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

作品:开封府美食探案录 作者:少地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老太太使劲捶了她几下,泣不成声,“你这狠心的丫头,来开封这么久也不家来看看,非要让我们死了也合不上眼啊!”

    几句话,把马冰的泪也惹了出来。

    三人抱头哭了一场,只觉得眼睛都有些肿了才分开。

    老太太死活拉着马冰不撒手,按着她坐在身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生怕她一瞬间消失了。

    裴戎打发人送了热水、手巾上来,三人洗了脸,又用冰敷了眼睛,好算没那么肿了。

    哭过之后,好似多年的郁气都散了大半,裴戎的精神好得吓人。

    他立刻吩咐下去,“叫二太太来见自家姊妹,去衙门告诉二爷,下了衙不许在外逗留,回来见妹子!”

    裴戎老两口一辈子生了四个孩子,却只有两个儿子立住了,如今长子延续了父亲的武将路子,带着家眷在地方上历练。

    次子则从文,在崇文院编书,职位清贵,却没什么实权。

    皆因如今天下太平,边关也没有什么仗好打,在裴戎自己身居要职,长子也在地方上管兵的前提下,次子不可能再手握大权。

    不过他如今也才二十七岁,对一名官员而言,十分年轻,正好熬一熬资历,等回头老爷子退下来,他就能顺理成章升上去。

    这也是裴戎为了后代精心筹谋的结果。

    交代完毕后,裴戎又召集起家中有脸面的管事和仆人,指着马冰道:“都认认脸儿,咱们裴家的大小姐回来了,在家在外,都敬重着些!若谁欺负她,就扒谁的皮!”

    裴戎自己作风豪放,家中便不那么讲究,但唯独有一点:治下极严,如同练兵。

    家中仆从虽远不如同等级人家的数量多,但都很精明干练,值得信任。

    故而大家听了主人的话,一点儿都不去质疑为什么忽然多了位大小姐,都齐刷刷向着马冰转过来,看了她一眼认人,然后再齐刷刷行礼,“见过大小姐。”

    马冰本想推辞,可见老两口都巴巴儿看着她,眼中满是期待,心头一软,到底应了。

    “诸位请起。”

    曾经悲剧没发生时,两家孩子们也时常一起玩耍。

    因裴戎没有女儿,便很稀罕小姑娘,时常将她扛在肩头出去逛,见人就说:“这是我家女孩儿。”

    老管家带头起来,看着她笑得一脸慈祥,“大小姐长大啦,可能不记得老奴了。”

    马冰记事颇早,虽已过去十多年,但脑海中仍残存着不少童年的记忆碎片,多看了他几眼,便将这张满是老年斑的脸与记忆中一个人对了号。

    她欣喜地站起身来,过去拉着对方的手道:“苏伯伯,您是苏伯伯。”

    苏管家笑呵呵点头,又惊又喜,“大小姐好记性!”

    他本是裴戎的亲卫,跟着天南海北的走,后来仗打完了,身子也不大好,便从军中退下来,继续为昔日的老将军看门护院。

    突然见了这么多熟人,马冰好像忽然回到了小时候,被一干长辈包围,从身到心都暖呼呼的。

    “这就是妹妹了吧?”

    正说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妇人拉着个小姑娘进来,见了她就笑。

    马冰回头一瞧,却是没见过。

    老太太介绍了一回,马冰才知道这就是裴家次子裴安的夫人霍玫,牵着的是他们的女儿,今年刚六岁。

    霍玫出身武家,是极其爽朗的性子,不等马冰行礼就把她拉住,略一端详便笑,“家里人念了这么些年,可算给我见着了。”

    她是个极聪明的人,去报信儿的人简单一提,就立刻将这位大小姐和裴家人逢年过节提及的雁家联系起来。

    “真俊!”霍玫左看右看,竟抬手往她脸上摸了一把。

    马冰抿嘴儿一笑,难得有点不好意思。

    霍玫笑了几声,又拍拍女儿的后背,“去拜见你姑姑。”

    “哎!”小姑娘痛快答应,麻溜儿下拜,被马冰一把抄起来抱在怀里。

    两人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谁也不认生。

    小姑娘单眼皮,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嘴巴,看着很精神,不过只有眼睛和脸型像霍玫,估计还是像父亲的多些。

    马冰才要说话,却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就听霍玫笑道:“乳名小虾。”

    “小夏?”马冰点头,“听着就生机勃勃。”

    “不是那个夏,”老太太失笑,“是吃的那个虾子。”

    马冰:“?”

    霍玫道:“怀她的时候啊,我就特别爱吃虾子,偏又不敢多吃,馋得咧!生了这小东西出来,果然是个爱吃虾的,就叫她小虾了!”

