刚起头最艰难的时候,我没帮过忙。如今想沾九嫂的光,自然不能空手来,所以就拟了个章程。”

    秦晚便接过来看,忍不住勾起唇角:“拟的不错。”

    这份章程,是关于如何培训学徒、如何在各地一步步建立更多的慈仁医馆,一步步发展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