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爱谁谁 > 第54节

第54节

作品:爱谁谁 作者:风流书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齐豫态度平和,不卑不亢;赵望舒却脸色煞白,冷汗如瀑。所有人都朝他们看去,面上流露出轻鄙的神色。

    眼见师兄再次被赵望舒连累,关素衣徐徐开口,“还请云翁明鉴,这二人并无通气或抄袭之嫌,只因此前的大半年,赵望舒被我送到师兄处求学,深得他教诲,于是行文多受影响。”

    鸿儒云飞龙捋着胡须叹道,“原来如此,那么老夫便要点齐豫为此次魁首,不知诸位有何异议?”他舍弃自己门生季承悦,改去提携一无名之辈,可见对方果然惊才绝艳。众名宿阅卷过后大为赞叹,纷纷在文稿上点了朱批。

    座下学子们却议论开了,低声道,“还说关小姐想害他才会把他送去私塾,却原来所有学识均由齐豫教导,压根没吕凤明什么事。吕凤明站出来踩踏关小姐和齐豫时,他便应该道明真相,为二人辩驳。”

    “还不是看齐豫名声不显,而吕凤明德高望重,能为他增加人脉罢了。从齐豫处获得学识,靠关小姐帮扶才没走偏,却反过来对二人极尽诋毁,这人品真是绝了!”

    “难怪他要弃齐豫,就吕凤明,原是一丘之貉!”

    这些难听的话语一字一句往赵望舒耳朵里钻,令他羞愧万分,无力抬头。原来齐豫的才华竟能盖过季承悦,难怪关素衣说什么也要送他去私塾求学;原来若想拜入关氏门下,非得有过硬的才学不可。不是她不肯借助关家的权势为他铺路,而是他还不够格。她从没想过要把他养废,只是让他脚踏实地,步步稳行。都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平白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悔啊!赵望舒用袖子遮脸,沿着墙根悄悄退出菩提苑。他一时一刻也不敢多待,更害怕看见端坐在人群外的继母。

    文会结束时,齐豫夺得魁首,云翁高徒季承悦屈居第二,余下八名入围者中有五人皆为徐广志刚招收不久的门生。等他们入仕,必会为徐广志所用,从而渐渐成为一个派系。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素来是他的拿手好戏,重来一回还是没变。

    看到这里,关素衣已彻底失了兴致,借口如厕离开菩提苑,却在半道被人叫住,“关小姐稍等!方才愚口造业障,多有得罪,还请关小姐恕罪!”

    “无碍,不过是些许误会罢了。”关素衣回头一看,竟是季承悦。他双颊通红,眸光闪躲,连正眼看她一下也不敢,神态与忽纳尔极为相似。这是喜欢上自己了吗?为何?只因吕凤明出了一回丑?

    那先前指着自己鼻尖叱骂的人是谁?口口声声要撵自己离开的人又是谁?不过反手之间,这些人便可以恨她、爱她、骂她、夸她,没有半点主见,更没有丝毫立场。若是让她在他们之中择一人共度余生,那她宁愿孤单一辈子。

    她想象中的良人应该是坚定不移的,亦是包容执着的,无论旁人说什么,都会一如既往地信任她;无论发生何事,都会义无反顾地保护她;无论本性是好是坏,都能毫无芥蒂地接纳她……总之他对她的感情,不会因为任何外物而撼动。

    思及此,脑海中竟浮现忽纳尔的身影,令关素衣心尖狠狠一颤,差点勃然色变。她盈盈下拜,笑容温雅,勉强撑着端庄的仪态向季承悦告辞。

    季承悦心中焦急,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留人,只好眼巴巴地目送她远去。此时再看,关小姐哪还有半分张扬跋扈之态,分明是大气高华才对,传言果然不能轻信。

    关素衣找了一处僻静角落发呆,好不容易熬到文会结束,这才跟随老爷子回到帝师府,刚跨入后院就见木沐怀里抱着一只小猴子,兴匆匆地迎上来,“娘你看,这是大郎!我能养着它吗?”