    一来确实有些缘故,二来大门大户的人家讲究贱名好养活。左右只是自家人叫,并不妨事。

    马冰失笑,转头看向小虾,“爱吃就是好姑娘,姑姑最会做饭了,回头做给你吃。”

    “尊的?”小虾果然欢喜非常,一张嘴就露出下面两片粉红色的牙龈,十分漏风。

    马冰一怔,没忍住,噗嗤笑出声。

    小虾忙捂住嘴,露在外面的小脸儿红扑扑的。

    人家是大姑娘了嘛,害羞的呀。

    马冰忙郑重赔了不是,小虾感觉到被尊重,便很欢喜,非常原谅了这个头次见面的姑姑。

    “姑姑怎么才回来啊?”小虾忽然问道。

    众人一阵沉默。

    过了会儿,才听裴戎道:“你姑姑有事……住得远,难走……”

    何至远,险些便天人永隔。

    小虾似懂非懂地点头,又问马冰,“那姑姑,你这么久不回来,不想家吗?”

    一句话,险些又把马冰的泪惹出来。

    她怎能不想家呢?

    她发疯似的想。

    她想念在世人眼中荒凉孤寂的大西北,想念那里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和山川,甚至想念漫天黄沙枯树昏鸦,想念地上冰凉的石碑,和地下被合葬在一起的三具尸骨。

    义父义母帮忙合葬时,小小的马冰甚至请他们多挖了一个坑,指着里面道:“等以后我死了,就能跟爹爹妈妈和哥哥团圆了。”

    “好了好了,都好了,以后都好了!”老太太赶紧上来打圆场,又拉着大家坐下说话。

    裴戎拍着大腿,高兴得什么似的,对苏管家道:“难得这样团圆的日子,可惜老大一家隔着远。”

    苏管家就笑,“大爷以后也会回来述职,到时不就团圆了?十几年都等了,也不差这点。”

    “对对对,你说得对,”裴戎一个劲儿点头,“对了,赶紧拿纸笔来,我得告诉他妹子回来了……啊,大喜事,真是大喜事,赶紧交代厨房,好好置办一桌席面,今天一家人得好好吃一顿!”

    “好咧!”苏管家也高兴,一路小跑着去了。

    一家人围着说笑,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裴家二爷得了消息,竟不在衙门里用午饭,巴巴儿骑着快马赶回来。

    一进门,他就瞧见父母身边坐着的少女,竟有些不敢上前了。

    马冰回头一看,记忆长河滚滚倒流,好似又重新回到当年,裴家两兄弟带他们兄妹玩的时候。

    她站起身来,走到对面面前,笑盈盈道:“二哥。”

    “二哥……”

    多少年以前,就是有个黄毛小丫头巴巴儿跟在他们身后,这么脆生生喊着的。

    她叫亲兄长哥哥,叫裴家的两个哥哥,一个大哥,一个二哥。

    这一声,有多少年没听过了?

    裴安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她看了又看,眼眶一点点泛红,伸着手,想碰又不敢碰,声音发颤道:“长大了,长大了,铮铮长大了……”

    那个记忆中的小丫头雁铮,平安长大了。

    看着他们相认,裴戎也是万千感慨。

    当年他们老哥儿俩还玩笑,说若生一男一女,便亲上加亲做儿女亲家,谁承想生是生了,可惜年岁差太多,只好做兄妹。

    不过到底家里有两个小子,裴戎早年便开始留意人家的小姑娘,见个好的就想拉来做儿媳妇。

    哪怕如今过去这么多年,老毛病也没改。

    之前在马球场“头回”见马冰,他顿时旧病复发,觉得“哎这小娘子真好啊,合该拉来做个儿媳妇”。

    可等回过神来才发现,什么儿媳妇,他两个崽子多少年前都当爹了!

    后来还是在一干侄子外甥里划拉了一大圈,才算找出个差不多的来。

    奈何计划没有变化快,尚未实施,却又成了亲人……

    如今裴家在京中的人都到齐了,裴戎便叫开席,众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

    大家最好奇的就是马冰当年究竟是怎么死里逃生,这些年又是怎么过来的。

    “……敌军举剑时,乳母便转身将我护在怀中,又留出一段空档,那剑虽穿透了她的身体,却并未彻底刺穿我。”说这些的时候,马冰胸口的伤疤隐隐刺痛。

    她知道自己的伤早就好了的,只是当年的经历太过残忍,不光头脑记住,身体也记住,每次回忆,都会痛。

    “早年母亲身边的一个亲卫受伤,跟当地一位医女成亲后便退了。后来他们听说边关告急,连夜赶来,却还是晚了一步,只从死人堆里救下我。”

    马冰神色黯然道。

    若非他们赶来,自己纵然没有受致命伤,也会因血流干而死。

    “不晚不晚!”

    老太太拉着她的手心疼道。

    这就是恩人呐!也是忠心。

    其实就他们夫妻二人,便是去了又如何?

    可还是去了,没有一点犹豫。

    若非他们冒死赶去,雁家连这点骨血都留不下!

    可惜如今也去世了。

    回头一定叫人做上好的牌位,好生供起来。

    马冰深深吸了口气,平复激荡的心情,继续道:“因怕敌军卷土重来,他们不敢逗留,又怕有人想对雁家后人赶尽杀绝,便在府中放了一把火……”