    关素衣当即愣住了。这只猴子分明是忽纳尔用一颗金珠救下的,怎会到了关家?它叫大郎,那鹩哥似乎叫小哥儿,真是一对好兄弟!

    “你从哪儿得来的?”她弯腰去看挂在小猴子脖颈间的木牌,其上刻着“大郎”二字。

    “在门口捡到的。门房告诉我有一只小猴子蹲在石狮子脑袋上,谁靠近就咬谁,凶得很,我跑出去一看,它便立马朝我扑来了,抱着我不肯撒手。娘,它喜欢我,我也喜欢它,我能养它吗?”木沐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

    关素衣最无法招架这种渴盼的表情,顿时陷入两难。该死的忽纳尔,成天不干正事儿,尽给她添乱!若留下这只小猴子,岂不叫她时时刻刻都能想起他?

    第131章 名动

    许是看出义母的为难,木沐跑上前用力抱着她双腿,一面摇晃一面哀求,“娘我求求您了,留下大郎吧!”

    小猴子许是接受过特殊的训练,先是嗅了嗅关素衣身上的味道,确定自己没找错人,这才爬到一颗桃花树上,摘了一朵桃花,龇牙咧嘴地递过去,模样殷勤得很。

    金子和明兰大感惊奇,啧啧赞道,“这猴子真是神了!小姐您干脆留下它吧,还能陪小少爷玩耍。府里只有他一个孩子,确实有些孤单。”

    关素衣还在犹豫,只因看见这只猴子就能想起忽纳尔,倘若留下它,竟似府里处处都有对方的影子一般。然而她更不愿让木沐失望,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开口向她讨要爱物。

    木沐见义母面色略有松动,连忙把小短腿也缠上去,奶声奶气地哀求。小猴子更机灵,摘了许多桃花往她头上洒,弄得到处都是缤纷落央。关素衣被这两个弄得哭笑不得,只好答应下来。

    且不提帝师府如何欢声笑语,和乐融融,赵府却是一片阴沉压抑,东西二府的隔门已经彻底锁死,若要互通有无,还得绕到院外去敲门。赵陆离总在外面走商,甚少归家,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必在帝师府对面的茶楼守一整天,若能遇见偶尔出行的关素衣,远远看她一眼,就能重新振作。

    老夫人被毒素弄垮了身体,三天两头染病,如今只能卧床将养。赵纯熙既要主外又要主内,还要照顾祖母与赵怀恩,人飞速成长起来,尚未及笄脸上就已蒙了一层暮色。

    得知吕凤明匆忙收拾细软,一刻不停地离开燕京,她料想定是发生了什么变故,立即派人前去打听,刚收到确切消息,赵望舒竟也回府了,一头扎进蓬莱苑找叶蓁说话。她冷笑着寻过去,立在廊下等候。

    里面悉悉索索一阵响,应是赵望舒在禀报吕凤明的丑事,然后便听叶蓁声嘶力竭地道,“我还不是为了你好?齐豫才华再高,魏国可有人知晓他的名号?你若觉得关素衣是为了你好,她怎么不直接带你回关家,拜她祖父或爹爹为师?只要他两个随意拉你一把,你都不会是现在这副不成器的模样!”

    拜入关门?想得倒美!魏国谁人不知关老爷子和关父从不收庸才。过不了他二人的考校,当即便会被撵走。先送入关氏首徒门下打基础,日后才德俱厚,再入帝师或太常座下,这才是稳扎稳打的做法。你以为谁人都像你叶蓁一般,一门心思攀高枝,走捷径?赵纯熙不无讽刺地暗忖。

    或许赵望舒也是这样说的,惹得叶蓁摔了很多东西,连连骂他吃里扒外。隐约中,赵望舒苦涩的声音断续传来,大意是在这次文会上,学子们表现各异,良莠不齐,帝师深觉问题重大,已决定启奏圣上,将三年一度的科举改为分地域分层级递进式,由易向难,一步一走,先过初试,再过复试,再三试,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批学子,由皇上亲自甄选。这与关氏挑选门生的方式一样,只不过规模更大些罢了。

    换一句话说,除了这次恩科有机会一举中第之外,往后都得慢慢来。错过了这次,学子们还得再等三年,一试不中,又是三年,如此往复。

    叶蓁彻底疯了,尖啸道,“三年?又要等三年?你这没用的废物,早前干什么去了,竟连一篇文章都写不好!你立马把四书五经都搬到我房里来,我盯着你读书,去啊,快去啊!”

    赵望舒抽噎的声音传来,仿佛很委屈。赵纯熙明明不想管他,脚尖却不由自主地踹开房门,厉声叱道,“废物?你有什么资格骂他废物?你怪他不用功,那你早些年干嘛去了?怎么不回来好好管教他?是谁逼他背叛师门?是谁逼他拜酒色之徒为师?是谁害得他现在全无脸面在燕京立足?是你啊!都是你!三年怎么了?在关素衣的安排中,这次科举本就没有赵望舒什么事儿,他连下场试水的资格都无,三年后基础牢固了,正可参加初试,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往上走。你如今偏要逼他彻夜读书,到底是为了他成材,还是为了你扬眉吐气?你是将他当成儿子看待,还是当成牛马驱使?”

    她走进屋,看见什么就砸什么,头发乱了眼睛红了,最终喘着粗气一字一句说道,“叶家因你而亡;二婶被你连累至死;祖母被你害得寿数大减;娘被你逼地自请和离;爹被你迫得有家不能归。你满意了吗?你还要把唯一在乎你的儿子也弄疯吗?你为何不死在宫里?你他娘的就应该死在宫里才好!”

    跪在乱瓷堆中的赵望舒已经被吓傻了,张口结舌地看着她,眼里渐渐浸出泪光。他不是感觉不到娘亲的偏执与疯狂,也不是感觉不到力不从心与寸步难行。他只是割舍不掉这份血缘的羁绊而已。

    他满怀希冀地喊了一声“姐姐”,希望她能留在东府,给他一些支撑与鼓励,但她发泄完心中的怨气,竟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一句漠然的话,“你若还是执迷不悟,早晚死在叶蓁手里。”

    这似乎是一句诅咒,又似乎不是,令赵望舒骨髓冷透。

    与此同时,徐府正门庭若市,宾客满座。文会结束后,徐广志邀请众位弟子来家中交流,偌大一个院落竟里里外外围满了人,连墙头都有好事者趴着看热闹。他坐在中间侃侃而谈,一举一动皆为名士风范,令人神往。

    徐雅言与母亲林氏待在屋内,隔着一道竹帘往外看。

    “这是你在文会上写的文章,你爹悄悄收起来了,让我赶紧烧掉。你身为女子,怎好抛头露面,与人争锋?往后断不能如此了。”林氏从袖袋里取出一张文稿,训斥道。

    “可是别家女子也都写了文章,为何独独我不能写?难道我比她们低一等不成?”徐雅言满脸委屈。

    “恰恰相反,正因为你比她们高一等,你爹才不让你与她们为伍。女子当贞静娴淑,安守本分,不该轻易抛头露面,否则便显得低贱了。你看那关氏女,一会儿闹这,一会儿闹那,满燕京都是她的传闻,结果呢?还不是和离了?往后连个正经夫婿都找不到,一辈子独守空房,孤寂至死,这就是不安于室的下场!她若老实本分、谨守妇德,便该收留叶夫人,主动为她请一个平妻之位。叶夫人本就是嫡妻原配,高她一头难道还委屈她了?瞧瞧现在,叶夫人病倒了,赵老夫人也病倒了,赵陆离成日不归家,留下两个孩子孤苦无依,这都是关氏女造的孽!”

    徐雅言心中有些抵触,反问道,“娘,若是您遇见这种情况,您会主动退让,给那叶夫人请平妻位吗?”

    “自然会。女子当从一而终,以夫为天。夫君的嫡妻便该尊重,不管她是死了还是活着。当然,咱们徐家的女儿是绝对不能为妾的。你也到了论嫁的年纪,这是你祖母留下的手稿,里面全是她总结的为女、为妻、为母之道,你好生看看吧。”林氏打开桌上的木匣,取出一沓泛黄的文稿。

    徐雅言慎重其事地接过去,略略翻看两页,目中隐现亮光。女戒?女德?好词儿!她心中隐隐浮现一种冲动,想把里面的文字总结出来,著成一本书。关素衣不是说德比才重吗?男子有君子之德,女子也该有淑女之德,若以她的言行来看,又哪里配得上“明德惟馨”四字?

    她仔细读了一段,如获至宝。

    林氏见状非常欣慰,打开钱匣,将学子们送来的财物锁进去,低声道,“你爹这回是真的翻身了,单弟子们送来的银两就有上千之巨,更别提丝帛、古董、玉器等物,往后再不需要你经夜抄书,拿去售卖。听说太史令和郎中令二位大人还欲推举他主持今次科举,哪怕不能当上主考官,也能得一副职,往后便是正儿八经的清流文臣。”

    “主考官?怕是不行吧?帝师、太常在上,怎么着也轮不到爹爹。”话虽这么说,徐雅言心中却极为不甘。

    “你懂什么?先推主考,被圣上否了之后再推副职,被任用的机会才更大。”林氏不以为意地笑了。在她看来,夫君能得一官半职已经很好,断不能贪心太过。

    “倒也是。若爹爹能参与主持这次科举,便可拉拢好些学子,来年他们入仕,便都是爹爹的助力。在朝中攀爬,人脉才是最重要的,咱家没有底蕴,亏得爹爹能想到这个办法。”徐雅言十分崇拜自家爹爹,语气中不由流露出几分傲然。

    “可不是嘛。云翁只收世家子弟,关家父子只收英才,可天下间哪来那么多世家子弟和英才?余下这些学子们又该上哪儿求教?你爹爹身为世范,为人师表,将来必广受赞颂,名满天下。”

    徐雅言指着外面热闹非凡的景象,笃定道,“娘您说错了,爹爹已经桃李门墙,名动天下。”

    第132章 现实

    “桃李门墙,名动天下?”关素衣一面翻阅手里的《子集注释》,一面讽笑道,“我看是沽名钓誉、拉帮结派才对。”

    金子详细禀报了徐广志最近的动向,喟叹道,“他真是个会钻营的刁手,您连连毁他文名,他还能一次次爬起来,且一次更比一次爬得高。您看,这是他新发表的文章,名为《论师道》,竟把攻讦他广招门徒的文人比为‘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又言自己‘独不顾流俗,犯笑侮,抗颜为师,甘为魏国学子引指文道,顶立师道’。因参加科举的学子大多是寒门出身,从无资格延请名师,能得他一二教诲便感佩甚深,于是陆续出言为他造势。如今再没人敢公开与他做对,纷纷遁了。”

    “文章拿来,”关素衣摊开手掌,语调漫不经心,“孟圣有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却也不能苟同。若是换个人著此类书籍,我必然摇旗呐喊,发力助威,只因他为天下学子指了一条明路。然而这人是徐广志,我就再压他一次,看他还能爬起来几回。”

    金子拿出《论师道》的文稿,低声询问,“小姐,您跟徐广志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何偏要与他过不去?再者,您想怎么压他?他已经把话都堵死了,又收买了全天下寒门学子的心,您一个人怕是敌不过悠悠众口。”

    关素衣摆手轻语,“谁说是我一个人跟他斗?我只管抛砖引玉,叫全天下的鸿儒齐齐发声。届时,这本《子集注释》也就不值一钱了。”

    “怎么个抛砖引玉法?”金子最喜欢小姐叱咤文坛的这股狠辣劲儿,所谓“笔扫千军”,莫过于此。

    “他著书,我也著书,单看谁立意更高罢了。”这样说着,关素衣铺开宣纸,提起毛笔,便要行文,却没料仲氏拿着一沓名帖走进来,催促道,“怎么还没穿衣打扮?不是告诉你待会要去马夫人家中做客吗?”

    “我也让明兰回了你,说我不去。”关素衣只好将蘸了墨汁的圭笔放下,眉头微皱。

    “你不去也得去,我已经回了帖子,怎能爽约?娘跟你说,马夫人的嫡长子真是温文尔雅,玉树临风,之前在江南游历,这次特意赶回来参加科举,才学不比季公子差。他虽然结过一次亲,发妻却因病去世,如今三年孝期已过,更没留下子嗣,是个良配。”仲氏走上前拉扯女儿,手里忙个不停,很快就把她披散的头发扎起来,又命金子和明兰去准备衣裙和胭脂水粉。

    眼见桌上的文稿被打乱,毛笔也滴溜溜地滚落桌面,关素衣终于忍耐不住,肃然询问,“娘,您究竟想让我干什么?赶紧嫁出去?好哇,女儿这就给情郎写信,让他前来迎娶我,这下您不用急了,只管在家等着收彩礼。”

    父母能看出她与圣元帝的交集,她又怎会看不穿他们的欲盖弥彰?倘若真要逼着她嫁人,好哇,嫁谁不是嫁?她连赵陆离那样的怂货都能将就,难道还不能将就忽纳尔那样的蠢货?

    仲氏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开口,“你,你有情郎了?是谁?”话落连忙摆手,“不不不,我的女儿我还能不了解?岂会没和离就跟别的男子扯上关系!依依你一定是吓唬娘的,娘不逼你了,你想待在家里就待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娘这就去回绝马夫人,让她别等了。”

    关素衣这才挽住仲氏手臂,微微一笑,“娘果然了解女儿,方才真是吓唬您的,您别往心里去。”

    仲氏这才虚弱无比地坐在绣墩上,轻轻拍打胸口。

    看见被小姐弄得一惊一乍的夫人,明兰将金子悄悄拉出内室,低声道,“你觉没觉得小姐方才笑得很邪性?这次归家,她真的变了很多,往常哪会这般顶撞夫人,必然已经跟随她赴会去了。”

    “小姐只是想过自己的日子罢了。难道关家嫌弃她是和离之身,容不下她吃闲饭吗?”金子拧眉反问。

    “怎会?小姐可是关家的独苗!”明兰立马反驳。

    “那为何急着把小姐嫁出去?难道女子的价值只能体现在自己的夫君身上?我看小姐跟我一样,怕是有立女户的想法。”金子笃定断言。

    屋内,关素衣也沉声说道,“娘,您整天带我给这家夫人相看,给那家公子过目,叫他们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竟将我当成摆件或展品一般。他们还嫌弃我这不温柔,那不贤淑,又想着将来弹压不住,恐会闹得家宅不宁,真是好大的脸盘!什么弹压不弹压,莫非我是和离之身,嫁过去就注定得受他们磋磨?那我又何必与赵陆离和离?至少在赵家,没人会想着压我,也没人压得过我。您急着让我出嫁,便是让我再经历一次被人折辱的痛苦吗?与其如此,好,我这就给您找一个全天下最尊贵的女婿,这回就是被打落牙齿我也和血吞,绝不诉半句苦!”

    仲氏刚想说几句软和话,劝女儿回心转意,闻听此言又被吓得肝胆俱颤,连忙摆手道,“别别别!你可千万别冲动!你都是和离过一次的人了,给人当继室都算凑合,哪能入宫?你也不怕被天下人笑话死!”

    “所以说我和离过,就只配给人当继室吗?”关素衣浑身的力气都被这句话抽空了。原来“女子卑弱,只配当男子附庸”的思想,古来就有,并非徐雅言的独创;原来连女子自己都只想着随便找一个夫君,凑合着过一辈子。然而她凑合了一次,凑合了二次,已经不想再凑合第三次。如果实在逃脱不掉,不如选择忽纳尔,至少他是全天下最尊贵的人,哪怕是将就,也不会太亏心。

    仲氏被女儿苍凉的目光看得难受,叹息道,“这是世情,谁也不能例外。况且宫里是个吃人的地方,你性格耿直,如何活得下去?”

    “那关家不能养我一辈子吗?”关素衣嗓音已经哑了,显然很疲惫。

    “不能。”仲氏目露颓丧,“说一句不中听的话,等你祖父和父亲百年之后,关家没有嗣子,按照律法,所有家产都得收归族里,由族人分配。届时你能上哪儿去?天下之大,哪儿还有你的容身之处?不是娘要逼你,如果你嫁人,带走丰厚的嫁妆,就算在夫家过得不如意,总也好过无家可归,一文不名。”

    “我就不能像金子那般立女户?”关素衣再问。这其实是她早就规划好的未来。

    “若是平民之家,自然可以。但关家家大业大,多少人虎视眈眈地盯着咱们。你祖父和爹爹倘若不在了,不仅族人会出手,怕是连外人也会横插一杠。所谓的树大招风就是如此。你一介女流,到时候被人害了都不知道,所以娘才想着给你找一个依靠,好叫你平安过一辈子。”仲氏搂住女儿低泣。

    关素衣终于从和离归家的兴奋喜悦中醒转过来,开始正视自己的处境,也正视关家隐藏的危机。上辈子她早早去了,而关家一贫如洗,除了几间破屋并无余财,族人又哪里看得上?但这辈子不同了,关家显耀一时,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经常登门,更何况五服之内的近亲?怕是都等着瓜分这份偌大家业呢!

    沉思片刻,她歉然道,“娘,是女儿错了,不该总想着自己而枉顾你们的感受。嫁人的事咱们不急,先把木沐带过来,改一改辈分吧。”

    “依依你这是?”仲氏眼睛一亮。

    “前些天二叔公不是找上门,让祖父把七堂兄过继给您当儿子吗?七堂兄比我还大三岁,早已知事,如今又赶上科举,这是想借咱家的权势给他铺路呢。他有父有母,还有一大帮兄弟姐妹,往日咱家名声不显时对祖父和爹爹颇不尊重,又怎会真心待您们?怕是一拿到家产就要变脸。如此,倒不如把木沐认养膝下,给您们当儿子。”

    “可他毕竟与你母子相称,又与咱家没有血缘关系,会不会叫外人说道?族长定然不会同意,这事有点难办啊。”仲氏早就动了心思,只是不敢明言罢了。

    “难办也要办!咱家的东西哪怕全丢进湖里听响儿,也不便宜外人。”上辈子,为了不被她拖累名声,不知多少族人寻至沧州,央求她早些去死。还有几个堂姐妹给她寄了毒药过来,叫她心肺凉透。

    若非外祖父和外祖母为她奔波受累弄坏了身体;若非祖父屡屡被族人逼迫,几次急怒欲死,她也不会自绝生路。

    “改户,认子,立刻就着手准备吧,我来跟木沐解释。族人那里暂且先瞒着,入族谱的事得徐徐图之,免得有人从中作梗。”她从匣子里取出忽纳尔交给她的文书,上面果然将木沐划在她名下,归为义子。

    仲氏得了女儿支持便有了主心骨,立即朝外走,“哎,我这就去找你爹商量。你爹未必没有这个心思,只是怕乱了辈分,不好开口罢了。你祖父性子古板,恐怕得慢慢与他说和。”

    “您去吧,木沐还小,又刚来咱家,改辈分完全来得及。”等仲氏走远,关素衣抖了抖文书,吩咐道,“金子,把你前主子约出来,就说我有事求他。”

    金子不敢怠慢,连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